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室检验绩效考核评估指标

实验室检验绩效考核评估指标

实验室检验绩效考核评估指标
5.1.1 实验室检验项目开展率≥85%适用省、市、县三级
(1)指标的界定与解释:评价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检测检验项目的开展情况。

开展是指具有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操作手册、检验报告、记录或标准物制备等资料。

(2)指标的依据:依据《省、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等相关的规范性文件要求。

(3)指标的计算方法:检验项目开展率=实际开展的A类检测项目参数/A类检验项目参数×100% (A类以必须开展工作项目为准。

)
(4)资料收集方法:
a 查阅评估年度《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基本信息部分数据;
b 实验室资质认定/认可证书及相关资料;
c 抽查理化、微生物、毒理等检验检测报告,核查检验项目实际开展情况。

(5)资料来源:质量管理、业务管理、微生物、理化、毒理等相关职能部门。

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检验能力标准
5.1.2 检验设备达标率≥90% 适用省、市、县三级
(1)指标的界定与解释:评价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检测检验仪器设备配备情况。

(2)指标的依据:依据《省、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等相关的规范性文件要求。

(3)指标的计算方法:仪器设备达标率=已达到国家标准的A 类种数/国家标准A类总种数×100%
A类为完成常规工作所需仪器设备。

(4)资料收集途径:
a 查阅评估年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基本信息部分数据;
b 查阅《实验室资质认定/认可实验室仪器设备清单》;
c 实验室仪器设备档案、固定资产登记台帐等,核查仪器设备达标率。

(5)资料来源:质量管理、仪器设备管理与维护、微生物检验、理化检验、毒理室等科室。

省、地、县级机构实验室主要仪器装备标准
5.1.3仪器设备正常运行率≥95%适用省、市、县三级
(1)指标界定与解释:评价评估单位检验设备管理和运行情况。

(2)指标的依据:依据《省、市、县级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等相关规范性文件。

(3)指标的计算方法:仪器设备正常运行率=正常运行的设备
数/现有设备总数×100%
(4)资料收集方法:
a 查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基本信息部分数据设备档案;
b 固定资产登记台帐
c 《实验室资质认定/认可实验室仪器设备清单》及仪器设备检定、运行、维护记录。

d 现场随机抽查15种设备实际运行情况,核算仪器设备正常运行率。

(5)资料来源:质量管理、仪器设备管理与维护、微生物、理
5.2.1 实验室安全管理无实验室安全事故。

适用省、市、县三级
(1)指标的界定与解释:评价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安全管理情况。

(2)指标的依据:依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质量管理手册》等。

(3)指标判定原则(实验室安全管理是指):
a 管理体系健全、完善,有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责任人;
b BSL-2级以上实验室布局及系统设置合理,无安全隐患;
c 检验人员经过实验室安全培训,微生物检验人员须获得生物安全培训证书;
d 事故的定义:按机构的《质量管理手册》规定的要求执行。

因过失造成仪器的损坏或仪器及样品、菌(毒)种的丢失、违反操作规程引起安全事故等视为事故。

(4)资料收集方法:
a 查阅《质量管理手册》有关生物安全管理体系、质量记录;
b 事故报告单、内审和管理评审报告;
c 安全管理部门的日常管理记录;
d 通过走访职工、召开座谈会加以核实评价安全管理情况。

(5)资料来源:质量管理、仪器设备管理(后勤)、微生物、理
5.3.1实验室质控覆盖率适用省、市、县三级
(1)指标的界定与解释:评价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开展质量控制情况。

(2)指标的依据:依据《计量法》、《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

(3)指标的计算方法:实验室质控覆盖率=纳入实验室质控体系的项目参数之和/实验室开展项目参数总和×100%
a 实验室质控指实验室有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等质量体系文件;
b 定期开展实验室室内、室间比对;
c 参加上级或其他系统(或部门)的能力验证;
d 有计划指导下级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或定期举办质控人员培训班。

(4)资料收集方法:
a 查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报告系统基本信息部分数据;
b 质量控制工作方案、计划、记录;
c 实验室资质认定/认可证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