<<时间管理>>教学设计
【主题背景】
学生的学习效率及成绩往往与其时间管理的能力密切相关,时间管理得好,学习能力及效率就相对高,也容易取得好成绩。
鉴于初一的学生玩心重,自制能力差,对于时间仅是个概念,不能做到合理的管理,具体的使用,本节课设计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引导学生提高时间管理的意识,认识时间管理的本质,掌握科学管理时间的方法,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加以运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活动目标】
1、体会时间的不可逆转性和管理时间的重要性。
2、提高爱惜时间、科学管理时间的意识。
3、认识时间管理的本质。
4、学习有效的时间管理方法,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活动方法】
游戏体验、分享感受、讨论等
【活动准备】每人一条长条、每组一盒彩笔、每人一张“我的时间拼盘”工作纸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撕纸看人生
1、游戏规则:每人一条长纸条,代表自己生命里的100年,学生依次在教师的提示下
撕掉纸条。
1)今天你多少岁,以前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撕掉。
2)退休以后,我们就不再为社会创造明显的价值了,你决定从什么时候养老,根据比例,撕掉。
3)睡觉的时间大约每天8小时,占1/3,撕掉。
4)每天你有多少时间用在吃饭、上厕所、处理个人卫生等事情上,撕掉。
5)还有无聊、无所事事的时间,自己大体算一下比例,也撕掉。
(设计意图:撕掉活过的十几年,并把撕掉的小纸条撕碎,让学生感受时间不可复返。
撕掉退休后的时间,让学生明确地感受到可用来学习和工作的时间不多。
撕掉吃喝拉撒的时间再次加强学生对于时间少的感受的体验)
2、学生分享感受:拿着手里的小纸条,握着“剩下的时间”年感受是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谈出自己的感受,说出自己的想法。
学生谈出的感受有两个方向:一是我浪费的时间太多了,很可惜。
二是我要珍惜这不多的时间。
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对待时间就是要加强时间的管理,过渡到下一个环节)
二、认识时间管理
1、时间管理的本质
时间管理=事件的价值X做事的效率
2、事件的价值=实现我的理想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时间和理想做个链接,明晰管理时间的目的,找到学习的动力)
3、做事的效率=感受和自我的统一
(设计意图:初一的学生自制力差,不经意间就会把时间浪费掉。
通过这四幅图,结合生活中的小事例,让学生认识到浪费时间的根源是自我和感受不做到统一。
比
如,周日上午安排八点开始写作业,八点到了,内心最强烈的感受是看会电视,此
时跟着感受走,写作业的计划落空了,时间就浪费掉啦)
三、我的时间拼盘
1、拼盘制作
请学生回顾自己的日常生活(或是昨天),通常一天的时间都用于做哪些事情?将其写在“我的时间拼盘”工作纸上,要求实事求是,越详细越好。
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给学生提示,帮助学生思考。
(参考项目:睡觉、学习、吃东西、个人卫生、打电话、和人闲谈、玩电脑、找东西、上厕所、看电视、想心事……)(设计意图:以一天为单位进行生活的回顾,很具有实操性,也符合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
把一天中的所做的事情写下来,为制作时间拼盘提供了时间划分的依据,也节省了时间)
2、将上述事情的时间分配情况按照比例在“时间拼盘”上涂色,可以用不同的颜色加
以区分。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通过时间拼盘的制作来感受做时间主人的掌控感,是
一个日常生活时间分配的真实再现,为下一个分享时间拼盘,思考时间拼盘的合理
性做了铺垫)
3、分享拼盘
1)交流:小组成员先在组内或同桌分享自己的时间分配情况。
然后选出一位
具有代表性的成员在全班分享自己的“时间拼盘”,并说明理由。
2)思考:从同伴那里你可以学到哪些合理的方面?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是什
么?请学生自由发言,并把自己做的调整写在“时间拼盘”旁边。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思考,调整自己的时间拼盘,让学生把时间和实
现理想再次链接,明晰管理时间是为了实现理想,实现人生价值,从而激
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四、番茄工作法推荐
(一)番茄钟的工作法
1、设定一个25分钟的闹钟,
2、默念321原则,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3、用专注的状态高效工作25分钟,不许走神。
4、如果做到了步骤3就完成了一个番茄钟
5、如果在25分钟内走神或者被打断,番茄钟就失败,回到1重新开始。
6、每完成一个番茄钟就休息5—8分钟,然后用321原则开始下一个番茄钟。
(二)番茄钟的效果
(设计意图:结合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给他们推荐一个简单易行的“番茄工作法”,让他们了解其工作原则,掌握这一方法,引导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去运用,从而提高
学习生活的效率,体验一个一个的成功,找到自信!)
学情分析
阳谷侨润中学
七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奇心重。
随着学习科目的增多,学习内容的加深,学习环境的变化,教学方法的改变,从小学生到初中生角色的转换。
这一切都有可能给学生带来适应的困难。
结合学生的几次学业检测和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学习效果来看,七年级的学生对于时间的把握随意性很大,有的学生不能完整地接受学习,不能完成相关的作业。
基于这一点,很有必要引导学生认识时间、把握时间、科学地管理时间,通过这节课的游戏体验、分享感受等环节,提高学生的时间意识,学习科学有效地管理时间的方法,并应用实际生活中。
从而达到认识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的目的。
效果分析
通过课堂上的学习互动和评测练习来看,学生能够认识到时间的不可逆转性,能够在感受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反思自己的日常时间分割,调整时间,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
认识到了时间管理的本质就是高效率地做有价值的事情。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了用时间拼盘来分析自己的时间安排是否合理,结合自己的人生理想来调整,对时间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认识并了解了简单易行的“番茄工作法”,并能在生活中去运用。
达到了认识时间、把握时间、科学有效地管理时间的教学目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认识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的能力。
教材分析
版社出版的《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一共安排了六节课,分别是《我与我生活的环境》《与学习共舞》《发现父母》《我的e生活》《“心”的独立宣言》《写给未来的我》,还有一个是《科普拓展园》。
这些课的设计都是符合七年级心理健康具体目标的。
其中《与学习共舞》属于学习心理学辅导,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选择“管理时间”这一个辅导点,引导学生认识时间、把握时间、科学的管理时间,通过游戏体验、分享感受、思考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能力。
我的时间拼盘
班级:姓名:日期:
通过分析自己的“时间拼盘”,我发现我在
的
时间管理比较好,在
的时间管理不太好,主要是因为
我的感悟和收获:
我的时间拼盘班级:姓名:日期:
通过分析自己的“时间拼盘”,我发现我在
的
时间管理比较好,在
的时间管理不太好,主要是因为
我的感悟和收获:
我的时间拼盘
班级:姓名:日期:
通过分析自己的“时间拼盘”,我发现我在
的
时间管理比较好,在
的时间管理不太好,主要是因为
我的感悟和收获:
课后反思
我执教的《时间管理》选自《七年级心理健康》,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第5课《与学习共舞》,我选择的是学习生活中的《时间管理》。
从课堂上的情况效果不错。
第一:课堂目标设置很合理,有层次性,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第二:课堂节奏很紧凑,环环相扣。
第三:课堂上对于学生的引导很到位。
第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分享感受。
第五:学生认识到了时间的重要性,能够反思自己的日常生活,结合自己的理想去合理地调整自己的日常时间安排。
制作了自己的“时间拼盘”。
第六:推荐了简单易行的“番茄工作法”,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运用。
不足的地方:
1、课前的“考后小调查”没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气氛。
2、在时间拼盘的交流中,没做到小组间的充分交流
课标分析
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导向和基本依据,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知道纲要》提出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同时,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根据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学习、生活的特点,初一年级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为:适应新的学校生活环境,适应新的学习内容和教师的教学风格;完成有小学生向初中生的角色转变,融入新的班集体;提高抗挫折能力,形成良好的自我认知。
根据以上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中,结合初一学生自制力差,不能做到很好的认知自我这一特点,以“时间管理”为突破口,设计这节课。
通过游戏体验、感受分享、方法推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时间意识,让学生以认识“当下自我”为例,反思自己的学习生活,以“实现理想”为目标,达到认知“未来自我”的目的,掌握科学的管理时间的方法,引导其运用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去。
这节课的最终目的是以“时间管理”为突破口,提高学生的时间意识,增强管理时间的能力,从而达到自我认知、完善自我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