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细管理提升城市品质未来成都建设内陆开放型区域中心,推进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建设的过程,既是成都的发展目标,也是成都经济重要的增长动力。
如果说交通建设构建了城市的主动脉,承接产业转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增强了城市的造血功能,空间形态的优化提高了城市的承载能力,那么现代化的城市管理则是提升城市精气神的关键。
它可以降低城市运行的成本,提升效率,提高品质,树立形象,是建设开放型区域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重要支撑。
城市管理水平是衡量一个城市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聚神会,朝气蓬勃,秩序井然,气象万千。
良好管理下的城市如同青年,精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
科学、严格、精细、长效是发达国家城市管理最成功的经验,博采众长、与时俱进是开创中国城市管理新局面的有效途径。
成都要推进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建设,就必须瞄准国际先进城市的管理经验和方法,转变规划不精、忽视细节、标准模糊,执法不严的粗放的城市管理方式,从细处入手,防微杜渐,全面推进科学、规范、系统的精细化城市管理。
精细化:现代城市管理之核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首先认识到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是密不可分的,进而认识到了城市管理是规划、建设、运行全过程的管理。
20 世纪80 年代初,西方国家掀起了新公共管理运动,精细化管理的思想和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国政府部门和公共管理领域,并取得显著成效。
在这样的碰撞下,一些世界级城市将精细化管理的思想融入城市管理的各个环节,令城市的品质得到了大幅提升。
首先,这些世界级城市非常注重规划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城市发展各个方面的需求统筹纳入规划之中。
摒弃粗放的城市规划理念,把香港的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结合非常紧密,交通规划与土地使用规划也融为一体。
中区仅平方公里的面积就密集了80万个工作职位和差不多100 万人的住房。
除了这里还有居民区所需的一切设施,而这个区域的面积还不足一个标准国际机场面积的港岛CBD外,2 倍。
新加坡目前仅占用了国土规划面积的40%左右,是世界上土地利用率最高的国家。
坡在城市规划中,常有“留白”空间,即将部分城市土地暂时“闲置”起来,既防备相邻城市片区长远发展或新增功能的需要,又为规划失误因采取补救措施而提供用地空间,因土地储备而增值。
新加甚至还其次,注重完善管理制度体系,每一项制度背后都有一系列配套制度作为支撑,用完整的制度链条来保证实施效果。
韩国首尔的交通管理,变“交通供应管理”为“交通需求管理” 出行,号召私家车主从周一到周五自愿选定一天作为汽车休息日, 费优惠和保险费优惠。
强调地铁等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与整合, 出行效率。
东京设计了一系列措施促进生活垃圾减量: 一是净菜进城。
少 20%的因蔬菜产生的生活垃圾。
二是限制消费性包装。
从生产领域限制包装开始,实现对 垃圾产生的全过程控制。
三是家庭垃圾付费。
收费方法是根据排放垃圾的数量来确定, 排放 越多缴费越多。
实行这种累进计量收费后,东京的可燃垃圾减少了%,不可燃垃圾减少了 %。
第三,刚性的法律法规为精细化的城市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400 多种。
对建筑物、广告牌、环境卫生、公共绿化、公共厕所 对违反规定的内容都提出了明确的惩罚标准和措施。
环卫管理人 可报警强制执行; 警察对违反环境卫生法规的人员, 可以进行为促进3R (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政策的实施,建立一个良好的资源循环社会, 日本制定了一系列基本法规。
自 2002 年执行《建筑垃圾循环利用法》以来,东京的建筑垃 圾得到大量利用,废水泥再利用率达到 99%以上,沥青再利用率达到 99%,木材再利用率达 到 80%。
可见, 讲求规划的科学性, 制度的系统性,重视细节的管理, 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严 格执法是这些国际化城市的共同经验。
精细化城市管理, 就是以法律法规为依据, 运用现代 管理模式,对管理对象实施精细、准确、快捷的规范与控制,从而有效提升管理效率,迅速 改善城市市容市貌。
全面优化 :成都精细化系统管理新实践建设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 建设内陆开放性区域中心和国际化城市, 意味着成都在区域 经济中的功能定位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成都要高位求进, 这决定了成都的城市管理理论和方 法必须屏除传统的管理思想和方法, 统筹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管理全过程, 一系列精细化的基本原则,以达到城市管理的最佳目标。
何为精精心规划,精确操作,精准定责。
何为细制度细密,管理细致,标准细分。
年,成都做出许多突破和创新, 从城市管理的各个环节入手, 设计全方位的精细化城市管理 系统。
精心顶层设计,鼓励居民减少私家车 遵守的汽车可享受汽车税 提高公共交通服务的质量与统计显示, 净菜进城可以减新加坡城市管理立法达 等硬环境都作了具体要求, 员在执法中如遇到不配合者, 处罚或逮捕,移送法庭判决。
确立2012从经验式管理向科学化管理转变成都首先从城市管理体系的源头出发,开始强调以精细的规划来奠定城市管理的基础,以刚性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城市管理的地位。
在“北改”和天府新区的建设中,成都坚持把“产城融合”作为城市规划的主导理念,推行产业复合、规模适当、职住平衡、服务配套的空间组织方式,让市民能够在相对独立的城市空间单元中实现就近就业、就近购物和就近休闲。
布局融合、功能复合,既减少了出行需求,避免因大规模出行带来的交通流对城市的压力,也方便了市民工作生活。
科学的规划还能为城市发展预留空间,为精细化城市管理提供良好的先天条件。
除了科学规划,刚性的法律法规也是良好的城市管理不可缺少的制度保障。
2012年9 月22日,市人大发出公告,公开征求《成都市环城生态区保护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的修改意见。
成都市环城生态区,是全市生态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条例》明确了环城生态区保护的原则:生态为本,科学规划,统筹建设,严格管理,并着重强调了规划的法律地位。
条例还严格管制了环城生态区生态用地及相关区域的用途。
这是一部从着手起草至最后通过,全部制定工作在一年内完成的新法规。
在中心城市的近郊设立生态隔离区,并通过立法形式予以保护,在国内尚无先例。
而科学化管理的另一层含义,则是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为城市管理变革提供了新的视野。
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必然要以完善的市政设施和先进的技术手段作为支撑。
成都的数字化城管建设一直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
2012 年,我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已经从成都二圈层扩展到三圈层,基本实现全域覆盖,还向小区院落、乡镇延伸。
而在中心城区,武侯区等早已建立数字化城管的城区,则通过建立数字对讲集群、拓展天网移动巡查系统,制定发现处置考核细则等多项措施,提高数字化城管的能力。
精细制度体系从运动式管理向制度化管理转变合理整体的城市规划是城市管理的有效基础,而强力长效的城市管理制度则是完全实现城市规划的重要保障。
精细管理的最有效办法,就是用制度来管理。
成都从1995 年起开始实行商家店铺“门前三包” (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于缺乏得力的监督处罚措施,商家参与的自觉性有待提高。
成华区新鸿路街道办事处给辖区内的每个商铺都量身定做了各自的“诚信档案”10 次以上违规行为,将记入“不诚信记录档案” ,将影响商家的年审办证等行为。
,但是由。
对于诚信档案”制在新鸿路街道办事处辖区实践 1 年多来, “门前三包”履约率从 2010 年的 50%上升 到 2011 年的 98%,出摊占道率则从 2010 年的 30%下降到 2011 年的 2%。
2012年 5月 28日,市门前三包推进办公室召开新闻通气会, 通报了在全成都, 针对“门 前三包”不作为的商家店铺,其违规信息录入到诚信系统,作为其今后申报有关工商、 卫生 等行政许可和文明单位是否获准的重要依据。
将违规行为的处罚纳入诚信系统, 这是一成都 的创新举措,完善了门前三包的制度环节。
2012 年,成都开始架构城市管理的一系列“提升实践”制度。
出台《成都市中心城区 环境卫生作业与管理规范》 ,其中包括 24 小时无缝隙环卫清扫保洁制, 垃圾不落地运输制, 全方位提升了成都的环卫保洁标准。
问题,从这个核心的制度就破解了。
成都 2012 年还确立了全新的《非机动车管理规范》督管理技术规定(暂行) 》,《成都市建筑垃圾全密闭运输和公司化运营管理实施办法》此外,《成都市城市管理局国际化城市建设行动纲要()工作实施方案》于 2013 年 1 月初步亮相,这为未来 5 年成都城市管理明确方向,内容涉及环境卫生、城市视觉形象、市 容秩序、城市道路桥梁管养、数字化城管、基础设施、扬尘治理等七大提升工程。
架构系统的管理措施从问题式管理向预防式管理转变良好的城市管理不应该把问题的善后处理作为工作的最终目的, 而是把找出问题产生的 原因、消除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控制类似问题再度产生的措施作为管理的重中之重。
从 2008 年以后,中心城区每年汽车增量在 20%左右,而道路增量只有 6%,远远不能满 足需求。
2012 年,早晚高峰期的平均车速仅有不到12 公里/ 小时,相当于自行车的平均车速。
供应 -需求,乃硬币的两面。
修路,增加道路供应自是缓解问题的重要手段,而交通需 求管理的重要性也越发被管理层重视。
汪金宝家住交大附近,以前自驾车上下班。
2012 年 10 月后,汪金宝的上下班时间大大 缩短,从以前的 35到40分钟缩短到只要 15到 20分钟。
汪金宝是市交管局科规处处长, 而 这一变化正来自于国庆期间交管局等部门推出的限行措施。
成都从 2012 年 4 月 26 日起,由二环路全线和红星路南北段、 道、川陕路、川藏路等七个放射性干道组成的“一环七射”区域实行尾号限行。
10 月 8 日起,限行范围扩大到成都三环路与二环路区域内所有道路。
限行后, 峰平均车速提高到 18公里 /小时。
加大交通需求管理力度,将是成都未来交通管理的重点内容之一。
白色垃圾快速消除制,困扰成都多时的深夜环境卫生保洁 ,《成都市城市道路桥梁检查井盖监蜀都大道东西段、 金牛大 从 2012 年 全市早晚高”汪金宝说。
言之意,除开限行,今后成都将出台系列措施引导市民减少私家车出行。
限的同时,相关部门配套多项服务措施,力求“限” “疏”结合。
利用国庆长假,成都推出配套措施:增设轻微交通事故“快撤快处快赔”中心;推出出租车“预约电召”;12 座以上单位客车可申领交通车证;为车辆广开“停”路,方便换乘公共交通;为受限车驶离受限区域“给出路”……其中,最让老百姓叫好的是“免费公交”,从10月10日开始,成都44 条公交线路车实行免费,鼓励市民选择公交出行。
有“限”“有疏”,这体现的不仅仅是管理措施的完善,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