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水泥有限公司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

某水泥有限公司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

某水泥有限公司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前言 (1)第 1 章概述 (1)1.1 项目名称 (1)1.2 项目建设单位 (1)1.3 项目主管单位 (1)1.4 处理工艺 (1)1.5 处理规模 (1)1.6 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1)第 2 章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2)2.1 编制目的 (2)2.2 编制依据 (2)2.3 编制原则 (4)2.4 编制范围 (4)第 3 章工程背景 (5)3.1 项目所在位置概况 (5)3.2 项目建设的背景 (5)3.3 企业概况 (6)第 4 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7)4.1 项目的实施符合国家及环保主管部门的相关要求 (7)4.2 项目的建设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8)4.3 项目的实施是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条件的需要 (10)第 5 章工程建设规模 (12)5.1 危险废物来源 (12)5.2 项目主要建设规模 (12)5.3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14)第 6 章工艺方案的确定 (15)6.1 工艺选择原则 (15)6.2 工艺对比 (15)6.3 处理工艺的确定 (18)第 7 章场址建设条件 (19)7.1 选址的基本要求 (19)7.2 场址的介绍 (19)7.3 建场条件 (19)第 8 章综合处理工艺介绍 (20)8.1 工艺设备说明 (20)8.2 主要设备选型 (24)8.3 设计和设备选型原则 (26)8.4 工艺设备说明 (26)8.4 烟气净化方案论证 (27)第 9 章工程设计 (36)9.1 危险废物接收及贮运 (36)9.2 预处理系统 (37)9.3 危险废物烧结系统 (38)9.4 废气处理系统 (40)9.5 在线监测系统 (43)9.6 通风工程 (43)9.7 主要设备表 (44)第 10 章辅助工程设计 (46)10.1 总平面设计 (46)10.2 电气设计 (47)10.3 自控设计 (48)10.4 建筑设计 (51)10.5 结构设计 (53)第 11 章环境保护 (54)11.1 概述 (54)11.2 设计执行的环境保护标准 (54)11.3 主要污染源分析 (55)11.4 环境管理与监测 (58)第 12 章劳动安全与卫生 (60)12.1 编制依据 (60)12.2 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60)12.3 工业卫生 (61)12.4 消防 (61)第13章企业组织及劳动定员 (63)13.1 组织机构 (63)13.2 生产班制及定员 (64)第 14 章项目招标 (65)14.1 招投标依据 (65)14.2 招标方案 (66)14.3 项目实施进度 (68)第 15 章节能 (70)15.1 编制依据和原则 (70)15.2 主要节能措施 (70)第16章效益评价 (73)16.1 财务及经济效益评价 (73)16.2 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评价 (88)第17章项目结论 (89)前言近年来xxx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一个战略、三大战役的部署要求,围绕纵深推进工业转型战役、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工业经济,实现了平稳健康的发展。

通过加快推进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积极开展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并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开展了中小企业取缔园区污染治理及危险废物整治专项行动。

随着xxx工业经济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危险废物在数量上和种类上亦将越来越多,对于危险废物如何进行无害化和减量化处理已成为环保部门和人民群众非常关心的摆在眼前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因此xxx急需建设协同处置危险废物项目使危险废物得以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利用。

xxx政府对于城市的环境问题十分重视,决定建设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改造项目,受xxxnnn 水泥有限公司的委托,我院对xxx协同处置危险废物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

在现场勘查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我院精心组织于2015 年 1 月完成了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在编制过程中xxx各级部门及xxxnnn水泥有限公司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第一章概述1.1 项目名称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项目1.2 项目建设单位xxxnnn水泥有限公司1.3 项目主管单位xxx环保局1.4 处理规模日处理危险废物100吨1.5 总投资及资金来源本项目总投资为7500万元资金,全部自筹解决(如需其他途径筹集资金,另注明)。

第二章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2.1 编制目的1、论述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通过对公司的调查和研究,对其危险废物的产生量进行预测并就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处理工艺方案的技术可靠性、经济合理性及实施的可行性进行多方案的分析比较和论证。

3、在论证的基础上,提出推荐建设方案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2 编制依据1.国家有关法规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253 号1998年11月29日;2.主要标准规范1、《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工程设计规范》GB 50757-2012;2、《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技术规范》GB50634-2010;3、《危险废物生产水泥污染控制标准》征求意见稿;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5、《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7、《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8、《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9、《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1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11、《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96;12、《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1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1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15、《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16、《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 19-87;17、《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18、《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19、《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20、《3~110KV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92;2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1 年版》GB50057-94;22、《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 3.建设方提供资料1、《xxxnnn水泥厂扩建工程地质勘察报告》2、《xxxnnn水泥有限公司用地现状图》3、当地基础资料2.3 编制原则1、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和标准,逐步实现危险废物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总目标。

2、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选择合理的技术路线,不盲目超前或追求脱离实际的先进工艺,做到技术实用经济合理、运行安全可靠,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3、方案设计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有关法规及工程设计标准,根据其运行特点以及当地的实际条件做好各项环境保护措施,使工程周围环境卫生受到的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

4、在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的前提下,合理设计,节约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并注重场区的美观和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一致。

2.4 编制范围根据该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xxx公司改建的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项目作出分析研究,包括建设规模场址选择、危险废物处理工艺选择与设计、公用工程与辅助设施方案、环境保护、节能、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工程投资估算财务及生存能力分析以及结论与建议。

第三章工程背景3.1 项目所在位置概况3.1.1 地理位置3.1.2自然环境概况1、地形地貌2、气候条件3、水资源4、矿产资源3.1.3.社会经济概况3.2 项目建设的背景根据2007年统计,全国危险废物产生量176亿吨比上年增加15.9%,排放量11967万吨,比上年减少66.5%,综合利用量1103115万吨,贮存量24119万吨,处置量41350万吨。

依据xx省环境状况公报的数据,2006年、2008年、2009年危险废物产生量分别为110107万吨、129884万吨、1413795万吨,采用产生系数法预测:到2015年我省危险废物产生量将达到19600万吨。

由预测结果可知,在十二五期间随着我省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危险废物的产生量仍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进行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及后续处置的压力也将随之增大。

随着我省城市污水处理率不断提高,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危险废物处置问题也日益突出,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环境问题。

为了安全规范的处置危险废物,国家相继颁布了《城镇污水处理厂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和《城镇污水处理厂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试行》。

我省城镇污水处理厂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应遵循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原则,以无害化为主、以资源化为辅、结合国内外逐渐推广成功典型的做法和《污水处理厂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最佳可行技术导则》中的标准,我省危险废物处置技术应主要采用土地利用(不包括农用)和焚烧两种方式。

经济发达的市应以焚烧为主,欠发达的市应以土地利用为主逐渐过度到以焚烧为主,积极利用现有的大规模的焚烧窑炉如热电厂焚烧系统和水泥厂焚烧窑炉进行焚烧。

到2015年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率达到80%,有效防治危险废物污染环境。

3.3企业概况第四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4.1 项目的实施符合国家及环保主管部门的相关要求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 年》的总体部署,落实国务院发展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具体要求,全面推进我国大宗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工作,提高综合利用技术水平,环保部制定了《大宗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

大宗危险废物综合利用是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资源保障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大宗危险废物不当处置与堆存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的治本之策。

大宗危险废物综合利用是当前实现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更是确保我国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长远的战略方针。

十一五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积极支持下,通过全系统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国大宗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取得了长足发展。

综合利用量逐年增加,综合利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利用产品产值利润均得到较大提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保障安全、促进工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