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商业贿赂行为

浅析商业贿赂行为

浅析商业贿赂行为
摘要:1993年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业贿赂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

在帐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以行贿论处;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在帐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贿论处。

经营者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可以以明示方式给对方折扣,可以给中间人佣金。

经营者给对方折扣、给中间人佣金的,必须如实入帐。

接受折扣、佣金的经营者必须如实入帐。

关键字:商业贿赂行为商业受贿商业行贿
前言
贿赂是一种古老而普遍的社会现象,早在私有制社会就已经出现,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开始行贿获利。

商业贿赂是贿赂的一种,随着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不管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商业贿赂现象都同样严重。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社会尚未完善,商业贿赂现象也相当普遍。

商业贿赂行为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回扣、非法佣金、附赠式商业贿赂等行为外,还存在诸如优惠购买、重奖经销商、瓶盖有奖回收等间接商业贿赂行为。

一、商业贿赂行为的概念及法律规制
商业贿赂行为是指经营者为获得交易机会或有利的交易条件,为获取优于其竞争对手优势而采用财物或其他手段贿赂特定经营者或者与经营者活动密切相关的各人行为。

商业贿赂行为分为商业行贿和商业受贿两个方面。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于行贿和受贿都有明确规定。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8条:“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

在帐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以行贿处;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在帐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贿论处。

经营者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可以以明示方式给对方回扣,可以给中间人佣金。

经营者给对方折扣、给中间人佣金的,必须如实入帐。

该规定分为两种情况:分为暗中和明示状态下的商业贿赂行为。

第一款“在帐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以行贿论处;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在帐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贿论处”,是对商业贿赂的典型形态——回扣作出的专门规定;第二款表面上是直接规范折扣和佣金的,但其目的显然是对商业贿赂与折扣、佣金的法律界限的划分。

由此可知,商业贿赂就是指在市场交易中,经营者采用财物或其他手段在帐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以获得交易机会或有利于交易条件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二、商业贿赂行为的危害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经营者以贿赂为手段购销商品的现象并不少见,而且变换各种手法,在我国当前的经济生活中,商业贿赂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回扣。

回扣是指经营者为了促成交易,在帐外暗中给予交易对象或有关人员财务的行为。

总之行贿是为争取交易条件与机会向受贿者提供个人现金收入或其他报酬。

回扣现象在过去一段时间里相当普遍,而且名目繁多。

商业贿赂中行贿者的动机是谋取商业利益,它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蔓延开来的一种负面经济现象。

根据《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它又是一种腐败行为,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危害表现在:
1.造成经营者之间的不平等竞争,破坏了公平竞争秩序竞争。

2.造成物价高涨,特别是一些医药企业实行高定价、高回扣,加重群众的负担。

3.严重败坏了行业风气。

4.方便了假冒伪劣商品流入市场。

5.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商品质量、价格、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发展。

6.国家工作人员接受贿赂,其后为保官或晋升行贿,严重破坏了国家廉政制度建设。

7.商业贿赂滋生洗钱和有组织犯罪,其引起的社会不满情绪又会加剧社会冲突,造成一系列的社会动荡和犯罪率上升。

商业贿赂泛
滥将使国家陷于犯罪率不断攀升的恶性循环。

三、商业贿赂行为的处理
商业贿赂的是否有危害已经不用多说了,接下来就是如何减少商业贿赂行为,甚至将其完全杜绝。

在我看来,还是要靠政府的惩治力度,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很重要:
(1)加大对商业贿赂行为的经济处罚力度。

从现有规定看,我国对商业贿赂行为的处罚偏重于刑事处罚,而经济制裁不足。

因此,一些涉案公司常常采取“丢卒保车”的手段,以个人做替罪羊而保全公司利益。

这就要求立法机关修
完善相关法律中对商业贿赂行为制裁的规定,加大经济处罚的额度,进而从刑事处罚和经济处罚一手抓。

(2)建立查处商业贿赂行为的协作机制。

在查处商业贿赂违法犯罪案件中,行政执法相关部门之间、行政执法部门与刑事司法部门之间应当加强协调配合和沟通联系,建立信息通报、线索移送、案件协查机制,明确案件移送的标准及责任,形成治理商业贿赂违法犯罪行为的合力。

(3)建立健全信用制度,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没有完善的信用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不可能真正建立和发展起来。

因此,必须加快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法人及个人信用管理法律制度,实施企业诚信守法提醒制、警示制、公示制,构建社会信用体系。

(4)完善法律体制。

治理商业贿赂,法律是必不可少的武器。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于1996年制定的《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由于立法层级过低、规定的一些内容滞后,已无法满足惩治商业贿赂的需要。

从目前我国的基本国情看,制定专门法尚需假以时日,为适应治理商业贿赂的现实需要,比较现实的做法是,以现行刑法为基础,借鉴其他国家的有益立法经验,结合《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等有关国际公约的规定,完善现有反商业贿赂法。

四、结论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于竞争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通过本文来具体说明竞争法中的商业贿赂行为。

由商业贿赂的危害来给出的一些处理意见,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1993.9.2
马治国,张宝亚.经济法学[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我国目前反商业贿赂立法现状及完善立法建言》黄炜煌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完善我国反商业贿赂的法律法规的思考》卢宇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徐孟洲,孟雁北著《竞争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李利敏《国际商业贿赂问题研究》知识经济2012年07期
周育栋,张嘉容论商业贿赂及其完善大众商务2009年24期
《反不正当竞争法律理解与适用》王众孚,工商出版社,1998年版
《竞争法》种明钊,法律出版社,1997年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理论与实务》盛杰民,中国商业出版社,1994年版,第250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