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恶性心律失常识别与处理资料讲解

最新恶性心律失常识别与处理资料讲解


•Weil危重医学研究院的创始人Dr. Max Weil是世界危重医 学领域的三大领袖之一,国际公认的“世界危重医学之 父”,他创立了全球第一个ICU,也是美国危重医学会
(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简称SCCM)的创 始人和首任主席。
4、室速和室颤发作时的治疗对策
➢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首选直流电复律 ➢ 血流动力学稳定首选静脉应用胺碘酮 ➢ 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心脏性猝死复苏后的存活患者首
3.终止心律失常 原发病的治疗固然重要,但有时不能快速显 效,终止心律失常往往为首要任务
4.改善血流动力学 针对快速房颤等室上性心律失常 5.预防心律失常发作 维持治疗
(八)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1.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宽QRS心动过速
诊断 频率超过120次/分,QRS宽度超过120ms,不伴意识障碍 及组织低灌注的症状及体征。重点是找出有无房室分离 的证据。如果有房室分离则按室性心动过速处理。若找 不到房室分离则仍认为是无法明确诊断的宽QRS心动过速
(五)心源性猝死的概念
➢ 由心脏疾病引起的突然心跳停止称为心源性猝死。 ➢ 心源性猝死的直接原因主要是恶性心律失常,其中80%
以上是有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不足 20%的患者死于缓慢性心律失常。
(六)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概念与临床类型
概念:易恶化为室颤的室性心律失常称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伴有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均为致 命性心律失常。
• 美国心脏协会(AHA)急症心血管监护委员会主席Dr. Vinay Nadkarni 说:“Dr. Safer坚持不懈地推广这项技 术,因为他知道由于这项技术意味着一个人将会因此存 活。” 据AHA报道,美国每天有700人死于心跳骤停。 每个人可以很容易地学会CPR技术而成为救命者。
• 20世纪80年代访问上海长征医院进行心肺复苏演讲。 • 2003年8月3日在宾西法尼亚州匹兹堡的家中死于癌症,
对另外几种心律失常的评价
1、窦性心动过速 2、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交界性心动
过速) 3、心房纤维性颤动
(三)恶性心律失常的病因和诱因
1、器质性心脏病 2、急性心肌梗死 3、严重心力衰竭 4、急性心肌炎 5、电解质紊乱主要是低血钾或高血钾 6、抗心律失常药物 7、心肺复苏后综合症 8、急性中毒 9、感染 10、ARDS、MODS
恶性心律失常识别与处理
现代急诊医学先驱心肺复苏之父Peter Safar 教授
• 在祖国奥地利读完医学院移民美国从事博士后研究。在耶 鲁大学做住院医生后到匹兹堡大学麻醉系任职。
• 20世纪50年代,Safar 发明了一种新的急救技术,把心脏 按压和呼吸抢救结合起来,发展成“A-B-C”方案,即现 在众所周知的心肺复苏术(CPR)。大量的呼吸心跳停止 的病人因此而获救。
临床类型: 1、频率在230次/分以上的单形室速 2、心率逐渐加速,有发展成室扑或室颤趋势 的室速 3、室速伴血流动力学紊乱,出现休克或心衰 4、多形性室速,发作时伴有晕厥 5、特发性室扑或室颤
(七)恶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原则
1.原发疾病的治疗 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心律失常应强调原发 病的治疗
2.祛除诱因 ①急性心肌梗死所致的室早、室速、室扑、室颤 随着心肌再灌注而好转②严重心力衰竭引起的室速随着心 功能的改善而好转③低血钾引起的扭转型室速应及时补钾 ④抗心律失常药物引起的心律失常应调整相关药物⑤缺氧、 感染、中毒、MODS等心肌损伤时出现的心律失常应予予相 应治疗
一、恶性心律失常总论
(一)恶性心律失常的概念
➢ 发生心室颤动或心脏停搏之前出现的心脏自律性或传导 性异常称为恶性心律失常。
➢ 恶性心律失常又称为致命性心律失常,也称为危险性心 律失常,恶性心律失常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
(二)恶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类型
1、恶性室性早搏 2、室性心动过速 3、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4、心室扑动 5、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6、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治疗 首选胺碘酮、普鲁卡因酰胺,次选利多卡因。如为室 上速并差异性传导,可用维拉帕米或腺苷。索他洛尔、 普罗帕酮、氟卡胺仅可用于室上速。在无法明确诊断时 可经验性使用普鲁卡因胺、胺碘酮,有心功能损害时只 可使用胺碘酮。
2.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单型室速 ➢ 首先应用普鲁卡因胺、胺碘酮和β-受体阻滞剂进行药物静脉
3.多形性室速:
➢ 多型室速一般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可发展为室颤。血流动 力学不稳定者应按室颤处理。
➢ QT间期延长所致尖端扭转性室速是多形室速的一种特殊类 型,可自行终止但反复发作。易转变为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的室速。伴QT延长的扭转性室速应停止使用可致QT延长的 药物、纠正电解质紊乱、静脉注射镁剂、临时起搏、异丙 肾上腺素、β-受体阻滞剂。
•单怡博士从事危重病急救医学的研究 ,是中美联合培养的 中国军队首位博士研究生。
•2008.9~2009.9 Weil Institute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2004.9~ 2010.6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 •中国导师:杨兴易、林兆奋、赵良、管军教授。 •美方导师:世界危重医学之父Weil教授、唐万春教授。 •Weil教授2011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家中病故,享年84岁。
治疗。利多卡因终止室速疗效不如普鲁卡因胺、索他洛尔、 胺碘酮。也可使用电转复。 ➢ 应警惕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相继应用两种或 以上的药物易出现副作用,尤其是当出现心动过缓、低血压、 尖端扭转室速时。 ➢ 应用药物种类一般不要超过一种,当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经过
适宜剂量不能终止心律失常,应考虑电转复。
(四)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 没有一个权威的统计 ➢ 猝死是急性心肌梗死和晚期心脏病的一个重要并发症,
80年代前由于治疗水平所限,急性心肌梗死的室颤发 生率高达30%以上,现在由于溶栓、PTCA、冠脉支 架和冠脉搭桥等再灌注治疗的进展,发生率已大大下 降 ➢ 在心力衰竭死亡的病人中,约40%是猝死。这种猝死 一般都是由于室颤或血流动力学不可耐受的室性心动 过速所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