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职业决策困难
汇报时间:6月18日
一、前期资料准备
[1]李娜,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问卷修编及其特点研究,西南大学,2009
[2]马晶,大学生主动性人格、职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研究,东北师范
大学,2013-5-1
[3]李西营,国外职业决策困难研究进展,人类工效学,2008年2期
[4]杨琛,职业决策困难研究述评,职教通讯,2014-1-10
二、概念界定
职业决策困难是在职业决策和职业决策未定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先了解职业决策的解释。
职业决策是个人受不同环境刺激、认知及情绪反应所影响的学习经验,而促使个人决定适当的教育或职业领域(keynesian)。
职业决策是人们经历的从搜索可能的职业选项,到挑选一个可能选项的过程(Gati,2001)。
职业决策困难表示个体在特定的时间里,无能力作出一个特定的决策(Encycl ediaofPsyehologylZ,1984)。
职业决策困难是个人在职业选择(进入阶段或职业改变)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周满玲,张进辅,2007)。
职业决策困难是指个体准备或即将进入某个职业过程中,在面临最后决策是,由于不知从事什么职业以及几个职业中如何裁定时所发生的所有困难,主要包括缺乏准备,信息探索困难和冲突矛盾三个方面(马晶,2013)。
三、理论背景
在国外,职业决策的研究一直是职业心理学重要内容,关于职业决策困难的研究从上世纪50 年代就开始了,但直到90 年代才成为关注的热点。
Parsons在1909年就提倡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问题,提出了职业决策的第一个正式模型,但是关于职业决策困难的研究却起步较晚。
对职业决策困难研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Gati等人(1996)从理论上探讨了有关职业决策困难的分类,现在的研究大部分是以这种分类为基础的。
他们假定任何达不到理想决策状态的人都是存在职业决策困难的,从理论上探讨了有关职业决策困难的分类。
职业决策困难主要以两种方式影响个体的决策:一是阻碍个体做出决策:二是使个体更少做出理想决策。
Super的职业发展理论认为,在职业决策过程中出现的典型困难,与职业发展的正常阶段一致,尤其强调职业成熟度的概念。
比在职业进入期,选择合适的职业是主要困难。
与职业决策困难直接联系的内容主要是在职业进入期。
Holland对职业决策困难的类型和水平作了分类,这种分类反映出了从表面的(如缺乏信息)到更深层的可能性原因。
Holland等假定职业决策困难是由以下因素引起的:(1)职业认同( identity)困难; (2)缺乏关于工作或训练的信息; (3)环境或个人的障碍。
根据Osipow和Gati提出的模型,职业决策困难分为在决策过程开始前的困难和在决策过程中的困难,主要包括三个维度十个方面:缺乏准备,细分为:缺乏动机、犹豫不决、错误的信念、缺乏信息,又细分为:缺乏决策过程的信息、缺乏自我的信息、缺乏职业的信息、缺乏获得信息的方式;不一致的信息,又细分为:不可靠的
信息、内部冲突、外部冲突。
对职业决策困难的研究主要表现出两大主线,一是职业决策困难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职业决策困难的特征、维度和原因上;二是职业决策困难的实证研究,主要关注对于职业决策困难个别差异的测量,即测量工具的编制及应用。
其中关于职业决策困难的实证研究又呈现出三种研究思路:一是从经验出发的思路,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研究思路,即通过对有困难与无困难者差异的比较,获得职业决策困难的核心因素。
二是从理论出发的思路,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研究思路,即通过检测职业决策核心要素的发展状况,确定职业决策水平或职业决策困难程度。
例如职业兴趣观(Holland,1997)主要强调职业偏好的固化和一致性方面的问题,对职业决策困难的类型和水平的分类反映出从表面的(如缺乏信息)到更深层的可能性原因。
三是理论与经验结合的思路,即研究分别从理论构想与实践经验的角度出发提出职业决策困难的核心因素,解决职业决策困难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脱节的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Osipow提出了以决策理论为基础的职业决策困难分类,开发出新的测评工具《职业决策困难问卷》,这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最好例证。
四、测评工具
1.职业决策量表(Career Decision Scale,简称CDS)
Osipow(1976)在没有理论基础的条件下,从对职业或专业决策是否做出明确决定状态入手,编制了职业决策量表(Career Decision Scale,简称CDS)。
其基本思想是从了解个人对职业和专业的确定性程度入手,然后了解干扰个人职业决策的因素。
通过探讨职业决策困难的情况,来反映职业决策过程中的各个方面。
CDS 使用的基本目的是快捷、有效地测量出高中生和大学生在专业、职业决策过程中的状况,特别是针对难以进行专业,职业决策的学生,了解其主要困扰因素,通过辅导等来帮助他们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2我的职业情境量表(My V ocational situation Scale ,MVS)
该量表由Holland和Power于1980年编制,其理论背景是基于人格类型说(人一职匹配),认为个体通过职业选择展现其人格特质,强调个人行为受人格与环境的交互影响。
因此职业选择也是人格的表现,它影响着个人的职业决策。
具有较高信度效度,在个人测验与团体测验中都有广泛应用。
3职业决策困难问卷(简称CDDQ)
最初版本由美国心理学家Osipow和以色列心理学家Gati于1996年合作编
制而成,它适用于刚刚开始进行职业决策的成人(包括在校大学生)。
CDDQ包括:缺乏准备,缺乏信息和不一致信息三个维度,共分为10类困难,是应用最广的量表。
4国内测量工具
李西营(2006)对CDDQ(Gati)简版进行了编译和试用,形成了《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问卷》,共三个分量表11个因子,36个题项。
其中缺乏准备分量表包括四个因子:缺乏动机,犹豫不决,错误的职业信念和错误的决策信念;缺乏信息分量表包括四个因子:决策过程知识,自我信息,职业信息和获得信息的方式;不一致信息分量表包括三个因子:不可靠信息,内部冲突和外部冲突。
该问卷的信度系数比较理想,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周满玲(2007)以“信息”为出发点,以大学生为调查对象编制了中国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量表,共26个题,包含五个维度:自我评价能力,职业熟悉度,社会环境因素,人--职匹配,社会适应性。
五、进五年来,国内主要研究发现与进展
现在许多大学生毕业生都在为工作发愁,除了人才过剩,专业所学与社会需求不合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外,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决策能力也是影响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国内在职业决策困难领域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大学生,主要在家庭功能、人格特征、决策风格、心理资本(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坚韧)、职业价值观和职业成熟度等角度研究职业决策困难。
目前国内在职业决策困难领域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且研究对象单一。
国内在此方面的文献研究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较多,其实不只是大学生,高中生、研究生、高职生都面临职业决策问题,但有关研究都十分有限。
此外,职业决策困难也不只存在于就业初期,进入社会后也存在换工作或跳槽等时期,国内目前
没有发现者方面的研究。
目前职业决策困难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条,一是根据职业咨询的临床经验编制测量工具; 二是从理论出发,根据所建立的职业模型编制测量工具。
两者都是对职业决策困难的维度的探讨,都是验证某种维度是否确实影响着个体的职业决策困难。
但是没有干预性研究,没有找到解决职业决策困难的方法。
六、心得体会
此次汇报获益良多,增加了对职业心理学的了解,在职业决策方面学到了很多。
看了那些文献资料,对自己的职业决策也很有用处,增加的对自己的了解。
我看文献研究时会忍不住拿自己的经验和对自己的了解去检验研究结果,会发现原来自己做职业决策是受这些因素的影响。
此外我也在思考除了这些外在的因素还有没有更加深层的原因,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或者减轻职业决策困难。
在这次作业中我学在努力学习自己去找文献资料,自己对资料进行总结,自学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这是意外收获。
当然,我也发现了很多自己的不足之处,比如说自己的专业知识太少,对职业心理学的了解不够,不能独立的对文献资料进行很好的理解,不会归纳整理等等。
不管怎么样,我都对此抱有无限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