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数模竞赛
数学建模竞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数学建模竞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和计算机( 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和计算机(包括选择合 适的数学软件) 适的数学软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面对复杂事物的想象力、洞察力、 面对复杂事物的想象力、洞察力、创造力和 独立进行研究的能力 关心、 关心、投身国家经济建设的意识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团结合作精神和进行协调的组织能力 勇于参与的竞争意识和不怕困难、 勇于参与的竞争意识和不怕困难、奋力攻关的顽强意志 查阅文献、 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及撰写科技论文的文字表达能力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
• 1938年开始:Putnam大学生数学竞赛,每年12月,MAA举办 月 • 1985年开始:MCM,每年2月;COMAP举办,SIAM、 月 INFORMS、MAA等支持 • 我国大学生1989年(清华等)开始每年都参加,用英文 英文答卷 英文 • 2002年有11个国家(地区)522队参赛,其中美国以外241 队(46%); “国际竞赛”----“中美联赛” • 1996年起,复旦、中国科大、华东理工、清华、浙大、 国防科大先后荣获最高奖(Outstanding) • 1999年起又同时推出交叉学科竞赛(Interdisciplinary ( Contest in Modeling – ICM), 2002年106队参加 • 每年赛题和优秀答卷 赛题和优秀答卷刊登于同年 UMAP第3期 赛题和优秀答卷
CUMCM命题思路 CUMCM命题思路
• 开放性:较大的灵活性,供参赛者发挥其创造能力 A题 – 连续模型,B题 – 离散模型,但不局限于此 • 实际背景/时代特征 :激发大学生们去思考一些问题 • 综合性:开拓知识结构 不是一个纯粹的单一问题 (如需要应用统计、优化知识 和 实际调研、 文献检索、计算机应用、论文写作等能力)
写好论文(答卷) 写好论文(答卷)的注意事项
• 完整——摘要;问题提出(用自己的语言);问题 分析;模型假设;模型建立;模型求解(算法设计 和计算机实现);结果(数据、图形);结果分析 和检验(如误差分析、统计检验、灵敏性检验); 优缺点,改进方向等;参考文献;附录(程序、更 多的计算结果、复杂的推导、证明等); • 摘要——主要模型(名称)、方法和结果,解决了 什么问题,有何特色等; • 表述清晰、简明,给出数学符号的确切含义、模 型假设的理由等。
•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CUMCM)
China Undergraduates 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
• 1992年由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CSIAM)组织第一次竞赛 • 1994年起由教育部高教司和CSIAM共同举办,每年一次(9月) 月 • 2001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有28省(市、区)529所学 校的3861队参加(其中大专组780队,香港2队) ---- 全国高 校中规模最大的课外科技活动 • 每年赛题和优秀答卷 赛题和优秀答卷刊登于次年“数学的实践与认识”第1期; 赛题和优秀答卷 2001年起刊登于次年“工程数学学报”第1期 • 全国竞赛组委会设在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100084) • 网址:/mcm/
CUMCM 宗旨
创新意识 团队精神 重在参与 公平竞争
• 2002年是第11届CUMCM,第三届组委会
• 祝各院校 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
或
数学建模竞赛 (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简介 )
内容
• 赛题 赛题:工程技术、管理科学中经过简化的实际问题
• 答卷 答卷:一篇包含模型假设、建立、求解、计算方法设计和 计算机实现、结果分析和检验、模型改进等方面的论文
组委会努力方向 CUMCM 组委会努力方向
• 稳定数量 扩大受益面 • 提高质量 一次参赛 终身受益 融入主干课程,促进教改 限制部分赛区、部分高校获奖比例 严肃查处违纪、作弊行为 网上公布赛题,可以不设指导教师 吸引境外大学生参加 联合组队?(跨校?跨地区?) • 提高命题水平和阅卷水平 可以没有参考答案
数学建模竞赛组织与培训 组织
• 教务部门、数学系 • 团委(北大) • 学生科协(清华) • 学生数学建模协会(安徽机电) • 课外兴趣小组(大连理工) 培训 基础 • 课程: 《数学实验》 选修 -《数学模型》 • 软件:计算(MATLAB、MATHEMATICA) 统计(SAS)、优化(LINDO)
训练 历届赛题(《数学建模专题》)
数学建模竞赛组队的方式
• 尽可能地让不同专业的学生 组成一队,以利学科交叉; • 尽可能地让能力、素质方面不同的学生(创新 能力强的,认真踏实的,有组织能力的,文笔 好的,…)组成一队,以利优势互补; • 尽可能地让学生在队内充分磨合,达成默契, 形成“领袖”。
CUMCM评阅标准 假设的合理性,建模的创造性, 假设的合理性,建模的创造性, 结果的正确性, 结果的正确性,表述的清晰程度
数学建模竞赛期间的注意事项
• 吃透题意,确定题目; • 抓住核心,重点突破; • 查阅资料、实际调查要适度; • 保证基本模型和求解的完成,在此基础上完善或改进; • 根据建模的要求,可以增加、删除甚至修改题目的 条件; • 把握好用现成的模型和方法,与自己创新的模型和 方法之间的关系; • 论文主体由一人完成,并早些开始写作。
数学建模竞赛 促进数学教学改革
• 数学素质:抽象思维、数学应用能力 • 江西等省: 获奖队的指导教师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 一些学校:获奖队的学生免试推荐读研 • 教学改革:数学建模融入基础课程(微积分、代数等) • 课程改革: 《数学建模》 == 数学建模》 《数学实验》 数学实验》
数学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素质教育
形式
• 3名大学生组队,在3天内完成的通讯比赛
• 可使用任何“死”材料(图书、计算机、软件、互联网 等),但不得与队外任何人讨论(包括导师和上网讨论)
标准 宗旨
假设的合理性,建模的创造性,结果的正确性, 假设的合理性,建模的创造性,结果的正确性, 表述的清晰程度 创新意识 团队精神 重在参与 公平竞争
创造性:不强调与参考答案的一致性和结果的精度 正确性:方法好的,结果一般比较好 但不一定是最好的 表述清晰:摘要提纲挈领 表达严谨、简捷,思路清新 不欣赏罗列一系列模型,又不作评价 格式符合规范,反对暴露身份
CUMCM评阅标准: 一些问题 数学模型最好明确、合理、简洁; 有些论文不给出明确的模型,只是根据赛题的情况, 实际上是用“凑”的方法给出结果,虽然结果大致是 对 的,没有一般性,不是数学建模的正确思路。 有的论文过于简单,该交代的内容省略了,难以看懂 有的队罗列一系列模型或假设,又不作比较、评价, 希望碰上参考答案,弄巧成拙 有的论文参考文献不全,或引用他人结果不作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