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预算模式
新绩效预算
美国实施绩效评估,获取绩效信息工具:
1、项目评价评级工作(PART) (Program Assessment Rating Tool)
25个问题组成 四方面内容:项目设计方面、战略规划方面、项目管 理方面、绩效报告方面。 对上述25个问题的回答被转化为标准评分 (分值从0 分—100分),然后按照一定权重被合成为总得分。根 据总得分的高低,项目被归为有效、比较有效、基本 有效、无效或者无法下结论等绩效类别。
预算的政治观点与经济观点是否可以融合,
如果可以,如何融合呢?
对预算活动进行分类:价值可比的同质性活动 以及价值不可比的异质性活动。
前者遵循经济原则,或者强调政治因素。
理性预算改革
从20世纪50年代起,以美国为首进行预算改
革。
希望用理性的预算分析来取代政治判断和预算
基数在资金分配中的影响。
计划项目预算(PPBS)
第二次大规模的预算改革是60年代美国兴起 的规划项目预算系统(英文:System of Planning Programming and Budgeting ,简称 PPBS)
零基预算(ZBB)
对应英文:Zero-Based Budget 20世纪80年代前的最后一次重大的预算改革 。 在纯粹零基预算编制制度下,所有计划必须每 年进行重新评估,并重新开始分析计划是否符 合要求。 实践中,时间限制以及零基预算运作所需要的 技能,每年都重新编制预算根本不可能。 事实上,零基预算编制方法只是对少数新增项 目进行审查。
第七章:预算模式
理性预算改革(重点)
预算资金的内在分配逻辑
预算中著名的科依问题:“应该在什么基础上决定将资 金X分配给活动A而不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动B”(key,1940)
预算分配过程中到底是依据什么来配置资源呢?
预算资源配置过程到底是经济的还是政治的?
预算的政治观点
预算配置的政治观点认为预算资金分配是一个政治 问题,竞争性集团的相对政治力量而不是其支出估 计最终影响了预算决策。(Key,1940) 预算是一个政治过程,“预算是政府维持生命的血液 ,是政府正在做的或者打算做什么的财政反映,预 算问题不仅是如何实现预算收益最大化,而且还体 现谁应该获得预算收益以及获得多少”( Wildavsky,1961),预算实际上是在不同人之间 的分配,预算分配关注的不是不同活动之间的效益 和价值,而是不同人的损失或收益。
预算模式
分项列支预算
1
绩效预算 计划项目预算 零基预算
新绩效预算
传统预算
分项列支预算( line-item budget) 支出用途预算
概念:根据详细的预算科目体系,部门资金被 分解到各个具体的支出科目,并被详细地分行 罗列出来,每一行就是一个支出科目,表明具 体的资金用途,对应申请的可使用资金数量。
预算决策重点 传统预算 绩效预算 计划项目预算 零基预算 新绩效预算 投入 产出 政策目标 与目标相关的 优先顺序 结果 预算程序 自下而上 自下而上 自上而下 自下而上 自上而下 自下而上 职能取向 控制 管理 计划 控制/计划 分权/集权 集权 分权 集权 集权
计划、管理 分权
“红绿灯”评估体系直观地展示了各部门加强项目绩效 管理的进展情况,是美国政府推动预算绩效改革的重 要工具。
应用“三色系统”对联邦政府部门进行的绩效评价
联邦机构管理记分卡 2002年12月31日 状况 人 力 资 源 资 源 使 用 财 务 绩 效 电 子 政 府 预 算 和 绩 效 集 成 R R R 总统管理议程进展情 况 人 力 资 源 资 源 使 用 财 务 绩 效 电 子 政 府 预算 和绩 效集 成
2006财政年度的总统预算案也清楚地表明:“连续数 年不能证明其价值的项目,很可能面临其资金被调整
到更具绩效的项目上的命运”。
新绩效预算
美国的新绩效预算
三、公开绩效信息,提高财政透明度 政府开通了网站,向美国公众提
供项目绩效信息。
目的: 提升了公众对绩效及结果的关注度 使公众得以更加深入细致地监督各政府部门 增加了各部门改进项目管理措施的透明度
引导各政府部门更加清晰地表述项目目标和成果
绩效预算与新绩效预算的区别
美国联邦政府部门的产出测量和结果测量
部门 产出测量 结果测量
高等教育
学生在校天数
毕业的学生 退学率
美国联邦机构的“三色绩效评价”系统
现状评分说明 绿色 黄色 红色 绿色 该机构满足了所有标准 该机构只是实现了部分标准,有待改进 该机构存在着一些严重漏洞 按计划实施
黄色
红色
计划实施不能按时保质完成,或存在问题因而需做些 调整才能完成
计划难以完成,若不采取重大措施则计划不可能完成
农业部 R R R Y 国防部 Y 环保署 …… R R R 教育部 R R R Yꜛ
B Y B B B Y
B B Y B B Y B Y Y
新绩效预算
美国的新绩效预算 二、运用绩效信息,改进预算决策和项目管理
结果:
1、国防部总部裁员11%,2001年裁减3000余人 2、全国的公车数目从2001年的586450辆减少至576039辆,共 减少10000辆。 ……
缺点: 1、忽略对产出的重视 2、支持基数加增长,妨碍资源配置效率 3、管理的灵活性下降
分项列支预算
前景: 有顽强的生命力
1、告知了支出项目的成本
2、简单易行
3、与政策分析兼容
4、适合较低层级的政府
渐进预算
在传统预算模式下,对于预算资金的需求是自 下而上形成的,预算决策是按照基数加增长的 模式做出的。
理性预算模式特点
1、试图将完全理性引入公共预算中 2、视预算过程中的政治因素为公共预算缺乏 效率的根源,希望将政治因素排除出去。 这两点注定了80年代以前的理性预算改革以失 败而告终。
新绩效预算
英文:Performance-Based Budget( PBB) 背景:新公共管理运动,强调注重结果、以顾 客为中心、向雇员授权等原则来改革政府。
书籍:(美)戴维· 奥斯本 特德· 盖布勒《改革政府》
20世纪70年代与80代初,为了应对财政危机 、削减公共支出以及环节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 危机。
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英国、美国等
新绩效预算广泛运用
绩效评估和绩效预算是当今世界很多国家为促 进公共管理转型所作努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50个州中有47个采用了某种形式的绩效 预算系统 超过 三分之二的OECD成员国在政府预算 文件中报告非财务性的绩效信息.
理性预算改革
50年代 绩效预算
重在“产出”
60年代 计划项目预算
70年代 80年代 零基预算 新绩效预算
重“政策引导”
取消“基数” 重“结果”
预算改革的目标
适合性:社会重要性、政策优先级
效率:投入与产出之比 效果:投入与实际成果之比
预算模式完善的原则
计划 管理 控制 效率与效果 优先性 问责
预算的经济观点
预算分配的经济观点认为,预算资金分配是一个经济 上的理性计算问题,公共经济学家更关注优先权的选 择(Rubin,1990)。 经济学家认为在涉及政府的不同支出领域分配时使用 边际效应分析是适当的,即资源在不同用途上分配的 结果应使各种支出的边际满意度相等。可以通过理性 计算来实现。
英文:Performance Budget(PB) 1949年美国胡佛委员会提出了绩效预算的概 念
虽然当年的预算厚达1625页,但它却没有告诉我们政
府要做的事及其要达成的目标,因此建议预算应该建
立在功能和活动上,应该根据完成的目标而不仅仅是 对支出进行分类来表明政府的目标。
绩效预算的内涵
世界银行专家沙利文:
新绩效预算
与以往预算改革的区别:
1、强调的是支出的最终结果,而不只是产出
2、依然注重政治因素在预 算过程中的作用, 政治家在确定财政收支总额、战略目标以及支 出重点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 3、注重分权,重视总额控制等
新绩效预算的价值
1、实现从“手段”到“目的”的转变,实现公 共预算的政策目的
重投入(资金分配)而忽略服务公众目的
新绩效预算
美国1993年联邦政府推出了一项宏伟的“全 国性绩效评估”计划,随之在州和地方政府推 动了大范围的行政改革。 过程:
1993年美国国会通过《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 》,明确要求美国政府发布其战略规划、政策 举措并报告实施结果。 随之,克林顿总统发布《总统管理议程》和预 算与绩效一体化倡议。有两个目标:1、提高 项目绩效,2、对成功项目给予更多资金支持
目标:对预算投入进行严格控制,主要关注 公共资金是否存在滥用,政府机构的支出行为 是否恰当等。
分项列支预算
支出用途分类:
1、个人服务成本 2、雇员利益 3、服务购买支出 4、商品购买支出 5、资本性支出 6、资金转移
分项列支预算
优点: 1、提供了关于谁在政府做事以及做什么事 的大量详细信息。 2、有助于对支出机构的支出行为实行预算 控制 3、功能预算,易于理解和比较
2、改变支出机构的动机,达到控制支出总额的 目的
支出冲动☞慎重申请资金(签订绩效合同、拿到钱要 实现目标)
考试结果
毕业生被雇佣的比例 死亡率 病人反馈效果 重新入院率 服务人数在总人口中 的比例 晚点的比例 案件被查清的比例 反应时间 公民满意度
医院
病人住院天数 平均停留时间 入院率
公共交通
交通工具的英里数 乘客人数
警察
巡逻的小时 调查的犯罪案件 逮捕的次数
预算模式的比较
绩效预算的程序
编制预算时
根据机构的功能,以项目或者活动为核心,以效率为 目标,对活动的运作进行分析,一边考虑产出、一边 考虑成本,确定绩效单位并对之进行测量,确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