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文化遗产论文

世界文化遗产论文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概论期末学号:**********姓名:初亮指导老师:***摘要:大自然和人类在我们古老而美丽的地球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给我们这些后人留下了无数珍贵的自然和文化遗产。

我们在瞻仰那些辉煌硕果时,不禁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先人的聪明才智而叹服。

今天,那些自然和文化遗产依然闪耀着璀璨夺目的光芒,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享有的财富。

1972 年 10 月 17 日至 11 月 21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举行第十七届会议,通过了《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Convention Concern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这个公约的通过旨在确保我们这些珍贵的遗产能够永久传承。

目前为止,《世界遗产名录》收录的全球世界遗产总数已增至 911 项,其中我国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项目已达 40 项,其中文化遗产 26 项,自然遗产 8 项,自然和文化混合遗产 4 项,文化景观遗产 2 项,世界遗产总量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意大利(45 项)和西班牙(42 项)。

而我们熟知的故宫作为我国在1987年第一批入选世界遗产的景区,可谓历史悠久。

故宫又名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东西宽750米,南北长960米,面积达到72万平方米,为世界之最;故宫的整个建筑被两道坚固的防线围在中间,外围是一条宽52米,深6米的护城河环绕;接着是周长3公里的城墙,墙高近10米,底宽8.62米。

城墙上开有4门,南有午门,北有神武门,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门,城墙四角,还耸立着4座角楼,角楼有3层屋檐,72个屋脊,玲珑剔透,造型别致,为中国古建筑中的杰作。

角楼同等于箭塔,是古代重要的防御工事。

故宫共有殿宇9999间半,都是砖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绘,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皇家高级建筑群。

这里曾居住过24个皇帝,是明清两朝(公元1368—1912年)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

北京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自己在今年的清明节前也去故宫进行了参观,亲自感受了皇家宫殿的雄伟与壮阔,深深的被它展示出来的魅力所震撼,自己也借着机会对故宫的管理、保护以及关于它的知识进行了学习和了解,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对自然遗产的未来和发展有了更多的思考。

关键词: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宫殿故宫遗产的管理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前言: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与大自然的硕果,它们书写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和大自然无比神奇的造化,它们为我们认识世界开启了一扇窗户。

透过这扇窗户,我们了解了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认识了人类的聪慧和发展,从历史中我们感受生命的震撼,思索人生的意义;在成长中我们见证了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领略了异域风情的独特风味。

世界上各地自然风光的独特性,文化和文明的多元化给我们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中国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有很多,除了世界文化遗产外还有很多文化和自然遗产,他们虽然没有跻身世界文化遗产,但也是我们祖先创造的宝贵财富,需要我们珍惜和保护。

在当前,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遭破坏情况比较严重,世界遗产保护意识淡薄,有些世界遗产保护措施不得当。

而且随着目前经济的发展,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保护和开发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带来的经济效益促使人们忽视它们的原真性原则,任意加以改变世界文化遗产的面貌,使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在受到重视的同时也面临着被破坏的危险。

这些都有待于正确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措施的制定,需要先进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理念的建立,更需要广大民众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意识的形成。

这不仅仅需要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专业人员的培养,更需要培养公民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意识。

中国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在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科学价值、人文价值、美学等许多方面对人类具有独特价值和普遍意义。

因此中国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科研、教育、宣传、人才、机构、法规、国际合作等方面采取一些重要措施。

北京故宫博物院位于北京城中心,东西宽753米,南北长961米,占地面积723600余平方米,周围环以10米高的城墙和52米宽的护城布局谨严,秩序井然,布局与形制均严格按照封建礼制和阴阳五行学说设计与营造,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

外朝:紫禁城前半部(南半部)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东西辅以文华殿和武英殿,统称为“外朝”,是明、清两代皇帝办理政务、举行朝会及其他重要庆典的场所。

三大殿建于高8.13米的3层汉白玉石台基上。

在此以外,东有皇极殿、宁寿宫、养性殿、乐寿堂等建筑,习称外东路,为准备皇帝退位后生活所建。

西有慈宁宫、寿康宫、寿安宫等建筑,习称外西路,专供皇太后、太皇太后、太妃、太嫔等起居之用。

皇子们的居所原在东、西六宫之后,称东、西五所,后迁至宁寿宫之南,称南三所。

乾清门外东有九卿值房,为九卿值班处;西有军机处,为军机大臣值班所。

养心殿位于西六宫南,为雍正以后清朝皇帝日常办公的地方,同时用于召见臣僚。

与之相对称的地方为奉先殿,是供奉祭祀祖先处。

故宫是体系完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宫殿建筑群,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研究价值,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去保护和珍惜,让它能够完整的更好的传承下去,这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财富,我们应该好好思考怎样把这些财富完整的交给我们的下一代。

正文:今年清明节我又与同学游览了故宫,我们穿过天安门,沿石板御道经过端门,便就到达了紫禁城的南端起点——午门。

午门是天子展示帝国威仪最合适的场所,高墙耸峙、气势森严。

在明代,它不仅仅是获罪臣子“推出午门外斩首”的命运终结之地,也是举行献俘大典的地方,军队凯旋而归时,皇帝在此接见群臣、将士们向皇帝献上战俘,皇帝象征性地将战俘赦免,以示皇恩浩荡。

然而,只要进入午门,压抑的心情便会豁然开朗,这不仅仅是因为自己走进了皇帝处理政事的外朝——著名的三大殿,更因为自己面对的,是气势非凡、面积达3万平方米、可容纳近7万人的太和门前广场。

人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皇家盛典华美庄严的场面,绝大多数都来自于这个广场,如今一切已成往事,但历史的余温犹存。

走过广场,就来到了高大辉煌的太和殿,即俗称的“金銮宝殿”。

太和殿是紫禁城乃至全国最高最大的宫殿,太和殿高35米,东西长64米,南北宽33米,面积为2377平方米,面阔十一间,进深5间,规模为紫禁城内大殿之最。

殿内金砖铺地,正中设楠木金漆雕龙宝座,其正上方的金龙藻井上倒垂着圆球轩辕镜,御座两侧有6根蟠龙金柱,处处凸显出““金銮宝殿”的无比尊贵。

太和殿只有皇帝举行盛大典礼,如新皇即位、大婚、下诏、册立皇后等时才能使用。

曾几何时,一代代帝王就坐在太和殿的宝座上俯瞰社稷,指点江山——只是,并非事事如愿。

中和殿与太和殿、保和殿共同坐落在一个“工”字形8米高的3层汉白玉雕栏台基之上。

中和殿是深阔各28米的方型殿堂,是皇帝前往太和殿大典前休息或演习礼仪的地方;皇帝在祭祀天坛地坛以及举行各种大礼之前,也会在这时里审阅文书。

保和殿位居三大殿之末,是清代除夕皇帝宴请王公大臣的地方,也是清代科举考试最高一级的殿试场所,被称为清代的国宴厅及科举考场,如果你游览时正逢金秋时节,一定要在保和殿外多停留一会儿,并且绕到它的后面去,那里是观赏故宫全景最好的地方,近可把内廷尽收眼底,远可眺望景山,意境非常写意。

从保和殿继续前行,穿过内廷正门乾清门,沿白石雕栏高台甬道向前,就进入了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也就进入了内廷,即通常所说的“三宫六院”。

内廷的华丽装饰与外朝的宏伟截然迥异,金色的阳光泼洒下来,层层叠叠的琉璃屋顶和镏金狮子光彩夺目,既无比繁复又至极绚丽。

只是,掩盖在绚丽的色彩之下的,是无数生命与鲜血演绎的历史谜题。

论场面,乾清宫只是皇帝的日常办公处兼寝宫,并不如“三大殿”壮观。

相比之下,交泰殿的规模比乾清宫小很多。

这里明代时曾为皇后寝宫,清代乾隆后改为玉玺存放处,现仍存放着25枚玉玺。

交泰殿宝座的东侧古代计时的铜壶滴漏和西侧近代的大自鸣钟是宫中以至全城的时间基准,当年,神武门和钟鼓楼报时都以此为准。

走下后三宫的高台,穿过坤宁门,便进入了专供帝后游赏的御花园。

园中亭台错落、精致典雅。

园外隔一条甬道便是紫禁城的北门——神武门,紫禁城的中轴线到此嘎然而止。

走到这里同学和我都累了,便结束了这次的游玩,故宫不是一个一次能逛完的地方,无论是宽广宏伟的大殿广场,还是偏僻落寞的拐角院落,都隐藏着许多或神秘、或悲喜的尘烟往事,等着人们去一一探究。

观赏故宫时,虽然满心的惊奇与震撼,但也不乏遗憾之处,有些文物建筑已经有很大的破损,其中更多的是人为地破坏,有些游客甚至会故意那些文物做一些小动作。

更加令我感到悲哀和无奈的是故宫内严重的商业化,到处都是货摊,从吃到穿,可谓一应俱全,路上散发着各种各样美食的味道,甚至会出现显眼的指示牌指示饭店、接待处等地,与故宫的壮阔实不相符,令我感到很是反感,却也很无奈。

尽管我们强调保护第一,开发其次,但在经济效益的面前有时候我们让步了。

地区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也变得尖锐起来。

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必须完善科学模式。

要在科学发展理念的带动下,在有效措施的推动下,逐步形成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相互促进、文化传承与环境保护交相辉映、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同时兼顾的模式,为世界遗产的旅游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做出努力。

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当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保护这些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让它们能在后世依然辉煌灿烂。

反思:故宫是我国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一个缩影,它们的美学、科学、文化价值被我们所传颂,同时现在的他们也需要我们大家一块努力去保护好,协调好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

我们可以取长补短,加强同西方国家的交流,争取国内外一些组织的合作,同时引进国内外的先进技术与人才,把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而管理与保护的前提则是认识的问题,如果我们没有认识到一个问题,那我们就不会把这个问题当做一个问题来看待。

因此我觉得目前我们需要做的,不仅仅是把我们的技术条件搞上去,更重要的是加强对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宣传,让更多的人树立起遗产保护的意识。

在意识的培养上,青少年的可塑像最强,如果从少年抓起那将会带来很好的效果。

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有时候会模仿家长或大人的一些行为,但是有的时候,孩子也会是父母的老师,可以通过培养孩子们的保护意识来带动人年人的行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