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慢性心衰运动康复 PPT

慢性心衰运动康复 PPT

慢性心衰的运动康复
3/20/2020
目录:
一、概述 二、慢性心衰的运动康复
3/20/2020
一、概述
3/20/2020
定义
•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是由于慢性 原发性心脏病变和长期心室负荷过重,以致心肌收缩力减 弱,因心脏血液排出困难,静脉系统淤血,而动脉系统搏 出量减少,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心脏疾病。临床 分为左心衰、右心衰和全心衰三种。
3/20/2020
• 其次,为运动康复治疗的有效性。 ① 确定的效果包括:提高运动耐力,改善内皮功能,降低交
感神经张力,提高骨骼肌肌力和耐力,以及具有改善骨骼 肌氧化酶活性等化学方面的效能。 ② 可能的效果包括:提高心排出量,改 善左心室重构,改 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及左心室舒张末容量,降低血浆神经激素水平,改 变骨骼肌组织学特点和抗炎作用。改善生活质量,降低慢 性心衰患者死亡率达39%。
开出康复处方,告知相应康复治疗师 07 08 执行康复治疗,全程监测病情(BP、P、R……)
出院前一天及出院当天:第二次康复评定(慢性心衰的分期、 09 分级及运动耐量评定)
10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出院后康复方法、注意事项及复诊时间,必 要时转介患者前往下级医院康复机构继续康复
01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学特征及病史
2020/3/20
ACC/AHA慢性心衰分期
• 1.患者存在与心衰密切相关的高危状况,但其心包、心肌或心 瓣膜没有明显的结构性或功能性异常,且从或出现过心衰症状 和体征。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使用过具有心脏毒性的 药物、酗酒史、风湿热病史、心肌病家族史。
• 2.患者存在与心衰密切相关的结构性心脏病。如左室肥厚或纤 维病变、左室扩张或收缩力降低、无症状性瓣膜性心脏病、既 往发生过心肌梗死。
• 过去1一3 d内体质量 增加>1.8 kg; • 正接受间断或持续的多巴酚丁胺治疗; • 运动时收缩压降低; • NYHA心功能分级Ⅳ级; • 休息或劳力时出现 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 • 仰卧位时静息心率≥100次/min; • 先前存在合并症而限制运动耐力。
3/20/2020
4. 医师评估与指导
3/20/2020
1、运动试验与训练禁忌证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 (2 d内); • 致命性心律失常; • 急性心力衰竭(血液动力学不稳 定); • 未控制的高血压; •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 急性心肌炎和心包炎; • 有症状的主动脉狭窄; • 严重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 急性全身性疾病; • 心内血栓。
3/20/2020
02关注慢性心衰的体征,进行心衰的 分期、分级及运动耐量评定
3/20/2020
慢性心衰临床体征
1.左心衰竭 (1)心脏体征:患者有原发性心脏病的体征,特别是左心扩大或肥大, 舒张期奔马律亦常见。 (2)肺部湿啰音:病轻患者,湿啰音可局限于双肺底部;病重者全肺可 闻及,患者取侧卧位时则下垂的一侧啰音较多。 2.右心衰竭 (1)心脏体征:有原发心脏病的体征,常出现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反流性 杂音。 (2)颈静脉征:右心衰竭时由于上腔静脉回流障碍,可表现颈静脉充盈、 怒张、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后者是右心衰的特征性表现。 (3)肝脏肿大:因下腔静脉回流障碍,肝脏淤血肿大,肝脏表面光滑, 边缘钝圆,常伴有轻度压痛,慢性右心衰竭者可致心源性肝硬化,晚期 可出现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和大量腹水。 (4)水肿:首先出现于低垂的部位,常为双下肢压陷性水肿,可有胸腹 腔积液,为右心衰、体循环淤血所致。
性心力衰竭。
3/20/2020
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运动康复研究现状
• 国际上慢性心力衰竭运动康复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 一定量的循证医学证据证明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运 动康复可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死率,减少住院次 数,改善患者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合理控制医疗成本。
• 我国一项对35—74岁城乡居民15518人的随机抽样调 查显示:心力衰竭患病率为0.9%,患者约400万,且随 着年龄增高呈增加态势,有临床症状的慢性心力衰竭患 者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
3/20/2020
2、运动训练禁忌证
• 近3~5 d静息状态进行性呼吸困难加重或 运动耐力减退;
• 低功率运动负荷出现严重的心肌缺血[<2代 谢当量(MET),或<50 W];
• 未控制的糖尿病; • 近期栓塞; • 血栓性静脉炎; • 新发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
3/20/2020
3、运动训练可增加风险
大程度地增加最大摄氧量(VO2max),有氧运动为其中一 种运动方式,建议慢性心衰患者选择可以改善心肺功能的 有氧运动、辅助抗阻运动和弹性运动。 • 慢性心力衰竭运动康复已经得到国际专业协会的推荐, 2005年欧洲心脏病协会心脏康复和运动生理工作组和美 国心脏协会(AHA)下属运动心脏康复和预防分会建议,运 动康复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有效的二级预防措施,运动锻 炼应作为心脏康复的一部分应用于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 2013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ACCF)/AHA心力衰竭管理 指南把运动康复列为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I A类推荐。
• 运动试验前医师须了解患者的病史并认真进行体 格检查,尤其是服用药物(特别是β受体阻滞剂)、 吸烟情况、习惯活动水平、有无心绞痛或其他运 动诱发的症状。医师须向患者介绍CPET程序及正 确执行的方法,因为患者对其过程和运动用力程 度的理解,对完成质量很有帮助。测量患者血压 及净身高和体质量。签知情同意书。
• 目前我国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处于发展阶段,仅 在少数地区开展,未得到大多数地区及医院的重视,慢 性心力衰竭患者得不到规范的运动康复指导,因而反复 发病、住院,增加了医疗负担,甚至出现不恰当运动引 发猝死等不良事件。
3/20/2020
➢ 进行运动康复,首先应关注安全性问题。 运动分为耐力运动、抗阻运动、弹性运动。耐力运动可最
• Ⅳ级: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也 出现心衰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2020/3/20



1 台阶试验



2 6分钟步行试验(the 6-minute

walk test,6MWT)

量 评
3 心肺运动试验(CPET)

2020/3/20
1 台阶试验
反应人体心血管系统功能状况的重要指数。指数越大,心血管系统 功能水平越高。台阶高度男性为30cm女性为25cm(可适当调 整)。左右轮换上下台阶的频率是30次/分,连续做3分钟。做完 后,立刻坐在椅子上测量运动结束后的1分钟至1分半钟、2分钟至 2分半钟、3分至3分半钟的3个恢复期的心率。评定指数=〔踏台 上下运动的持续时间(秒)*100〕/〔2*(3个恢复心率之和)〕。
3/20/2020
康 复 环 节
3/20/2020
01 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学特征及病史 关注慢性心衰的体征,进行心衰的分期、分级及运动耐量评定
02 查阅及完善相关辅助检查结果,以助于全面判断病情
03
做出诊断,明确康复问题,判断预后 04
与患者、家属、相关治疗师沟通设计康复目标,制定康复计划 05
向患者及家属告知病情、预后、康复治疗方案及宣教 06
3/20/2020
治疗原理:
1
改善骨骼肌失健
大肌群的动力性运动使运动肌的代谢改善,毛细血管的数量(密度)增加,肌氧化酶活性提高,
肌收缩的机械效率提高,从而使运动时的血液循环效率提高,相对减少对心脏射血的要求。
2 改善自主神经功能 长期训练使血液儿茶酚胺的浓度下降,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心率减慢,心肌耗 氧下降,从而有利于心功能的改善。
2020/3/20
NYHA心功能分级
• Ⅰ级:患者有心脏病,但日常活动量不受限制,一般体力 活动不引起过度疲劳、心悸、气喘或心绞痛。
• Ⅱ级: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轻度受限制。休息时无自觉 症状,一般体力活动引起过度疲劳、心悸、气喘或心绞痛。
• Ⅲ级:患者有心脏病,以致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制。休息时 无症状,但小于一般体力活动即可引起过度疲劳、心悸、 气喘或心绞痛。
3 改善内脏功能
腹式呼吸训练有利于对肝脾的按摩,减少内脏的淤血。
4 改善血液流变学 减少静脉血栓的形成和预防肺炎。
5 改善运动能力 最大摄氧量明显提高,安静时和亚极量运动时心率降低,下肢最大血流量和动静 脉氧差增大,血管阻力下降,亚极量运动时骨骼肌乳酸生成明显降低,运动耐力 提高达38%。
2020/3/20
量训练器、多功能力量训练器、测力计、弹力带、哑铃等。 ④ 急救设 备包括抢救设备与药品。抢救设备有除颤器、心电血压监护 仪、
气管插管导管、喉镜、导引钢丝、5 ml注射器、开口器及牙 垫、电极 若干、气囊、管道氧气。抢救药品有肾上腺素、异丙 肾上腺素、阿托 品、利多卡因、胺碘酮、去乙酰毛花甙(西地 兰)、多巴胺、多巴酚丁 胺、可拉明、洛贝林、5%碳酸氢钠、甘 露醇、呋噻米、硝酸甘油等。
3/20/2020
• 据统计,运动相关的死亡风险约为1/60 000 h,运动康 复对于高交感活性的心力衰竭患者更是存在一定风险。 因此,必须严格把握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适应证与 禁忌证。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I~Ⅲ级的稳 定性心力衰竭患者均应考虑接受运动康复。参照2011 年 欧洲心血管预防与康复学会和心力衰竭协会共同发布的共 识中所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试验和训练禁忌证。 对 于符合运动康复标准的患者必须按表1进行危险分层,以 判断运动中是否需要心电图、血压监测及监测次数, 争 取最小风险最大获益。
科室和医院条件要求:
• (1)人员:临床医师、护士、心理治疗师、运动 康复师、营养咨询师。 • (2)场地:可因地制宜,但必须具备运 动试验测试区、运动训练区、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