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摄影用光在影视创作中的运用

浅谈摄影用光在影视创作中的运用

浅谈摄影用光在影视创作中的运用
[摘要]本文从光线的性质、特点、作用、分类和注意事项等方面介绍了摄像用光在影视创作中的应用,通过对光线的了解,进而体现出摄影用光在影视方面的得天独厚的艺术作用。

[关键词] 光线立体感质感效果
引言
没有光就没有影,没有影就没有形,没有形就没有视听画面艺术,也就没有五彩缤纷的世界。

光在影视创作中,不但可以完成主体造型,如勾勒外形轮廓,展示物体的细部,形成立体感等,也可以表现物体的质感,所以,光对于影视创作艺术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也是表现物体外部特征和内部含义的先决条件。

摄像用光又叫电视照明,是实现影视技术同时又表现电影、电视艺术造型的必要条件。

1 光线的性质
“光对于摄影师的重要性,就像笔墨对于国画家,油彩、调色板对于西画家,就像语言、词汇对于文学家一样”[1]。

所以,要想了解摄影用光,首先得了解光线的性质。

光线按照性质分为直射光和散射光。

1.1直射光
是指能够在被物体上产生清晰投影的光线。

如日光,白炽灯光等。

它的特点是,有明显的投射方向,能够在被摄物体上构成明暗部分和投影,容易产生局部光斑,有很好的造型作用。

例如,路灯下的行人,阳光下人物的背影等。

1.2散射光
是指在被摄物体上不能产生明显投影,只提高被摄物体的普通高度的光线。

如阴天室外的光线,经过处理的灯光和黄昏时室外的光线等。

它没有明显的投射方向,照明均匀,也没有明显的投影,也不产生光斑。

因此,对被摄对象的形体、轮廓、起伏表现不够鲜明。

这种光线柔和,宜减弱对象粗糙不平的质感,使其柔化。

2 光线在影视创作中的作用及特点
2.1光线在影视创作中的作用
没有光的作用就不可能有影视艺术。

光在摄像艺术中作为一种造型手段是指创作者有意识地用光来描绘被摄对象,来完成电视画面的造型任务和艺术表现任务。

2.1.1光的艺术表现作用
(1)用光渲染环境气氛
所谓环境气氛指画面整体形象给人的一种精神上的强烈感觉,是给观众的一种情绪反应。

相同的场景,在不同的光线照明下可形成不同的气氛,这种特定的气氛可影响人的心理情绪。

白天、黑夜、晴天、黄昏等不同时段,具有不同的光线性质,表现出来的气氛也不同,不同光线气氛可以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甚至影响人的情绪。

白天的阳光会你心情开阔;乌云滚动的天空会使人感到凄凉;无光的黑夜使人恐怖;皎洁的明月又会使人心旷神怡……,这些都是用光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情绪的心理依据。

(2)刻画人物形象
在故事片和电视剧的创作中,同样的人物用不同的光线照明可以产生不同的造型效果。

用光塑造、刻画人物就是根据剧情发展的需要,人物性格的变化,发挥光线对人物的描绘作
用。

是根据不同的人物性格采用不同的光线处理,以表明创作者对人物的理解。

“用文字写一部电影剧本有它的素材,用光写作也有它的素材,如光线、阴影、颜色,若改变一部影片的光的基调,便能改变整个影片给人的感受,也会影响影片情节。

所以说摄影师也是作家,不过她是用光写作”。

[2]
(3)表现人物情绪
用光来揭示剧中人物情绪,在许多影视作品中展示了它的艺术魅力。

例如,在一些影视作品中,为了表现男主角对女主角的爱,根据导演安排,在某个下雨的夜晚,男主角冒着大雨跑到女主角的楼下,哭喊着女主角的名字。

在这样的场面里,用光营造了压抑的雨夜气氛,揭示了男主角此时此刻的痛苦心境。

在这里,摄影师把光线当成一种传达人物情感、表达人物情绪的语言。

(4)作为重要的情节因素
光可以作为表现人物情感的语汇,也可以作为表现对象,作为故事情节的组成部分。

2.1.2创造节奏
摄像用光包括静态光和动态光,而光的运动就能在画面中制造节奏。

例如,在某些影视场面中,利用汽车车灯的闪动和镜头景别的交替变化来表现画面的节奏等。

2.2 摄影用光在影视创作中的特点
(1)在影视创作中,摄影用光能更有效、更简便地完成。

[3]
(2)在影视创作中,摄影用光可以有更宽广、新颖的内容题材。

(3)在影视创作中,摄影用光能更好地突出造型,能更生动、准确地表现客观事物,表达主题思想。

3摄影用光的分类
影视的创作是用光的照明来表现艺术效果和意义的,但光的照明形式又是极其多样的,不同的光的照明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表达不同的意思。

所以,在影视创作中,要表达什么样的画面效果,就要选择什么样的光来进行照明最能体现出影片的主题思想。

3.1按照光线照明形态分类
(1)自然光照明形态
自然光主要指日光,特点是光照范围大,普遍照度高,照明均匀,但是受时间、季节、气候、地理条件和和环境变化的影响较广。

包括晴天自然光照明、阴天的散射光照明、雨天的光照明等。

晴天很适合于外景拍摄,主要的光源是太阳。

“在清晨和黄昏时进行拍摄,这个时间不但光线和色彩变化万千,而且往往还会出现一片金黄色的现象,天空会呈现淡而柔和的色彩,这也是风光摄影中最富有表现力的自然光线”[4]。

当然也可以利用早晨9-10点、下午的3-4点左右的斜射光来表现景物的立体感、质感和色彩。

因为这个时段的光的亮度比较稳定,所以造型效果很强。

在阴天,阳光被云层挡住,光线的分布比较均匀,适合于沉闷、压抑、凄凉情调的画面,但不宜于拍摄欢庆快乐的场景。

雨天和阴天的光线有所不同,雨天的特点是水产生反光,雨中的景物反光度较高,因此,空间感和立体感较阴天强。

如果由于影视创作的需要,要拍摄大雨点,可以直接拍摄;小雨点则可通过雨点打击地面水坑处来间接表现;“毛毛雨则可利用挂满水珠的树叶做前景,拍摄远处穿雨衣或打雨伞的行人。

”[5]
(2)效果光照明形态
广义地讲一切光线效果均为效果光效。

但是这里所说的是狭义的效果光,即再现生活中特殊的照明形态。

比如说车灯、炉火、台灯、火柴、烟头等。

3.2按照光线照明观念和效果分类
(1)戏剧光效
戏剧光效,是一种用光方法,也是一种用光观念。

这种用光方法强调人物形象的塑造,环境气氛的渲染,注重用光揭示人物的内心情绪以及用光来抒发作者的情感,是运用光线手段,实现特定的戏剧、绘画造型意图的用光方法。

(2)自然光效
自然光效,指的是一种带有纪实美的用光方法。

其实质是增强用光的真实感。

即根据剧本提供的日、夜、黄昏、黎明、阴雨、晴天等时间条件,经照明手段加工,如实地再现真实自然的光线效果。

4 摄影用光的注意事项
4.1逆光的使用
在朦胧的夜色中,主人公站在那里,周围雾蒙蒙一片,我们看不清主人的脸庞,只能看到一个身影,在镜头方向还留下一道长长的影子。

这样的画面,在使用逆光时应注意:“拍摄时要给逆光的景物补光,可以使用照明灯或反光板;尝试利用广角镜头拍摄”[6];利用暗的背景,增强逆光效果。

4.2雨天的光线照明使用
由于雨天阴云遮日,光线较暗,没有强烈的明暗变化,立体感差,所以拍摄时应注意:利用拍摄角度的变化来增强影视画面的纵深感和立体感;利用影调的对比来衬托主体,可以选择环境中暗的房屋,墙面,声色的树丛等作为陪衬;利用近景和特写,可以加强雨景的效果。

例如,雨伞上溅出的水花,雨滴落下时,水面上呈现出的水泡或波纹等。

4.3注意光线的变化
在影视创作中,要时刻注意光源光线的变化,因为光线一旦改变,就会对被摄物体的外部特征的表现,画面明暗的分布,画面影视基调,形成的环境气氛,表现的思想感情以及画面的色彩等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影视的效果。

结束语
认识光,就认识了世界。

光乃万物之生灵,它让我们看清了人间的冷暖真情与真实诚恳,它也为我们揭示了大自然瞬息万变的无穷奥秘!
在影视创作中,光以独特的方式为我们证明了规律。

人们利用摄影用光揭示影视创作中的背景规律,讲述了影片背后的故事,也给我们新的时代送上了一场饕餮般的艺术盛宴!
参考文献
[1]郑国恩.电影摄影造型基础[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92.
[2]王志敏.光与影[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87-1-18(4).
[3]于瑞华.影视拍摄用光技巧[J].电影文学,2007(17):23.
[4]陈丽.摄像用光的几点体会[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3):20.
[5]王欣研.摄像用光的注意事项.科训网(http;//),2008:57.
[6]程芬萍.你会用光吗?[J].现代企业教育,2008(16):19-2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