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的分型、临床表现及手术适应症:(1)分型:Ⅰ型:最常见,50%-60%,低胃酸,位于胃小弯角切迹附近。
Ⅱ型:20%,高胃酸,胃溃疡合并十二指肠溃疡。
Ⅲ型:20%,高胃酸,位于幽门管或幽门前。
Ⅳ型:5%,低胃酸,位于胃上部1/3,胃小弯接近贲门处(2)临床表现:a.发病年龄多为40-60岁,多位于胃窦小弯侧;b.主要症状是腹痛,但节律性不如十二指肠溃疡明显。
进餐0.5-1H开始,持续1-2H后消失,进食不能缓解,痛点常在上腹剑突与脐连线中点或略偏左,抗酸治疗缓解后常复发。
c.年龄较大的患者,呈不规则持续痛(3)手术指征:1.内科治疗8-12w溃疡不愈合或短期复发者。
2.发生溃疡出血、瘢痕性幽门梗阻等。
3.溃疡巨大或高位溃疡。
4.胃十二指肠复合性溃疡。
5.溃疡不能除外恶变或已恶变者。
胃癌的常见转移途径?答:①直接浸润②血行转移:肝,肺③腹膜种植转移:卵巢Krukenberg瘤④淋巴转移:最主要的方式,可由胸导管→左锁骨上,或者肝圆韧带→脐周乳腺癌的手术方式(1)乳腺癌根治术:手术应包括整个乳房、胸大肌、胸小肌、腋窝及锁骨下淋巴结的整块切除;(2)乳腺癌扩大根治术:在上述清除腋下、腋中、腋上三组淋巴结的基础上,同时切除胸廓内动静脉及其周围的淋巴结;(3)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一是保留胸大肌,一是保留胸大、小肌;(4)全乳房切除术:必须切除整个乳腺;(5)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包括完整切除肿块及淋巴结清扫。
乳腺癌的鉴别(1)乳腺癌的乳房肿块质地一般较硬,有的坚硬如石,肿块大多为单侧单发,肿块可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可长到很大,活动度差,易与皮肤及周围组织发生粘连,肿块与月经周期及情绪变化无关,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大,多发于中老年女性。
(2)乳腺癌往往是孤立的而且相对比较固定的无痛性的肿块,乳腺癌造成的疼痛是到后期影响到外面的包膜或者累及到皮肤才引起的。
(3)局部皮肤会往里陷、乳头内陷阑尾炎的并发症:腹腔脓肿;内外瘘形成;门静脉炎急性阑尾炎的并发症(1)术中并发症及处理:1、腹腔脓肿:一经诊断即应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脓冲洗或置管引流或必要时手术切开引流2、内外瘘形成:3、门静脉炎:行阑尾切除并大量抗生素治疗。
(2)术后并发症:(1)出血(2)切口感染(3)粘连性肠梗阻(4)阑尾残株炎(5)粪瘘门静脉高压的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主要是脾肿大、脾功能亢进、呕血和黑便、腹水和非特异性全身症状,曲张的食管和胃底静脉一旦破裂立刻发生大出血呕吐鲜红色血液肝功能损害引起凝血功能障碍脾功能亢进引起血小板减少出血不易自止,大出血引起肝缺氧容易引起肝昏迷。
门脉高压症的定义及病理改变?:门脉压力>30cmH2O,主要病理改变:①脾肿大②交通支扩张③腹水。
急性乳腺炎的临床表现、易发时段1、初起阶段:初起常有乳头皲裂,哺乳时感觉乳头刺痛,伴有乳汁郁积不畅或结块,有时可有一二个乳管阻塞不通。
继而乳房局部肿胀疼痛,结块或有或无,伴有压痛,皮色不红或微红,皮肤不热或微热。
全身症状不明显,或伴有恶寒发热,胸闷头痛,烦躁容易发脾气,食欲不振。
2、成脓阶段:患乳肿块不消或逐渐增大,局部疼痛加重,或有搏动性疼痛,甚持续性剧烈疼痛,伴有明显的触痛,皮色红,皮肤灼热,并有壮热不退,口渴思饮,恶心厌食,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压痛。
至乳房红肿热痛第10天左右,乳房肿块中央渐渐变软,按之应指有波动感,局部漫肿发热,压痛明显,穿刺抽吸有脓液,有时脓液可从乳窍中流出,全身症状加剧。
3、溃后阶段:当急性脓肿成熟时,可自行破溃出脓,或手术切开排脓。
若脓出通畅,则局部肿消痛减,发热,怕冷症状消失,疮口逐渐愈合。
若溃后脓出不畅,肿势不消,疼痛不减,身热不退,可能形成袋脓,或脓液波及其他乳络形成传囊乳痈。
亦有溃后乳汁从疮口溢出,久治不愈,形成乳漏。
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1)症状:1腹痛,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痛;2、胃肠道症状3、全身症状,早期乏力。
(2)体征:1、右下腹压痛,是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重要体征,压痛点通常位于麦氏点2、腹膜刺激征象,反跳痛,腹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3、右下腹包块4、结肠充气试验阳性5、腰大肌试验阳性说明阑尾位于腰大肌前方,盲肠后位或腹膜后位6、闭孔内肌试验阳性提示阑尾靠近闭孔内肌7、肛门直肠指检。
肺癌的扩散途径1.淋巴结转移占胃癌转移的70%,胃下部癌肿常转移至幽门下、胃下及腹腔动脉旁等淋巴结,而上部癌肿常转移至胰旁、贲门旁、胃上等淋巴结2.血行转移部分患者外周血中可发现癌细胞,可通过门静脉转移至肝脏3.直接播散浸润型胃癌可沿粘膜或浆膜直接向胃壁内、食管或十二指肠发展胰腺炎的病因:1.胆道系统疾病,以胆管结石最为常见 2.酒精或药物长期酗酒可刺激胰液内蛋白含量增加,形成蛋白“栓子”阻塞胰管 3.感染很多传染病可并发胰腺炎,症状多不明显,原发病愈合后,胰腺炎自行消退 4.其他疾病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合并胰腺炎的机会比正常人明显升高 5.营养障碍低蛋白饮食可导致慢性胰腺炎,多见于东南亚、非洲及拉丁美洲各国6.遗传因素遗传性胰腺炎较少见,属染色体显性遗传7.外伤与手术是急性胰腺炎的常见原因,只有在创伤严重或损伤主胰管后方可能引起慢性胰腺炎消化性溃疡手术适应症:经过严格内科治疗不愈的顽固性溃疡,胃溃疡疑是恶变者或有严重并发症内科治疗不能奏效者。
胃癌的转移途径:①直接浸润②血行转移:肝,肺③腹膜种植转移:卵巢Krukenberg瘤④淋巴转移:最主要的方式,可由胸导管→左锁骨上,或者肝圆韧带→脐周原发性肝癌并发症:肝性昏迷,上消化道出血,癌肿破裂出血,及继发感染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晚期临床表现:会导致患肢缺血而肢体缺血可引起肢体营养障碍常表现为皮肤干燥、脱屑、皱裂;汗毛脱落、出汗减少;趾(指)甲增厚、变形、生长缓慢;肌肉萎缩、肢体变细严重时可出现溃疡、坏疽甲状腺手术后并发症及原因:呼吸困难和窒息是手术后危急的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48小时以内。
(1)主要原因:①手术区内出血压迫气管;②喉头水肿;③气管受压软化塌陷;④气管内痰液阻塞;⑤双侧喉返神经损伤。
(2)处理:一旦发现病人呼吸困难,立即床旁抢救。
主要措施:①去除病因:拆线,敞开切口,清除血肿;地塞米松等激素静滴消除喉头水肿;吸痰给氧等;②如无改善则立即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③如有呼吸心跳暂停者应先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同时再进行复苏。
中晚期食管癌病因、症状:(1)吞咽困难,(2)疼痛(3)吐粘液(4)颈部、锁骨上肿块(5)声音嘶哑(6)出血(7)干咳:肠梗阻分类按病因分类:(1)机械性:各种原因引起的肠腔狭窄①.肠腔堵塞②.肠管受压③.肠壁病变(2)动力性:无器质性肠腔狭窄,如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机制:神经反射或毒素刺激→肠壁功能紊乱→肠蠕动功能丧失或肠管痉挛→肠梗阻(麻痹性或者痉挛性)(3)血运性肠梗阻: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血运障碍→肠麻痹肠梗阻临床表现:症状:(1)局部表现:腹部阵发性绞痛,呕吐,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2)全身表现:体液丧失、感染和中毒、休克、呼吸和循环系统障碍检查:腹部体检:视诊:可见腹胀,肠型和蠕动波;触诊:单纯性有轻压痛,绞窄性有固定压痛和腹膜刺激征.叩诊:绞窄型可移动性浊音阳性;听诊:机械性梗阻时,肠鸣音亢进,有起过水声或金属声.麻痹性肠鸣音减弱或消失.急性胰腺炎的常见病因、临床类型?答:1.常见病因:①胆道疾病②过量饮酒③十二指肠液返流④创伤⑤胰腺血运⑤其它。
2.临床类型:轻型,重型。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AOSC)(1)临床表现:Reynold五联征=Charcot三联征+休克+神经中枢受抑制1.病人以往多有胆道疾病发作史和胆道手术史本病2.除有一般胆道感染的CHARCOT三联症外还可以出现休克,神经中枢系统受抑制表现,3.起病初期出现畏寒发热严重时明显寒战,体温持续升高。
4.疼痛因梗阻部位而异肝外梗者明显肝内梗着轻大多数出现黄疸,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神情淡漠,嗜睡,神智不清昏迷合并休克时可出现躁动,谵妄。
(2)治疗原则:紧急手术解除胆道梗阻并引流。
治疗措施:紧急手术解除胆道梗阻并引流及早而有效的降低胆管内压力腹股沟斜疝和直疝的鉴别甲状腺危象:同时合关神经,循环,及消化系统严重功能紊乱,如烦躁,谵妄,大汗,呕吐,水泻.若不及时处理或迅速发展至昏迷,虚脱,休克,甚至死亡甲危的治疗:1.肾上腺素能阻滞剂.2.碘剂3.氢化可的松4.镇静剂5.降温 6.大量葡萄糖溶液补充能量,吸氧,以减轻组织的缺氧.7.有心力衰竭者加用洋地黄制剂.甲亢临床表现:a.甲状腺肿大,性性急燥,容易激动,两手颤动,b.怕热,多汗皮肤潮湿,食欲进但却消瘦,体重减轻 c.心悸,脉快有力内分泌紊乱,以及无力易疲劳,出现肢体近端肌萎缩.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定义和常见病因治疗原则:(1)定义: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亦属这一范围。
大出血是指:一次失血达1000ml以上或占总循环血量的20%(2)常见病因:1.胃,十二指肠溃疡:约占一半,其中3/4是十二指肠溃疡,一般一次不超过500ml2.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曲张的静脉破裂出血;约占25%.一次常达500—1000ml3.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4.胃癌:2%-4%.5..胆道出血.(3)治疗原则:只要确定有呕血和黑便,都应作为紧急情况收住院或ICU。
不管出血的原因如何,都应(1)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其中一条最好经颈内V或锁骨下V达上腔V,便于监测中心静脉压;(2)迅速扩容;(3)输血;(4)纠正酸碱失衡;(5)氧疗;(6)监护脑震荡的概念?答:脑震荡是一种轻型颅脑损伤,主要指头部位外伤后立即出现短暂的脑功能损害而无确定的脑器质改变。
病理上没有肉眼可见的神经病理改变,显微镜下可见神经组织结构紊乱。
颅内压增高(increasedintracranial pressure):颅内压持续在200mmH2O以上,从而引起的相应的综合征,称为颅内压增高。
脑震荡:是最常见的轻度原发性脑损伤,脑表现为一过性、广泛性脑组织的功能障碍。
无明显结构上的器质性变化,无肉眼可见的神经病理改变,有时在显微镜下可见神经组织结构紊乱。
库欣反应:颅内压急剧增高时,病人出现血压升高、心跳和脉搏缓慢、呼吸节律紊乱及体温升高等各项生命体征变化,这种变化称为库欣反应。
脑疝:当颅内某分腔的压力大于邻近分腔压力时,脑组织从高压区向低压区移位,导致脑组织、血管及颅神经等重要结构受压和移位,从而出现一系列重要临床症状和体征,称为脑疝。
逆行性遗忘,脑外伤清醒后大多不能回忆受伤当时以及受伤前一段时间的情况中间清醒期:指颅脑外伤后最初的昏迷和脑疝的昏迷之间有一段意识清楚的时间甲状腺危象:是因甲亢术后甲状腺激素过量释放引起的爆发性肾上腺素能兴奋引起的高热、脉快,合并神经、循环和消化系统严重紊乱的一系列严重反应cooper 韧带:指乳腺、腺叶间与皮肤垂直的纤维束,上连浅筋膜浅层,下连浅筋膜深层橘皮样外观:是指皮下淋巴管被癌细胞堵塞,引起淋巴回流障碍,出现真皮水肿,酷似橘皮创伤性窒息,指突发暴力挤压胸部,传导至静脉系统,迫使静脉压骤然升高,以致头颈肩胸部毛细血管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