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瘤夹闭术手术护理
现在的动脉瘤夹通常由钛合金制成,已经出现了数百种大 小、形状和型号各异的动脉瘤夹,根据动脉瘤的大小和部 位选择合适的夹子。
开颅夹闭手术
具体方法是:在相应的部位切除部分颅骨,探查脑和 血管的情况,在发现动脉瘤后,小心地将它与周围地 脑组织分离开来,然后用动脉瘤夹夹在动脉瘤的颈部 ,使之与供血动脉隔离。
颅内动脉瘤系指脑动脉壁的异 常膨出部分,是引起自发性蛛 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原因。
其发病率远比人们想象得高, 大约为2%,而且0.5%的动脉 瘤患者会引起破裂和死亡。
目前,随着神经外科技术的进 步,该病如能得到很好的治疗 ,绝大多数患者可达到完全治 愈,重返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相关理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也可能产生一些严重后果。血液聚积于脑 底可产生脑脊液循环障碍,形成脑积水必要时需行脑室外 引流,将血性CSF引流出来可减少脑积水的发生率。
血液聚积于脑底还可产生脑血管痉挛,多发生于蛛网膜下 腔出血后3-14天。血肿刺激血管外壁从而血管产生强烈 的收缩,重者可导致脑梗塞。
因此,动脉瘤破裂后(1-2天)应尽早治疗,以防止再次 出血。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
Hale Waihona Puke 前交通动脉瘤大脑前动脉
大脑中动脉
动脉瘤
颈内动脉
后交通动脉瘤
临床特征
破裂出血症状 局部占位症状 神经缺血症状
临床表现
临床特点
突发剧烈头痛,是最常见的症状,高达97%的病人出现。 通常是剧烈的(典型描述为:“我平生最严重的头痛”) 和突发的。 通常合并呕吐、晕厥、颈部疼痛及畏光。如果有意识丧失 ,病人可能很快恢复神志,局灶性颅神经功能障碍可以发 生,腰背部疼痛由于流下的血液刺激腰神经根引起。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手术护理
简介
颅内动脉瘤手术相关护理
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
相关理论 解剖知识 临床特征 手术护理 心得体会
相关理论
2009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明星赵本山因颅内动脉瘤破裂-脑 出血紧急住院手术抢救,当时在华山医院行介入治疗,现已康复。 人们在关注明星的同时,也更多的观注起了“颅内动脉瘤”。
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开颅动脉瘤夹闭术) 血管内栓塞术 (微创) 非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开颅夹闭手术
是通过开颅手术,从血管外暴露动脉瘤,用一种特制的夹 子夹闭瘤颈,使脑血管中的血流不再进入动脉瘤了,动脉 瘤也就不会破裂了。
外科夹闭术是1937年Walter Dandy发明的,当时他利用一 个银质的V字形金属夹子夹在颈内动脉瘤的颈部而成功的完 成了手术。
但是脑动脉瘤无法从小检查出来。因为即便发现发育不好,也不代表 一定会出现动脉瘤破裂的情况。所以,这种治疗一般都是“亡羊补牢 ”。
可一旦发病后,必须及时治疗,要知道脑动脉瘤通常有两次生的机会 ,第一次破裂,死亡几率约10%,第二次破裂,死亡率约70%,而第 三次破裂,死亡几率则高达100%。 动 脉 瘤 破 裂 示 意 图
解剖知识
大脑动脉环
Willis环
连接大脑半球前循环及椎-基底动脉系统的大吻合 组成:前交通动脉、双侧大脑前动脉近侧段、颈内动脉分叉部、双侧后交通
动脉、基底动脉顶端、 双侧大脑后动脉近侧段
颈内动脉系统(前循环,90%) 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 前交通动脉瘤 大脑中动脉瘤 大脑后动脉瘤
椎基底动脉系统(后循环,10%) 椎动脉瘤 基底动脉瘤 大脑后动脉瘤
(
)
相关理论
怎样预防呢?
提到预防,那么就要在血压上下工夫。血压会引 起很多疾病。血压高有遗传因素存在,其次就是 其他病症也容易引起血压高。所以,年纪大的人 要经常测量血压,知道自己血压的数字,查看一 段时间的变化,如果一旦发现血压高,必须要定 时服用降压药。
冬季进入高发期 ,而控制血压,心态很重要,切 忌大悲大喜,心态要平和,要学会控制情绪。
影像诊断 CT
急性期所见:沿颅底脑脊液池走行的高密度区 * 发病5日以内时多可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 * 即使是阴性所见,也不能否定动脉瘤存在
影像诊断 3D-CTA
对脑动脉瘤的诊断率 95%以上 可诊断出1mm以上的动脉瘤 可作为模拟手术的手段
影像诊断
DSA 是确诊的方法 (确诊率 98%)
DSA 即数字显影脑血管造影,是脑血管疾病诊断最可靠及
最重要的手段,可获得清晰连续摄片的图像,从而确定动脉瘤 的具体位置,以及和载瘤动脉之间的关系(形态,内径,数目供 血及载瘤 动脉情况) 发病后6小时以内行脑血管摄影有再破裂危险
为什么脑动脉瘤的治疗非常重要?
脑动脉瘤一旦破裂,可导致严重颅内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引发突然的剧烈的头痛, 患者难以忍受,严重时出现昏迷或生命危险。 此时的治疗是防止再出血,把破裂的动脉瘤夹 闭,破裂动脉漏口堵塞,防止出血,并清除脑 内的出血往往患者就得救了。
解剖知识
解剖知识
按病因分类
先天性动脉瘤 感染性动脉瘤 外伤性动脉瘤 动脉硬化性动脉瘤
按形态分类
囊性动脉瘤 梭性动脉瘤 夹层动脉瘤 不规则型
解剖知识
最常见的类型是囊样动脉瘤,通常明确的分为瘤颈、瘤体、瘤顶三部分。 梭形动脉瘤少见,与两端正常动脉无明确的分界。
解剖知识
按大小分类
小型:<5mm 中型:5~10mm 大型:11~25mm 巨大型:>25mm
动脉瘤出血后病情判断和预后
Hunt-Hess分级:
一级 无症状,或有轻微头痛和颈强直 二级 头痛较重,除动眼神经等脑神经麻痹外,无其他神经症状 三级 轻度意识障碍,躁动不安和脑症状 四级 半昏迷、偏瘫,早期去脑强直和植物神经障碍 五级 深昏迷、去脑强直,濒危状态
用来评价神经功能状态、手术危险性和预后
动脉瘤 ≠ 肿瘤
颅内动脉瘤并非真正的肿瘤,而是由于脑动脉血管薄弱 而形成的瘤样突起,其原理如同汽车内胎磨损后的鼓起。
脑动脉瘤是怎样形成的?
脑动脉瘤一般是先天就有的,出生后血管壁发育不好,有的地方很薄 ,经血流反复冲刷,就像吹气球一样,在血管上鼓出一个小包。这是 一种先天性的发育不足,但并不是这个人群中,每个人都会发病。在 国际统计数字来看,发病率是千分之三。脑动脉瘤发病高峰年龄在 50~54岁,女性发病率比男性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