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力设施的保护
摘要通过对电力设施保护的现状和问题的分析,对如何加强电力设施保护进行有益探讨。
关键词电力设施;保护;对策
电力,是国家重要能源与基础产业,关系国计民生,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电力能源的依赖和需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近年来,一些利欲熏心的不法之徒和见利忘义者,频频将贼手伸向电力设施,使电力设施受损而导致的电力事故时有发生,危及电网安全,给人民群众生活、工农业生产造成巨大影响,甚至影响社会稳定。
加强电力设施保护成为当务之急。
1电力设施保护的形势与现状
由于电力设施大都露天在外,没有专人保护,很容易成为不法分子下手的对象,全国各地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现象时有发生。
邵阳电业局2010年1至9月就发生人为破坏电力设施案件28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100万元。
尽管人人对偷盗现象不齿,可一些人并不认为窃电可耻,反而认为能够窃电是自己的本事和能耐,加之由于对窃电行为打击处理不到位,造成窃电现象屡禁不止。
违章建筑威胁电力线路。
一些单位或个人为了自己方便而不顾电力设施安全,在电力设施保护区内违章建房,屡禁不止。
更有甚者,自己违章建房出了安全事故倒打一耙找电力部门麻烦。
阻挠“砍青”妨碍电网安全运行。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第15条明确规定:危害输电线路的树木必须砍伐。
但不少居民总是以种种借口阻挠砍青,甚至索要高额赔偿。
2电力设施保护的难点与矛盾
现有法律和法规对破坏和盗窃电力设施案件的职责划分不够明确,实际操作中对破坏和盗窃电力设施犯罪打击不够。
《刑法》虽然对破坏电力设备罪有明文处罚规定,但欠缺便于操作的具体规定,执法部门在具体处理案件时,难以形成统一认识,操作困难,一些破坏、盗窃电力设施违法犯罪分子得不到有力打击。
电力行政执法主体存在缺位现象。
各级地方政府经贸部门由于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专业技术等原因,难以将电力设施保护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地方政府电力设施保护领导小组虽已成立,但由于缺少经费,又没有建立正常的工作机制,基本上不开展活动。
在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实践中,各级政府、公安、企业各自的职责不清,公安机关与电力企业治安保卫在此项工作的配合上存在不衔接之处。
虽然各地也开展集中打击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犯罪的专项整治活动,但由于没有形成长效机制而收效甚微。
部门法律适用之间时有冲突。
如《电力法》与《森林法》、《公路法》、《物权法》等法律之间的冲突就比较明显。
如《物权法》出台后,由于大多数架空电力线路和电缆线路并没有取得地上、地下地役权,这对清理砍伐架空电力线路通道内的树木或防止地下电缆挖断,都增加了很大难度和砍伐成本。
群众维权意识增强,但守法意识较差,电力设施保护区得不到有效保护。
一是电力设施保护区内砍青扫障矛盾协调难度大。
对妨碍变电站、输电线路等电力设施安全的树木砍伐经常受阻,要经过多个部门的批准才行。
一方面林业部门对电力企业砍伐保护区内的林木要求办证和收取巨额费用;另一方面部分人将保护区内的林木砍伐当成了“摇钱树”,漫天要价,阻扰砍伐。
二是电力设施保护区内违章建房的矛盾日渐突出。
大部分居民在电力线路周围建房屋时,没有考虑线路对房屋的安全距离,所建房屋往往在规定的安全距离内,无论对设备还是人员都是很大的安全隐患,电力企业下达整改通知书很难凑效。
相关法律法规对批准建房的相关管理部门的直接约束力不强,房屋建好既成事实后,执法拆除的流程不畅,迫使线路带病运行,事故时有发生。
3加强电力设施保护的对策
3.1电力部门要内强管理,积极加强电力设施保护
首先,要加大电力设施保护的宣传力度,发放带有回执的安全知识及电力法律法规的宣传材料,利用“回执”可以证明电力企业已履行了“宣传”“告知”的义务;在电力设施保护区要按照标准制作、悬挂警示牌,尽到告知的义务并且定期对此进行维护;对危及电力设施的行为和电力保护区内在建的违章建筑尽早发现并发整改通知书,对于拒绝签字的,我们可以利用摄像、寻求现场见证人或公证人签字等方式来证明电力企业已经履行了“制止”义务;对人们经常行走路段的电杆和拉线定期进行巡视和安全检查,对线路上老化的设备要及时改造;对防雷设置和杆塔根基仔细效验,认真检查,并对关键部位增加巡视次数;城市绿化树对线路的干扰,电力部门应联合园林等相关部门对树枝进行修剪,做好线路通道清理和维护,保障线路的安全。
其次,制定对危害电力设施的举报和奖励机制,同区域职能部门签订电力设施保护责任状,切实保护电力基础设施。
电力企业应制定具体的举报制度,加大对此举报和奖励制度的宣传,提高人们对危及电力设施的警觉性。
同时,电力企业要坚持群众路线,让群众明白危害电力设施行为的严重后果,提高人们对电力设施保护的主动性。
同时要落实“三防”措施,坚持“科技强防”。
电力企业要从落实技防、物防、人防措施入手,加大电力设施保护力度,尤其要重视电力设施保护的科技投入,在规划建设输变电设施时,应同时规划变电站、线路等电力设施的技防建设,如将室外配变接地桩焊接、安装防盗锁和红外线监控报警装置等,依靠科学技术提高电力设施保护水平,实行远程监控,自卫防范,构筑保护电力设施的“防火墙”,确保电力设施安全运行。
3.2取得政府支持,建立电力设施保护长效机制
政府成立电力设施保护常设机构,充实人员和力量,充分发挥各有权机关的行政权力与电力企业的技术优势,负责电力设施保护行政执法工作。
政府各职能部门(公安、安监、建设、规划、国土、林业、质监、工商、交通等)要协同配合,按各自的职责,主动做好电力设施保护工作。
如安监部门要加强对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特别是对电力安全隐患等问题,要开展经常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认真监督和督促相关地方及部门整改处理到位;规划、国土、交通、公路等部门要切实履行好各自的工作职责,与电力部门互通情况,加强工作协调配合,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增强服务意识;公安部门要加大打击破坏电力设施案件的力度,及时对违法犯罪分子予以打击。
将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范围,健全社会化电力设施保护工作机制,明确各有关部门的电力设施保护任务,层层落实电力设施保护责任。
建立健全电力设施的专业保护队伍,推动电力设施保护、维护电网安全工作走向深入。
加大电力执法力度,规范用户市场。
依法对电力违法行为进行打击,确保执法到位。
赋予电力企业用电检查强制执行权力,规定合理适用的停电权力与程序,使用电检查人员能在确认窃电行为时依法当场中止供电,并对拒绝、阻挠、妨碍用电检查等行为做出相应的处罚,以保证用电市场得到规范。
电力设施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系统性工作,今后还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作为一名电力员工,自己更要注意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参与保护电力设施工作,要把电力设施当成自己的财产加以保护,要勇于同破坏电力设施的行为作斗争,不断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意识,做到电力设施保护人人有责。
我们要为确保电网安全稳定可靠运行,维护社会安全与稳定、促进社会全面和谐发展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