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十七章 牧草良种繁育及品种审定
第十七章 牧草良种繁育及品种审定
种植的紫花苜蓿获得
优质饲草
(河北省吴桥、北京郊区)
阿尔岗金苜蓿人工 草地,为当地的养 殖业的发展提供了 高产优良的饲草料。
优良豆科牧草及饲料作物品种—与优良禾本科牧草及饲料作物品种混播、间
作在生产上发挥其优势
互作高产低耗的优势
蚕豆与玉米间作田
无芒雀麦与苜蓿的混播田
“高效豆科作物—根瘤菌共生体 与禾本科互作低耗高产机理研 究”
而丧失 品种原有的特征、特性。
哪些牧草品种或种会产生生物学混杂???
异花 种在一起会自然杂交 严格讲分类学上属于种以内的品种:例 如紫花苜蓿种:敖汉苜蓿、准格尔苜蓿都属于紫花苜蓿
白花草木樨和黄花草木樨种在一起不会产生混杂, 因种间具有生殖隔离现象。
(2)隔离:空间隔离、时间隔离
A什么叫空间隔离?: 在一定隔离距离内不能种植同一种类不同品种的牧草. 虫媒花异花授粉植物种子田隔离距离需1000-1200m, 风媒花的植物隔离距离: 400-500m.
的种子田面积为4亩。
一般各种牧草及作物的种子田面积占计划播种面积如下:
小麦5-10%、玉米3-5%、苜蓿2-5%、草木栖2%、马铃薯8%、燕麦 8%、高粱1-2%
3、合理的轮作制 种子田必须进行合理的轮作. 种子田前作不是相同牧草的不同品种,同类牧草.
如A:披碱草与老芒麦,B:苜蓿与草木樨。 采取豆科和禾本科的轮作制度,这样可以提高和保持土壤肥力 可防止种子混杂。
赖氨酸 0.48 0.50 1.89 2.06 0.64 0.67 1.31 1.89 1.79 1.89 0.73 0.76 1.12 1.17 0.18 0.13 -
(4)优良种子应具备的优点
(注:优良品种应具备优良的 种子)
①良好的发芽能力
发芽率要高
②本品种固有的种子色泽、种子重量(千粒重)成熟度;
6、加强田间管理:
(1)锄草:
多年生牧草第一年的幼苗期生长缓慢,应除草。第二 年在返青期和抽穗现蕾期应除草。
(2)去杂去劣:
在什么时期??? 在生长期内多次进行去杂去劣,
禾本科在 苗期、抽穗期,蜡熟期。 豆科牧草 在苗期、开花期结荚期。
(3)施肥: 种子田的施肥水平高于大田,还要增施磷、钾肥、微量元素:钼、
1、氮素的转移规律 2、土壤微生物群落及功能 3、抗病虫效果及机制
优良豆科、禾本科牧草的最好搭档
优良品种在建立人工草地、水土保持、美化环境的作用:
种植的燕麦(白燕1号)
水土保持、饲用、保健食品
2005年吉林白城向海沙地燕麦生产情况:
燕麦属于一年生牧草
碱蓬在盐碱地上的种植:
2002年春季查干诺尔咸水湖干涸
“四繁一辅”方针,同时强调,以县为单位逐步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制, 大力开展群众性的选种工作,优中先优,提纯复壮,不断提高种子质量, 就地解决生产用种。 1978:年中央决定“四化一供”到1980年基本实现种子生产专业化,加工 机械化,质量标准化和布局区域化。 1985:年实现以县为单位,组织统一供种 近年;出现好多种子公司(如Clover、绿洲、蒙丰等)供种。
无氮浸出物 42.14 44.00 40.44 44.05 52.19 37.23 38.95 26.21 27.72 49.96 52.86 40.65 42.39 43.10 44.97 62.12 66.25 64.04 67.30
灰分 4.24 4.43 3.96 4.31 6.26 8.97 9.20 3.17 3.35 3.69 3.90 5.47 5.70 4.99 5.21 4.56 4.86 8.24 3.67
水土流失
柠条、羊柴、锦鸡儿等优良的 耐瘠薄品种+防风固沙的技术 措施在起作用。
(2)良种繁育的基本任务:
任务
1)大量繁殖优良牧草的种子 2)保持品种的纯度和种性
a 品种更新: 淘汰不好的
b培育其种性:
用选择、杂交、改变环境条件 等方法使现有品种不混杂、退化
进行提纯复壮,以复壮过的种子供生产上 播种之用。
粒选:种子收获脱粒后、播种前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特性,种 子大而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留种用。二、品种的防杂保纯与防止化1、品种退化、混杂的征象
1)概念: 品种混杂(狭义):同一牧草或作物的不同品种(类型)的种
子混 在一起生长的现象。
品种混杂(广义):不同种牧草或作物的种子混在一起生长。
品种退化:品种的某些经济性状变劣,生活力下降、抗性减退、
蜜蜂对百脉根、蝗蜂对红三叶的授有特别效果,故在不同的 牧草种子田中应配置相应的蜂类,一般每公顷配置3—10箱蜂用 于传粉。
7、加强选择工作:
选择是保持品种纯度、防止良种退化、提高品种种性的重要措施, 年年选择。 选择方法:
片选:选择优良单株或单穗,混合收获脱粒留种。
穗选:在种子收获前或场院上选择具有品种特征、特性典型优 良 单株和单 穗,混合脱粒留种。
小结: 1、繁殖优良品种的意义
2、优良品种应具备的条件 3、优良牧草种子的特点
第二节、牧草良种制种技术
一、种子田的栽培管理方法 二、品种的防杂保纯与防止退化 三、防杂保纯的方法 四、加速良种繁育的方法
一、种子田的栽培管理方法
1、设隔离区防天然杂交(自然杂交):
(1)生物学混杂: 异花授粉植物在种植繁殖过程中引起的天然杂交(自然),从
并产生不合乎人类需求的变异类型。
2) 品种退化的象征:
品种失去固有的典型性,即失去品种固有的主要特征特性。
例:抗逆性(寒、旱、盐碱)、 适应性、 抗病、虫能力降低 丰产性能与经济性状变劣 品质变劣。 例如:准格尔苜蓿,种子及饲草产量降低、抗性低、植 株变 矮、种子小,落花落荚率高。
2、退化的原因 退化的原因
硼、锰、锌、铜。 (4)人工辅助授粉:
如对于虫媒花豆科牧草在种子田放出家养蜂。如果没 有条件苜蓿田设在天然草场和森林的边缘,那里有丸化蜂。
蜜蜂、蝗蜂、碱蜂、和切叶蜂(Megachile rotundata)等 是豆科牧草主要的授粉者。
为了促进豆科牧草的授粉,提高其种子产量,在豆科牧
草种子田中需配置一定数量的蜂巢或蜂箱。在杂三叶(50000只 /hm2放养切叶蜂),可使种子产量从228 kg/hm2提高到 345 kg/hm2。
机械混杂
生物学混杂
品种遗传性 不正确选择 发生变化
1)繁殖过程中, 由于播种、收获、 脱粒、晒种、清 选、包装调运、 贮藏不当而造成 2)种子田连作, 前作的品种种子 +后作种子→混 杂 3)未腐熟的有 机肥料中,混有 有生命力的种子 →混杂
1)天然杂交
2)后代分离
3)衰退;
A混进同种牧 草的其它品种 的种子-品种 间混杂 B是混进其它 牧草和杂草种 子-种间混杂
红豆草(种子) 8.19
绝干
紫花苜蓿
绝干
白花草木樨
4.41
绝干
栽培山黧豆
5.44
绝干
毛苕子
5.48
绝干
花棒
1.10
绝干
柠条
4.16
绝干
苏丹草
6.24
绝干
无芒雀麦
绝干
燕麦
绝干
粗蛋白质 26.37 27.90 33.44 36.42 28.92 31.56 33.02 27.34 28.91 28.75 30.92 20.78 21.67 28.59 29.83 8.75 9.33 11.33 12.77
可增加种子的千粒重,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 不仅影响产量,而且影响种子的品质。 易断杆落粒、种子品质差、发芽率低。
收 获 晚
4)收获过早
收获过早
种子不饱满,发芽率低,
根据早晚适时收获,落 粒性较强的牧草六、七
千粒重低,品质差。
成成熟时收获
豆科牧草不同时期的荚果
扁蓄豆荚果
紫花苜蓿荚果
黄花草木樨荚果
红豆草荚果
第一节、良种繁育的意义及任务
一、良种繁育的意义和任务
意义和任务
(1)意义:
1、建立人工草地(需各种优良
数量多、
品种种子) 具有重要
品质高
优良种 子
2、改良天然草场
的意义
3、增加绿肥 (在南方粮食主产区)
4、保持水土
(在沙化贫瘠的土地)
5、建植草坪及美化环境(城市的建设)
建立人工草地: 优良品种在生产上发挥的作用
粗脂肪 5.12 5.36 4.13 4.49 10.20 5.37 5.37 2.30 2.93 4.87 5.15 10.88 11.14 9.31 9.71 6.55 6.55 1.87 6.07
粗纤维 17.52 18.29 9.84 10.72 2.44 12.64 13.22 35.54 37.58 7.25 7.67 18.37 19.16 9.58 10.20 11.78 12.65 14.55 10.19
③整齐度:
种子大小均匀
④无传播的病虫害:如羊草种子里的粒线虫害
⑤无恶性杂草种子:如苜蓿地里的菟丝子
⑥无损伤:
⑦无其它作物或品种的种子:如优良草原2号杂花苜蓿品种中混入
草木粞、或混入敖汉苜蓿或其它作物种子等。
苜蓿田中的菟丝子
如果苜蓿田有了恶 性杂草,苜蓿的生 长将???
苜蓿种子
红三叶种子
沙打旺种子
1、自花受粉植物中 杂合基因的纯合化。
2、对异花受粉植物 来讲长期的隔离种植 不利于其在自然界生 存的野生性状的发展
纯合化程度增大-退 化。
由于选择的方 向不正确造成 的退化。
如
对多年生牧草 不是选择生活 力强产量高的 植株而是从保 持品种的纯度 和典型性角度 选择
三、防杂保纯的方法
1、防止机械混杂
总结上面两项任务:
就是要解决良种种子的数量与质量。从数量上要大量繁殖良种的种子,从质量 上不断提高牧草种子质量保持其纯度,提高其种植,以保证生产对各种牧草品种种 子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