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非营利组织会计概述

非营利组织会计概述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子情境一 非营利组织会计概念
• (二)核算口径的一致性 • 预算会计是核算和监督国家预算执行的情况及其结果的会计,作为预
算会计组成部分的非营利组织会计,也应当以核算和监督国家预算执 行为中心。这就要求非营利组织会计的指标体系、会计科目和会计报 表的设置,要同预算的收支科目保持一致,以适应预算管理的需要, 全面反映预算的执行情况。只有按照预算收支科目组织核算,才能保 证各单位核算口径的一致,才能顺利汇总全国预算收支情况,编制预 算执行结果的决算报告,以满足国家预算管理的需要。
上一页
返回
子情境二 非营利组织会计的核算目标
• 一、实行会计监督,保证国家有关方针、政策 、法规的贯彻执行
• 国家的方针、政策、法规集中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非营利组织会计在处理各项业务时 应认真审核、严格把关,发现问题应及时调查研究,坚决抵制不法行 为,保证国家方针、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
下一页 返回
子情境二 非营利组织会计的核算目标
• 二、正确核算非营利组织的业务收支情况,满 足上级管理部门、财政部门的管理需要
• 非营利组织正确地核算业务收支是保证国家资金安全的重要方面,也 是上级部门对非营利组织进行考核、分析、评价的主要依据。由于非 营利组织的经费来源广、内容多,如何将经费来源的各条渠道和形成 收入的各个途径加以全面、正确的反映,从而为各方面管理者提供真 实可靠的收入数据,是非营利组织会计的首要目标。另一方面,从我 国现阶段看,非营利组织的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比较大,如何 严格控制公款吃喝、铺张浪费,节约不必要的支出,也是目前非营利 组织会计的一项重要任务。
上一页
返回
下一页 返回
子情境一 非营利组织会计概念
• 非营利组织大都属于第三产业。这些单位一般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 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为提高社会科学文化水平和国民素质以及协调 各种社会关系提供服务(如学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 任务,科学非营利组织担负着国家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研究与推广 任务等),在现在社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对整个社会再生产起 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子情境二 非营利组织会计的核算目标
• 四、分析经费的使用效果,为有效地使用资金 寻找方向
• 一般来说,政府向企业等营利单位收取的收入是否能满足各行政非营 利组织经费的需要,是各地方政府有无财力发展经济、兴办其他事业 的重要衡量依据。所以,非营利组织要分析经费的使用情况,会依赖 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如各非营利组织经费的构成、各项事业经费占总 额的比重、各不同非营利组织的收入情况及收支对比情况的数据,并 依据不同非营利组织对资金的需求,认真分析和汇总,力争合理地分 配资金,使资金发挥最大的使用效果。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子情境一 非营利组织会计概念
• (一)资金渠道的多样性 • 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的经费来源全部来自财政拨款,即使
有的行政单位可以取得其他收入,其内容也受到明显的限制。而非营 利组织从财政部门取得财政拨款只是其经费来源的一部分,除此之外 ,国家鼓励各非营利组织积极创收,以其他方式的收入来弥补经费的 不足。有的非营利组织甚至完全以收抵支,并以上缴税金等方式为国 家创造财富。这种资金来源的多渠道和经费支出的多方面,必然导致 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范围的广泛性与核算内容的复杂性。
上一页
返回
子情境三 非营利组织会计工作组织形 式及账务处理程序
• 一、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工作组织形式
• 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的会计组成系统一般分为主管会计单位、二级 会计单位和基层会计单位三级。向同级财政部门领报经费,并发生预 算管理关系,下面有所属会计单位的,称为主管会计单位;向主管会 计单位或上级单位领取经费,并发生预算管理关系,下面有所属会计 单位的,称为二级会计单位;向上级单位领报经费,并发生预算管理 关系,下面没有所属会计单位的,称为基层会计单位。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子情境一 非营利组织会计概念
• (四)核算方法的多样性 • 大多数非营利组织一般没有很多收入,不能以收抵支,无法计算盈亏
,其资金活动主要是预算资金活动,预算资金的筹集、分配和使用基 本上是无偿的,其运动形式是预算资金的收入、支出和余超,其会计 核算主要通过正确反映预算资金的收入、支出和余超来检查预算收支 的执行情况和结果,一般不进行成本核算,所采用的会计核算方法中 不必考虑成本计算方法。而有些非营利组织(如科研、设计、卫生、 文化等单位),通过积极组织本单位的收入,实现以收补支,需要进 行成本核算来计算亏盈,所采用的会计核算方法中必须考虑成本计算 方法,即:主要核算预算收支和余超,兼有成本核
• (三)核算基础的双重性 • 会计核算基础是指用以计算、记录、确定本期收入和支出的会计处理
原则和方法。当前,我国的会计工作中有两种会计核算基础:“收付 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非营利组织兼有营利和非营利双重性质 ,在采用会计核算基础的方法上也具有双重性:不实行成本费用核算 的非营利组织为了正确反映预算收支的执行情况以及财产结余情况, 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实行成本费 用核算的非营利组织为了正确核算成本和计算盈亏,以“权责发生制 ”为会计核算基础。
• 非营利组织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连 续、系统、全面地对非营利组织的预算资金和经营资金进行核算、监 督、分析和考核,从而提高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水平,促使其在保证获 取宏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前提下,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 活动。非营利组织会计是预算会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子情境三 非营利组织会计工作组织形 式及账务处理程序
• 二、非营利组织的账务处理程序
• 财务处理是会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使账务处理工作有条不紊 地进行,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效率,保证记账、算账、报表的质量, 非营利组织会计应确定科学的账务处理程序。账务处理程序又称会计 核算形式,是指从审核和填制会计凭证开始,到登记账簿、编制会计 报表为止的整个会计工作步骤。在不同的单位当中,由于会计凭证组 织、账簿组织和记账步骤的不同结合方式,形成了记账凭证账务处理 程序、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日记 总账账务处理程序、多栏式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等多种账务处理程序 。由于非营利组织日常收支活动发生比较频繁,相应的经济业务比较 多,大多采用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经济业务较少的非营利组织 ,也可以采用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子情境一 非营利组织会计概念
• 二、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特征
• 非营利组织会计是预算会计的组成部分,它和工业、商业、交通运输 等企业会计同属会计学科体系中的专业会计,在基本理论和基本核算 方法上是大体一致的。但是,由于它们核算和监督的具体对象、任务 及业务性质等不同,又各有其特点。与其他专业会计比较,非营利组 织会计具有如下五个主要特征: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子情境一 非营利组织会计概念
• (五)法规体系的综合性 • 有关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制度虽然反映了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的要求,
但由于非营利组织行业众多,各行业又有其行业会计核算的特殊之处 。因此,处于不同行业的非营利组织在会计核算上必然会带有其特殊 的行业色彩。这样,非营利组织会计也就必然会出现总制度核算要求 与各行业会计制度同行并存以及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共存于同一会计 制度的局面,表现出非营利组织在既有统一会计准则和通用会计制度 下又有着不同行业会计原则区别的特征。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子情境二 非营利组织会计的核算目标
• 三、控制非营利组织的经济活动,提高经费的 使用效果
• 非营利组织的经费支出是否达到预算的使用效果,是考核非营利组织 经费使用效益的重要标准。这样就要求非营利组织会计在进行业务处 理时,应按照规定的计划、标准进行经费管理,严格控制支出,使有 限的资金得到合理的利用,保证单位预算资金计划或财务收支计划的 圆满实现。
下一页 返回
子情境三 非营利组织会计工作组织形 式及账务处理程序
• 以上三级会计单位一般都有各自健全完善的会计组织机构,实行独立 的会计核算,负责组织管理部门、本单位的全部会计工作。某些不具 备独立核算条件的,则实行单据报账制度,作为“报销单位”管理, 即:对于本单位从事业务专业活动及起辅助活动所发生的各种收支, 按有关管理制度凭单据向上级主管部门报账。
情境十七 非营利组织会计概述
• 子情境一 非营利组织会计概念 • 子情境二 非营利组织会计的核算目标 • 子情境三 非营利组织会计工作组织形式及账
务处理程序
返回
子情境一 非营利组织会计概念
• 一、非营利组织会计概念
• 非营利组织是指对物质产品、交通运输、商品流通等经济活动不具有 国家事务管理职能,主要以精神产品和各种劳务形式直接或间接向社 会提供生产性或生活性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物质生产单位。非 营利组织主要包括:科学、教育、文艺、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信息 服务、卫生、体育等科学文化非营利组织;气象、水利、地震、环保 、计划生育等公益性非营利组织;孤儿院、养老院等社会福利救济性 非营利组织;民间公正(如会计师事务所)、法律服务(如律师事务 所)、咨询服务等社会中介机构;各种学会、协会等社会团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