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形势与政策新工业革命论文

形势与政策新工业革命论文

新工业革命——中国制造
摘要: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以及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成熟,生产制造领域将具备收集、传输及处理大数据的高级能力,使制造业形成工业互联网,带动传统制造业的颠覆与重构——新一轮工业革命已经向我们袭来。

制造业正在发生巨大变化。

无论是美国的“工业互联网”,还是德国的“工业4.0”;无论是制造业的参与者角色、制造的理念、模式,还是驱动力,都在出现颠覆与重构。

关键词:新工业革命中国制造互联网+ 变化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又发生了三次相似的革命。

1840~1890年发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运输革命”,新的运输工具是其标志性的发明;1860~1930年发生了“科学革命”,廉价钢材就是这一时期的一个主要产品;1946年问世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以及半导体的普遍应用引发了第四次大变革——“计算机革命”。

这些革命印证了制造业的普遍规律:技术的发展使得产品价格降低、质量提高。

未来,在所有制造业中,技术将发挥前所未有的作用,定制化逐渐成为未来制造业的主流,价值链将制造业进行分割,新的利基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可持续制造业”的理念变得更加重要,制造业的关键生产地逐渐向发展中国家扩展。

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新的工业革命已经爆发。

新工业革命--------以计算机与通信为核心的信息技术。

包括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技术。

以绿色能源为核心的能源技术。

包括太阳能、风能、页岩油气等非传统油气、分布式智能电网、储能等新技术。

以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为核心的生物技术,包括转基因、干细胞、生物医药等新技术。

以新制造方法为核心的制造业技术,包括3D打印、工业机器人等新技术。

以新型材料为核心的材料技术,包括碳纤维和石墨烯等新技术。

人类正在进入万物互联的时代,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时代、工业4.0、工业互联网、第四次工业革命……这些名词越来越炙手可热。

李克强总理也多次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互联网+双创+中国制造2025,彼此结合起来进行工业创新,将会催生一场新工业革命”。

这一场结合了工业化和互联网化的变革,绝不仅仅是信息技术领域的革命,更是在全球范围加速企业创新、引领社会变革的利器。

在一些领域,中国处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前沿,正如总理所讲,“在消费领域,中国‘互联网+’创新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尽管在高铁、核电等个别领域掌握着先进的生产技术,但大部分制造行业与先进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融合度不高,制造业内部的研发能力不强,缺乏核心关键技术。

另外,中国还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工业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等问题还未得到根本解决。

有差距就意味着有提升潜力,也就有技术创新和应用的空间。

中国制造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需要通过“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双创”等发展战略举措来弥补。

也就是结合中国实际,创新催生新工业革命的过程。

在新工业革命背景下,市场需求更为个性化、定制化和多元化。

新的生产技术革新的意义不仅仅是对生产率的提高,它还意味着更灵活的生产方式能变为可能,也就是大规模的定制化。

想象一下,你想买到正是你想要的产品,可以是汽车,复杂或者手机,他们有你期待的全部功能,你喜欢的设计,但成本和定制时间却跟大规模生产的产品一样。

通过设置,高级机器人可以快速的生产你想要的产品。

3D打印机可以立即生产出你的订制产品。

我们现在生产一件订制产品的时间和成本与生产一批产品的相同,这只是生产革新的一小部分例子而已。

生产效率不但会大大提高,生产的灵活性也变得可能,而这正是我们以前追求增长时忽略的部分。

工业科学会重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且会带来宏观经济的巨大转变。

首先,工厂会重新回归到我们的生活区,因为在定制经济里,消费者需求才是首要之事。

其次,工厂会变得更加小而灵活,灵活性会取代规模成为考虑问题的首选。

一个工厂会生产不同种类
的订制产品,巨大的改变。

创业更容易,也必将激发更多人的创业激情,商业精神将快速传媒业将被重构。

传媒业正在被互联网冲击,而在不远的未来必将被互联网瓦解和重构。

产业界线将日趋模糊,形成新的产业“蓝海”互联网技术也正在对能源业、金融业和零售业带来革命性变化。

参考文献:
《新工业革命》彼得·马什(Peter Marsh) 赛迪研究院专家组
《从互联到新工业革命》刘云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