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健康教育培训PPT参考幻灯片

职业健康教育培训PPT参考幻灯片


3/1/2020
常见职业禁忌症 粉尘:肺结核、肺病、伴肺功能损害的疾病 苯系物:贫血及凝血障碍疾病 噪声:听力损失、耳聋、高血压、心脏病 高温:高血压、糖尿病等 有毒有害岗位:未成年人、孕妇
3/1/2020
不同的途径
If > OEL
呼吸
超过可以接受的暴露水平(OEL)
吞咽 皮肤吸收
工人的暴露
(四)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4种) 1.噪声聋2.铬鼻病3.牙酸蚀病4.爆震聋
(五)职业性化学中毒(60种) 1.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四乙基铅)2.汞及其化合物中毒3.锰及其化 合物中毒4.镉及其化合物中毒等共60种
3/1/2020
(六)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7种) 1.中暑2.减压病3.高原病4.航空病5.手臂振动病6.激光所致眼(角膜、
1.矽肺2.煤工尘肺3.石墨尘肺4.碳黑尘肺5.石棉肺6.滑石尘肺7.水泥尘 肺8.云母尘肺9.陶工尘肺10.铝尘肺11.电焊工尘肺12.铸工尘肺13.根据 《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病 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1.过敏性肺炎2.棉尘病3.哮喘4.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肺沉着病(锡、 铁、锑、钡及其化合物等)5.刺激性化学物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 硬金属肺病
3/1/2020
工作相关疾病
工作相关疾病,又称为工作有关疾病,泛指一切与工作有关联的疾 病、伤害等健康问题。 工作有关疾病不属于我国法定的职业病范围
3/1/2020
工作相关疾病与职业病相比,有四个特点: (1)职业性危害因素是该病发生和发展的诸多因素之一,但不 是唯一的直接因素; (2)职业性危害因素影响了健康,从而促使潜在的疾病显露或 加重已有疾病的病情; (3)通过控制和改善劳动条件,可使所患疾病得到控制或缓解; (4)控制消除职业性危害因素后不能消除该疾病的发生。
(1)化学性有害因素:包括生产性毒物和生产性粉尘;
(2)物理性有害因素:包括异常气象条件(高温、高湿、低温、高低气压 等),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射频辐射、 激光等)、电离辐射(α射线、β射线、γ射线、χ射线、中子射线等);
(3)生物性有害因素:如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真菌、 寄生虫及某些植物性花粉等。
3/1/2020
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不合理的劳动组织和作息制度、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
不当、职业心理紧张、体内个别器官或系统紧张、长时间处于 不良体位、姿势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3、工作环境中有害因素
3/1/2020
职业健康与安全生产培训
3/1/2020
一、职业健康基础知识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与防护 三、职业健康管理(国家法律的解读)
3/1/2020
上班时间长期坐着,腰椎疼痛,我要报职业病? 长期上班工作对着电脑,颈椎病,我得了职业病? 长期面对很大的压力,精神焦虑、忧郁,我有职业病? 我是领导,长期加班加点工作,得了溃疡病,要求公司补偿?
3/1/2020
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和工作环境中产生和(或)存在的,对职业人 群的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一切条件或要素,统称为 职业有害因素。
职业有害因素是导致职业性损害的致病原,其对健康的影响主要取决于 有害因素的性质和接触强度等。职业有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三类:
1、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晶状体、视网膜)损伤7.冻伤 (七)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
1.外照射急性放射病2.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3.外照射慢性放射病等 (八)职业性传染病(5种)
1.炭疽2.森林脑炎3.布鲁氏菌病4.艾滋病(限于医疗卫生人员及人民警 察)等 (九)职业性肿瘤(11种)
1.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2.联苯胺所致膀胱癌3.苯所致白血病4.氯甲醚、 双氯甲醚所致肺癌5.砷及其化合物所致肺癌、皮肤癌等 (十)其他职业病(3种)
3/1/2020
(二)职业性皮肤病(9种) 1.接触性皮炎2.光接触性皮炎3.电光性皮炎4.黑变病5.痤疮6.溃疡7.化学 性皮肤灼伤8.白斑9.根据《职业性皮肤病的诊断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 业性皮肤病
(三)职业性眼病(3种) 1.化学性眼部灼伤2.电光性眼炎3.白内障(含放射性白内障、三硝基甲苯 白内障)
3/1/2020
法定范围
职业病范围
劳动者
形成劳动关系
路径清楚
职业活动
科学依据
职业病危害因素与所患 职业病构成因果关系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 病因明确
3/1/2020
职业禁忌症
职业禁忌症: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时, 比一般职业人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 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生 命健康构成威胁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在该状态下接触某些职业性危害因素时可导致下列情况: ① 使原有疾病病情加重。 ② 诱发潜在疾病。 ③ 影响子代健康。 ④ 对某种职业危害因素易感,较易发生该种疾病。
3/1/2020
职业病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 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我国的职业病概念是指法定意义上的职业病。
3/1/2020
根据《中华人民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我国法定职业病共分132种疾病
(一)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19种) 尘肺病
1.金属烟热2.滑囊炎(限于井下工人)3.股静脉血栓综合征、股动脉 闭塞症或淋巴管闭塞症(限于刮研作业人员)
化学性危害 金属中毒 气体溶济蒸气中毒
皮肤病 尘肺症 农药中毒 物理性危害 异常气压 听力损失 人因工程危害 腕隧道症候群 生物性危害
1. 1 0
3/1/2020
3/1/2020
构成《职业病防治法》所称的职业病,必须具备四个要件: A、患病主体必须是企事业单位或者个体经营组织的劳动者; B、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C、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 D、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 在上述四个要件中,缺少任何一个要件,都不属于本法所称的职业病。 有的人虽然患有职业病目录中的疾病,如白血病、肺癌等,但不是在职业活 动中引起的,因此,不属于法定职业病的范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