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态工程学教案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第一讲(绪论1)一、教学内容章节:绪论内容:林业生态环境工程在生态环境建设、流域治理、农村可持续发展中的位置与作用。
二、重点森林与水土保持,森林资源概况。
三、难点林业生态工程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四、课堂互动问题:森林资源的统计标准与森林覆被率,生态环境改善与林产品需求对森林资源的需求?讨论: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森林定义与对森林认识的变迁。
五、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提问与讨论。
辅助教学手段:PPT。
第二讲(绪论2)一、教学内容章节:绪论内容: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概念、林业生态工程学的特点、内容及相关学科的关系;国内外发展趋势及教学方法,当前相关研究热点与难点问题。
二、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概念,国内林业生态工程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发达国家与发展状国家相关实践的主要特点与差异,中国林业生态工程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三、难点林业生态工程与传统林业的区别,林业生态工程体系。
四、课堂互动问题:防护林、林业生态工程、体系的概念及体系形成?讨论:林业生态工程理论发展过程与生态学理论的进展。
五、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提问与讨论。
辅助教学手段:PPT。
第三讲(第一章1)一、教学内容章节:第一章林业生态工程的理论基础内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生态学原理-生态系统原理,恢复生态学理论。
二、重点生态系统、恢复生态理论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指导作用,与林业生态工程的布局、结构、配置措施之间的关系,在种群配置、植被恢复方法选择、工程建设目标确定、施工技术等方面的应用。
三、难点恢复生态学的基本理论、脆弱生态系统,生态平衡。
四、课堂互动问题:生态系统能流与物流原理与人工生态系统构建、自然地理区与生态平衡?讨论:生态恢复的可能性与恢复标准。
五、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提问与讨论。
辅助教学手段:PPT。
第四讲(第一章2)一、教学内容章节:第一章林业生态工程的理论基础内容:林业生态工程学的生态学原理-生物多样性原理,景观生态原理。
二、重点生物多样性原理,景观生态原理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指导作用,与林业生态工程的布局、结构、配置措施之间的关系,在种群配置、植被恢复方法选择、工程建设目标确定、施工技术等方面的应用。
三、难点人工林生态系统中物种多样性与经济效率,景观尺度与植被布局。
四、课堂互动问题:如何以人工林的培育目的在林分组成设计中考虑物种多样性?讨论:景观生态学的空间、格局、尺度、等级理论对林业生态工程总体规划设计的指导价值。
五、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提问与讨论。
辅助教学手段:PPT。
第五讲(第一章3)一、教学内容章节:第一章林业生态工程的理论基础内容: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理论,水土保持学原理,工程学原理及其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指导作用。
二、重点区域林业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水土流失规律与植被措施的空间布局。
三、难点系统理论的基本原则在林业生态工程体系规划中的应用,小流域水土流失形式与强度的空间变异与林草措施体系结构。
四、课堂互动问题:系统的基本原则?山丘区、荒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讨论:生态环境的空间变异性与林草措施的对位配置。
五、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提问与讨论。
辅助教学手段:PPT。
第六讲(第一章4)一、教学内容章节:第一章林业生态工程的理论基础内容:干旱、砒砂岩、工矿废弃地、干热河谷、石灰岩山地、干瘠石质山地、盐碱地、退化沙化土地、海岸风口和河口等困难立地植被恢复理论与技术。
二、重点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所面对的主要困难立地类型及特征,不同类型困难立地的植被恢复的主要限制因子与对应的技术措施。
三、难点困难立地的技术对策原理。
问题:不同困难立地植被恢复的主要限制因子?讨论:天然植被的自然地理分布与植物生长限制因子。
五、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提问与讨论。
辅助教学手段:PPT。
第七讲(第二章1)一、教学内容章节:第二章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概况内容:中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空间分布;我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林业生态工程的总体布局与规划。
二、重点我国不同区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成因,国家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三、难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与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规划四、课堂互动问题:国家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分区的基本依据?讨论: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
五、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提问与讨论。
辅助教学手段:PPT。
第八讲(第二章2)一、教学内容章节:第二章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概况内容:中国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指导思想,六大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情况与特点。
二、重点我国林业发展的战略思想、方针,生态网络建设,六大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概况、总体布局特点。
三、难点六大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生态网络体系。
问题:区域林业主导功能区划分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意义?讨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
五、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提问与讨论。
辅助教学手段:PPT。
第九讲(第三章1)一、教学内容章节:第三章防护林营造技术内容:森林培育的基本理论,人工林生长发育过程,森林定向培育理论。
二、重点林木个体、群体、环境的关系,人工林生长发育阶段划分、各阶段的特点与对应的技术措施。
三、难点林木个体、群体、环境的关系,森林培育的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人工林培育的技术体系。
四、课堂互动问题:森林培育中如何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讨论:人工林定向培育与森林多目标兼顾。
五、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提问与讨论。
辅助教学手段:PPT。
第十讲(第三章2)一、教学内容章节:第三章防护林营造技术内容:立地划分与适地适树(1):造林地的类型及环境特点,立地因子,立地条件与立地条件类型,立地质量评价方法。
二、重点立地因子及其分析,立地条件、立地条件类型的概念,立地质量评价方法。
三、难点立地因子分析,立地质量评价方法。
问题:立地因子的相互补偿作用?讨论:立地质量评价方法的优缺点。
五、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提问与讨论。
辅助教学手段:PPT。
第十一讲(第三章3)一、教学内容章节:第三章防护林营造技术内容:立地划分与适地适树(2):立地条件类型划分方法,立地指数。
二、重点按主导环境因子的分级组合,按生活因子的分级组合,综合法,因子编码,立地指数替代法。
三、难点主导因子的选择,立地指数编制方法。
四、课堂互动问题:立地条件类型划分的意义?讨论:不同立地条件类型划分方法的优缺点。
五、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提问与讨论。
辅助教学手段:PPT。
第十二讲(第三章4)一、教学内容章节:第三章防护林营造技术内容:树种选择与林分组成(1):树种选择的意义、原则,树种选择的一般方法,不同防护林树种选择,适地适树的途径与方法、标准。
二、重点树种选择的原则与方法,适地适树。
三、难点适地适树的概念及途径、方法。
四、课堂互动问题:森林培育中为什么要强调适地适树?讨论:适地适树的意义与标准。
五、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提问与讨论。
辅助教学手段:PPT。
第十三讲(第三章5)一、教学内容章节:第三章防护林营造技术内容:树种选择与林分组成(2):混交的意义,种间关系,混交技术。
二、重点树种种间关系及其演变,混交林培育技术。
三、难点树种种间关系及其演变,混交类型、方法的确定,混交林中间关系的调节。
四、课堂互动问题:混交比例、方法对混交林方法的影响?讨论:混交林中间关系的调节。
五、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提问与讨论。
辅助教学手段:PPT。
第十四讲(第三章6)一、教学内容章节:第三章防护林营造技术内容:合理密度与密度调控(1):密度调控对人工林生长发育的意义,密度作用规律,密度与林分生长的关系。
二、重点密度对林分高生长、径生长、材积生长、生物量、蓄积量的影响。
三、难点密度作用规律,合理密度。
四、课堂互动问题:密度对林分结构形成的影响?讨论:最终产量恒定法则对密度调控的指导意义。
五、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提问与讨论。
辅助教学手段:PPT。
第十五讲(第三章7)一、教学内容章节:第三章防护林营造技术内容:合理密度与密度调控(2):确定林分密度的原则、方法,林分密度的调控措施,种植点的配置。
二、重点确定人工造林密度的原则、方法,林分密度调控的原则与技术措施。
三、难点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不同林种、立地条件下密度的确定。
四、课堂互动问题:如何形成合理密度的的林分?讨论:不同立地条件的造林密度选择。
五、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提问与讨论。
辅助教学手段:PPT。
第十六讲(第三章8)一、教学内容章节:第三章防护林营造技术内容:整地的作用,整地方式、方法选择,局部整地技术,整地规格。
二、重点常用的局部整地技术,整地的规格。
三、难点整地的方法及其选择选择。
四、课堂互动问题:整地的效用与整地规格的关系?讨论:水分与整的形式的选择。
五、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提问与讨论。
辅助教学手段:PPT。
第十七讲(第三章9)一、教学内容章节:第三章防护林营造技术内容:植苗造林、直播造林、分殖造林方法的特点、适应条件、施工技术,造林方法选择。
二、重点植苗造林、直播造林、分殖造林方法的特点、适应条件、施工技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三、难点苗木成活机理,造林方法选择。
四、课堂互动问题:植苗造林的苗木保护措施?讨论:如何选择合理的造林方法。
五、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提问与讨论。
辅助教学手段:PPT。
第十八讲(第三章10)一、教学内容章节:第三章防护林营造技术内容:幼林抚育,防护林的林分定向培育与植被恢复技术。
二、重点不同时间段幼林抚育的主要措施,封山育林、次生林改造。
三、难点封山育林、次生林改造与植被定向恢复技术。
四、课堂互动问题:幼林抚育对林分形成的影响?讨论:人工促进植被定向恢复。
五、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提问与讨论。
辅助教学手段:PPT。
第十九讲(第四章1)一、教学内容章节:第四章林业生态工程构建技术。
内容:水土保持林功能,水土保持林体系,水土保持林草措施布局。
二、重点水土保持林体系及其形成,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林草措施安排,全国水土保持林草措施布局。
三、难点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林草措施的立体配置、水平配置。
四、课堂互动问题:安排水土保持林林种的原则?讨论:水土保持林草措施与工程措施的结合。
五、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提问与讨论。
辅助教学手段:PPT。
第二十讲(第四章2)一、教学内容章节:第四章林业生态工程构建技术。
内容:坡面水土保持林的配置(1):水土保持用材林,水土保持经济林,水土保持薪炭林。
二、重点水土保持用材林,水土保持经济林,水土保持薪炭林的配置与经营技术。
三、难点水土保持用材林,水土保持经济林,水土保持薪炭林的合理布局及与其它林种的结合。
四、课堂互动问题:提高薪炭林产量的经营措施?讨论:坡面水土保持林配置的原则。
五、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提问与讨论。
辅助教学手段: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