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与运作管理
2)配送中心现代化程度低。目前我国配送中心计算机的应用程度较低,仅 限于日常事务管理,而对于物流中的许多重要决策问题,如配送中心的选址、货 物组配方案、运输的最佳路线、最优库存控制等方面,仍处于半人工化决策状态, 适应具体操作的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滞后。
3)配送中心设施利用率低,发展缓慢。长期以来,我国物流配送的基础设 施投入较少,发展比较缓慢,尽管近几年也新建了一些较先进的仓储物流设施, 但总体上看,我国物流仓储设施仍较陈旧落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造的仓库还 有较多仍在使用,而且仓储物流设施结构不合理,货场、低档通用库多,适合当 前社会要求的冷藏、调温等专用库少。
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 学生姓名: 学 院: 专业年级: 题 目:
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与运作管理 学 号:
联系方式:
年月
论城市化物流配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
摘要 1992 年以后,我国的物流配送业有了较大发展。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步伐的加快,我国物流业面对的机遇与挑战愈来愈明显。近年来,许多大中城市 都开始兴建物流配送中心,物流基础设施逐渐得到改善,整体物流技术水平也开 始得到提高。特别是随着社会化配送中心的出现,配送中心将在结构上进行一次 重组,专业化、城市化的配送中心成为一种发展趋势。配送中心作为现代化的物 流流通组织形式,,在其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有许多技术性问题需要解决,特别是 在物流配送中心的规划和设计方面,其中包括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与布局、物流 配送中心的功能设定、规模设计、中心设施的规划、软硬件设备系统的设计以及 配送中心的整体系统优化等,都出现了不少难题。同时这也是现代物流人才要研 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目前来说我国物流配送中心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配送规模较小,发展不平衡。配送的优越性在达到一定规模和一定水平, 形成规模经济以后才能充分发挥出来。然而我国长期以来受行业限制、地域分割
的影响,物流网点没有统一布局,小、散、差的分散状态普遍存在,层层设库、 行行设库的现象严重,造成物流的不合理布局,在此基础上建造的配送中心,规 模达不到提高社会总体效益的程度,形不成规模优势,导致配送双方的积极性受 挫。
要解决这一问题,则必须对这种新型的城市化的物流配送中心进行合理的规 划。
二、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的原则与程序
新型城市化物流配送中心是一种全新的流通模式和运作结构,其管理水平要求达 到科学化和现代化。通过合理的科学管理制度、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物流 配送中心可以充分发挥其基本功能,从而保障相关企业和用户整体效益的实现。 一般来讲,进行物流配送中心规划的原则与程序是这样的:
中心所保管的商品有保温设施、冷冻设施、危险品设施等对选址都有特殊要求 在考虑各方面条件之后,再利用模型法、仿真法等进行合理的布局。
四、物流配送中心的功能设定
物流配送中心是社会物流网络中处于主要位置的结点,但不是所有物流结点 都能称为物流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必须是具有较大规模的物资集散或转运地点。 属于物资集散类型的如大型物资仓库,它主要在物流系统中起调节和缓冲功能, 解决供需节奏或批量,不平衡的矛盾。又如商业连锁系统的配送中心,主要是为了 降低物流系统的成本,提高服务水平,提高物资输送末端系统效率等。属于转运 类型如港口码头、空港等,其功能是实现运输方式的转换(海一陆。空一陆)。 又如,铁道货车编组站和汽车货运终端站,其功能是将货物重新组合,进人下一 阶段的输送。也有一种大规模的仓库群,形成以存储功能为主的物流配送中心。
1.目的 在预定的区域内合理地布置好各功能块相对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合理布置的 目的是:
(1)有效地利用空间、设备、人员和能源; (2)最大限度地减少物料搬运; (3)简化作业流程; (4)缩短生产周期; (5)力求投资最低; (6)为职工提供方便、舒适、平安和卫生的工作环境。 2.原则 据资料介绍,在制造企业的总成本中用于物料搬运的占 20%至 50%,假 如合理地进行设施规划可以降低 10%至 30%.物流中心是大批物资集散的场所,物 料搬运是最中心的作业活动,合理设施规划的经济效果将更为显著。以下是中心 内设施设备规划的相关原则:
(4)政策法规条件。掌握政府对配送中心建设的法律法规要求,那些地区不 允许建设配送中心、那些地区政府有优惠政策等。
(5)附属设施条件。配送中心周围的服务设施也是考虑的因素之一,如外部
信息网络技术条件,水电及通信等辅助设施,北方地区的供暖保温设施等。 (6)其他。要考虑不同类别的配送中心对选址的需要的不同的。如有些配送
(2)用地条件。配送中心建设须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土地的来源、地价、 土地的利用程度等要充分考虑并落实。
(3)顾客分布情况。准确掌握配送中心现有服务对象的分布情况以及未来一 段时间内的发展变化情况,因为顾客分布状况的改变、配送商品数量的改变及顾 客对配送服务要求的改变都会对配送中心的经营和管理产生影响。
当然,城市化物流配送中心是依据一座城市建立的,城市的经济结构、内外 部条件决定了物流配送中心的不同类型。所以原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死的,在具 体的实际操作中要学会变通,学会根据城市的特设进行整体的规划和设计。
三、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和布局
这是首先应该考虑的新问题。任何一个生产系统或服务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 环境之中,外界环境对系统输人原材料、资金、人力、能源和其他社会化因素等; 系统又向外输出其产品、劳务、服务和废弃物等。因此,生产或服务系统必然不 断地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调整自身的活动,同时系统的输出结果也不断改变其 四周环境。这就说明,生产或服务系统所在的地区条件对系统的运营和发展是非 常重要的。非凡是物流中心这样服务性的系统,它的存在几乎完全决定于外界环 境
1、规划原则 总体原则
1、适应性原则 2、统筹原则 3、经济性原则 4、循序渐进原则与前瞻性原则 5、环境保护原则 6、柔性原则 7、竞争性原则 8、因地制宜原则 2、规划程序 筹划准备阶段
(1)成立专门的规划机构 (2)明确目标定位 (3)资料收集和分析 总体规划阶段 (1)规划条件 (2)地址选择 (3)功能流程规划 (4)整体空间布置规划 (5)建筑与设备规划 (6)信息系统规划 (7)作业规则设计 (8)方案评估阶段 (9)详细设计阶段 (10)系统实施阶段
(1)根据系统的概念、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求得整体优化。同时也要 把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个人经验结合起来;
(2)以流动的观点作为设施规划的出发点,并贯穿在设施规划的始终, 因为企业的有效运行依靠于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合理化;
(3)从宏观(总体方案)到微观(每个部门、库房、车间),又从微 观到宏观的过程。例如布置设计、要先进行总体布置,再进行具体布置。而具体 布置方案又要反馈到总体布置方案中去评价,再加以修正甚至从头做起;
4)配送中心总体配送比率较低,采购成本难以降低。从我国现有商业零售 企业来看,除了一些中大型、知名的商业企业以外,一般的商业“连锁”企业大 多没有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或利用第三方物流中心。这些企业虽然也建立了 一些自己的“连锁”分店,但实际上商店经营的商品并没有做到“统一采购、统 一配送、统一结算”,这使得部分商业零售企业的“连锁经营”显得有名无实。
关键词:城市化物流配送中心 规划原则与程序 功能设定 规模设计 设
施规划
一、我国的城市化物流配送中心现状
构建以城市为中心的物流配送中心是适应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的要求。一般 来说,城市是商品集散和加工的中心,而且物流设施和基础建设齐全,人力资本 高,消费集中而且需求量大,交通和信息发达,城市和四周地区存在不对称性, 在这种非对称结构中城市扮演着“中心地”或“增长极”的功能,以其为核心枢 纽将其他地域“极化”成一个商品流通整体。所以城市化物流配送中心不仅是建 立区域物流配送体系的必然要求和重大环节,也是适应区域经济加速发展的重要 步骤。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物流社会化程度低,物流管理体 制混乱,机构多元化,导致社会化大生产、专业化流通的集约化经营优势难以发 挥,规模经营、规模效益难以实现,设施利用率低,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资 金浪费严重。由于利益冲突及信息不通畅等原因,造成余缺物资不能及时调配, 大量物资滞留在流通领域,造成资金沉淀,发生大量库存费用。另外,我国物流 企业与物流组织的总体水平低,设备陈旧,损失率大、效率低,运输能力严重不 足,形成了“瓶颈”,制约了物流的发展,物流配送明显滞后。商流与物流分割, 严重影响了商品经营和规模效益。实践证明,市场经济需要更高程度的组织化、 规模化和系统化,迫切需要尽快加强建设具有强大信息功能的物流配送中心。发 展信息化、现代化、社会化的新型物流配送中心是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条件下新型流通体系的重要内容。
五、物流配送中心的规模设计
规模设计是根据市场总容量、功能设定、发展趋向以及该领域竞争对手 的状况,确定目标份额,而决定该部分的局部规模。规模设定中应该注重两方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的新问题摘要:第一是要充分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向,地区、全国乃至世界经 济发展的猜测,国际贸易非凡是和深圳地区有关的国际贸易发展状况。因为我们 所讨论的项目不是短期行为,猜测范围必须包含中、长期内容。第二是要充分了 解竞争对手的状况,它们目前的生产能力、占有市场份额、经营特征、发展规划 等。因为市场总容量是相对固定的,不能正确地分析竞争形势就不能正确地估计 出自身能占有的市场份额。以上猜测假如发生大的偏差,将导致设计规模过大或 过小。当然,我们不希望由于估计偏低,发生失去市场机遇或是不能产生规模效 益的新问题;也不应由于估计偏高而造成多余投资,从而使企业效率低下,运营 困难。在对各功能项进行逐个分析的基础上,再突出重点。统一协调,对物流中 心的总体规模进行决策。规模设计和实施步骤没有必然的关系,可以一步到位, 也可以分步实施,这要根据资金、市场等具体条件决定。
物流配送中心应该具备的功能要和建设物流中心的决策思想相符合,是由市 场来决定的,也可以说取决于外围环境的条件。以平湖地区为例,可以有以下几 方面的考虑摘要:
(1)制造业的需求,它们的原材料供给物流和产品销售物流的合理组织, 形成生产资料的供给和配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