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边地缘环境
对我国影响最直接的地区 我国综合影响力和软实力向全球延伸与 输出的重要桥梁和地缘带 周边地区是大国利益最集中的大国力量 角逐场,多世界热点
朝鲜半岛、中亚、阿富汗、印巴克什米尔、 中印边界、东海、南海等 拥有欧亚大陆边缘地带----斯皮克曼大陆 边缘说 中亚是欧亚大陆心脏地带----麦金德陆心 说
国家对其分布于主权范围之外的利益的可控制 /保护程度
全球化时代的侨民、投资、贸易等 美国是世界各国的邻国
外延国土与安全系数
2.中国与“国家安全边界”的相关数字
中国2010年GDP超过日本,6万亿美元,占世界 8.7%,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010年,中国FDI(outflow)688.1亿美元,占 全球当年流量5.2%,位居全球第五位 对外贸易总额2.97万亿美元,9.7%,第二位 仅2010年,中国外交部统计的中国出境人员6000 万余人次 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高:石油53.4%,铁矿石57%,
油气资源
南海航道:周边、美国、日本等
南海问题(相关国际法)
1945年国际社会开始建立大陆架制度 1958年联合国制定《大陆架公约》,拉美国家提出了 200海里海洋权要求 1973年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讨论通过《联合国海 洋法公约》,公约规定
岛屿作为一国的陆地领土,可以有12海里的领海和毗邻区 能够维持人类生活的岛屿还可以有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
22
基辛格: 中国的周边环境堪称是世界上最为复杂的国际环境
海陆兼备:海陆两方面的压力 强:邻国最多,强大的地缘政治制约力量 封:缺乏真正出海口,易受封锁、遏制 残:领土不完整、2个未定国界,维护主权 任重道远 困:三大战略困局
中国周边地缘关系的四大板块
东北亚板块 涉及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核心是朝鲜半 岛,根本任务是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
钓鱼岛命名之战
暂命名:2012年1月29日,日本政府悍然宣称,已完 成了对39座离岛的“暂命名”,其中包括钓鱼岛周边4 座附属岛屿的名称。
公布:2012年3月3日,中国将71座钓鱼岛及其部分附 属岛屿的标准名称、汉语拼音、位置描述予以公布。
2. 马六甲困局
南海问题 印度洋出海通道
39
14
文莱
中国的地理位置
1.中国周边地缘环境最为复杂
空间视角:邻国数量、性 质、地理位置的质量等 时间视角:中国崛起及其 相关国家的回应
18
(1)空间视角: 中国周边地缘环境的特殊严峻性
陆边邻国最多,尤其是较多地缘政治制约 力量强大的国家 陆地国界最长,海陆兼备 世界大国中唯一被明显的领土不完整困扰
葛 岳 静
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周边地缘研究中心 geyj@ 2012年8月11日
主要教学内容
为什么选择讲解周边地缘环境 中国周边地缘环境的总体特点 中国周边地缘环境的四大板块与三大困局 相关的部分地缘政治理论
1.“周边”概念界定
周边的邻国、临国 狭义:国界线两侧最小的行政区组成的狭长区域 广义:国家安全边界所及区域
5. 中国周边外交工作要点
周边是首要 与邻为善,以邻为伴 睦邻、安邻、富邻(十七大) 稳定周边、开拓周边、塑造周边 工作重点已由传统的国界勘定和 军事安全防范,发展为“维权、 维稳、合作、发展”
13
维权、维稳、合作、发展
维权:海洋权益维护;跨界河流工作;海外投资与各类 利益的风险评估、事态处置与保护 维稳:防止邻国政局变化或热点问题突发对边境稳定的 冲击;遏制贩毒、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对我侵害 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10+3、中国东盟自贸区等), 与邻国基础设施(交通、油气等)互联互通;上合组织 运作,亚太合作等 发展:发挥我国经济发展的带动示范效应,引领周边邻 国更加重视经济发展,促进全球权力重心向亚洲转移
马六甲海峡 ----东方十字路口、海上生命线
马六甲海峡是从欧 洲、非洲向东航行到 东南亚、东亚最短航 线的必经之地; 是连接太平洋和印 度洋的海上通道。
马六甲海峡为新、马、印尼 三国共管,十分狭窄,易于 封锁。 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马六 甲海峡是必须控制的世界16 大咽喉水道之一
马六甲困局
和平状态下
日趋饱和的海峡运载能力是影响中国能源运输安全长期 且最重要的因素 海盗与恐怖主义活动是目前影响海峡安全的主要威胁 美国和海峡沿岸国有能力且有可能利用海峡对中国形成 制约 制造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的困难(美国在迪戈加西亚 岛建军事基地)。
非和平状态下
马六甲困局的破解
开源节流
减少石油浪费 海上石油开采和海洋高技术力量 石油进口多元化战略 外交努力:中-巴-伊油气管道
南部----“马六甲困局”
东北部----“东北战略困局”
1. 岛链困局
台湾问题 东海问题 太平洋出海通道
28
台湾在中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国家统一 增强实力 中国走向海洋、走向世界 更多……
均势
亨利•基辛格(美) 均势=权力均衡(balance of power):在一个区域 内,没有一个国家或国家联盟拥有对另外国家或国 家联盟明显的军事优势 地缘政治就是权力关系的委婉代名词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均势制造者,也是最大的均势破 坏者----取决于均势范围是否对美国有利
大陆架按照大陆的自然延伸原则确定, 专属经济区为自领海基线起200海里海域,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 中拥有资源权和管辖权等。
由此,海洋争端主要表现为岛屿争端,南海问题的核心 是南海诸岛的领土主权问题。
南海问题(主要类型)
岛屿的领土主权之争:六国七方(中越菲马文印) 海域的划分,涉及国家主权与资源 南海航道:周边、美国、日本等
心脏地带=欧亚大陆中部和北部 世界岛=欧亚大陆+非洲 内新月形地区:从德国、土耳其、印度到中国 外新月形地区:从英国、撒哈拉以南非洲、澳大利亚到日本
Halford Mackinder: The Geographical Pivot of History
Who rules East Europe commands the Heartland; Who rules the Heartland commands the World Islands; Who rules the World Islands commands the World.பைடு நூலகம்
中亚板块
核心是通过上海合作组织反对恐怖主义和民族分 裂势力。
中印板块
涉及印度、巴基斯坦,核心是中印边界和喀什米 尔问题。
南海板块
涉及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文莱、菲 律宾,核心是主权争端。
中国的三大地缘困局
东部----“岛链困局”
最基本的是台湾问题、东海问题 最关键的是太平洋出海通道 最基本的是南海问题 最重要的是印度洋出海通道 最基本的是东北的安全 最重要的是东北通向日本海、鄂霍次克海以至北太平 洋的出海通道
(台湾问题)
相邻海域最不开敞(容易被包围,美国的C型包围)
第一岛链 第一岛链:阿留 申群岛—千岛群 岛—日本—韩 国—台湾—菲律 宾—文莱—印度 尼西亚—马来西 亚—新加坡。全 长5700公里、 岛屿2万多个、 在日本有123处 基地、在韩国有 87处基地。
第二岛链 第二岛链: 日本(本州 岛)—印度尼 西亚(马鲁 古群岛)。 全长4400多 公里、1000 多个岛屿, 核心基地是 关岛。
发展地缘联系基础上的陆上油气运输线
建设一支足可以让美国和其它势力为了 获得制海权而付出沉重代价的海军!
在曾母暗沙修建海军军事基地以及空军基地
南海问题
海域的划分、岛屿的领土主权之争
六国七方:中越菲马文印 美国能源局和国际战略研究所:南海油气储量 约为77亿桶(约合13亿吨),石油=科威特, 号称“第二个波斯湾”。 世界航道的主动脉,航船量=2~3倍苏伊士/巴 拿马运河,从东亚可直通中东、非洲等地。 还有飞行自由问题。
第三岛链
第三岛链: 阿拉斯加 半岛—夏 威夷群 岛—莱恩 群岛。核 心基地是 夏威夷岛。
冷战时期美国对中国“围堵”的三条岛链
(2)时间视角: 中国周边地缘环境的特殊严峻性
GDP大国
中国“搅动”世界格局:与美、俄、日、印……关系调整中 “有钱人”对“安全”的意识增强 强国----对中国的打压钳制 同一层次国家----对中国的忌恨与竞争 周边弱国----对中国的仇视
海权论
美国海军战略家马汉(A.T.Mahan,1840-1914) 强调控制海洋对国家和战争的重要性 代表作:《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890)。 制海权是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和基本因素 谁能够控制海洋,谁就能够成为世界强国 而控制海洋的关键是对世界主要海峡和海上航 道的控制。
各类国家对“中国崛起”的回应
美国“重返亚洲”:插手和搅局,构建对中国的包围圈,制
造地区动荡和不稳定。
历史上与周边国家多矛盾和敏感节点:四周皆狼群
中国周边的主要世界热点问题
政治军事领土:半岛、印巴 三股势力:中亚、南亚、东 南亚 民族宗教问题:东南亚、南 亚、中亚 毒品生产与走私:缅甸、阿 富汗等
7
陆权论/陆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