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摘要: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物质,能增进机体新陈代谢,促进蛋白质和酶的合成,从而促进生长,提高繁殖力和生产性能,防治疾病,提高饲料报酬,及畜禽鱼虾的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增加饲养效益。
本文对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作用、特点、作用机理、应用现状、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存在问题及今后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生产;应用前言随着现代化饲料工业的发展,大量人工合成的饲料添加剂如抗生素、促长素、驱虫剂、激素、调味剂、改良剂、防腐剂在饲料中普遍添加。
这些添加剂的应用,对畜牧业无疑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及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人们逐渐认识到这些添加剂带来的负面效应。
特别是抗生素的大量使用,甚至滥用,导致产生的耐药性和药物残留,直接或间接给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现在有些国家和地区(如欧盟一些国家)已经禁止或限制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
中草药是纯天然物质,无毒害、无残留、无耐药性,安全可靠,而且兼有营养和药效双重功能,因而受到我国畜牧工作者的重视。
我国地域辽阔,中草药资源十分丰富,因而在发展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方面有巨大的潜力。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也将成为21世纪前景广阔的重要的“绿色”饲料添加剂。
1、中草药饲料添加剂1.1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概述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顾名思义是以中草药为原料制成的饲料添加剂,虽然有些学者将其归入非营养性饲料添加剂,然而,由于中药既是药物又是天然产物,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基本具有饲料添加剂的所有作用,可作为独立的一类饲料添加剂,毛皮动物在野生状态下是自由采食含中药的植物地。
我国应用中草药作为饲料添加剂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开始用来促进动物生长,增重和防治疾病。
1.2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作用中草药添加剂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防病保健、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改善动物产品质量和改善饲料品质等方面。
防病保健作用主要表现在增强免疫、抑菌驱虫和调整功能等方面;提高动物生产性能主要表现在促进生长、催肥增重、促进生殖等方面;改善动物产品质量主要表现在改善肉质、改善皮毛等方面;改善饲料品质主要表现在许多中草药添加剂具有补充营养、增香除臭、防霉防腐等作用,从而改善饲料营养、刺激动物食欲、延长饲料的保质期限等。
1.3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特点1.3.1来源天然性中药来源于动物、植物、矿物及其产品,本身就是地球和生物机体的组成部分,保持了各种成分结构的自然状态和生物活性,同时又经过长期实践检验对人和动物有益无害,并且在应用之前经过科学炮制去除有害部分,保持纯净的天然性。
这一特点也为中药饲料添加剂的来源广泛性、经济简便性和安全可靠性奠定了基础。
1.3.2功能多样性中药均具有营养和药物的双重作用。
现代研究表明,中药含有多种成分,包括多糖、生物碱、苷类等,少则数种、数十种,多则上百种,按现代“构效关系”理论,其多能性显而易见了。
中药除含有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之外,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时,是按照中国传统医药理论进行合理组合,使物质作用相协同,并使之产生全方位的协调作用和对机体有利因子的整体调动作用,最终达到提高动物生产的效果。
这是化学合成物所不可比拟的。
1.3.3安全可靠性长期以来,化学药品、抗生素和激素的毒副作用和耐药性使医学专家伤透了脑筋,尤其是容易引起动物产品药物残留,这已成为一个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中药的毒副作用小,无奈药性,不宜在肉、蛋、奶等畜产品中产生有害残留,是中药添加剂的一个独特优势,这一优势,顺应了时代潮流,满足了人们回归自然、追求绿色食品的愿望。
1.3.4经济环保性抗生素及化学合成类药物添加剂的生产工艺特别复杂,有些生产成本很高,并可能带来“三废”污染。
中药源于大自然,除少数人工种植外,大多数为野生,来源广泛,成本低廉。
中药饲料添加剂的制备工艺相对简单,生产不污染环境,而且产品本身就是天然有机物,各种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稳定,储运方便,不易变质。
2、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作用机理2.1防病治病中药饲料添加剂对畜禽防治疾病的作用,采取健脾开胃,补气活血,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达到防病治病。
若病已发生,则必须清热解毒,清热燥湿,提高免疫力,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研究和验证表明,对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寄生虫病及其它疾病都具有较好的作用。
目前常用的药物主要有:黄芩、大黄、黄连、黄花、黄柏、金银花、连翘、金荞麦、板兰根、大青叶、蒲公英、藿香、柴胡、白头翁、穿心莲、苦参、苍术、山豆根、贝母、紫菀、知母、甘草、石膏、杜仲、常山、马齿苋等。
如北京市兽药厂用白头翁,马尾莲、马齿苋、黄板、雄黄、诃子、渭石、藿香八味中药组方,防治雏鸡白痢,按3%拌料作预防用,治疗量为每只0.5g,其保护率为99%,治愈率达98%,而对照组发病率高达42%。
2.2保健促生长作用如使用松针、泡桐叶、党参叶及艾叶等一味制成粉拌入饲料,能促进生长、增加产量,经分析,均含有较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故人称之为营养性添加剂。
如松针含有18种氨基酸、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维生素K、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
党参茎叶也含有18种氨基酸、12种无机元素和活性物质,还有艾叶等兼有营养和防病促生长的功能。
如用3%泡桐叶干粉拌饲料喂雏鸡,4周后的结果,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日增重5.1%~6.4%,饲料报酬提高5.5%~6.19%。
3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现状3.1 在养猪业中的应用试验表明,添加中草药对促进生长,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促进生产性能,提高产品品质以及提高机体的健康水平均有良好的效果。
用泡桐叶、泡桐花、黑豆、何首乌按5:4:2:1的比例配成的“肥猪散”,在仔猪日粮中添加5%,可提高增重20%,饲料报酬率也可提高9.7%,且有明显的食欲和抗病作用。
杨玉琦等用益母草、老虎爪草、五不留行、苍术、艾叶等制成饲料添加剂“母仔壮”,仔猪黄痢发病率下降11.78%,白痢发病率下降35.54%,成活率提高19.28%。
在猪日粮中添加2%艾叶粉,可增加饲料香味,同时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
用桔皮粉作为肉猪饲料添加剂,可使饲料报酬提高10.49%,酮体重提高11.03%。
绞股蓝、苍术、厚朴等中草药都具有抗应激作用。
3.2 在养鸡业中的应用大量报道表明:黄芪、当归和麦芽是鸡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中所必须含有的组分。
早在1983年,日本学者今村昭寿添加大蒜、辣椒作饲喂肉仔鸡的试验,结果显示仔鸡食欲提高,抗病力增强,肉质改善。
方炳初等在蛋鸡日粮中添加0.4%由黄芪、神曲、板兰根、地俞等十味中草药组成的添加剂,可提高产蛋率7.48%-7.93%,饲料利用率提高10.78%-12.45%,且有防治疾病和一定的抗应激作用,实验证明,用淫羊藿、女贞子为基础辅以黄芪、麦芽、神曲制成蛋鸡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经饲喂伊莎蛋鸡,其产蛋率提高9.37%,饲料转化率提高7.41%。
以胡椒、五味子、甘草为主原料的中草药添加剂饲喂火鸡,能显著提高火鸡增重和饲料利用率。
3.3 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试验报道:在种草鱼的饵料中添加2%菟丝子、杜仲、淫羊藿等中草药组成的“增籽散”,可提高产籽率38.5%,鱼苗成活率提高19.6%。
,在鱼饲料中添加0.5%的艾叶,可使池塘主养的1龄鲤鱼增长率提高15.39%-22.4%,同池的鲢鱼、鳙鱼生产率也显著提高。
用何首乌、党参、黄芪等11种中草药组成饲料添加剂。
按0.5%-2.0%的添加量,分别添加稚鳖、幼鳖、中鳖和成鳖,结果添加组比对照组增长率分别提高27.5%、32.6%、32.7%、21.5%,饲料系数下降11.1%-8.7%。
有些中草药也是理想的鱼虾诱食剂。
据报道:牡蛎、丁香、田螺、蚕蛹、蚯蚓、赤子爱蚯蚓等动植物的提取物、长鳍金枪鱼和乌贼的内脏自身消化物等,均有较好的诱食作用。
用含4%赤子爱蚯蚓糜的饲料饲养尼罗罗非鱼,结果发现尼罗罗非鱼对此种饵料特别爱食,其啄咬次数明显多于其它试验组。
另外,中草药中的大蒜、阿魏、辟汉草、墨吉等均有不同程度的诱食作用。
3.4 在养兔产生中的应用黄芪、苍术和甘草是兔用饲料添加剂的常用药。
孟昭聚用苍术、陈皮、大青叶、白头翁各30g,黄芪、马齿苋、车前草各20g,甘草、五味子各10g组成的中草药饲喂长毛兔,初生重可提高18%,饲料报酬率提高11%;饲喂繁殖母兔,产仔数和初生重分别提高16.4%和10.8%。
用白僵蚕,生大黄,白茯芩、猪芩等制成的“九味散”,每只兔子每日6,拌饲连续投喂5天,兔球虫病减虫率达91.6%。
可见,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应用于养兔生产中,对提高生产性能有良好的作用。
3.5 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据报道:用党参、当归等十味中草药组成的“增乳散“喂奶牛,可提高日产奶量1.29%的同时,可明显降低胎衣不下等多种繁殖疾病。
白式连、陈慧云等均有相似结果的报道。
4、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存在的问题目前,关于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报道很多,但多为探索性的,离实际应用和大面积推广尚有较大差距。
中草药的配伍和作用机理还处于摸索阶段,中草药并非无毒负作用,使用不当,可以引起毒副反应。
由于复方中草药的功效非常复杂,因此,要经过安全试验,以确定其使用效果,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现行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产品粗糙,疗效慢,质量低下,很难适应营养水平饲养和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需要。
目前还未制定中草药的产品质量标准,中草药配方也没有固定标准,使用者可视动物的不同需要和中草药市场的行情变化,因此,中草药配方存在一定的动态性。
现在使用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一般都是粗制剂,科学含量低,使用剂量大,尽管我国天然中草药丰富,但常用的只有10%左右,且许多中草药资源有限,价格不菲,在动物生产中应用成本较高。
因此,成本效益比将是制约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
5、中草药添加剂的前景展望随着我国畜牧业由传统粗放型向现代化集约型生产经营的转变,以防病保健、促进生长、无耐药性等优势为生产绿色食品创造了极高效应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替代原有的抗生素及化学制剂,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现在的中草药添加剂所用的剂型往往都是粗制剂,添加量很大,饲用效率低,药材浪费严重。
另外由于价格高,所以很难推广使用,我们应该用现代生物技术对中草药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纯化,研制出添加量少、有效成分集中、价格相对便宜的精制剂。
另外,还应该规范中草药添加剂的生产和产品标准化。
要科学的进行配方设计,中药比较复杂,组方也很多,多数为大组方,使组方的药效很复杂,难以精确控制。
所以,应精确组方,将组方研究透。
在进行添加剂配伍时,既要考虑对动物机体疾病的治疗作用,又要考虑对健康动物的营养保健作用。
其配伍原则是在传统中兽医方剂的基础上,根据动物自身特点,针对性强,主次分明,并作到中西医结合,注意配伍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