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规范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规范
• 抓紧研究制定鼓励水泥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和处理工业、城市垃圾方面的 配套政策措施。
关于印发水泥工业发展专项规划发改工业 [2006]2222号
• 推广利用水泥窑处理工业废物及分类好的生活垃圾等技术,发展循环经 济。
关于水泥工业节能减排的指导意见工信部 [2010]582号
• 大城市周边的水泥企业基本形成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和城市污泥的能 力,使水泥工业转变为兼顾污染物处置的新兴环保产业。
1995年5月研发了全国第一条处置工 业废弃物环保示范线,成功将废弃物 处置技术与水泥熟料煅烧技术结合。
2005年北京水泥厂专门兴建1条日产 32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以协同处置 10万t危险废物。
2009年10月在水泥厂内建成设计处 置500t/d(含水80%~85%)污泥热 干化预处理线,干化污泥在3200t/d 水泥熟料生产线焚烧处置。目前每天 处置量400t/d。
水泥工业产业发展政策国发[2006]50号
•鼓励和支持利用在大城市或中心城市附近大型水泥厂的新型干法水泥窑处置工业废弃 物、污泥和生活垃圾,把水泥工厂同时作为处理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企业。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规范》解读
水泥窑协同处置的政策支持
关于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发改运 行[2006]609号
✓ 固体废物中含有碳、氢、氨等还原性组分,脱硝率可达到40%~60%。
参数
气体温度/℃ 物料温度/℃
气体停留时间/s
焚烧炉 1100 850 2
物料停留时间/min 根据废物性质调节
回转窑转速/r/min
0.2-0.3
水泥回转窑 1750 1450 ≥4
30-35
2.8-3.2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规范》解读
国务院政策
•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 (国发[2005]21号)“做好再 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强调“推进生活垃圾和污泥资源化利用”。
直接调整的法规
•《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生活 垃圾处理技术指南》《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试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试 行)》
关于加快培养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 发[2010]32号
• 加快资源循环利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示范,提高资源综合利用
水平和再制造产业化水平。示范推广先进环保技术装备及产品,提升污
10
染防治水平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规范》解读
水泥窑协同处置的政策支持
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文)
强化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和能源、资源单耗指标约束,对整改 不达标的生产线依法予以淘汰。
修订完善资源综合利用财税优惠政策,支持生产高标号水泥、高性
能混凝土以及利用水泥窑处置城市垃圾、污泥和产业废弃物。
11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规范》解读
水泥窑处置固体废物的实践
❖ 新北水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生料(炉渣配料)
水泥窑处置固体废物优势
污泥
去煤磨
飞灰
去增湿塔 浆渣废弃物
替代燃料 废液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流程图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规范》解读
水泥窑协同处置的政策支持
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发 [2005]21号
•推进废物综合利用。要以煤矿瓦斯利用为重点,推进共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以粉煤灰、煤矸石、尾矿和冶金、化工废渣及有机废水综合利用为重点,推进工业废 物综合利用。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China Building Materials Academy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 技术规范》解读
2020年5月6日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规范》解读
提纲
1 标准制定的背景 2 国内外标准分析 3 标准主要内容
2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规范》解读
一、标准制定 的背景
•中央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树立绿色、低碳发 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 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国家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 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
•废物产生环节要强化污染预防和全过程控制,推动不同行业合理延长产业链,加强对 各类废物的循环利用,推进企业废物“零排放”
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
•大力推行建筑节能,发展绿色建筑。推进污水再生利用和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回收,建 设节水型城市。
加快制修订水泥、混凝土产品标准和相关设计规范;
推广使用高标号水泥高性能混凝土; 尽快取消32.5复合水泥产品标准。
鼓励依托现有水泥生产线,综合利用废渣发展高标号水泥和满足海洋 、港口、核电、隧道等工程需要的特种水泥等新产品。
支持利用现有水泥窑无害化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和产业废弃物,进
一步完善费用结算机制,协同处置生产线数量比重不低于10%。
3
我国固体废物概况
❖工业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近
年来急剧增加。
❖列入国家危险废弃物名录的
危险废弃物近年来也是稳定增 长。
❖我国每年产生近10亿吨垃圾
。生活垃圾处置缺口巨大。源自科学合理地利用或处理这些废弃物, 是我国工业及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规范》解读
我国固体废物的管理
国家规划
资源节约环 境友好废弃 物处置时期
2005~
资源化减 量化无害 化时期
1995~2004
废渣处置 时期
1970~1994
简单堆放 时期
~1970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规范》解读
水泥窑处置固体废物优势
❖处置温度高 ❖焚烧空间大
❖稳定性强 ❖处理规模大
❖碱性气氛 ❖环保安全
❖停留时间长
物料
预热+升温 (+ 1250℃ )
预热器+分解炉 烟气(750℃ ) 燃烧器( 1250℃ )
分解+升温(850℃ )
20 min
25 min
物料(900℃)
部分分解+升温( 1250℃)
固-液相反应(1450℃)
10 min
熟料冷却
燃烧器 (1850℃)
熟料 (1350℃
6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规范》解读
水泥窑处置固体废物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