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审计实务 (1)
反向关系。也就是说,重要性水平越高,应 获取的审计证据越少;反之,重要性水平越低,应获取的审计证据越多。
❖ 【布置任务二】
❖ 【一】分组(5组或6组) ❖ 可自发分组或指定分组,每组确定的小
组长负责复核。
❖ 【二】发放资料
❖ 一、教师准备:提供喜洋洋食品加工企业
有关资料
❖ 在上表中,方案1是按1%对各资产进行同比例分配。一般来说, 这并不可行,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对其进行修正。由于应收账款和 存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较大,故分配较高的重要性水平,以节 省审计成本,如方案2与方案3。而固定资产虽然金额较大,但在 一个审计年度中,其增减变动的次数相对较少,涉及的凭证相对 也不多,故可以分配较小的重要性水平,虽然会导致审计工作量 的稍许增加,但这样可以使分配至应收账款和存货的重要性水平 适当提高,大大减少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审计工作量,这当然是很 值得的。现金是企业资产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并且报表使用者不 希望现金方面有较大的错误,但方案2将现金的重要性水平分配 为0,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安排,它意味着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对 与现金有关的业务进行全面的审计,这是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方案3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分配方案。
❖ 二、学生自备:
❖ 会计准则和制度、审计准则和制度(上一次课 事先布置给学生)
❖ 【三】任务处理 ❖ 1.准备工作 ❖ 先由各小组成员分析 。 ❖ 2.小组讨论
分析讨论,选择最佳方案 。
❖ 【四】每组选派一人(小组长)上台阐述审计过程和结果, 进行组组交流。教师参与分析,确定最终答案。
❖ 内部审计人员在制定账户或交易的审计程序前,可将财务报表层 次的重要性水平分配至各账户或各类交易,也可单独确定各账户 或各类交易的重要性水平。对于账户或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既可采用分配的方法,也可以不采用分配的方法。在采用分配方 法时,各账户或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之和应等于会计报表层次 的重要性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说,上述三种方案都是符合这一要 求的。
❖ 【要求】:让学生自己计算分析重要性水平。
❖ 2.学生自备:重要性评估基准及适用比率参 考值
❖ 1.准备工作:计算重要性水平。 ❖ 2.小组讨论 ❖ 分析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 。
❖ 【四】审计结果展示
❖ 每组选派一人(小组长)上台阐述审计过程和结 果,并将完成的审计重要性水平和分析结果展示, 有其他小组代表参观学习,进行组组交流。教师 参与分析,确定最终答案。
一、新知识引入
❖ 提问 ❖ 1.审计工作的步骤 ❖ 2.如何选择被审单位 ❖ 3.如何编写审计计划 ❖ 4.如何确定重要性
二、布置任务
❖ 【布置任务一】 ❖ (一)分组(5组或6组) ❖ 可自发分组或指定分组,每组确定的小组长负责
复核。 ❖ (二)发放资料
❖ 1.教师准备:提供威力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 度会计报表有关资料
归纳分析
(1)判断基础 金额 固定百分比数值 乘积(万元)会计报表层次重要 性水平(万元)
❖ 资产总额
180 000
0.5%
900
❖ 净资产
88 000
1%
880
(880)
❖ 主营业务收入 240 000
0.5%
1 200
❖ 净利润
24 120
5%
1 206
❖ (2)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成反向关系。就是说,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 风险越低;反之,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
❖ 【知识点总结】
❖ 一、审计准备阶段 ❖ 1、选择被审计对象 ❖ 2、成立审计小组,编制项目审计计划 ❖ 3、审计重要性
❖ 【布置作业】 ❖ (一)作业:本章课后练习题 ❖ (二)预习 ❖ 1.审计风险 ❖ 2.审计实施阶段。
情境一审计程序、方法审计报告
知
教
识 目
学标
目能
标力
目
标
重 点 难 点
①了解审计程序 ②熟悉审计计划的编制
①会编制审计计划 ②能够掌握分析审计的重要性
①审计程序 ②审计计划
③重要性及其运用
复习上节课内容
❖ 考勤 ❖ 复习提问: ❖ 1.审计证据的含义 ? ❖ 2.审计证据的特点 ? ❖ 3.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 ? ❖ 4.审计工作底稿的分类 ? ❖ 5.审计工作底稿的保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