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解读
.一般价值形式
(1)形式
1 件上衣=
10 磅茶叶=
40 磅咖啡=
20 码麻布
1 夸特小麦=
其他商品=
(2)概述
从等式看,一般价值形式似乎只是扩大的价值形式的颠倒。但是这一颠倒却反映
了价值形式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飞跃。在扩大的相对价值形式中,麻布处于相对价值形
式的位置上,一系列其他商品成为它的特殊等价形式。在一般价值形式中,麻布处于
《资本论》是马克思一生最伟大的主要理论著作,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光 辉灿烂的科学巨著。 《资本论》是给资本主义所做出的死刑判决书,它能使我们认
清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必然灭亡的趋势,树立共产主义信念。与此同时,《资本论》阐 明了未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它为我们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指明方 向;揭示了劳动与资本之间的真实关系,它为我们认识和解决当下日益严重的两极分 化问题提供思想武器。
劳动二重性有如下重要意义。 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学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该学说为劳动价值学说和剩余价 值理论奠定坚实科学基础。同时,它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从宏观上看,由于具体 劳动回答了什么是劳动、怎样劳动的问题,因而它表现出来的是社会分工的体系和社 会的产业结构状况;由于抽象劳动回答了劳动多少、劳动时间多长的问题,因而它反
b.在一般价值形式中,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唯一商品,就成了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
一般等价物。
4.货币形式 (1)形式
20 码麻布=
1 件上衣=
10 磅茶叶=
2 盎斯金
40 磅咖啡=
1 夸特小麦=
(2)概述
当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用黄金来表示时,一般价值形式就进展到货币形式。从这时
起,统一的商品世界就被分裂为两个阵营,一方是纯粹作为使用价值的商品,另一方
马克思创立的广为人知的哲学思想为历史唯物主义,其最大的愿望是对于个人的 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马克思创立了伟大的经济理论。就他个人而言,他的极其伟大的 著作是《资本论》,马克思确立他的阐述原则是“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认为, 这是“政治经济学原理”的东西,这是“精髓”,后来人可以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去研 究。
等价形式的位置上,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用麻布来表现。在这里,麻布不是某一商
品的偶然的等价物,也不是某一商品的一系列特殊等价物中的一种,而是一切商品的
共同的等价物。处在等式左端的许多种商品,都通过麻布这种唯一的和统一的商品来
表现它们的相对价值。这许许多多商品从使用价值看是千差万别的,但是它们的价值
表现却是一样的,都通过麻布表现出来,因而具有一般的相对价值形式。而在等式右
三、内容解读-第一章
(一)第一部分-价值和使用价值
商品——靠自身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是一个外界的对象。同时,物的 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其不能离开商品体。使用价值只能在使用或消费中得到实 现。
使用价值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同时,使用价值又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二)第二部分-劳动的二重性
所谓劳动二重性,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两重性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目的、操作方式、劳动对象、劳动手段和生产结果都各不相同的劳 动。具体劳动有质的差别,不同质的具体劳动生产出不同质的产品,用来满足人们的 不同需要。具体劳动的基本特征是“各不相同”。抽象劳动是人类劳动力在纯生理学 意义上的耗费——人的大脑、肌肉、神经、手等的体力与脑力方面的生产性耗费,它 是没有任何质的区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的基本特征是“撇开具体形态的一般 的无差别”。
a.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一极,从质上看,商品的价值才真正表现为无差别的 人类劳动的凝结;
b.从量上看,各种商品交换的比例和它们包含的劳动量的比例已比较接近; c.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则是一系列的特殊等价物。 (3)本质 这一价值形式反映了日益扩大的商品交换关系。在这一价值形式中,处于相对价 值形式上的商品,其价值被表现在一系列商品体上,使它真正成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的凝结。与此相适应,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则是一系列的特殊等价物。处于等价 形式上的各种商品的具体劳动,现在成为一般人类劳动的各种特殊的表现形式。 (4)局限性 商品的价值相对地表现为一个无穷无尽又各不相同的特殊等价序列,没有一个统
c.当商品 A 通过不同种商品 B 的使用价值表现自己的价值时,它就使 B 取得 了一种特殊的价值形式,即等价形式。等价形式的特点,就是使用价值成为它的 对立面即价值的表现形式;就是具体劳动成为它的对立面即抽象人类劳动的表现 形式;就是私人劳动成为它的对立面的形式,成为直接社会形式的劳动。
d.一个商品的简单价值形式包含在它与一个不同种商品的价值关系或交换关 系中。 (3)本质 在这个形式的价值关系中,A 充当使用价值的形态,是价值被表现的商品;B 充 当价值形态,是表现价值的商品。一个商品的简单价值形式,就是该商品中所包含的 使用价值和价值对立的简单表现形式。在一切社会状态下,劳动产品都是使用物品, 但只是历史上一定的发展时代,才使劳动产品变转化为商品。商品的简单价值形式又 是简单商品形式,两者的发展是一致的。 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1)形式 20 码麻布=1 件上衣,或=10 磅茶叶,或=40 磅咖啡,或=1 夸特小麦,或=其他 (2)特点
交换价值并不是绝对的。只要交换价值相等,一种商品就同另一种商品一样。交换价 值相等的物是没有任何差别或区别的。
而另外一个重要的定义是价值。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量或生 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与此同时,劳动生产力越高,生产一种物品所需的劳动时间就越少,凝结在该 商品中的劳动量就越少,该商品的价值就越小。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 的量成正比,与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 一个物可以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但,没有一个物可以是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
映出来的是社会分工的劳动比例和社会劳动的总规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 按劳动二重性的要求,在质上不断扩大合理的社会分工,在量上保持产业部门之间的 按比例关系。从微观上讲,劳动二重性原理是企业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理论基础。作 为企业,一方面要在具体劳动上改革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要在抽象 劳动上缩短劳动时间,减少劳动耗费,从而提高商品的竞争力、占领市场、实现效益。
在《资本论》面世以前,马克思讨论一般劳动和特殊劳动这一对辩证关系,主要 还是从哲学范畴出发的,这就为在《资本论》中进一步深入研究,明确把同一劳动过 程区分为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两个不同方面,提供了方法论基础。劳动的二重性理论 蕴含着丰富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整部《资本论》的研究基于同样的思想和方法。马克 思把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看作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在研究经济运动规律时,不是从 观念出发,而是从客观事实出发。
马克思认为商品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劳动, 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另一方面是抽象劳动。千差万别、满足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由 各种各样的具体劳动创造出来,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商品生产 者的劳动不管其具体形态如何不同,它们都是人类劳动力的耗费,都是人在脑力和体 力等方面在生产中的耗费。这种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 的价值,使得各种商品可以进行比较、交换。
2.资本论全书的结构
资本论全书一共有四卷,具有以下的结构。 第一卷:《资本论》第一卷是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暂时撇开流通过程和分配过 程来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问题 第二卷:《资本论》第二卷是研究资本的流通过程,这是在资本生产过程的基础 上来研究资本的流通过程,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中心是分析剩余价 值的实现问题 第三卷:《资本论》第三卷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 分配问题 第四卷:《资本论》第四卷是系统地分析批判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说,中心是 分析剩余价值的学说史。
端同它们相对立的麻布,则成了一般等价物。作为一般等价物的麻布,以它的自然形
态成为一切商品共同的价值形式,成为一般人类劳动的化身,从而,生产麻布的私人
劳动,也就被公认为社会劳动的存在形式。
(3)本质
a.从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过渡到一般价值形式是一次质的飞跃,它使商品之
间直接的物物交换发展成为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三)第三部分-价值形式和交换形式
1.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1)形式:x 量商品 A=y 量 B 商品,或 x 量商品 A 值 y 量商品 B
例如:20 码麻布=1 件上衣,或 20 码麻布值 1 件上衣。 (2)特点
a.在这个等式中,商品 A 的价值表现为相对价值,或者说,处于相对价值形 式,是价值被表现的商品。商品 B 起等价物的作用,或者说处于等价形式,是表 现价值的商品。
b.一个商品的价值性质通过该商品与另一个商品的关系而显露出来,两者包 含的抽象人类劳动相等。在商品 B 的使用价值上表现出来的商品 A 的价值,具有 相对价值形式。同时,价值量的实际变化不能明确地,也不能完全地反映在相对
价值量上。即使商品的价值不变,它的相对价值也可能发生变化;即使商品的价 值发生变化,它的相对价值也可能不变。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成绩
2015 — 2016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论文题目
资本论解读
组长 组员
张晓敏 肖秋阳 朱瑾彤 赵冰冰 刘燕君 曲雯雯 幸聪颖 陈慧蕾 徐雨轩
王硕
一、作者介绍
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 者,被称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 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家、社会学家和 社会学家。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 。
是纯粹作为交换价值的货币。
(3)货币形式的进步性
在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一般等价物的社会职能已最终地同作为商品的金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