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

农村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指南一、课程理念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是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该课程应包括课程资源、实施指南、教学案例三大要素,即以课程资源为物质条件,以教学指南为指导,以教学案例为借鉴。

二、课程特点该课程具有校本性、开放性、指导性、动态生成性的特点。

校本性:该课程的本质内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校拥有课程自主权;二是以本校教师为主体编制、实施和评价;三是课程开发的场所主要是本校及社区。

简言之,自己确定开设什么课,这门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哪些,如何教学和评价等,都由本校自己决定。

开放性:该课程是本校从本地实际出发,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包括校内资源、社区资源、学生及其家庭资源等),其资源的时空与开展活动的方式具有开放性。

指导性:该课程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提供给学生阅读的“教材”,而是以提供资源、指导教学为主要目的,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实践活动提供帮助的载体。

动态生成性:由于该课程资源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课程实施指南不能一劳永逸,课程实施方式也不可能完全预设,随着课程资源的变化和教学经验的积累,在课程实施中,必将不断完善或生成新的课程。

三、课程意义与作用目标指向明确、内容多样、课程设置灵活的综合实践校本课程,其作用与意义有二:一是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掌握国家课程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密切联系生活与社会实际,增强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二是为教师生提供教学资源,有利于教师“指导”和学生“活动”。

四、课程基本内容该课程的基本内容应包括:一、资源简述(一)资源名称(二)资源开发简况(三)资源特点(四)资源价值(五)资料链接二、活动建议(一)活动主题建议(本资源可以开展哪些项目的活动?)(二)活动目标建议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三)活动过程建议1.活动准备(本资源适宜哪些学段的学生活动,适宜多少人活动,适宜什么时间或季节活动?活动前需做哪些必要准备?)2.活动方式(例如,实践—体验式、问题—探究式、情景—陶冶式等。

)3.主要活动4.探究的问题5.成果表现形式(例如,研究报告、调查报告、标本、模型、影像制品等)6.注意事项(四)课程评价三、案例借鉴四、成果荟萃五、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是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因此,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必须考虑地方差异、社区课程资源和学校传统等基本因素。

在设计与实施活动项目和活动领域的过程中,必须研究和优化地方、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建立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基地。

(一)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一般程序: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主要有四个阶段:1.需要评估。

需要评估是设计校本课程时首先必须做的研究性工作,主要涉及明确学校的培养目标、评估学校的发展需要、评价社区发展的需求、分析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等等。

2.确定目标。

确定目标是学校对该课程所做出的价值定位。

它是在分析与研究需要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的审议,确定课程的总体目标——培养目标、主要内容、课程结构等。

3.组织与实施。

组织与实施是学校为实现课程目标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根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和资源特点,形成课程实施指南,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4.评价。

评价是指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一系列价值判断活动,它包括对课程实施指南的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教师课程实施过程评定以及改进建议,等等。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三种模式1.实践—体验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利用校内外资源,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自觉地把理论知识研究直接感受和体验结合起来。

这种活动不需要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只要能自己完成活动就可以了。

2. 问题—探究式。

学生提出问题,然后采取观察、调查、操作、实验、访谈等活动解决问题。

3.情景—陶冶式。

主要是通过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服务环境、楷模的人格魅力等课程资源,创设一定的教学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

(三)课程资源的种类、内容及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应局限在课堂中或学校内,要引导师生向校外延伸,向社区延伸,充分挖掘地方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文化状况、民族文化传统等方面课程资源,体现课程资源的地方性特色,拓宽综合实践活动的空间和途径。

课程资源有:注:上表是按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资源的空间分布划分种类的。

六、课程案例1.《大足县长河小学校外综合实践活动西山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案例附后(附件一);2.《长河小学综合实践活动野营拉练指导方案》(附件二)。

附件一:大足县长河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西山课程资源开发与活动实施指南一、资源简述(一)资源名称:西山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二)资源开发简况:西山山路崎岖,溪水潺潺,物种繁多,百花斗艳,百鸟争鸣,……劳改农场更为她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

她早已成为附近人们休闲、游览、避暑的胜地。

2006年,我校教师多次到西山实地考查,调查课程资源,确立活动路线,与永川监狱联系,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西山综合实践活动资源。

为此,近年来我校经常带领学生在此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三)资源特点1.自然资源丰富①地理位置:巴岳山古称奴昆山,也叫炉峰山。

宋代,因其峰峦奇秀,涧壑幽美,林青竹茂,又地处巴川县近郊,遂改名巴岳山。

巴岳山平均海拔778米,主峰香炉峰高780米,横贯重庆西部数十公里,延至永川、大足境内的余脉被称为西山。

②地形地貌:西山连绵不断,起伏跌宕。

有岩浆活动形成的岩浆岩、外力作用形成的沉积岩、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其中,以沉积岩为主;有坡度舒缓适宜种茶、种粮的沃土;有适宜多种植物生长的沟壑山涧和绝壁陡坡。

森林、怪石、茶树、梯田构成了西山独特的景观。

③植物种类繁多:西山气候适宜,日照充足,适合亚热带植物生长。

有银杏、香樟树等珍稀植物,有堪称“竹海”的楠竹、苦竹、棕竹、紫竹、斑竹、水竹、观音竹、罗汉竹等十余种竹子,有何首乌、半夏等名贵中药材。

种类繁多的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高大乔木构成了一片和谐的原始森林,是当地名副其实的天然植物园。

④动物的天堂鸟多:西山鸟类很多,有相思鸟、布谷鸟、花脸雀、屎鸦雀、啄木鸟、鸡冠雀、点水雀、白鹤、斑鸠、翠鸟、老鹰、竹鸡、秧鸡、喜鹊、青庄、野鸡、野鸭,等等。

昆虫多:西山的昆虫种类较多,有蝴蝶、蝗虫、蜜蜂、蛐蛐、螳螂、蟑螂、蜻蜓、萤火虫、小瓢虫,等等。

两栖类动物多:登西山,可常见青蛙、癞蛤蟆等两栖类动物。

爬行类动物多:西山有乌梢蛇、松花蛇、四脚蛇、壁虎、乌龟等多种爬行类动物。

⑤气候状况:西山终年不积雪,气候宜人。

春天,草长莺飞,桃红柳绿;夏天,彩蝶起舞,雄鹰展翅;秋天,满山黄叶,野果累累;冬天,萧萧风声,水墨画境。

2.社会资源独特西山顶上,有全国最大的农业监狱。

监狱、劳改农场、警官、罪犯等,是学生活动难得的社会资源。

(四)资源价值我校坐落在西山脚下,西山是我校得天独厚的综合实践活动资源。

学生活动可以选择多条路线,最长路线约30公里,且基本无安全隐患,适合三年级以上两个班的中小学生活动1~2天。

能为“大自然探秘”、“警示教育”、“远足拉练”、“露营”等主题活动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

(五)资料链接【鸟类】布谷鸟,又称杜鹃,多数居住在热带和温带地区的树林中。

是春天到来的表征。

大约三分之二的杜鹃会筑巢且哺育自己的幼鸟;还有约三分之一的杜鹃自己不会筑巢且哺育自己的幼鸟,这些母杜鹃在繁殖期寻找与杜鹃鸟类特性基本相同、卵形与颜色易仿的鸟窝。

寄生时间上,大杜鹃多在宿主开始孵卵之前,乘宿主离巢外出时快速寄生产卵,并扔掉宿主的卵,让宿主为其哺育后代。

【蕨菜】又叫如意菜、狼萁。

多年生草本植物,匍匐地上,又叫龙头菜、野鸡膀子等。

喜生于浅山区向阳地块,多分布于稀疏针阔混交林。

西山的蕨菜长而壮,有黑褐色绒毛。

吃起来不仅鲜嫩滑爽,而且营养价值很高,享有“山菜之王”的美誉。

【马尾松】松树是一种常绿树,绝大多数是高大乔木。

高20~50米,最高可达75米(美国的糖松)。

较幼时的树冠为金字塔形,树枝多呈轮状。

西山的松树叫马尾松,又叫青松。

马尾松喜光、喜温。

生长快,适应性强,寿命长,树姿挺拔,苍劲雄伟,亦是营造风景林的好树种。

木材经防腐处理,可作矿柱、枕木、电杆;木材纤维长,是造纸和人造纤维的主要原料,也是产脂树种和薪材树种。

【香樟树】又称樟树、乌樟、芳樟等,是江南四大名木之一,属乔木,树高50m.树冠庞大。

香樟树初夏开花,黄绿色、圆锥花序,树冠广展,叶枝茂盛,浓荫遍地,气势雄伟,是优良的行道树及庭荫树。

香樟树因含有特殊的香气和挥发油而具耐温、抗腐、祛虫之特点。

是名贵家具、高档建筑、造船和雕刻等理想用材。

人们常把香樟树看成是景观树、风水树、寓意避邪、长寿、吉祥如意。

香樟树具有芳香味,香樟木衣柜可防蛀虫。

二、活动建议(一)活动主题建议根据西山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特点,建议开展以“西山远足拉练”、“西山大自然探秘”、“亲历永川农业监狱”等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兴趣、季节等因素确定活动主题,然后确定活动目的和活动方式,下同。

)(二)活动目标建议1.知识目标:①认识西山的常见植物,初步了解植物的分类;②认识西山的常见动物,初步了解动物的分类;③知道什么叫犯罪与罪犯。

2.能力目标:①初步了解从哪些方面去研究动物或植物;②初步学会采集和制作简单的动植物标本;③了解茶叶的制作流程,试制茶叶品尝;④自己会煮竹筒饭;⑤提高长途行走和吃苦耐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①了解大自然,亲近的自然,热爱的自然;②体验远足拉练的艰辛,能吃苦耐劳;③接受警示教育,增强法纪意识;④在艰辛的旅途中培养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

(三)活动过程建议(以“西山远足拉练”为例)1.活动准备(1)提前联系:提前了解天气状况。

若开展警示教育活动,须提前与永川监狱总部联系。

(2)准备物品:学习用品,如笔、笔记本、标本盒、照相机、摄像机等。

生活用品,如干粮、饮用水、运动鞋、雨伞;若中午煮竹筒饭,则需粮食、火柴等相关物品。

药品,团队须配备治疗头痛、腹泻、中暑的常用药,治疗较小创伤的止血消炎药、绷带、器械等。

(3)安全教育:师生不得擅离队伍,不能单独行动,更不得落下任何人。

不能带火入山,不能去危险的地方,遇特殊情况应及时报告老师。

2.活动方式建议以小组(4~6人)为最小单位、以班级为团队开展活动。

3.主要活动(1)从楠木湾上山,观看沿途动植物,体验登山的乐趣和艰辛。

(2)参观黄泥塘监狱(参观罪犯、听干警讲解、听罪犯的现身说法),接受警示教育。

(3)沿“三中队”公路下山,体验长途跋涉的艰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