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化学工业的资源路线和主要产品

第二章 化学工业的资源路线和主要产品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工工艺概论 第二版
第二节
化学工业主要产品网络
(3)催化重整(catalyticreforming) 定义:是将适当的石油馏分在贵金属催化剂Pt(或Rh,Re,Ir等) 作用下,进行碳架结构的重新调整,使环烷烃和烷烃发生脱 氢芳构化反应形成芳烃的方法。 优点:不仅能提供高辛烷值的汽油,而且能提供苯、甲苯、 二甲苯等芳烃原料及液化和溶剂油,并副产氢气。现在已成 为将石油馏分经过化学加工转变成芳烃的重要方法之一。 产物分布:经重整后得到的重整油含有30%~60%的芳烃, 还含有烷烃和少量环烷烃。将重整油中芳烃经抽提分离后, 余下部分称为抽余油,它既可作商品油,也可作为裂解乙烯 的原料。
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 我国是全世界少有的以煤为主的能源大国。
我国的石油资源约占世界总量的2.3%。
天然气资源丰富,陕甘宁、新疆地区、四川东部三个大规模的气区。 水资源丰富,在我国广阔的土地上有许多源远流长的大江、大河,以及数 量众多的中小河流和湖泊。 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较少,已探明的煤炭人均占有量却不到世界平均水平 的一半;石油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l/10。 我国的可再生资源十分丰富,若能充分开发利用,有可能解决我国所需要 的大部分能源。
利用途径:
1.煤的干馏 (coalcarbonizatin)
将煤隔绝空气加热,使其分解成焦炭、煤焦油、粗苯和焦炉气的过程称为煤 的干馏。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工工艺概论 第二版
第二节
化学工业主要产品网络
(1)高温干馏(炼焦) 定义:煤在炼焦炉中隔绝空气于900~1100℃进行干馏的过程称 为高温干馏。 产品:高温干馏产生焦炭、焦炉气、粗苯和煤焦油。焦炭可用于 冶金工业炼铁或用来生产电石; 焦炉气则是热值很高的气体燃料: 煤焦油是生产有机原料较有价值的高温干馏产品之一。
例如:空气经过深度冷冻分离得到的纯氧和纯氮, 广泛用于冶金、化工、石油、机械、采矿、食品等工 业部门和军事、航天领域。随着近年来膜分离技术的 发展,使从空气中分离更多有用的组分成为可能。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工工艺概论 第二版
第一节
化工资源概况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排世界第七位,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三位,
金属矿多以金属氧化物、硫化物、无机盐类形态存在; 非金属矿以化合物形态存在,其中含硫、磷、硼的矿物储量比较丰富; 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最重要的化工原料。目前世界上 85%左右的能源与化学工业均建立在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基第一节
生物资源:
水资源: 水可溶解固体、吸收气体;可作为反应物参加水解、水 合等反应,可作为加热或冷却的介质;可吸收反应热并 汽化成具有做功本领的高压蒸汽。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工工艺概论 第二版
第一节
空气资源:
化工资源概况
从空气中提取的高纯度的氦、氖、氪、氩等气体,广泛应用 于高精尖科技领域;空气的主要成分氮气和氧气更是重要的 化工原料。
《化工工艺概论》 第二版
第二章 化学工业的资源路 线和主要产品 Resources and Prime Products of Chemical Industry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工工艺概论 第二版
三大目标:
知 识 目 标
能 力 目 标
素 质 目 标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工工艺概论 第二版
第二章 化学工业的资源路线和主要产品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工工艺概论 第二版
第二节
化学工业主要产品网络
(2)加氢裂化(hydrocracking) 定义:在催化剂及高氢压下,加热重质油使其发生一系列加氢和裂 化反应,最后转变成航空煤油、柴油、汽油等产品的过程。 催化剂:贵重金属(Pt,Pd)和非贵重金属(Ni,Mo,W)两类,多以 固体酸(如硅酸铝分子筛等)为载体。 优点:减少了产品中的不饱和烃及重芳烃,使硫、氮、氧和重金属 等从烃类化合物中分解脱除,提高了油品的质量;而且大量氢气可 以抑制脱氢缩合反应,产品油中不含焦油,催化剂上也不结焦。 加氢裂化产物分布:正构烷烃和异构烷烃所占比例相当高,重芳烃 减少,是优质的航空煤油和柴油。此外,加氢裂化柴油也可作为裂 解制烯烃的原料。加氢裂化已成为现代炼油厂的主要加工方法之一。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工工艺概论 第二版
第二节
化学工业主要产品网络
3.煤的液化(coal liquefaction)
煤的液化是指煤经化学加工转化成为液体燃料的过程。 煤的直接液化也称为煤的加氢液化,是指在高温(420~480℃)、 高压(10~20MPa)下,采用加氢方法使煤转化为液态烃的过程。 特点:加氢液化产物称为人造石油,可进一步加工成各种液体 燃料。 煤的间接液化是指将煤首先制成合成气,然后通过催化剂作用 将合成气转化成烃类燃料、含氧化合物燃料(如低碳混合醇、 二甲醚等)。 特点:由于甲醇、低碳醇的抗爆性能优异,可替代汽油,而二 甲醚的十六烷值很高,是优良的柴油替代品。
(2)低温干馏 定义:煤在较低的温度(500~600℃)下进行干馏的过程。 产品:低温干馏产生半焦、低温焦油和煤气等产物。由于终温较 低,分解产物的二次热解少,故产生的焦油中除含较多的酚类、 烷烃和环烷烃外,芳烃的含量则很少,它是人造石油的重要来源 之一,而半焦经气化可制合成气。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工工艺概论 第二版

其他有害物质。

经济实惠。天然气与人工煤气相比,同比热值价格相当,并且天然气 清洁干净,能延长灶具的使用寿命,也有利于用户减少维修费用的支 出。

改善生活。随着家庭使用安全、可靠的天然气,会改善家居环境,提 高生活质量。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工工艺概论 第二版
第二节
天然气的用途
化学工业主要产品网络
民用市场消费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工工艺概论 第二版
第二章 化学工业的资源路线和主要产品
第二节 化学工业主要产品网络 The Product Network of Chemical Industry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工工艺概论 第二版
第二节
一、煤化工产品 定义:
化学工业主要产品网络
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燃料及化学品的工业, 称为煤化学工业。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工工艺概论 第二版
第二节
化学工业主要产品网络
(4)热裂解(pyrolysis) 定义:是指将烃类加热到750~900℃使其发生裂解 的过程。烃类热裂解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得到乙烯和 丙烯。 热裂解的原料:乙烷、丙烷、石油以及煤油、柴油 等。 产物分布:裂解气中除大量的乙烯、丙烯和十二烷 基等烯烃外,还有氢气、C1~C4烷烃,对裂解气进 一步分离后还可得到多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 以石油为原料的主要化工网络如图2-2所示。
0.6% 5.4%
资源状况
1 2 3
煤炭:94%; 石油:5.4%; 天然气:0.6%
化工工艺概论 第二版
94.0%
化学工业出版社
第二节
天然气优点

化学工业主要产品网络
安全可靠。天然气无毒、易散发,比重轻于空气,不宜积聚成爆炸性
气体,是较为安全的燃气。 绿色环保。天然气是一种洁净环保的优质能源,几乎不含硫、粉尘和
燃煤是城市污染的罪魁祸首之一,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
中达占到了70%以上,因此造成各大中城市大气质量普 遍较差。
国家有关部门规划,到2010年全国省会以上大城市的气
化率要达到85%-90%,中等城市要达到80%。要达到 这一目标,就成熟而具有比较优势的替代能源来看,用 天然气代替燃煤,无疑是最佳选择。
初馏塔底油分出轻汽油,煤油、轻柴油、重柴油,它们均可作为生产乙烯 的原料;而轻汽油和重油则分别是催化重整和催化裂化的原料。 常压渣油再进入减压蒸馏塔,得到减压馏分油,可作为催化裂化和加氢裂 化的原料;减压渣油可作为加氢裂化的原料,或用于生产石油或石油沥青。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工工艺概论 第二版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工工艺概论 第二版
第二节
三、天然气化工产品
化学工业主要产品网络
天然气除含有主要成分甲烷外,还有乙烷、丙烷、丁烷等各种烷烃及硫化 氢、氮、二氧化碳等气体。

根据天然气中甲烷和其他烷烃含量的不同,通常将天然气分为干气 和湿气两种。 干气也称为贫气,甲烷含量高于90%,其他烷烃则很少; 湿气又称为富气,除含甲烷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其他低级烷烃。
第二节
2.二次加工
化学工业主要产品网络
为了提高汽油产量和质量,往往把蒸馏后所得的各级产品再进行二次加工。
(1)催化裂化(catalytic cracking) 定义:以重质馏分油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于0.1~0.3MPa 和450~530℃进行裂化的过程。可得到高辛烷值的汽油。 催化剂:硅酸铝 裂化产物分布:汽油产率30%~60%;柴油产率≤40%;气体 产率约10%~20%,烃类中C3、C4烯烃可达一半左右,是宝 贵的化工原料;而C3、C4烷烃则为民用液化气,甲烷和氢是 合成氨、甲醇及碳一化工产品的原料。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工工艺概论 第二版
第二章 化学工业的资源路线和主要产品
素质目标: 培养对工作一丝不苟、严谨细致的优 良作风; 培养工程技术观念; 培养安全生产和清洁生产的意识。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工工艺概论 第二版
第二章 化学工业的资源路线和主要产品
煤化工产品
石油化工产品
天然气化工 产品
本章 重点
第二节
化学工业主要产品网络
2.煤的气化(coal gasification)
煤的气化是指以固体燃料煤或焦炭为原料,在高温(900~ 1300℃)下通入气化剂,使其转化成主要含氢、一氧化碳、二氧 化碳等混合气体的过程。 气化剂:水蒸气、空气或氧气。 煤的气化是获得基本化工原料——合成气(CO+H2)的重要途径。 合成气是合成氨、甲醇以及C1化工产品的基本原料,同时也可 作气体燃料使用。 特点:利用干馏制取化工原料,只能利用煤中一部分有机物质, 而煤的气化则可利用煤中几乎全部含碳和氢的物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