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根据待测物质(原子或分子)发射或吸收的电磁辐 射,以及待测物质与电磁辐射的相互作用而建立起 来的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方法,统称为光学分析 法。 利用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的方法称为光 谱分析法,简称光谱法。
第一节 概述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物质在紫外-可见光区(200~760 nm)分子吸收光谱的光谱分析法 波长范围: 紫外区 200-400nm 可见光区 400-760nm
准确度高
精密度好
选择性好
易于普及
应用广泛
仪器简单
操作简便
价格低廉
测定快速
第一节 概述
课堂活动
1.紫外-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
A.200~400nm
C.200~760nm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400~760nm
D.360~800nm
A.光的能量与其波长成反比 B.有色溶液越浓,对光的吸收也越强烈
C.物质对光的吸收有选择性
光的吸收定律
A=- lg T=lg(I0/It) =kcl A:吸光度 T:透光率,T=It/I0
l:液层厚度(光程长度) c:溶液的浓度
k:吸光系数
1.Lamber-Beer定律的适用条件(前提) 入射光为单色光 溶液是稀溶液
A=-lg T= k l c
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定律, 是定量测定的依据 A与c为简单的正比关系; T与c是指数关系 A具加合性 设共存物为a、b、c, 则:A= ka l ca + kb l cb + kc l cc
点滴积累 1 .光的本质是电磁波;物质对光的吸收具有 选择性。 2.吸光度与透光率的关系是 : 3 .吸收曲线是溶液在一定条件下的吸光度随 入射光波长变化而变化的曲线。
二、 Lambert-Beer定律
适用范围:可见光、紫外光 和红外光;均匀无散射的溶 液、固体和气体。
朗伯(Lambert)定律:A=K1L 比耳(Beer)定律:A =K2 c 单色光 I0 l I0=It+Ia It
(二)单波长双光束分光光度计
光束分裂器 光源
单色器
比 值
吸收池
检测器
显示


双光束分光光度计是自动比较了透过参比溶液 和样品溶液的光的强度,它不受光源(电源) 变化的影响。 双光束分光光度计还能进行波长扫描,并自动 记录下各波长下的吸光度,很快就可得到试液 的吸收光谱。所以能用于定性分析。
国产710型、 730型、 740型、日立UV-340型、U4100等属于这种类型。
二、吸光系数
1、物理意义:指吸光物质在单位浓度及单位厚度时的吸光度 2、不同物质对同一波长的单色光,有不同的吸光系数, k↑, 物质对光的吸收能力↑。吸光物质在一定波长和溶剂条件下的 特征常数,是定性和定量的依据。 3、表示方法:k值及单位与c和l采用的单位有关
εmax表明了该吸收物质最大限度的吸光能力,它的大小反映了 光度法测定某物质可能达到的灵敏度。
或 0.70=-lgT
lgT=-0.70,T=0.20
第一节 概述
三、吸收光谱曲线 概念:以波长λ为横坐标,吸光度A为纵坐标所描 绘的曲线,称为吸收光谱曲线,简称吸收光谱。
特点:在相同条件下,同一物质的不同浓度的溶 液,其吸收光谱曲线相似,且λmax相同。这是定 性分析的基础。
UV-Vis吸收光谱的常见术语 吸收峰→max
和光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五)信号显示系统: 将信号以适当方式显示或记录。 常用的显示器有直读检流计、微安表、电位计、数 字电压表、记录仪、示波器及数据处理机等。很多 型号的分光光度计装配有微处理机,既可对分光光 度计进行操作控制,又可进行数据处理。
二、分光光度计的类型: (一)单波长单光束分光光度计:
A E
1% 1cm
c L
M ε E1% 1cm 10
吸光系数的大小,取决于物质(溶质、溶剂)
本性、温度和光的波长。
1)物质不同,吸光系数不同,是物质的特征常数;
2)溶剂不同,同一物质吸光系数不同,故常在描述
吸光系数时需指明某溶剂;
3)光的波长不同,吸光系数不同。
例: 某化合物的浓度为4.2×10-3g/L,用2.0cm的吸收 池在470nm下测得的透光率为30.0%,该化合物的 分子量为250,求其在470nm处的摩尔吸光系数和 百分吸光系数。 A = -lgT=-lg0.300=0.523 A 1% E 解: ∵ 1cm c l c = 4.2×10-3g/L
特征值→定性依据
谷→min
肩峰→sh 末端吸收:吸收光谱曲线波长最短 的一段,吸光度相当大,但不成 峰的部分。 强带:吸光度大于104的吸收峰 弱带:吸光度小于103的吸收峰
第一节 概述
A
max=515
480
520
560nm

吸收光谱曲线示意图
第一节 概述
四、紫外-可见分光光度的特点
特点
灵敏度高
3、吸收池(比色皿或比色杯):
用于盛放溶液并提供一定吸光厚度的器皿。它由透 明的光学玻璃或石英材料组成。玻璃吸收池只能用 于可见光区,而石英吸收池在紫外和可见光区都可 使用。光径一般在0.1-10cm,最常用的吸收池吸光 厚度为1cm。高浓度常选光径较小的,低浓度选光 径较大的。
(四)检测器:利用光电效应,将光强度转换成 电流讯号。(光信号→电信号) 光检测器:光电池、光电管、光电倍增管
l
第二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点滴积累 1.光的吸收定律表明了吸光度与液层厚度 和浓度之间的关系,它是吸收光谱法定量分析 的依据。
2.吸光系数的表示方法有多种,随待测溶 液浓度的不同标度而不同。 3.偏离光的吸收定律的因素主要有化学因 素和光学因素。
第三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
一、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1 .电磁辐射(电磁波,光) :以巨大速度通过空间,不需 要任何物质作为传播媒介的粒子流。 电磁辐射的性质:具有波、粒二象性 波动性: ,
粒子性:
c
1
E h h
c
注: ,E

第一节 概述
单色光: 单一波长的光束 复色光: 含有多种波长的光束 电磁波谱: 以波长大小顺序排列的电磁波谱图
复合光
光的互补
绿 黄 绿黄 橙
青 蓝
蓝 紫 紫 红 红
物质的颜色与光的关系
复合光
光谱示意 完全吸收 表观现象示意
完全透过
吸收黄色光
第一节 概述
二、透光率与吸光度
I0=Ia + It + Ir
I0=Ia + It
第一节 概述
透射光强度It与入射光强度I0的比值称为透光率或透光度T 透光率的负对数为吸光度A
0.575
光源
单色器 吸收池
检测器
显示
• 只有一条光路,通过变换参比池和样品池的位臵,使它们 分别臵于光路来进行测定 国产751型、752型、721型、722型、UV-1100型、英国SP500型,伯克曼DU-8型
这类分光光度计的特点是:一般用钨 灯或氢灯作光源,结构简单,价格便宜。 主要适用于定量分析,而不适用于作定性 分析。另外,结果受电源的波动影响较大。
案例导入
在夏天参加户外活动时,如果天气晴朗,就应该注 意保护皮肤,否则,暴露在火辣辣太阳之下的皮肤, 数小时后就会出现红肿、瘙痒、发热、刺痛症状,数 日后出现蜕皮现象,这表明太阳光中有一种光线能伤 害生物细胞。科学家研究证实,这种光线是紫外线。 根据可见光、紫外光与物质分子的相互作用建立了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对策:选择比较好的单色器
入射波长选定在待测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处
(2)杂散光:单色光中混有一些不在谱带宽度范围内、 与所需的波长不符的光,称为杂散光
(3)散射和反射光 吸收质点的散射(胶体、乳浊液或悬浊液) 吸收池内外界面的反射 测得的吸光度偏高 (4)非平行光 对策: 用参比溶液(空白溶液) 对比补偿
E
1% 1cm
0.523 623 4 4.2 10 2.0
= 4.2×10-4g/100ml
l =2.0cm
M 1% 250 ε E1cm 623 1.56 10 4 10 10
第二节 紫的量浓度浓度为c,在一定条件下用 1cm比色杯测得吸光度为A,则摩尔吸光系数应为:
A.cA
B.cM
C.A/C
D.C/A
五、偏离Lambert-Beer定律的因素
(一)化学因素 A=ε l c
吸光物质溶液的浓度
稀溶液
吸光性物质的化学变化 溶剂的影响
(二)光学因素
(1)非单色光
l
严格地讲,吸收定律只适用于单色光。单色光指具 有单一波长的光,但实际上不能得到纯粹的单色光, 而是波长范围较窄的复合光。对于同一物质对不同 波长的光的吸收程度不同,所以导致对光的吸收定 律的偏离。
第七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学习目标⊙
◆知识要求⊙
◆能力要求⊙
◆知识要求
1.掌握光的吸收定律概念、表达式及条件,吸光系数和 吸收光谱的意义,常用定量分析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2.熟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吸光度测量 条件的选择、偏离光的吸收定律的主要因素。 3.了解光谱分析法的分类、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的产生 机制、定性分析的依据和方法。
D.光的能量与其频率成反比
第一节 概述
课堂活动
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属于 A.原子发射光谱法 C.分子发射光谱法 B.原子吸收光谱法 D.分子吸收光谱法
4 .分子吸收可见 - 紫外光后,可发生哪种类型的 ()分子能级跃迁
A.转动能级跃迁 C.电子能级跃迁 B.振动能级跃迁 D.以上都能发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