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一)

第三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一)

第三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2015·浙江杭州)7.随着“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A.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B.加速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C.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D.促进了亚非与拉美地区的贸易往来◆(2015·福建福州)2.“丝绸之路经济带”赋予古代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

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是()A.长安 B.洛阳 C.成都 D.杭州◆(2015·广西玉林)3.“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产品远抵西亚和欧洲,西域乃至印度的文明成果,也源源不断地涌进中国。

”这说明丝绸之路的开辟()A.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B.推动了西汉进行政治改革C.掀起了诸侯兴修水利的高潮 D.加速了中国北方民族的融合◆(2015·广西桂林)5.“一带一路”即“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11.美洲改为亚洲,华人改为唐人(2分)日本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唐与新罗交往频繁、玄奘西游等(答出任意两个,1分)对外交通发达,便于对外交往;唐政府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唐朝的经济和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外有巨大的吸引力。

等等(答出任意两层意思即可,1分)12.广州、泉州(两项正确,1分)市舶司(1分)13.新航路的开辟(1分)新航路开辟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答出一层意思即可,1分)“一带一路”关系亚非、亚欧,甚至辐射到太平洋沿岸的部分国家,最终要形成的就是跟周边国家和区域形成利益共同体。

“一带一路”会再次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所以说“堪称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地理大发现”。

(相符的一层意思即可,1分)◆(2015·齐齐哈尔)34.梦想是最令人心动的旋律,又是最引人奋进的动力。

再没有什么使命,比引领一个民族走向复兴更光荣;再没有什么事业,比团结十几亿人民共圆梦更崇高。

行走在复兴之路上,中国的昨天,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国的今天,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囷的明天,直挂云帆济沧海。

探究一:古代交往篇(1)2015年,我国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这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延伸。

西汉时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作出突出贡献的是哪位人物?(1分)(2)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

在唐与天竺频繁交往中,最杰出的使者是哪位高僧?(1分)(3)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从1405年开始,明成祖派遣哪位人物率领船队先后七次出使西洋?(1分)探究二:近代探索篇(1)在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强国之路的探索。

以学习西方技术为内容而进行的是哪次探索活动?(1分)(2)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20世纪经历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它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什么制度?(1分)(3)从1915年起,进步的知识分子高举哪两面大旗,掀起了新文化运动?(1分)探究三:现代复兴篇(1)1978年底,哪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分)(2)目前,“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己经成功实践,请写出我国在统一大业的道路上取得的重要成就一例?(1分)(3)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的是什么理论?(1分)感悟: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为了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中国应该怎样做?(1分)【答案】探究一:(1)张骞。

(1分)(2)玄奘。

(1分)(3)郑和。

(1分)探究二:(1)洋务运动。

(1分)(2)封建帝制(封建君主专制)。

(1分)(3)民主、科学。

(答案完整方可得分)(1分)探究三:(1)十一届三中全会。

(1分)(2)香港回归;澳门回归;港澳回归。

(答出一点即可得分)(1分)(3)邓小平理论。

(1分)感悟: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互利共贏的开放战略;积极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与各国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积极推进人类社会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等。

(答出其中一点或符合题意即可得分)(1分)◆(2015·广东揭阳)38.(11分)近年来,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不仅明确了对外开放的新路径,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相适应。

材料一:丝绸之路,是指西汉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东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南亚,并联结地中海欧洲各国的通道,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二:15世纪,追求财富的欧洲人梦想去东方发财,开始探寻前往东方的航路,……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材料三:2013年中国国家领导人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宏伟构想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一系列务实合作结出了早期的果实。

近日,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图景和行动》,宣告“一带一路”进入了全面推进阶段。

材料四: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能的。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请回答:(1)现有一个旅行团希望重温丝绸之路的辉煌,依据材料一盒所学内容,作为导游的你将带领旅游团从中国的哪个城市出发?最终到达世界的哪个地区?(4分)(2)依据材料二,分析新航路的开辟最重要的影响。

(2分)(3)材料三中,中国政府制定的“一带一路”的伟大战略,应对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趋势,请指出体现这一趋势的世界经济组织。

(2分)(4)从材料四克林顿的评价我们知道,全球化对某些国家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全球化中处于不利境地的主要是哪类国家?原因是什么?(3分)【答案】(1)长安(或者西安)欧洲。

(2)使世界联成一个整体,促进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

(3)世界贸易组织。

(4)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较弱。

◆(2015·湖南衡阳)26.(13分)对外交往是国家实力的展示。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经济交流】材料一:丝绸之路的路线图(1)两次出使西域,并为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了重要贡献的人物是谁?(1分)(2)丝绸之路经过的新疆地区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古代中央政府注重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请写出西汉时期加强对新疆管辖的史实。

(2分)材料二:郑和七次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

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

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夺他人一分财富。

——《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3)根据材料二,指出郑和与海外各国交往有什么特点?(2分)郑和下西洋产生的积极影响是什么?(2分)【文化交流】材料三:图一鉴真坐像图二玄奘(4)图片一中的人物主要出使哪个国家?(1分)图片二中的人物主要贡献是什么?(2分)【政治交往】材料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的政策,中美关系长期以来处于敌对状态。

20世纪7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美两国领导人都认为有必要改善两国关系,实现双边关系正常化。

——摘自中华书局《中国历史》(八年级下)(5)中美建交是在哪一年?(1分)就如何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谈谈你的看法。

(2分)【答案】(1)人物:张骞(1 分)(2)西汉设西域都护。

(2 分)。

(3)特点:和平交往,公平交易。

(2 分)影响:扩大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促进了南洋的开发。

(2 分。

答出其中一点即可)(4)图片一中的人物出使国家:日本(1 分)图片二的人物主要贡献:西游天竺,学习佛法,写有《大唐西域记》。

(2 分)(5)时间:1979 年(1 分)看法:加强合作与交流;求同在异;增强政治互信;促进经济合作与共赢;加强文化交流;加强国际事务合作。

(2 分。

答出其中一点或其他言之有理者皆可)◆(2015·甘肃兰州)21.(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汉书·张骞传》材料二: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初行”的目的是什么?(8分)(2)材料一与材料二有什么内在联系?(6分)(3)丝绸之路的开辟有何重要意义?(6分)【答案】(1)张骞出使西域;(4分)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4分)(2)使汉朝和西域的交往日趋频繁;(3分)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创造了条件。

(3分)(3)促进了西域社会的发展;(2分)丰富了中亚、西亚等地区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2分)促进了中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2分)◆(2015·山东济南)一、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决策,使丝绸之路成为热门话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代丝绸之路示意图4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丝绸之路的起止点的名称。

A:(城市); E:(国家或地区)【答案】A:长安 E:古罗马材料二:从汉代开始,中国人就开通了从广东到印度去的航道。

……宋朝时,随着中国南方的进一步开发和经济重心的南移,面对北方好战民族的侵袭、围困,从广州、泉州等地出发的海上航路日益发达,越走越远,宋朝发展出中国航海史上的一个高峰。

4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朝“海上航路日益发达”的原因。

【答案】①中国南方的进一步开发;②经济重心的南移③北方民族侵扰路上丝绸之路。

43.《大公财经》评价说:“丝绸之路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国际交流的典范,成为和平跨国贸易和跨种族文化交流的代名词。

”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作者的观点。

(有观点,有史实)【答案】观点:作者认为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路,是国际交流的典范。

史实:中国的丝、绸、茶叶等丝制品,源源不断地运向中亚和欧洲;西域特产大量传入中国。

◆(2015·内蒙古赤峰)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材料一: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新疆发现许多汉代的丝织品,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钱币和陶器。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二: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材料三:郑和七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o郑和船队每到一处,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

……与当地官府和商人开展贸易。

在古里进行交易时,商议货价,写成合约,最后握手击掌为定,不再悔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