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制动性检测
(空载) 整车制动力是指被检汽车所有轴的轴最大制动力之和
43
整车制动率 =
整车制动力 × 100% 该车各轴(静态)轴荷
三、检验要求与检测标准
(一)行车制动性能检验 2.轴最大制动不平衡率 前轴的轴最大制动不平衡率 =
max max |F (F BL BL (t)- F (t),F BR BR (t)| (t)) × 100 %
路试法逐步被台试法所代替
39
第三节 台试检测制动性能
一、测试方法 二、检测项目 三、检验要求与检测标准 四、台试检测设备
40
一、测试方法
• 采用滚筒反力式(或平板式)制动检验台 • 台试时应控制 制动气压 和 制动踏板力 • 空载状态下,只乘坐一名驾驶员
41
二、检测项目
行车制动性能
制动力、制动力平衡、车轮阻滞力、制动协调时间和制动完 全释放时间
2. 评价指标 车轮阻滞力
制动拖滞: 在行车中,踩下制动踏板使用 制动后,再抬起制动踏板,不能 迅速解除制动的现象 制动阻滞过大的危害: 影响随后的起步行驶 导致制动系损坏,特别是制动器过热、制动蹄片烧蚀,降 低汽车的制动性能 因此, 将车轮阻滞力也列入评价指标。
22
一、制动时汽车的受力分析
2. 评价指标 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2. 评价指标 制动减速度
2 Vb − Ve2 (m / s 2 ) MFDD = 25.92( S e − S b )
在实际测试中,用非接触式速度计(或第五轮仪)测得汽车 的速度和驶过的距离,然后下式计算得到MFDD
开始制动
V=V0
V=0.8V0
V=0.1V0
Sb
Se
18
一、制动时汽车的受力分析
2. 评价指标 制动距离
优点: 有一定的准确度,重复性较好。 缺点: 需较大的试车场地,且对轮胎磨损较大。 特点: 整车性能参数,不能反映各车轮的制动状况及分配 制动距离↑ 反映不出具体是什么故障使制动性能变差 和制动跑偏量一起作为检验制动性能的参数
15
一、制动时汽车的受力分析
2. 评价指标 制动距离
2. 评价指标 制动时间
t1 (制动器反应)、t2 (制动力上升) 、t3 (持续制动)和t4 (制 动释放) t1 t2 评价汽车制动性能的好坏,其中主要是t3
制动系调整的状况,特别是制动踏板自由行程调整是否合适 制动力上升的快慢 间接反映制动性能的优劣
19
一、制动时汽车的受力分析
2. 评价指标 制动时间
制动距离检验 行车制动性能 MFDD检验 行车制动性能
检测 仪器
非接触速度计、 第五轮仪
便携式制动性 能测试仪
36
四、路试制动性能检测仪器
(二)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 1. 仪器的组成
加速度传感器 测量制动过程的减速度,用吸盘安装于 汽车前挡风窗玻璃 制动踏板触点开关 测量仪表 微型打印机 通讯接口 触发启动测试
0.2~1.0s
下次起步会带来影响,而对本次制动过程没有影响
11
一、制动时汽车的受力分析
制动的全过程包括以下四个阶段: 研究本次制动性能时 着重研究从驾驶员踏着制动踏板开始 到汽车停住这段时间(t1+t2+t3)内汽车的制动过程
12
一、制动时汽车的受力分析
(一) 制动效能 2. 评价指标 制动距离 制动减速度 制动时间 制动力 车轮阻滞力
29
二、检验项目
(一) 行车制动性能
行车制动性能检验有两种方式: (1) 检测 制动距离 和 制动跑偏量 (2) 检测 MFDD、制动协调时间和制动跑偏量 路试检验时,行车制动性能检验只要符合(1)或(2) 合格
30
二性能检验有两种方式: (1) 检测 制动距离 和 制动跑偏量 (2) 检测 MFDD、制动协调时间和制动跑偏量 路试检验时,行车制动性能检验只要符合(1)或(2) 合格
gF xb ja = ≤ ϕg G
制动效果越好
制动减速度是表征汽车制动效能的重要特性参数 因瞬时减速度波动较大,其曲线形状复杂,通常不用瞬时制动 减速度,而用平均减速度值评价汽车制动性。 GB7258-2004规定用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FMDD)作为评 价汽车制动性的检测参数。
17
一、制动时汽车的受力分析
13
一、制动时汽车的受力分析
2. 评价指标 制动距离
汽车在一定的初速度下制动,从脚接触制动踏板 停住,汽车所驶过的距离 简单、直观的指标。它与汽车行驶安全直接相关,应越短越好 汽车
制动系调整的好坏,制动器反应时间的长短,制动力上升的 快慢、制动力使汽车产生减速度的大小,均包含在该指标中
14
一、制动时汽车的受力分析
实际测试中,以制动协调时间来评价制动效能 制动协调时间: 急踩制动时从开始动作 汽车制动力(或减速度)达到 表5-4中规定的制动力(或表5-2规定的MFDD)75%所需的时间。
制动时间是一个间接评价制动性能的指标,一般很少将它作 为一个单独的参数来评价汽车制动性能,但它作为一个辅助的评 价指标,有时不可缺少。
24
二、对制动系的技术要求
3.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抗热衰退能力、水湿恢复能力 4. 制动操作问题: 制动平稳。制动时制动力应迅速平稳地增加; 在放松制 动踏板时,制动应迅速消失,不拖滞 运行中,不应有自行制动 操纵轻便:施加于制动踏板和驻车制动杆的力不应过大
25
四、制动检测方法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04)规定: 检测汽车的制动性能可用路试和台试两种方法。
路试 台试 检测制动距离或制动减速度 检测制动力
•
制动距离、制动减速度和制动力三项中有一项符合 国标,被检汽车的制动性能即为合格
26
四、制动检测方法
一般采用台试检验制动性能,但当台试检验结果有 争议时,可用路试检验进行复检,并以汽车满载状态 下,路试的结果为准,以保证对其制动性能判断的准 确性。
27
第二节 路试检测汽车制动性
一、测试方法 二、检验项目 三、检验要求与标准 四、路试制动性能检测仪器
28
一、测试方法
1.试验路面
水泥或沥青路面:平坦、硬实、清洁、干燥 轮胎与路面间附着系数 > 0.7 一定宽度试车道
2. 测试
汽车沿着试验车道的中线行驶至高于规定的初速度 置变速器于空挡 滑行到规定的初速度,急踩制动 使汽车停住
V0 V G S= (t1 + t 2 ) + 3. 6 25.92 gFxb
– 对于某汽车来说,它的质量是一定的,其制动器所能产生的 制动力也是一定的,制动时汽车的初速度越大,制动距离越 长, 检验时必须规定汽车的初速度。
16
2 0
一、制动时汽车的受力分析
2. 评价指标 制动减速度
制动减速度ja与制动力Fxb的关系为 可见,制动力Fxb↑ 制动减速度ja↑
T μ - F xb r = 0
5
一、制动时汽车的受力分析
• 制动器制动力 Fμ : 为克服制动器摩擦力矩,而在车轮周缘所需施加的切向力。 T μ = F μ r
6
一、制动时汽车的受力分析
• 由制动系的设计参数所决定
取决于制动器的型式、结构尺寸、摩擦系数、轮胎半径、 制动系的油压或气压等。 制动踏板力↑ Fμ和Fxb↑ 制动性能检验时,为使 检验结果有可比性,对制动踏板力或制动气压做出了规定 • 制动力检验汽车的制动性能 目的:检测制动器制动力
37
四、路试制动性能检测仪器
(二)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 2. 测试流程
测试仪安置在 被检汽车中 接上制动踏板 触点开关
测试仪采样制动过程中减 速度传感器输出的信号
加速度传感器用吸盘安 装在前挡风窗玻璃 汽车加速至规定速度后 急踩制动 数据处理计算出速度、距 离 ,按式(5-6)算得MFDD
检测参数:MFDD、制动协调时间、制动初速度和制动距离等
应急制动性能 驻车制动性能 左、右轮制动力曲线
制动系的故障诊断提供依据
42
三、检验要求与检测标准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04)规定了 行车制动 和 驻车制动性能 的路试检验要求与检测标准
(一)行车制动性能检验 1.轴制动率和整车制动率 轴制动率 =
轴最大制动力 该轴轴荷 × 100 % 见表5-4 ≥60% (空载) ≥60%
34
三、检验要求与标准
(三) 驻车制动性能 测试条件:
在空载状态下 汽车在坡度为20%(总质量为整备质量的1.2倍以下的机 动车为15%) 轮胎与路面间的附着系数>0.7的坡道上
测试结果:
在坡道的正、反两个方向使用驻车制动装置5min以上,应 保持固定不动。
35
四、路试制动性能检测仪器
(一) 路试制动性能的两种方法及检测仪器
第五章 汽车制动性检测
汽车制动性: 汽车行驶时能在短距离内停车且维持行驶方 向不变和在坡道上长时间保持停驻的能力。
1
第五章 汽车制动性检测
第一节 汽车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及检测方法 第二节 路试检测汽车制动性 第三节 台试检测汽车制动性
2
第一节
汽车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及检测方法
一、制动时汽车的受力分析 二、制动评价指标 三、制动系的技术要求 四、制动检测方法
38
第三节 台试检测制动性能
• 背景资料
路试法优点: 直观,简便 真实反映实际行驶过程中汽车动态制动性能(如轴荷转移) 综合反映汽车其他系统(如转向机构、悬架系统等)的结构 和型式对汽车制动性能的影响 -路试法缺点: 仅反映整车的制动性能;受气候条件限制;测试条件不易 精确控制;消耗燃料;磨损轮胎且不安全
7
二、制动评价指标
(一) 制动效能
• 定义:汽车迅速降低行驶速度直至停车的能力 • 它是制动性能最基本的评价指标。 1. 制动减速度-时间变化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