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官的职业道德

法官的职业道德

法官的职业道德
一、什么是法律人
法律人,是指高度信仰法治思想,持有深刻的法治理念,运用法律处理社会关系,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追求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法律职业从业者。

法律职业从业者,主要包括立法者、法官、律师、检察官以及公证员等。

但并非所有的法律职业从业人员都可以被称为法律人。

“法律人”是法律从业人员中的精英。

“法律人”是法律从业人员中的精英。

“法律人”是立法、司法、用法,使法之精神薪火传承的“人”,这就要求他们除了专业素养之外,具备几个基本品质:独立思考的能力,合理怀疑的态度,维护正义的使命感。

“法律人”这个词语,对各种法律职业从业人员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深刻理解这三个字对提高法律从业人员的思想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对于立法者,当在社会道德和法理之间寻找切合点,尊重历史,放眼发展,使法之功能延展到促进社会的持续发展;对于司法者,如法官,则应秉承着正义的信念,保持客观、理性、真实的态度,使法律的正义与现实的公平相印证;对于一般法律执业人员,例如律师,则应当在维护法律正义的前提下,追求当事人利益的最大化。

一言以蔽之,任何公民、法人和社会组织的基本行为准则均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二、法官职业道德的概念和特征
法官职业道德,是指法官等从事审判职业的人员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的总和。

法官职业道德具有以下特征:
(1)法官职业道德适用的主体具有广泛性。

其适用的主体包括法官、人民陪审员、法院行政人员和法警。

根据法官法第2条的规定,法官是指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审判人员,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和助理审判员。

因此,法官职业道德适用的主体并不限于法官。

(2)法官职业道德的调整时间具有后续性。

《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第46条规定,法官退休后应当继续保持自身的良好形象,避免因其不当言行而使公众对司法公正产生合理的怀疑。

因此,法官职业道德在法官退休前后都应当适用。

(3)法官职业道德的调整空间具有广泛性。

《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不仅适用于法官的业内行为,也适用于法官的业外行为。

三、法官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1. 保障司法公正---处事执行法律、维护法律尊严、尊重事实,一切以证据和事实说话,不擅自下结论。

对于法官来说,公正是法官职业的生命线。

因此,法官职业道德对法官的根本要求就是保持公正,而其他各项要求都与公正密切相关。

保障司法公正这一准则实际上包括两部分内容,即公正和独立。

因此,考虑到这两部分关系之密切程度,考虑到独立的直接目的就是实现公正,所以,《准则》将两部分内容纳入同一项基本准则之中。

第一,关于公正。

“公正”的核心是要求法官在主观态度上对当事人不偏不倚,其直接影响到的人是当事人。

为实现这种主观意识上的公正,《准则》提出了若干项具体的要求,包括公开审判、地位中立、禁止单方接触、避免主观偏见等。

第二,关于独立。

“独立”的核心是要求法官不受外界干涉,保持超然地位。

虽然独立的实现也与当事人有关,但法官保持独立地位时所针对的对象是外界的某种力量。

为此,《准则》中强调法官应当做到外部独立、内部独立。

在外部独立中,《准则》还特别强调了避免受到新闻媒体和公众舆论的不当影响这一要求。

2.保持清正廉洁。

保持清正廉洁这一基本准则的核心在于,法官不得直接或者间接地利用自己的职务或地位、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防止“权钱交易”。

法官的职务是一种公职,是国家通过公共资源设立并供养的、以谋取公共利益为目的的职位。

也就是说,法官不得将这种公职用于个人目的,也不得利用这种公职谋取不当利益。

否则,便是腐败。

除此之外,虽然法官没有利用公职谋取私利,但生活方式腐化堕落的,也称之为腐败或不廉洁。

这也是应当禁止的行为。

3.勤勉尽责,恪守秘密。

主要包括两方面:
1.遵守时限。

(1)法官应当遵守法律规定的诉讼期限,在法定期限内尽快地立案、审理、判决。

(2)法官必须杜绝粗心大意、无故拖延、贻误工作的行为,认真、及时、有效地完成本职工作,并做到:a、合理安排各项审判事务,提高诉讼效率;b、对于各项司法职责的履行都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所承办的案件都给予同样审慎的关注,并且投入合理的、足够的时间;c、在保证审判质量的前提下,注意节省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辩护人的时间,注重与其他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共事的有效性。

2.勤勉管理
(1)法官在审判活动中应当监督当事人遵守诉讼程序和各种时限规定,避免因诉讼参与人的原因导致不合理或者不必要的延误。

(2)法官在执行生效法律文书时,应当依法采取有效措施,尽快予以执结。

法官在审判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

严格保守国家秘密是一名法官必须具备的素质。

对于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办理。

根据法律规定,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

对于法官在审理案件时知悉的当事人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也应当严格按照审判纪律,不得随意散播。

另外,法官还应当保守审判工作秘密,对于审理案件形成的内部意见,内部材料和不应当透露的其他与审判工作有关的材料,一律不得泄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