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 Autodesk Revit杯全国大学生可持续建筑设计竞赛

2011 Autodesk Revit杯全国大学生可持续建筑设计竞赛

(二)建筑规模
a.总用地面积:5728㎡左右(见原始地形及红线);
b.总建筑面积:约4500㎡(可据设计适当调配±10%);
c.设计规模:总藏书量:30万册,阅览总席位:600座;
d.建筑层数:由设计者根据设计需求自定;
e.其它经济技术指标据设计确定;
(三)竞赛要求:
1、图文信息中心功能宜与场地及周边原有活动结合,解析不同阅览人群特征,通过建筑形态、空间、流线设计,强化场所氛围与情景塑造;
设计名称及时间:
作者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若有):
学校及院系全名:
然后以图纸的下边线为轴向后折至图纸背面。
光盘
每份图纸须附光盘。光盘外表面标明作者姓名,学校及院系全名,移动电话号码。
光盘根目录("\")下建立以学校、院、系、参加者姓名(如,xx大学yy学院zz系wwwvvv)命名的第1级目录/文件夹,该文件夹下有一以设计者姓名为名的一个文本(TXT格式)文件,其内容包括:
评比标准
1.参赛作品须符合本竞赛"竞赛要求"的内容。
2.鼓励创新,作品应体现原创性。
3.作品中应充分体现绿色建筑技术对提高室内自然采光与光环境质量、降低建筑使用能耗的作用,并具有可实施性。
4.作品应考虑到旧建筑改造后的安全性。
5.作品应在经济可行、技术可靠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作品评定采用百分制,分项分值见下表:
图文信息中心是集图书库藏、阅读、电子信息查询、多媒体展示及学术交流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信息交流空间;重庆市大学城图文信息中心是在重庆大学城特定文化环境背景下,通过对原有老厂房的改建和扩建,建设一所具有较强主题特色的、为当地高科技产业园配套的信息交流查询平台。在满足基本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该建筑设计还应结合重庆的气候特点,借助绿色建筑、计算机辅助设计、建筑信息模型(BIM)以及建筑能耗模拟等技术,将该建筑建设成为当地节能建筑设计的示范体系。
作者姓名、email、手机号码:
指导教师姓名(若有):
学校及院系全名:
组织者姓名(若有):
设计名称:
图纸张数:
设计的简要说明:(内容包括设计必要的简单说明和分析图;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等)
设计的最后成图文件(如JPG、GIF、TIF格式,精度请考虑满足出版要求)集中存入"final"子目录/文件夹(此为第2级目录/文件夹);其它文件(如DWG等格式)存入另外子目录/文件夹。图纸上所用到Revit格式文件需放入第1级文件夹下以"Revit"字样命名的第2级目录/文件夹内。
3、欧特克为所有参赛者提供大赛所需要的软件,大家需要到欧特克学生设计联盟网站注册,即可获取Autodesk相关免费软件下载。
4、学校实验室使用相关软件可通过向Autodesk申请获得,具体申请流程联系Autodesk中国教育项目相关人员。
四、题目要求
(一)项目概况
基地现状概况:基地位于重庆大学城巴渝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用地内,为原国有507库厂区,厂区內有保存完好的大空间厂房设施三座,厂区內生态条件优越,现状植被繁茂,古木参天。现取其中最大的一座厂房作为本次设计竞赛的范围,完成对该厂房的改造设计,并努力使建筑达到绿色低碳的效果;场地文件及厂房模型为Revit格式文件。
二、举办单位
指导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主办单位: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
承办单位: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赞助单位:欧特克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网络支持:欧特克学生设计联盟(),ABBS()
2011 Autodesk Revit杯全国大学生可持续建筑设计竞赛
一、竞赛主题与背景
竞赛主题:绿色与再生—图文信息中心设计
2011年,在教育部以及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的领导下,在全国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在欧特克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此次全国大学生可持续建筑设计竞赛以旧建筑更新为主题,希望通过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以及能耗模拟分析技术实现绿色建筑设计,并因此促进在校大学生对低碳城市与绿色建筑的深入认识,探索其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数字技术在建筑设计领域的针对性应用策略,加强在校大学生对数字技术应用的认识,提高其在可持续性设计方面的实践应用能力。
图文信息中心是集图书库藏、阅读、电子信息查询、多媒体展示及学术交流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信息交流空间;重庆市大学城图文信息中心是在重庆大学城特定文化环境背景下,通过对原有老厂房的改建和扩建,建设一所具有较强主题特色的、为当地高科技产业园配套的信息交流查询平台。在满足基本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该建筑设计还应结合重庆的气候特点,借助绿色建筑、计算机辅助设计、建筑信息模型(BIM)以及建筑能耗模拟等技术,将该建筑建设成为当地节能建筑设计的示范体系。
2011年,在教育部以及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的领导下,在全国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在欧特克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此次全国大学生可持续建筑设计竞赛以旧建筑更新为主题,希望通过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以及能耗模拟分析技术实现绿色建筑设计,并因此促进在校大学生对低碳城市与绿色建筑的深入认识,探索其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数字技术在建筑设计领域的针对性应用策略,加强在校大学生对数字技术应用的认识,提高其在可持续性设计方面的实践应用能力。
题目要求:
历史背景
重庆有着悠久的军工基地的历史背景,抗战胜利前,重庆己成为中国国防工业的中心。507兵工厂库房位于虎溪电机厂内,为上世纪50年代由苏联援建的第二炮兵学校的一部分。现兵工厂仓库部分曾经是62研究所所在地,电视剧《英雄无名》曾将此作为重要外景拍摄取景点;
基地现状概况
基地位于重庆大学城巴渝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用地内,为原国有507库厂区,厂区內有保存完好的大空间厂房设施三座,厂区內生态条件优越,现状植被繁茂,古木参天。现取其中最大的一座厂房作为本次设计竞赛的范围,完成对该厂房的改造设计,图;
总平面比例建议优先选1:500;主要平、立、剖面比例建议优先选1:200。有实物模型的图纸上可有其照片(不要寄送模型实物)。图纸内容中对应有使用Revit软件制作的电子部分,需存入光盘中。在图纸每一张从正面看的右下角加贴一张白色厚纸标签(确保其牢固附着),在其正面(宽×高=120mm×50mm)以印刷体写明(或打印)如下内容,
5、为实现建筑节能,建议对照我国《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中的4.2.2、4.2.4和4.2.6这三条强制性标准进行设计。(注1)
功能及面积要求、评比标准、如何提交作品等请下载下方的通知,查看详细说明。
五、截止时间
2011年8月15日以前交寄(以邮戳为准)。
六、奖项
学生组:
提交成果
文件资料
复印在A4纸上的可辨认的身份证、学生证复印件(由本人对其真实性负责)一份。打印出的参加者姓名、校院系全名及组织者姓名、email、移动电话号码的A4纸一页。
图纸要求
2~3张A1图纸,可考虑将每张图纸统一裱于同样为A1大小的轻质板(建议为日常所见的约4~7mm厚的塑料KT板)上,勿留边,不用加边框,构图横向竖向不限。
区位及交通关系
基地周边交通便利,区位较佳,用地东侧为重庆市电子技术学院,西侧隔规划城市干道(红线宽度50M)紧临陈家桥镇,学院与陈家桥镇可形成良好的功能联系。
场地特征
基地内部场地地势总体较为平缓,局部略有起伏;
功能及面积要求:
注:以上各功能部分房间面积均允许上下10%的浮动,另应根据需要设置门厅、走廊、楼梯、厕所及其它必要辅助功能部分,但不能突破前述总面积要求。
2、设计方案应有效解决各功能模块的空间组构关系,妥善处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紧扣"再生"的涵义,探索工业建筑改造设计的策略与方法,尊重已有空间秩序,减少改建对场地及周边自然环境的干扰,对场地景观进行生态化设计;
3、结合一项或几项生态和绿色技术深化建筑设计,由此产生示范作用并作为技术研发的载体;
4、绿化率不低于30%,停车位要求地面机动车停车位12辆。应考虑无障碍设计,包括设置残疾人坡道以及残疾人专用厕位、电梯等;
特等奖1名获得Autodesk资助赴美国拉斯维加斯参加Autodesk University大会(若获奖为一小组则选择其中一名同学)
一等奖2名(获奖证书及奖金各0.8万)
二等奖4名(获奖证书及奖金各0.5万)
三等奖8名(获奖证书及奖金各0.2万)
优秀奖32名(获奖证书)
以上获奖者均有机会额外获得由Autodesk中国研究院提供的实习机会(需通过面试)
获奖作品(可能包括部分参赛作品)将考虑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或同级)正式出版发行,主办方保留参赛作品的版权。
(注1):
我国《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中4.2.2、4.2.4和4.2.6这三条强制性标准的条文
4.2.2根据建筑所处城市的建筑气候分区,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应分别符合表4.2.2-1、表4.2.2-2、表4.2.2-3、表4.2.2-4、表4.2.2-5以及表4.2.2-6的规定,其中外墙的传热系数包括结构性热桥在内的平均值Km。当建筑所处的城市属于温和地区时,应判断该城市的气象条件与表4.2.1的哪个城市最接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应符合那个城市所属气候分区的规定。当本条文的规定不能满足时,必须按本标准第4.3节的规定进行权衡判断。
电子文件的存放和子目录/文件夹的建立请适当注意条理和组织,文件的大小不要过于庞大。
截止时间
报名截止日期定于2011年6月30日,请有参赛意愿师生以学校为单位于截止日期前将电子报名表发送至revit_contest@。
最终作品2011年8月15日以前交寄(以邮戳为准)。
评选、颁奖和出版
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负责参赛作品的数字技术审查工作,并选择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组成评委会,于2011年8月间对参赛作品进行评选;获奖名单将在2011年度全国建筑院系建筑数字技术教学研讨会上公布,并颁发奖状及各奖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