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通信市场研究报告

中国通信市场研究报告

中国通信市场研究报告一、概论根据国务院5号文件对国手机市场进行了规,促使了我国手机生产厂商的良性竞争。

按文件规定,凡在中国境生产手机的厂商须经信息产业部批准并发放许可证方可。

到目前为止,我国手机生产厂商已经发展到37家,形成设计年产手机2.5亿部的生产能力。

已经获得GSM生产牌照的国企业为29家,可生产CDMA手机的厂商为19家,同时拥有GSM与CDMA生产牌照的有11家。

初步形成了以、等9家生产企业为主体的北方基地,以地区9家企业为主体的南方基地和以长江三角洲地区6家生产企业为主体的华东基地。

产本报告从手机产品生产策略、品牌营销及渠道建设等几个方面详述了国手机产业的竞争态势。

1、2002年我国手机行业回顾2002年是我国加入WTO后的第一年,在全球移动通信业状况低迷的大环境下,我国移动通信市场依然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发展势头。

目前,我国移动通信网络的规模和用户总量均居世界第一。

在移动通信用户大幅增长的推动下,我国手机制造业也保持了稳定快速的增长。

信息产业部对全国手机企业的重点监测显示:2002年全年,每月累计产销量的同比增长率基本上都在30%到54%之间(见图1),保持了平稳的增长态势。

(1)2002年GSM手机同比增长率(%)信息产业部监测的30家GSM手机生产企业和19家CDMA手机生产企业,2002年共累计生产手机1.3亿部左右,同比增长40%,累计完成出口5000万部,同比增长30.4%。

从CDMA手机的市场销售情况来看,2002年前5个月市场反应平淡,6、7月份以来,CDMA手机的销售相对第一季度呈现出了异常火爆的场面,从8、9月份以来,CDMA用户更是以几何级的速度递增,截至12月25日,中国联通CDMA用户已经达到701.2万户,完成全年计划。

可以说,经过一年的运营,用户对CDMA的认知程度提高,我国CDMA已经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

从目前的CDMA手机生产情况来看,产量最大的企业是摩托罗拉(中国)电子,其后是东信移动、三星科健移动通信技术、浪潮乐金数字移动通信和南方高科。

国产手机在迅速崛起后,保持了平稳的增长态势。

自从2002年2月份,TCL开始和波导共同挺进手机产销前十名之后,国产手机种强劲的发展势头得到了进一步的稳定和扩大。

按中国手机产销量的品牌占有率来看(见图2),波导和TCL仅次于三大国际巨头诺基亚、摩托罗拉和西门子。

(2)2002年国产手机GSM手机产销量品牌占有率2002年,无论是在产量还是销量方面,国产手机所占份额不断提高。

2001年底,国产手机产量所占份额为12%,截至2002年12月,该比例已上升至22.77%;销量所占份额由11.9%上升至21.66%。

国产手机去年取得如此好的销售业绩原因之一是国产手机企业具有本土优势,善于把握中国手机的流行趋势,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准确地迎合中国市场流行的感觉。

目前,国厂商推出新款手机的速度已经明显快于洋品牌。

同样,在性能价格比上,国产手机也毫不逊色。

因此,国产手机种类和外形的多样化、越来越过硬的质量和相对低廉的价格大吸引了消费者,促进了国产手机的热销。

国产手机去年产销所占份额增长的另一原因是个别国产手机企业的快速增长带动了整个国产手机的增长。

从2002年的情况来看,有3家国产手机生产企业的产销量同比增长率相当高,都在300%以上。

其中,TCL的产量同比增长率达到353.2%,销量同比增长率达到375.6%;厦新电子公司手机的产销量同比增长分别达到了772.7%和889.3%;中电通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产销量为765.6%和954.9%,同时,国产手机企业的手机生产规模也在不断扩大,2002年手机产量达100万部的国产手机企业已达8家。

(3)2002年CDMA手机市2001年8月底,国家计委批准了19家CDMA手机生产企业。

其中除摩托罗拉之外,其余18家企业全部为国产手机生产企业,但是由于国手机企业在核心技术方面的欠缺,只能采取“市场换技术”的中外合作方式,以求得自身在巨大市场中的稳步发展。

几乎每一个中国手机制造商身后都有一个日手机制造商的影子。

科健之于国三星就是最为典型的例子。

2002年2月,三星科健移动通信公司成立,总投资6000万美元,三星占49%的股份。

目前三星面向中国市场销售的CDMA手机全部由此合资厂生产,并无进口。

另外,还有浪潮LG、京瓷振华、三洋等等,大多数获得CDMA生产牌照的国产手机企业都选择了合资公司的形式向市场供货。

由于用户对CDMA的认同度不断提高,加上2002年后半年CDMA 市场的正式启动,手机厂商之间CDMA手机市场大战的硝烟是越来越浓。

2002年12月22日,国手机巨头LG在华正式推出其第一款 CDMA1 X 手机。

同时宣称,LG电子2003年的目标是达到中国CDMA手机市场占有率的30%,并且力争在2005年前成为全世界五大手机生产商之一。

而此前,摩托罗拉、三星、TCL等手机厂商已经率先推出各自的 CDMA1 X 手机。

同时,日本东芝也对外宣布,该公司将于2003年2月在中国市场推出带有照相镜头、可传送视频短信的 CDMA1 X 手机。

此情此景和联通在2002年初推出CDMA网络时众手机厂商纷纷观望而不肯批量生产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4)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为了适应当前国手机市场的需求特点,2002年我国外商手机品牌平均每两个月就推出一个新机型,不断地以更高的技术、更新的功能来推出产品,体现出“新”的时尚。

国产手机更是不甘落后,凭借着对市场特有的敏感,他们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局部创新中,设计出了真正符合中国人消费习惯的手机产品。

如2002年在中国手机市场上,从“品牌导向”向“机型导向”的转变过程中,手机的主流风格已经由“直板型”悄然演化为双屏、彩屏的“折叠型”。

波导2002年一年中就推出20余款小巧轻薄的折叠机。

在2002年手机机型更新中最为突出的应该是彩屏、摄像手机的主流趋势。

自2002年8月索尼爱立信最先在中国推出第一款彩屏手机之后,打着各类“标签”的彩屏手机开始频繁登陆,并逐渐演绎成主流。

从最初的256色到4096色直到65536色,彩屏手机正一步步由概念走向实用,最初的256色只是初步实现了彩色化,离颜色逼真还有较大差距。

而在达到65536 色后,如多媒体短信、彩色游戏、丰富多彩的背光等都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满足。

目前,达到65536 色的有大显 D3100 、联想1188等。

由于具有带外置摄像头、支持彩信功能、数码相机功能等卖点,可拍照手机深受消费者的欢迎,迅速成为市场热点。

目前,市面上具有代表性的可拍照手机有索尼爱立信的T68 ie 、诺基亚7650、松下GD88和三星 X199 CDMA 手机。

(5)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尽管国产手机企业在国手机市场上已经有了不俗的表现,但是,与众多的外资手机企业相比,国产手机企业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国产手机企业规模仍偏小。

以GSM手机生产为例,几大国际手机巨头在国的合资厂商生产能力都很高。

如摩托罗拉(中国)2002年累计产量已在2000万部以上,首信诺基亚移动通信的累计产量也在1500万部以上。

而信息产业部监测的12家国产手机企业中,2002年累计产量在200万部以上的只有3家。

研发取得进展,总体仍处劣势。

我国手机生产企业的研发技术实力在短时间取得的进步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技术差距使国产手机仍摆脱不了受制于人的局面。

对3G标准,国外已经研究了六年至八年,而我国3G标准研究才两三年。

在GSM手机方面,虽然国产手机企业已从“贴牌”生产进入了核心技术研发层面,在技术开发方面和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正在缩短,但国产手机企业总体技术水平仍远落后于外资手机企业,核心技术几乎全部掌握在外国人手中。

国产手机生产企业还没有完全掌握制造移动的基带芯片、射频芯等核心技术。

二、市场竞争格局分析1、中国手机产业的结构在巨大市场需求的牵引下,在移动通信专项的推动下,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已经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投资领域。

仅就信息产业部组织调研的35家企业来看,总投资额达50.5亿元,其中87%为企业自筹、银行贷款和地方政府配套资金。

近几年外商对移动通信整机及配套的基础产品的投资达到170多亿美元。

摩托罗拉、诺基亚进一步加大了在中国的投资计划;爱立信、西门子、飞利浦纷纷关掉本国的工厂,转移到中国。

与此同时,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阿尔卡特等跨国公司纷纷在我国投资设立面向全球、高水平的移动通信技术开发中心,不断增加研发投入,提高在中国企业的技术水平。

我国已经成为移动通信产品的生产加工研发基地。

移动通信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国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引导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带动了企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为加快国企业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国家加强了对国通信市场的监管,国务院5号文件规定任何厂商在中国境生产手机须经信息产业部发放许可证方可生产手机。

国手机市场在国家政策的扶持和保护下,我国手机生产企业从1997年的5家发展到2002年的37家,已形成年产手机2.5亿部的生产能力。

我国手机生产企业初步形成了以、等9家生产企业为主体的北方基地,以地区9家企业为主体的南方基地和以长江三角洲地区6家生产企业为主体的华东基地。

北方、南方和华东三大手机生产基地的年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44.9 %、22.6 %和23.4 %,生产总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1%。

目前已取得信息产业部GSM手机生产许可证的国产手机企业有12家这12家企业是:中科健、康佳、中兴通讯、南方高科、厦华电子、通信、波导、海尔、TCL、首信、熊猫、厦新;生产CDMA手机的企业有19家除了摩托罗拉外其余18家都是国产手机生产企业它们是波导、中科健、中兴、首信、TCL、海尔、东信、康佳、南方高科、中电通信、大唐、振华科技、浪潮、海信、大显集团、普天通信、设备厂、厦华。

2、国外厂商主导手机市场发展潮流未来的市场必然是创新者领导的市场。

国外厂商将领先品牌的核心优势、出色的运作和不断创新的产品转化为强劲的赢利。

国外厂商应对行业增长态势的变化的综合实力能力强。

其新产品系列将带来增长的潜力,尤其在游戏、图像和企业市场方面,国外厂商能够充分发挥他们在技术研发、品牌形象、技术实力、产品定位和生产规模方面的优势从而确定了其主导地位。

国外厂商通过不断推出具有MMS、Java和浏览器功能的彩屏手机等新款手机,继续凭借技术创新的优势加强行业领导者的地位。

国外厂商一直采取高中低档系列产品的全面覆盖策略,以低价位手机争夺市场份额;用中高档及高档手机的高利润来平衡低价位手机的利润空间。

跨国公司在华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国手机产业市场竞争加剧。

2000年以来,国际手机市场需求不旺,大批OEM企业以为跨国公司代为加工、产品全部出口的名义欲在我国境设立手机装配厂,实则欲借中国国市场消化其巨大的富余产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