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铝毒害 PPT课件

铝毒害 PPT课件


第一节 铝对植物的毒害作用
10
1.5 铝胁迫对植物的毒害是多层次 、多方面的
从器官水平表现为 :根主轴伸长受到抑制,根尖 、侧根粗短而脆,呈褐色 , 根毛减少,根尖表皮细胞体积变小,表皮和外皮层细胞受到破坏 ,根冠脱落 ,整个 根系呈珊瑚状;铝在茎和叶片上的表现症状则与植物营养缺乏症状相似,叶片小而发 育不良,幼叶沿边缘卷曲,叶片易黄化 、坏死 ,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下降 ,总光 合速 率明显降低。茎的生长受到抑制 ,茎 、叶和叶脉变成紫色。
T
植物逆境生理
——铝毒害
1.铝对植物 的毒害作用
2.植物的抗 铝机制
3.缓解铝毒害的 措施及研究展望
1.铝对植物 的毒害作用
2.植物的抗 铝机制
3.缓解铝毒害的 措施及研究展望
第一节 铝对植物的毒害作用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约占 地壳总量的7.73%,仅次于氧和硅。另外, 铝在土壤中含量的比例也高达6.62 %。 土壤中的铝大部分以固定态铝的形式存在, 对植物和环境并没有毒害作用,只有离子 态铝才对其产生影响。 近年来,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酸雨的频 繁沉降,土壤酸化日趋加剧,导致了土壤 中铝的大量活化。铝毒害已成为酸性土壤 中限制作物生长的主要因素,它严重地制 约了植物的生长 ,造成森林的大面积退化, 农作物大面积减收,为此对铝毒的研究已 成为现代社会迫切需要得到解决的问题。
谢谢!Biblioteka 4地壳中主要元素含量百分比
第一节 铝对植物的毒害作用
5
在植物新陈代谢中铝不是营养元素,属于非必需金属。植物 吸收的铝在体内以两种方式存在 :一种是自由态,铝位于细胞 外表面自由空间,不与细胞内的物质结合,能通过离子交换的方 式被代换出来 ,其毒性相对较小 ;另一种是束缚态,铝进入植 物细胞后与细胞内的物质结合,因改变了细胞原有的性质而对细 胞产生了毒害,这种存在方式不能以离子交换的方式被代换出 来 ,对植物的毒害较大。
12
由于铝毒对农作物的影响越来越严重,为了揭开 铝毒的机理,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研究,因为植物对铝 的抵抗能力的形成相当复杂,因此所提出的机理有多, 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综合所有的研究,植物耐铝毒 机制可分为两种:一是外部斥铝机制 ,另一种是内部 解毒机制。此两种机制的主要差别在于解除铝毒的部 位不同。前者在质外体中,而后者在共质体中。
从组织水平上表现为,抑制细胞的伸长和分裂 、破坏膜的结构和功能 、影响酶 的活性 、破坏细胞骨架 、影响钙离子的信号转导等。
在细胞水平上,铝毒的重要作用位点之一是原生质膜,铝处理明显改变了根细胞 原生质膜的结构和功能。
1.铝对植物 的毒害作用
2.植物的抗 铝机制
3.缓解铝毒害的 措施及研究展望
第二节 植物的抗铝机制
第二节 植物的抗铝机制
15
内部解铝毒指将吸收的铝以无毒或毒性较小的化合物 形式储藏在根和地上部分的原 生质体内,主要方式有: 有机酸、酚类物质、铝结合蛋白的螯合作用、液泡的 分隔化、诱导抗氧化酶系及有机酸合成酶的形成等, 从而达到缓解体内铝毒的目的。
第二节 植物的抗铝机制
16
细胞液中有机酸与铝的络合即为一种细胞内部抗铝作用。研究中发 现,在高铝浓度环境中,植物细胞质中的有机酸含量上升,并与铝形成 螯合物。 以降低铝活性和对植物的毒性。
第一节 铝对植物的毒害作用
7
1.2 铝主要抑制根尖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
根系在铝处理后几小时内细胞分裂就停止。最近的一些报道表明, 铝毒能诱导植物细胞产生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 O S) ,并激活一些氧化酶的活性。铝很可能通过诱导植物细胞产生R O S ,再由 R O S 作为信号分子激发细胞程序性死亡的信号转导途径 。 此 外,铝离子还可与磷脂结合,改变细胞膜结构,细胞表面离子环 境以及跨膜离子通道的活性,干扰了离子内稳态,改变了膜的正常生 理功能。
第三节 缓解铝毒害的措施及研究展望
19
近些年来 ,对于植物的铝毒害已经做了许多研究 , 但大多是针对铝胁 迫下植物的形态及生理生化反应的报道 , 许多机理至今尚处于推理假设阶 段 ,还未形成完整理论。为此 ,在今后的研究中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 行 :①铝在植物体内的吸收、运输和分布。目前已知的只是铝 主要集中在根 部 ,在叶片主要分布于细胞壁,但铝如何从根到叶,从质外体到共质体的运 输机理 ,以及铝在植物细胞中如何分布,至今尚缺乏认识 。②起毒害作用铝 离子的种类。 目前所研究的铝毒害大多是铝离子, 但也有报道羟基铝离子和 多聚态铝也有毒害作用。③铝毒害条件下 ,植物生理生化机理的深入研究 。 ④开展植物铝毒害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从基因水平上揭示植物的耐铝毒机制。 ⑤筛选和培育耐铝毒植物品种。
第一节 铝对植物的毒害作用
6
1.1 铝毒对细胞壁的影响
铝在根尖细胞壁上的积累是铝对植物根尖产生铝毒的先决条件, 是植物铝毒敏感 性的重要特征。一种观点认为由于细胞壁带负电荷, 外缘阳离子能通过离子交换的形式结合到细胞壁上,细胞壁阳离子 交换能力越强,铝离子结合到壁上就越多 ,毒害就会越大。另 一 种观点认为果胶是铝结合到细胞壁的主要位点,果胶是 一 种富含 半乳糖醛酸的多糖,是初生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此外铝可以改变根 系细胞壁的组分 ,使细胞壁加厚 、变硬 ,阻碍细胞的正常伸长 。
第一节 铝对植物的毒害作用
9
1.4 影响酶的活性
活性氧是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重要自由基,正常条件下,植物 体内活性氧的产生和清除处于相对的动态平衡中,在逆境条件下,活 性氧会在生物体内积累,引起膜脂过氧化 、蛋白质变性 、核酸降解 等,对生物具有很强的毒害作用。植物体内清除自由基主要由 SOD 、 POD 和 CAT 等酶系统和抗氧化物质来完成。铝毒通过影响这些酶的 活性,从而对植物产生毒害作用。
液泡对细胞中有毒物质的储存在解铝毒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液 泡膜 上的特殊酶系统可将胞质中多余的金属离子泵入液泡中,从而使 细胞质及其 他细胞器免受伤害,各种生理生化过程得以顺利进行。
1.铝对植物 的毒害作用
2.植物的抗 铝机制
3.缓解铝毒害的 措施及研究展望
第三节 缓解铝毒害的措施及研究展望
18
第二节 植物的抗铝机制
13
外部排斥指植物根系将大量铝离子拒于根细胞的原生 质体以外,可免除其毒害。常见的排斥机理有 :细胞壁的 铝固定、边缘细胞的作用、铝诱导根际PH升高、 有机酸螯 合和无机磷的分泌以及铝离子跨膜外流。
第二节 植物的抗铝机制
14
细胞壁和细胞膜的作用
植物细胞壁是植物防御不良环境影响的第一道屏障,细胞壁中的羧基及磷酸基团 带有大量的负电荷,具有很强的络合阳离子的能力,使铝离子易于与细胞壁结合,从 而阻止铝离子进入细胞内。在高浓度铝环境下,敏感型和耐受型植物的细胞壁对过多 的铝产生不同反应。此为植物细胞对铝胁迫信息的最初感受,这种感受又将传递到细 胞膜上和细胞内,引起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细胞壁果胶甲基化程度高会导致其阳离 子交换量降低,结合在果胶质中的铝较少,从而减轻铝毒害。质膜是铝吸收的天然屏 障,铝的跨膜运输受质膜表面的电荷性质控制,负电性极强的质膜会把3价阳离子铝离 子牢牢地结合在膜上,从而降低了铝离子的毒害,因此铝与膜的结合性质很可能与植 物的耐铝特性密切相关。
第一节 铝对植物的毒害作用
8
1.3 铝胁迫影响植物矿质元素和营养成分的吸收与代谢
主要表现为抑制钙离子、镁离子、磷酸根离子和钾离子等离子的吸收。 铝毒对 钙离子吸收的抑制作用主要是因为铝离子是根原生质膜 Ca2+通道的 抑制剂,铝离子通过与膜上特殊通道受体结合位点结合,阻碍 Ca2+在膜上 的整合,进而影响细胞结构和功能 。 铝的原初毒害是根原生质膜 Ca2+通 道受阻,导致根尖细胞 Ca2+净吸收量下降。铝离子可竞争性抑制镁离子在 根质外体上的结合,导致 Mg2+在根系阳离子交换量的饱和度降低,从而降 低Mg2+的吸收,这主要是由于铝离子竞争了 Mg2+在根质外体上的结合位点。
酸性土壤铝毒的生物缓解措施
土壤中的铝质酸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交换性铝的提高则需要一个土 壤前期酸化过程(土壤PH一般要降至5以下)和积累过程(铝在植物根系 生物富集过程)。目前,国内研究比较多的是用化学方法缓解酸性土壤 中铝毒。比较有效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铝毒土壤中增施钙离子,镁 离子,钾离子等阳离子,通过增加土壤中其他阳离子的浓度来减少土壤 中铝离子的活度,达到消除或缓解铝毒的目的;另一种方法是在酸性铝 毒土壤中施用硫酸根离子,磷酸根离子,有机酸等,通过与铝离子发生 配位反应,生成毒性较小或没有毒性的螯合物。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成熟,当前作物的遗传改良已经成为研究热点, 培育和筛选耐铝能力强的作物品种正如火如荼的开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