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车进口口岸介绍
2010-08-30
【摘要】2004年起实施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规定:国家指定大连新港、天津新港、上海港、黄埔港四个沿海港口和满洲里、深圳(黄岗)两个陆地口岸,以及新疆阿拉山口口岸(进口新疆自治区自用、原产地为独联体国家的汽车整车)为整车进口口岸。
进口汽车整车必须通过以上口岸进口。
时隔几年,国务院重启整车进口口岸审批工作。
2009年12月7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将广西钦州保税港区列为整车进口口岸。
一、天津新港
旧称“塘沽新港”。
在海河口外北岸,临渤海。
天津港的主体。
中国最大的人工港。
津新港过去是华北地区的重要港口,是华北五省市门户,特别是北京、内蒙古、山西的出海口,是华北地区进出口货物的集散港,是我国华北、西北和京津地区的重要水路交通枢纽,对外交通十分发达,已形成了颇具规模的立体交通集疏运体系。
京哈、京沪、京津三条铁路干线在此交汇,并外接京广、京九、京包、京承、京通、京坨、石德、石太、陇海、包兰、兰新等干线与全国铁路联网。
北达北京、内蒙古和东北,南抵华东、华南各地,西连西部和西北部内陆地区,进而连通蒙古、俄罗斯及欧洲各国。
公路成网,四通八达,京津塘高速公路、丹拉高速公路、京津塘公路(103国道)、津晋高速、海防公路等形成辐射状公路网络,连接了北京、天津及华北、西北地区各省市。
二、大连新港
大连新港始建于1974年,与栈桥终点相接的是420米长的原码头,16个大型橡胶护舷,紧贴码头两侧,这里可以同时停靠10万吨级和5万吨级的大型油轮各1艘。
码头上高矗的7台自动输油臂,将大庆原油源源输入油轮,每年输油能力为1500万吨。
岸边建有9层楼高的信号塔,小岛上建有34米高的导航灯塔,日夜为进出港口的中外油轮导航。
油港附近有一座小山,名叫华岭。
山岗上鳞次栉比地排列着13座金属浮顶式大型贮油罐。
防止海洋污染,岸边还建有两个面积达3万平方米的大型污水处理池,每年处理油轮排放的污水200多万吨,从而保持了海水的清静和海洋生态平衡。
现在,这里的鱼类、海参、扇贝、紫菜等依然和过去一样鲜活,受到国内外人士的赞誉。
三、上海港
上海港地处我国东部海岸线的中心部位、长江入海口,区位条件优越。
19世纪70年代以后,上海港开始成为全国的航运中心。
20世纪30年代,上海港已经成为远东航运中心,年货物吞吐量高达1400万吨。
1949年后,上海港区进行大规模的改造。
先是建成了12个装卸区,之后又成立14个装卸公司。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港在黄浦江内新建了张华浜、军工路、共青、朱家门、龙吴五个港区,在长江口南岸建立了宝山、罗泾和外高桥(600648行情,股吧)港区。
这一时期上海港建设重点在黄浦江内,以扩大港口能力、解决泊位不足为主;同时继续抓紧实现港口机械化,发展专业化运输。
20世纪90年代,由于航道淤浅,船舶吨位增大和外贸比重增大等因素,上海港区重心移至长江口岸的外高桥。
上海港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跳出黄浦江,继而跳出长江口发展各类专业化码头。
进入21世纪,上海港已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港口和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之一。
其前通中国南、北沿海和世界四大洋,后贯长江流域及江、浙、皖内河、太湖流域,公路、铁路网纵横交错,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发达的经济腹地和完备的内陆集疏运设施。
目前,上海港集装箱码头主要分布于长江入海口南岸外高桥地区、黄浦江下游吴淞口地区以及洋山深水港区。
2005 年底投产的洋山深水港区作为集装箱深水枢纽港区,是上海港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港区。
在发展集装箱业务的同时,上海港还推进了散杂货等多类码头的建设,主要装卸货类有矿石、煤炭、化肥、粮食等。
其中,罗泾散货码头是矿石装卸专业码头,吴淞地区有宝山、军工路、张华浜三个件杂货码头,虹口区高阳码头是国际客运中心邮轮码头。
通过港口资源的整合,上海港已逐步形成了集装箱码头产业、散杂货码头产业、港口物流产业和港口服务业四大支柱产业。
2002年,上海市政府宣布全面调整黄浦江沿线老港区的功能布局,黄浦江沿岸将由航运、仓储、码头区功能改造为居住、休闲、游览区,老港区调整既是上海港与时俱进提升竞争能力的客观需要,更是上海经济不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上海正积极稳健地向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目标迈进。
四、广州黄埔港
黄埔港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和华南最大的国际港口,仅万顿级以上的码头泊位就有21个,作业浮简锚地15个,1986年全港货物吞吐量已超过1900万顿。
黄埔港是按孙中山先生生前提议修建的,始建于1936年,次年建400米顺岸码头,1939年投产,但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工程中断,1942年续建铁路和仓库。
1950年10月复港,1959年9月15日载重1.3万吨的波兰“捷尔仁斯基”号远洋货轮驶进黄埔港,这是该港首次停泊万吨级巨轮。
1960年2月29日,由我国自行设计施工的深水码头第一个万吨级泊位开始使用。
1961年与广州港分成两个港口管理系统,设立黄埔港务管理局。
1973年起属交通部水运系统。
曾称广州港务局黄埔办事处、交通部黄埔港务局。
五、满洲里口岸
满洲里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是自治区计划单列市,西邻蒙古国,北接俄罗斯,享有“东亚之窗”的盛誉,是我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和开展对俄蒙经济、贸易、文化和科技等多领域合作的重要口岸城市,是我国环渤海地区通往俄罗斯以及东欧最便捷、最经济、最重要的陆海联运大通道,同时该口岸也是一个具有百年历史的口岸。
满洲里口岸承担着中俄贸易65%以上的陆路运输任务,对外贸易占内蒙古自治区对俄进出口贸易80%以上,占全国与周边国家边境贸易的13%,是内蒙古自治区乃至中国对外贸易最重要货物集散地之一。
今年,海关总署、国家口岸办已经将满洲里西郊机场列入《2008年度口岸开放审理计划》,预计年内可实现正式对外开放。
满洲里铁路口岸于1901年开通。
是我国规模最大、通过能力最高的铁路口岸。
现有宽准轨到发编组线51条,其中宽轨24条,准轨27条;口岸站换装线、专用线等线路90余条;宽轨列车会让站一个。
换装场地20余个,其中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大型或专业换装仓储基地9个。
1999年—2005年,铁道部先后投资6亿元对满洲里铁路口岸进行应急改造和扩容扩能改造工程,增加、改造了多条线路,新建了集装箱、原油等专业换装场,使铁路口岸的接运、换装能力大幅度提高。
宽轨站存车能力达到2020车,准轨1712车。
年综合换运能力达2000万吨以上。
2005年,进出口货运量达到1688万吨。
满洲里国际公路口岸于1998年投入使用。
是中国规模较大的边境公路口岸,口岸封闭区面积64万平方米。
其中货检区34万平方米,目前建成使用一进两出3条货检通道,并将其中一条出境通道作为菜果出口专用通道。
年通过能力为200万吨。
旅检区30万平方米,建成使用16条通道(客车通道两进两出,人员6进6出)。
年通过能力200万人次。
2005年,出入境车辆26.3万辆次,居全国陆路口岸第3位。
出入境人数达170万人次,居全国陆路口岸第8位。
口岸主体建筑有货检大楼、旅检大楼、部队兵营、会晤站,以及相配套的公路口岸交易市场、海关监管区等。
口岸封闭区集通关、查验、仓储运输、生活服务于一体,可一次性完成报检报关、税费征缴业务。
此外,满洲里口岸配备安装了钴60火车自动检查系统,列车电子监控系统、放射性检测仪等现代化查验检测设施,建立了覆盖各监管场区的网络系统。
年综合换装能力达到3000万吨,通过能力1.2亿吨。
从统计数据来看,2007年满洲里口岸过境货量2402万吨,对外贸易达25亿美元,进出境人员219万人次。
六、深圳皇岗口岸
深圳皇岗口岸,乃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的口岸,属福田街道办的管辖范围。
皇岗口岸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南端,与香港新界落马洲边境管制站隔河相对,是深圳与香港之间的5个一线口岸之一,距离到市中心较其它口岸最近。
皇岗口岸西临广深高速公路起点,是维系深港西部的交通杻纽。
皇岗口岸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客货综合性公路口岸,也是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之一,每天过境的车辆都在2万台左右。
同时,她也是旅客过境口岸,皇岗口岸也是深圳市除了罗湖口岸以外最繁忙的口岸,是继珠海的拱北口岸之后的全中国第三大客运口岸。
皇岗口岸区域占地面积101.6万平方米,其中监管区65.3万平方米,生活区6.8万平方米,商业服务区29.5万平方米。
监管区分东、西两个场地,东场为货检场地,西场为客车和旅检场地。
货检场东侧为入境查验场,西侧为出境查验场;旅检大厅东西向排列,东侧为入境大厅,西侧为出境大厅,大厅两侧为客车通道。
共设有入出境车辆检查通道52条,其中小汽车检查通道12条,货车检查通道40条,其中,入出境各20条(边检实行“快捷通”后建设了10条通道);旅检查验通道50条,其中,入出境各25条。
设计通过能力为车辆5万辆次(标准车),旅客5万人次。
皇岗口岸是中国唯一全天候通关的口岸。
旅检和货检均全日通关,其中货检正常通道早晨7:00时开闸,晚22:00时关闸,但晚22:00至24:00时保留六条通道运行(进2出4)。
是目前唯一24小时可通关的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