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防火墙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开题报告(毕业论文设计)(报告范文模板)
防火墙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开题报告(毕业论文设计)(报告范文模板)
3.7芯片级防火墙
4防火墙的功能
4.1访问控制
4.2防御功能
4.3用户认证
5防火墙在网络安全应用中的的发展趋势
5.1防火墙包过滤技术发展趋势
5.2防火墙体系结构的发展趋势
5.3防火墙系统管理的发展趋势
结语
参考文献
4.本课题的实行方案、进度及预期效果
参阅文献以及考察研究网络病毒防治的现状,为本课题做好准备基础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前言
从互联网时代发展之初到今天,防火墙技术一直是网络安全领域中最为重要的、活跃的安全技术,这是由防火墙的部署位置和实现机制而决定的,防火墙永远是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中的第一道屏障,是企业保障网络安全,保护企业资产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实现网络安全时最先考虑的安全设备。自从1986年美国Digital公司在Internet上安装了全球第一个商用防火墙系统,提出了防火墙概念之后,防火墙技术就一直在飞速的发展,经历了单纯包过滤、应用代理、状态检测、深度检测等一代又一代技术变革之后,防火墙已经演变成一个集成了众多安全技术和安全防范能力的全方位安全设备,并且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进一步发展,防火墙技术将仍然继续扮演网络安全领域中第一重要的角色。黑客技术的提升和黑客工具的泛滥,造成大量的企业、机构和个人的电脑系统遭受程度不同的入侵和攻击,或面临随时被攻击的危险。迫使大家不得不加强对自身电脑网络系统的安全防护,根据系统管理者设定的安全规则把守企业网络,提供强大的、应用选通、信息过滤、流量控制、网络侦听等功能。其他的诸如访问控制虚拟专网、身份认证、虚拟网桥、网络地址转换、提供完善的安全性设置,通过高性能的网络核心进行访问控制的功能我决定进一步来实现。系统采用了VB管理界面,通过直观、易用的界面管理强大、复杂的系统功能。界面全中文化,操作简单直接,真的是量身定做。从而大大减少了他们对企业的攻击。事实上,多层防火墙技术已经成为当今网络安全的主流策略。
1防火墙的技术概论
1.1防火墙的概念
1.2防火墙的功能
1.3防火墙的特性
1.4防火墙技术的发展
2防火墙的基本构成和技术
2.1 筛选路由器
2.2 分组过滤
2.3 双宿主机
2.4 代理服务与应用层网关
3防火墙的类型
3.1硬件防火墙
3.2软件防火墙
3.3网络层防火墙
3.4应用层防火墙
3.5电路级防火墙
3.6状态检查多级防火墙
5、已查阅参考文献:
[1]《个人防火墙》编著:福德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8
[2]《网络安全性设计》编著:[美]Merike Kae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二版.
[3]《VB网络高级编程》编著:汪晓平钟军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年4月第二版
[4]《VB6.0 API函数开发实例》编著:张华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VB6.0 API函数开发实例》编著:张华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
毕业论文(设计)
开题报告
题 目:防火墙技术
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学生姓名:学ຫໍສະໝຸດ 号:院 系:专 业:
指导教师:
二O一四年X月X日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1.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加强大家对网络防火墙在网络中的应用以及网络安全的认识与防治,减少其危害。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网络安全的问题已经日益突出地摆在各类用户的面前。仅从笔者掌握的资料表明,目前在互联网上大约有将近20%以上的用户曾经遭受过黑客的困扰。尽管黑客如此猖獗,但网络安全问题至今仍没有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更多的用户认为网络安全问题离自己尚远,这一点从大约有40%以上的用户特别是企业级用户没有安装防火墙(Firewall)便可以窥见一斑,而所有的问题都在向大家证明一个事实,大多数的黑客入侵事件都是由于未能正确安装防火墙而引发的。因此,网络环境下防火墙的应用就显得愈加重要了。
2.本课题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进一步发展和网络安全需求的发展,防火墙技术也将随之进行一代又一代的变革,目前防火墙已经演变成一个集成了众多安全技术和安全防范能力的全方位安全设备,由于防火墙的部署位置和技术机制,防火墙仍然会在很长一段时间能继续扮演网络安全领域中第一重要的角色。综合体现在防火墙的体系结构、检测机制、防护深度、应用感知力、防护位置、功能集成度、组网能力、安全管理等防火墙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5]《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编著:聂元铭丘平科学出版社2001年2月第一版
[6]《网络安全与Firewall技术》编著:楚狂等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3月第一版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
年月日
院(系)审查意见
学院领导(公章):
年月日
2011年8月4日-8月8日查找、阅读并整理资料,完成开题报告;
2011年8月4日-8月8日撰写论文提纲;
2011年8月9日-11月13日撰写论文初稿并修改;
2011年11月14日-11月30日撰写论文定稿;
2011年12月1日-12月16日将论文交给老师查看修改,结合意见重新整合论文;
希望本课题的研究能够增加大家的一些这方面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