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金融》读后感
很多人都认为索罗斯只是一个金融大鳄,那是因为,我们认识到和了解到的索罗斯只是那个07年横扫东南亚,狙击港币赚取不义之财的冷血资本家。
但是,索罗斯给自己的定义,是一个哲学家,经济和金融行业,只是他拿来试验自己哲学理念的实验室而已。
在我看来他就是一个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他洞悉人性和市场,明白并能实践自身的理论,不拖泥带水,也不矫枉过正。
开始拜读他的第一本书,是《金融炼金术》,那是一本语言晦涩难懂的书,甚至让我开始怀疑到自己对于文字的理解能力。
但是,当我看到《超越金融》后,才知道,原来他一直都在试图把他一生的理念告诉所有人,只是每一次的方式和方法不一样,能感受到顿悟的人也并不一样。
书中解构了索罗斯所拥有的理念架构,研究的是思维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其核心思想是“易误论”和“相关反射原则”。
在有思维能力的参与者的情况下,参与者对世界的看法永远是局部和曲解的。
这是缪误难免论即“易误论”;这些曲解了的观点可以影响参与者所处的情况,因为错误的看法会导致错误的行为。
这是相互影响的“相关反射原则”。
他所研究的命题算是常识概念,但它们却没有被广泛认识接受。
这是由于主流的经济学理论是建立在均衡的概念上,它与相关反射的概念直接冲突。
承认相关反射即会导致不确定性与经济学所假设的均衡前提相冲突,就会推翻当前经济学的诸多结论。
孰是孰非,尚无定论。
读此书,让我获得另一个角度分析金融、政府决策的视野。
而从相关反射性原则与均衡这两个观念分别分析金融市场,便会得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
对于这两点的认知程度,会决定我们对其哲学理念的理解。
而在我看来,结合到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或者观察到的是,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一直是局部的不完整的,而所有的决定都是基于这样的认知完成,那么我们的决策更多的是一个随机数,或对或错。
即使是我们自以为经过深思熟虑的决断,其根本结果也不外乎是一个随机结果。
难道说,我们的所有认知和分析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么?
这样的怀疑,让我更加能够感受到索罗斯所推崇的“反射性”的重要性。
扭曲的认知问题并不在于扭曲,而在于扭曲的认知会产生新的事实,这就是他所谓的人类思维的操纵功能,也就是所谓的“反射理论”。
在金融市场中,每一个金融泡沫都包含着两个部分:现实中主导的潜在趋势,以及对这种趋势的错误认知。
当趋势与错误认知彼此强化,
就引发了繁荣-衰退的过程。
而我们就身处于这样的一个世界,整体经济的繁荣却又隐含着威胁。
在没有彻底解决上一个金融危机的情况下,所有的繁荣都只是一个假象。
而我们银行业对于这样的一个情况,特别是在信贷方面,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应对这些考验,我觉得可以通过下面三点来适当缓解和解决。
第一,必须贯彻方针政策,严格把好新增贷款的投向。
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基本面较好、有竞争力、有市场但暂时出现经营或财务困难的中小企业给予帮助、支持。
第二,要转换思维,树立市场经营观念,加强主动营销。
立足于我行的根本和优势,发展农业和农村地区信贷服务,同时扩大客户范围,降低信贷集中度,有限分散风险。
第三,对于原来存在的贷款,加强实地走访和数据监督分析,对于一些有机会挽救翻身的企业,要与其共度难关,降低贷款利率水平并免收中间费用,切实减低其运营成本,渡过难关。
时刻对保持经济局势的变化的警觉。
在能力范围内去分析大环境上发生的各项事件和本地区各个行业变化对我们的可能产生的影响,做好应对措施,不打无准备之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