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九章 不同行为方式的犯罪心理 犯罪心理学课件

第九章 不同行为方式的犯罪心理 犯罪心理学课件

第九章 不同行为方式的犯罪心理
主讲 彭惠霞
一、智能犯罪的定义
智能犯罪是指在现代高科技条件 下,行为人借助高科技工具的先进 技术,实施的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
二、智能犯罪的类型
(一)通讯领域中的犯罪 1、盗码并机。 2、盗取无线电波源。 3、电信欺骗犯罪。 (二)计算机犯罪
1、以计算机为工具的犯罪。 2、以计算机为对象的犯罪。 (三)医学与生物学领域的犯罪
三、暴力犯罪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
(一)心理特征 1、认知特点。 (1)思维方式简单。 (2)歪曲的道德观、价值观。 2、情绪情感特点。 3、意志特征。 4、性格特点。 5、暴力犯罪的动机特征。 (1)矛盾激化。 (2)情感挫折。 (3)物质需要。 (4)不良的人际交往需要 (5)安全需要。 (6)精神障碍。
第二节:暴力犯罪心理
案例分析:施虐狂是怎样炼成的?
2006年12月下旬,轰动一时的珠海市虐待 保姆案暂时尘埃落定,涉嫌虐待小保姆蔡敏敏 的娟被珠海市中院判15年有期徒刑。
这一耸人听闻的案件中有两点特别值得关注: 一、魏娟为何残忍地虐待蔡敏敏?二、蔡敏敏 为何忍受着长达5年的虐待且未向任何人求助?
不明。罹难人员名单中包括:四架飞机 上的全部乘客共246人,世贸中心2603人, 五角大楼125人。共有411名救援人员在 此事件中殉职。
2001年9月11日当天的恐怖袭击对美国 及全球产生巨大的影响。这次事件是继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珍珠港事件后,历 史上第二次对美国造成重大伤亡的袭击。 这次事件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严重 的恐怖袭击事件。
美国911报警电话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 1967年,美国总统法律实施与司法管理 委员会建议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一个统一 的电话号码,以便于人们及时报告紧急 事件 。
(一)暴力与攻击
暴力是攻击行为最通常的表现形式,是 攻击的最重要手段,这是二者的表现关 系。其深层关系表现为攻击是暴力行为 具有的本质属性,攻击是暴力的目的。
(二)几种关于攻击行为的重要理论 1、本能论。 2、阿德勒的“追求优越”论。 3、“挫折——攻击”假说。 4、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1)关于攻击性行为模式的获得。 (2)关于攻击性行为的激起。 (3)关于攻击行为的保持。 (4)攻击行为的自我调节。
魏娟为何虐待蔡敏敏:
1、“双面人”魏娟。 2、魏娟小时侯或曾受虐。 3、受虐者有分裂的自我。 4、虐待别人,像是虐待自己。
我们现实中的人际关系,绝大多数源 自我们在原生家庭中形成的关系模式原 型。这是一个很朴素的心理学定理。
蔡敏敏为何甘愿受虐5年
一个人生命的意义就在于选择,一个 不断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的人,无论他 的选择是对是错,他的生命都是多姿多 彩的。这样一个人,他会非常独立地做 出判断,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别人 的意志很难成功地强加在他的头上。但 是,我们的文化中,家长习惯为孩子做 选择,并且习惯对孩子说:“我这样做, 全是为了你好。”
美国政府对此次事件的谴责和立场也
受到大多数国家同情与支持;全球各地 在事件后都有各种悼念活动,事发现场 的清理工作持续到次年年中。9.11事件 造成了对美国,全世界的人都感到恐惧,而 反对类似"911"事件的再生。该事件也导 致了此后国际范围内的多国合作进行反 恐怖行动。
本来在美国911是作为报警电话号码的。 恐怖分子选择9月11号显然是对美国的挑 衅。
四、智能犯罪人的行为特征 (一)行为的隐蔽性 1、犯罪侵害的直接目标多是无形的。 2、犯罪行为的实施地与犯罪后果的出现地分
离。 (二)行为的连续性 1、行为本身具有连续性。 2、犯罪心理的顽固性。 (三)后果的严重性 (四)手段的多样性 (五)手段的技能性 (六)手段的欺骗性 (七)行为主体的年轻化
三、智能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一)动机的特征
1、动机的多样化。 (1)物欲型动机。 (2)游戏型动机。 (3)报复型动机。 (4)信仰型动机。 2、动机冲突不明显。
(二)认识特征 1、智力水平高。 2、思维偏执。 3、法律意识薄弱。 (三)情绪情感特征 1、情绪复杂。 2、缺乏道德感。 (四)意志特征 (五)性格特征
(二)暴力犯罪的行为特征
1、主体多为青少年。 2、预谋性与情境性并重。 3、残忍性、疯狂性。 4、游戏性。
9.11事件
“9.11事件”又称“911恐怖袭击事件”、 “美国911事件”等,指的是美国东部时间 2001年9月11日上午(北京时间9月11日晚上) 恐怖分子劫持的4架民航客机撞击美国纽约世 界贸易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楼的历史事件。包 括美国纽约地标性建筑世界贸易中心双塔在内 的6座建筑被完全摧毁,其它23座高层建筑遭 到破坏,美国国防部总部所在地五角大楼也遭 到袭击。
一、暴力犯罪的概念与分类 (一)概念 暴力犯罪是指以强暴的力量实施刑 法规定的应予制裁的行为。
(二)分类
1、根据犯罪侵害的对象,可以把暴力犯罪分为以人 身为侵害对象的暴力犯罪,和以财物为侵害对象的暴 力犯罪。
2、根据暴力犯罪的危害程度,可以把暴力犯罪分为 严重暴力犯罪和一般暴力犯罪。
3、根据暴力犯罪的组织性,可以将暴力犯罪分为个 体暴力犯罪和群体暴力犯罪。
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的两幢110层摩天大 楼在遭到攻击后相继倒塌,除此之外, 世贸中心附近5幢建筑物也受震而坍塌损 毁;五角大楼遭到局部破坏,部分结构 坍塌;袭击事件令曼哈顿岛上空布满尘 烟。
在9.11事件中共有2998人罹难(包括失 踪者,不包括19名劫机者):其中2974 人被官方证实死亡,另外还有24人下落
4、根据暴力犯罪侵害的客体,可以把暴力犯罪分为 (1)危害国家安全的暴力犯罪;(2)危害公共安全 的暴力犯罪;(3)侵害公民人身权利的暴力犯罪; (4)侵犯国家、集体和个人财产权利的暴力犯罪; (5)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暴力犯罪;(6)妨害婚姻 家庭的暴力犯罪。
5、根据暴力犯罪的心理准备性,可以分为预谋型的 暴力犯罪和情境型的暴力犯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