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疱疮
12
12
• 自觉 –有不同程度的瘙痒。重症者可伴有邻近 淋巴结肿大,或发热,恶寒等全身症状。 • 病程: –一般1周左右结痂而愈,少数可延至数月。 –重者易产生并发症,如败血症、肺炎、 急性肾炎等,甚至危及生命。
2015/9/3
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中医外科教学系列课件
13
13
•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可有白细胞总数和嗜中性粒 细胞升高。 –2.脓培养 可有细菌生长,多为金黄色 葡萄球菌或链球菌。
的高锰酸钾溶液或0.5%新霉素溶液清洗或 湿敷 2.皮损面积小:聚维酮碘液、龙胆紫液外 搽 3.面积大者:用聚维酮碘溶液湿敷或外洗, 再用百多帮或新霉素软膏、利福平软膏、 红霉素软膏外搽。 4.脓痂较厚者,可外涂1%新霉素软膏或1% 卡那霉素软膏。软膏可软化痂皮,使其脱 落。
2015/9/3 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中医外科教学系列课件
2015/9/3
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中医外科教学系列课件
21
21
新生儿脓疱疮
疱 尼
破后形成红色糜烂面 氏征阳性
2015/9/3
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中医外科教学系列课件
22
22
22/77
各型诊断要点
• 寻常型脓疱疮好发于夏秋季,儿童暴露部位, 有脓疱和脓痂。 • 大疱型脓疱疮,疱液沉积呈半月形。 • 新生儿脓疱疮,脓疱为主,易泛发全身。 • 深脓疱疮有深在溃疡,好发下肢。 • 需与丘疹性荨麻疹、水痘鉴别。 •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升高。 • 取脓液涂片革兰染色后镜检初步诊断。 • 脓液标本或血培养后做药敏试验。
5
5
病因病机
• 因小儿皮肤娇嫩,汗多肤开,肝常有余,脾常不足, 更易感受暑湿,发生本病,互相传染。
• 1.暑湿交蒸 –夏秋之交,气候炎热,暑湿交蒸,热毒外侵, 暑湿热邪客于肺经,不得疏泄,发为本病。 • 2.脾胃虚弱 –脾胃虚弱,运化失职,湿邪内蕴,又感风热湿 毒,或原患痱之类皮肤疾患,复因搔抓或擦破, 皮肤破损染毒而成。
2
2015/9/3
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中医外科教学系列课件
2
致病条件
• 只有当机体、防御功能破坏下降,细 菌数量时才致病。 –如:糖尿病、营养不良、免疫功能 缺陷、大量应用皮质激素、外伤、 虫咬皮炎。
2015/9/3
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中医外科教学系列课件
3
3
第四节 黄水疮
概述
• 黄水疮 –是一种常见的化脓性、传染性皮肤病。 –因其脓疱破后滋流黄水而得名。
24
24
病名
皮损特点 以大小不等水疱为 主,可见红斑,结 痂,各种皮疹 脓疱,脓痂,四周 红晕。
全身症状 可有发热,感冒 等症状 轻者无全身症状
水痘 黄水疮
2015/9/3
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中医外科教学系列课件
25
25
五
证型
辨证施治
内治
治法 方药
辨证要点
暑湿 蕴热 脾虚 湿滞
脓疱密集,色黄,心烦口 清暑利 干,便干溲赤,舌红苔黄, 湿解毒 脉滑数。 脓疱稀疏,色淡黄,基底 健脾渗 不红,纳少乏力,便溏, 湿 舌淡苔薄。
2015/9/3 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中医外科教学系列课件
6
6
西医机理
• 西医认为 –本病主要由凝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 其次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少数为凝固酶阴性 的白色葡萄球菌。 –某些外界环境如温度较高、出汗较多和皮肤有 浸渍现象时,细菌在皮肤上容易繁殖。 –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或患瘙痒性皮肤病,导致 皮肤某一部位抵抗力减低,皮肤的屏障作用可 被破坏,从而易招致致病菌侵入而发生本病。
2015/9/3 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中医外科教学系列课件
19
19
大疱型脓疱疮
2015/9/3
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中医外科教学系列课件Leabharlann 2020新生儿脓疱疮
• • • • 大疱性脓疱疮发生于新生儿者。 凝固酶阳性金黄葡萄球菌引起。 起病急,传染性强。 皮疹为豌豆至蚕豆大的水疱或脓疱,疱壁紧张,后松驰易 破,疱液清亮,迅速变浑浊,疱破后形成红色糜烂面,尼 氏征阳性。 皮损好发于面部、胸部、背部、腹部、四肢, 很快波及全身。 • 体温高达39℃以上。患儿精神萎靡、呕吐、腹泻。 • 可因伴发毒血症、败血症、肾炎或肺炎而危及生命
29
29
预防与调摄
• 1.在夏秋季节每日应勤洗澡,保持皮肤。勤剪指 甲,勤换衣。炎夏季节每天洗澡1~2次,浴后扑痱 子粉,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 2.在幼儿园、托儿所、学校发现患儿时,应立即 隔离治疗,以免引起流行。 • 3.患病后应避免搔抓,有脓汁应立刻蘸干,以免 流他处又发新的皮损。 • 4.适当调理患儿起居、饮食,增强体质。
• 又名“滴脓疮”、“香瓣疮”、“天疱疮”。
–特征:红斑、浅在性脓疱及脓痂,接触传染等。 –多发于夏秋季节,以儿童多见,可在托儿所、幼 儿园及小学校中流行,互相传染。
• 相当于西医的脓疱疮。 • 由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引起,可以自家接种或通 过接触传染。具有传染性,易在儿童中造成流行。
2015/9/3 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中医外科教学系列课件
2015/9/3 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中医外科教学系列课件
7
7
临床诊断
• 本病多见于 –夏秋季节,好于儿童。有传染性。 • 皮损常发于 –暴露部位,如颜面、口周、鼻孔周围及四肢等。重者 则可蔓延全身。 • 皮损 –为丘疹、水疱、脓疱等基本改变。 –初起为红斑或水疱,1~2天后,水疱变为脓疱,疱液 混浊,四周有轻度红晕,疱壁极薄。 –脓疱较大者,疱壁由紧张渐变弛缓,由于体位关系, 疱内脓液沉积为脓清及脓渣两层,形成半月状坠积性 脓疱,此为特征性皮损。 –疱壁破后,露出湿润而潮红的糜烂面,滋流黄水,干 燥后结成脓痂,痂皮逐渐脱落而愈,愈后不留疤痕。 脓液流溢他处又常引起新的脓疱发生。
2015/9/3 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中医外科教学系列课件
15
15
临床分型
寻常型脓疱疮 深脓疱疮 大疱型脓疱疮 (新生儿脓疱疮
2015/9/3
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中医外科教学系列课件
16
16
16/77
寻常型脓疱疮
• 称接触性传染性脓疱疮。 • 皮损初期为点状红斑或丘疹,迅速变为脓疱。 脓液浑浊,壁薄,易破,周围有明显红晕。疱 壁破后,脓液干燥形成灰黄色厚痂。 • 自觉瘙痒 ,因搔抓相邻脓疱扩散或融合。 • 易在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中流行。严重者高热 达39℃-40℃,可伴有淋巴结炎及淋巴管炎,甚 至引起败血症或急性肾炎(链球菌感染所致
2015/9/3 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中医外科教学系列课件
8
8
2015/9/3
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中医外科教学系列课件
9
9
2015/9/3
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中医外科教学系列课件
10
10
2015/9/3
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中医外科教学系列课件
11
11
2015/9/3
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中医外科教学系列课件
2015/9/3 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中医外科教学系列课件
27
27
西医治疗
全身治疗 根据病情轻重选用抗生素 对重症病人,最好做脓液培养加药物敏 感试验,以选用高效的抗生素。
2015/9/3
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中医外科教学系列课件
28
28
西医治疗
局部治疗 1.脓疱已溃破结痂者:1:5000-1:10000
2015/9/3
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中医外科教学系列课件
30
30
思考题
1、黄水疮的诊断要点。 2、黄水疮的外治法。
2015/9/3
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中医外科教学系列课件
31
31
清暑汤 加减 参苓白 术散加 减
2015/9/3
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中医外科教学系列课件
26
26
中医外治
1.早期——水疱未破时可用三黄洗剂外搽,每日4~5次, 或颠倒散洗剂外搽,每日4~5次。 2.渗液,溃破时——可外用青蛤散或青黛散用麻油调节 敷.每日2~3次; 湿重——用三黄洗剂湿敷; 脓液多——用黄柏,地丁,马齿苋,苦参等中药煎水,或 用虎杖60g或五倍子、千里光各30g,煎水湿敷; 糜烂结痂者——可用蕲艾30g(烧灰存性)、枯矾1.5g,共 为细末麻油调敷,亦可用柿蒂散或新三妙散干扑或麻油调敷。 3.新起脓疱可用消毒针尖逐个挑破,立即以棉球将脓吸干, 不让脓液向四周皮肤流出,再用三黄洗剂外涂。
2015/9/3
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中医外科教学系列课件
17
17
寻常型脓疱疮
2015/9/3
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中医外科教学系列课件
18
18
大疱型脓疱疮
• 由噬菌体II组71型金葡菌引起。儿童多见。 • 好发于面部、躯干及四肢,偶见于掌跖。 • 皮损初为米粒大水疱或脓疱,迅速变为大疱, 疱内容物先清澈后混浊,疱壁先紧张后松弛, 脓液常沉积于疱底呈半月形,为本病的特征, 周围无明显红晕。 • 自觉瘙痒。 • 脓疱破溃,脓液干燥后结淡黄色痂,痂壳脱落 即愈,留有暂时性色素沉着。 • 痂下脓液向四周蔓延,形成环形脓疱疮
2015/9/3
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中医外科教学系列课件
14
14
诊断依据
1、黄水疮多发于夏秋季节,多见于儿童。 2、皮损特点:皮损初起为红斑或水疱,黄豆、 豌豆大小,迅速变为脓疱,四周红晕。疱壁 破裂后,显出湿润而潮红的糜烂面,干燥后 结成脓痂。 3、多发于颜面、咽、鼻孔周围及四肢。亦可继 发于痱子、湿疹、单纯疱疹。 4、有不同程度瘙痒。 5、可引起临近淋巴结肿大、发热、畏寒。重者 可并发败血症、肺炎、肾炎甚至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