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油气井测试
4. 地层流体样品分析;
38
第6章 地层测试
6.2油气井测试结果分析 二、油气井测试资料分析
1. 压力曲线定性分析; C
压 力
B A
流动压力曲线的三 种情况,A线表示 低产量;B线表示中 产量;C线表示高产 量.根据其形状,可 判断产层是属于那 种类型。
依靠上提、下放测试管柱控制井下的各种阀的开关,可用于套管 内或井径规则的裸眼内的地层测试。如MFE、HST工具等。
靠环空压力操作开关井的测试工具:
利用环空压力压缩或释放氮气室压力,推动心轴上行或下行,从 而使球阀打开或关闭。如APR、LPR、PCT工具等。主要用于不能上提下 放钻柱的井,如大斜度井、水平井及海洋浮动平台测试中。优点:不 动管柱、内径大、全通径、可操作性强、安全可靠等。一般用于套管 内测试。
HI:开阀时间,压力骤 落至第一次流动期流量 典型钻杆地层测试结果示意图 所具有的液柱静压力;
23
第6章 地层测试
I点:第二次流动期 的开始压力,流体处 于欲动状态; IJ:第二次流动期的 压力特性,随着生产 液的继续流入,记录 压力不断升高,这一 时期表示地层的准特 性阶段; JK:第二次关井期的 压力特性; 典型钻杆地层测试结果示意图
32
第6章 地层测试
6.2油气井测试结果分析 2.表皮效应与表皮系数
油井附近的地层渗透率在钻井、完井以及油井压力
与地层压力失去平衡的作业过程中将发生变化。 井筒中大量流体和固体颗粒的流动也将使油井附近 的地层渗透率受到损害。 消除地层损害或增加油井产能的洗井和增产处理,
地层渗透率将再次发生变化。
18
第6章 地层测试
BC;测试管柱逐渐下 入井内,卡片上记录 的压力随下井深度而 增大,即泥浆柱的静 压力线; C点:测试工具已下 到预定测试层位的深 度,C点的压力为测 试深度的泥浆柱压力; 典型钻杆地层测试结果示意图
19
第6章 地层测试
CD:封隔器坐封,环 形空间泥浆柱与测试 层位隔离泥浆柱受一 定的压缩,压力升高; D点:封隔器坐封后 的压力,液力弹簧阀 打开,第一次流动期 待开始;
6.1地层测试技术 一、钻杆地层测试(DST)
1、主要目的:
探明新地区、新构造、新层位是否具有工业油气流,验 证油、气层的存在; 查明油气田的含油面积及油水或气水边界,油气藏的驱 动类型和产油、气能力;
通过分层测试,取得分层测试资料,计算出储层和流体
的特性参数,为估计油、气储量和制定油气田开发方案提 供依据。
DE:液力弹簧阀打开 的时间,瞬时降压线; 典型钻杆地层测试结果示意图
20
第6章 地层测试
E点:初流动期开始 点的压力; EF:测试层的流体流 入测试管柱,进入钻 挺; F点:测试层流体的 累积到达钻铤的端部;
FG:测试层生产的流 体进入大内径的钻杆; 典型钻杆地层测试结果示意图
21
第6章 地层测试
30
第6章 地层测试
31
第6章 地层测试
6.2油气井测试结果分析 一、油气井测试分析基本概念
1. 无因次量 油气井测试分析中有些物理量不具有因次,即因 次为0,称之为无因次量。 物理量的无因次量常常用下标D表示。 如含油饱和度、原油体积系数、孔隙度、表皮系
数等。
无因次化的方法不是唯一的。
钻杆测试是在钻井过程中或下套管完井之后,用钻
杆或油管将地层测试器送入井内,操作测试器开井、
关井,对目的层进行的测试过程,以取得井下压力—
时间关系曲线以及地层流体样品。通过对钻杆测试
所获取的压力曲线进行分析解释可以得到动态条件
下地层和流体的各种资料,计算出地层和流体的特
性参数,进而评价储层特征。
4
第6章 地层测试
表皮系数可正可负,负表皮表示流阻降低或进行了增产措施。
35
第6章 地层测试
6.2油气井测试结果分析
3.井筒储集效应与井筒储集系数
q 地面产量 q0 q q0 地面产量
井底产量
0
井底产量
PWBS (1)开井情形
t
PWBS (2)关井情形
t
井筒储集系数的物理意义:在井筒储满单相原油的情 况下,井筒靠其中原油的压缩性能储存原油,或靠释 36 放其中压缩原油的弹性能量排出原油的能力。
压井,换向循环,上提起出测试管柱。
13
第6章 地层测试
泵冲反循环阀
常 规 测 试 管 柱
断销反循环阀 压力计托筒 多流测试器
测 试 层
PT 封 隔 器 压力计托筒
14
第6章 地层测试
跨 隔 测 试 管 柱
泵冲反循环阀 多流测试器
剪销封隔器
测 试 层
压力计托筒
PT 封 隔 器
压力计托筒
15
第6章 地层测试
一般,中途测试多为裸眼测试,完井测试多为套管内测试。
6
第6章 地层测试
6.1地层测试技术 一、钻杆地层测试(DST)
裸眼测试: 储层污染小,所测资料较真实。 可以及时发现油气层,避免后续作业污染储层。 测试风险大,易卡钻。 测试时间短,测试资料是近似的,测试半径小。 常用工具为MFE测试工具或膨胀式测试工具。
第6章 地层测试
6.2油气井测试结果分析
3.井筒储集效应与井筒储集系数
上述当油井刚开井或关井时所出现的现象叫做井筒储 集效应。井底产量为0(开井情形)或等于关井产量q0
(关井情形)的那一段时间,称为井筒储集阶段,简
写为PWBS(pure well bore storage)。
井筒储集系数的物理意义:在井筒储满单相原油的情
N点:投杆打开反循 环阀套筒受静液柱压 力; NO:泵送泥浆液顶替 生产液出地面;
典型钻杆地层测试结果示意图
26
第6章 地层测试
OP:继续上提钻杆管 柱出井口; PQ;卸下工具,取出 卡片;
RS:为10.0压力基准 线;
TU:为20.0压力基准 线。 典型钻杆地层测试结果示意图
27
第6章 地层测试
11
第6章 地层测试
6.1地层测试技术 一、钻杆地层测试(DST)
3、测试液垫:
地层测试时,为造成适当的负压差,常在测试阀上部的管柱中加 注一些液体或气体,作为测试阀打开时对地层的回压,这些液体或气 体称为测试垫。 常用: 液垫:水、压井液或柴油等。工艺简单、经济,液垫高度不易调整。 气垫:氮气垫。压力控制容易,操作复杂,成本高,主要用于浅井。 液气混合垫:液体加氮气。比气垫应用广泛,工艺复杂。
多流测试器
射孔 测试 联作 管柱
压力计托筒
卡瓦封隔器
点 火头 射孔枪
射孔测试
16
第6章 地层测试
17
第6章 地层测试
5、测试曲线分析: AQ:在地面所画的基 线,即零压力线; A点:压力计钟表开 始工作; AB:测试管柱已在地 面组装完毕,待下; B点:测试管柱已移 入井口,准备下入井 内;
典型钻杆地层测试结果示意图
34
r
第6章 地层测试
6.2油气井测试结果分析
2.表皮效应与表皮系数 理想井和实际井的井底流动压力之差代表着由于地层伤害、油井附 近区域增产措施以及其它井入口的流阻造成的附加压力损失。 通常将这个附加压力损失称为表皮压力降, 而表皮系数S定义为正比于这个压力降 稳态表皮效应,即将污染带或增产带厚度视为零,表皮效应集中在 一无限薄地层上;不稳态表皮效应,即不将污染带或增产带厚度视为 零,地层流体流经污染区和非污染区,存在两个渗透率。
24
第6章 地层测试
K:第二次关井期的 最后恢复压力,在理 想条件下K与H点应记 录同一压力,此时, 钻杆上提,关闭液力 弹簧阀,并打开旁通, 封隔器起封; L与D点的压力应相等; 典型钻杆地层测试结果示意图
25
第6章 地层测试
KL;环空中的泥浆柱 压力施加于封隔器下 部,压力上升; LM:取出钻杆管柱前 承受的液柱压力;
7
第6章 地层测试
6.1地层测试技术 一、钻杆地层测试(DST)
套管内测试: 需射孔,测试管柱下部需带射孔枪。 若需多层测试、一般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 中途测试: 主要用于探井,及时发现油气层。 多为裸眼测试。
8
第6章 地层测试
6.1地层测试技术 一、钻杆地层测试(DST)
靠上提下放操作开关井的测试工具:
射孔和射孔层段的汇聚流动也常常会引起附加压力。
33
第6章 地层测试
6.2油气井测试结果分析
井
当原油从油层流 入井筒时,会在井 筒附近产生一个压 力降,集中在井筒 周围的一个很薄很 薄的环状“表皮 区”,把这个现象 称为表皮效应。
损害/改善区
未损害/改善区
实际井压力
理想井压力 P’wf Pwf P’wf 实际井压力
特别应注意8个特殊 的压力值,如D、E、 G、H、I、J、K和L点, 以及开关过程的4个 线段的形状,如EG、 GH、IJ和JK。
即时分析、判断测试 层的特性以及现场计 算地层参数,认识产 层伤害具有重要意义
典型钻杆地层测试结果示意图
28
第6章 地层测试
6.1地层测试技术 二、电缆地层测试技术(WFT)
12
第6章 地层测试
6.1地层测试技术 一、钻杆地层测试(DST)
4、测试管柱结构工艺(以MFE为例):
结构:钻柱(或油管)、测试阀、旁通阀、循环阀、密封 器、封隔器、测量仪器记录仪、托筒等。
工艺:
下井,测试管柱进入井筒。 坐封,地层流通,记录压力曲线。
关井测压,记录压力曲线,收集样品。以上可多次测量。
第6章 地层测试
油气田面积?
地层测试
油气储量? 油气井的产能? 储层的渗透率?
(或油气井 测试)
完井后井筒污染状况?
地层测试为信息获得提供极为重要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