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思想文化发展历程

西方思想文化发展历程

西方思想文化发展历程
文艺复兴:时间14-17世纪
背景:西欧文化为基督教会垄断。

14世纪以来,意大利工商业城市兴起,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资产阶级没有成熟思想体系因此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表达反封建思想。

代表人物及作品:
1、“文坛三杰”
薄伽丘《十日谈》贯穿人文主义思想(歌颂现实生活,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生而平等,反对封建等级观念),矛头直指天主教会。

但丁《神曲》歌颂现世生活
彼特拉克人文主义设个,史作
2、“艺坛三杰”15世纪后期,意大利文艺复兴全盛期现实主义艺术新时代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解破学、透视法和明暗转移运用于绘画,手法写实。

米开朗基罗《大卫》《摩西》专注人体,体现人的美感、思想意志和精神气质。

拉斐尔《西斯廷圣母》古典美术精神的典范,圣母像优雅和谐人性化。

3、16世纪英国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
意义:欧洲历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进宗教改革出现,推动资本主义发展,为近代科学的发展创造条件。

宗教改革:时间16世纪
新教路德宗(路德教):背景:天主教垄断西欧思想文化,讲究因行称义。

1517年,教皇利奥十世以修建教堂为名向教民兜售赎罪券。

内容:德国的马丁路德针《关于赎罪券的功效》(又名《九十五条论纲》),主张因信称义。

教徒只要内心虔诚悔罪就能得到救赎。

影响:是反对天主教的社会和思想改革运动。

新教登上历史舞台,拉开德国宗教改革的序幕,与天主教、东正教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新教加尔文宗(加尔文教):内容:1536,加尔文出版《基督教原理》,主张信仰得救,反对天主教等级观念和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

提出“先定论”(核心)
影响: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世俗生活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合理性,为以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

本质: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启蒙运动:时间18世纪
背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反对封建统治与教会特权斗争深入展开,以法国为中心的欧洲启蒙运动拉开序幕。

人文精神:理性、科学、平等、民主
代表人物及思想: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三权分立”
伏尔泰: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开明君主制、民主政治
卢梭:《社会契约论》天赋人权、人民主权
德国康德:《纯粹理性的批判》人非工具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人类的主体地位。

影响: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阐释自由、平等、人权、民主、法制和三权分立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扩展到构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高度。

具有鲜明政治革命性质,为资产阶级革命作出舆论准备,为人类社会创造宝贵精神财富。

近代科技革命:16-19世纪
天文学:哥白尼“日心说”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意大利的伽利略开创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近代科学之父”为牛顿经典力学创立奠定基础。

物理学:英国的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微积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建立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以严格数学方法和逻辑体系把宇宙间运动统一起来。

影响:标志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引发了英国工业革命为起点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为法国启蒙运动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基础。

生物学:达尔文“进化论”《物种起源》建立起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严密生物进化理论。

论证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观点。

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神学理论和统治。

1863赫胥黎《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从解剖学的角度论证人猿同祖的学说。

蒸汽机:瓦特改良纽可门蒸汽机影响:解决了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为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发展铺平道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是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电的应用:19世纪进入电力时代。

奥斯特电磁学理论安培麦克斯韦加以完善
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发明大王”爱迪生一系列电的发明改进(电灯、电话、电影等)
影响:提供更为便捷廉价的劳动力,推动生产发展掀起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变革和文明进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紧密了世界的联系。

现代科技革命:20世纪以来(物理学)
物理学
背景:随时代发展,一系列经典物理学解释不了的新发现,使经典物理学出现危机。

相对论:内容:德国爱因斯坦“相对论”基本原理“相对性原理”“光速不变原理”时间空间运动质量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相对的可以互相转化。

影响:解决了19世纪末经典物理学危机,广泛解释不同运动状态的物质,创立一个全新的物理学世界,扩展物理学应用的领域。

打破绝对化思维模式,提供辩证看待世界的途径。

量子理论:内容:德国普朗克辐射像物质一样是由具有能量的基本单位量子实现的。

爱因斯坦提出光的量子理论、玻尔提出原子的量子理论研究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为主。

影响:相对论和量子理论构成了现代物理学基础,弥补了经典物理学的不足,开阔了视野,推动生产力发展,根本改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

生物学遗传工程(基因工程)1997年人类第一次用哺乳动物已分化的体细胞克隆成功。

克隆羊“多莉”。

生物工程技术在农业、医药等行业有广阔发展前景(转基因技术)
空间技术1957 苏联“东方一号”载人宇宙飞船加加林(人类第一位太空人)
1969 美国“阿波罗-11”登月飞船登月,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登月。

航天事业发展应用于气象、资源勘测、通信等领域。

网络技术1946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发展方向:1、存储量更大运行速度更快
2、体积更小,更轻便实用。

影响:改变传统信息传播方式,信息产业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提高劳动生产率,将
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
背景:资产阶级的腐朽统治,以及私欲横流的社会现象引起了人们对现实的不满。

代表人物及作品:
拜伦英国民主思想和反叛精神,抨击封建专制《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唐璜》
雪莱英国乐观主义精神对人类未来的憧憬《西风颂》
海涅德国讽刺性、革命性、战斗性《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
特点:想象力丰富,注重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情感。

现实主义文学
背景:资本主义社会拜金之风盛行,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促使人们对社会现实进行反思批判。

代表人物及作品:
法国:司汤达《红与黑》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英国:狄更斯《双城记》俄罗斯: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特点:注重细节描写,通过现实描写剖析社会问题的本质,抨击社会现实。

“社会的镜子”无产阶级文学
背景:19世纪中叶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革命思想扩展到文学思想领域
俄国高尔基《母亲》《海燕》
荒诞派
背景: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的冲击使人们先入苦闷和迷茫。

批判现实的同时兴起了反传统、反理性的现代主义潮流。

爱尔兰贝克特《等待戈多》
特点:强调个人主观感受,用夸张怪诞的手法渲染苦闷迷茫的情绪。

影响:给文学艺术领域带来了冲击与震撼,丰富了创作理念和手段,与现实主义互相渗透,
18-19世纪之交,是欧洲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的时期
代表人物及作品;贝多芬《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合唱交响曲》
影响:古典音乐的登峰造极和浪漫音乐的先河。

世纪
美术特点:直接描绘阳光下物像和强烈个人主观感受。

是感觉和观察方式的变革。

代表人物及作品:莫奈《日出印象》《鲁昂大教堂》《干草堆》
音乐: 特点:强调声音的响度和音色,取代传统音乐的调式和和声体系,用音乐提供一种暗示或心境。

德彪西《牧神午后·前奏曲》
影响:开辟艺术的新天地,拓展了审美领域,为艺术提供新途径
20世纪以来
美术: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塞尚《埃斯泰克的海湾》梵高《向日葵》
高更《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
立体主义毕加索《格尔尼卡》
电影与电视
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美国格里菲斯“现代电影之父”电影杰出表演家卓别林英国贝尔德发明电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