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陵水信息整理

陵水信息整理

了解陵水地理位置陵水黎族自治县位于海南岛的东南部,地处北纬18°21’~18°47’,东经109°45’~110°08’之间。

东北连万宁市,北部与琼中县交界,西北与保亭县接壤,西南与三亚市毗邻,东南濒临南海。

海岸线长57.5公里,东西宽32公里,南北长40公里,总面积1128平方公里。

海榆东线高速公路自东北向西南从境内穿过,东北至海口196公里;西南至三亚市60公里;沿陵保线公路西至五指山市91公里。

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地形主要由山地、丘陵、平原组成。

丘陵与山地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平原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全县大小山岭共24座,最高点为吊罗山三角峰海拔1499.8米。

土壤成分为壤土和沙质土,壤土主要分布西北部山区和丘陵地带,沙质土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平原地区。

矿产有钛、锆、锡、锌、独居石、石英砂、高领土、花岗岩、玉石等20多种,其中蕴藏量较大的有石英砂和高岭土。

陵水黎族自治县拥有1223平方公里的责任海域面积。

东北起点为分界洲岛,沿135°角为基础向深海伸延12海里,东南与三亚市海域交界。

海域共有香水湾、陵水湾、清水湾和土福湾四个海湾;有分界洲岛和南湾半岛;天然港口有新村港、黎安港、水口港、山中港、港坡港、其中最大港口是新村港,水域面积33390亩(潮间带)13530亩,可利用面积18537亩。

港内水文温17℃—30℃,盐度18.3%,适宜海水养殖。

县境南北长40千米,东西宽32千米,总面积1128平方千米,陆地面积1128平方公里;人口33.01万人,其中黎族占总人口的56.2%,2004年底,陵水黎族自治县陆地面积1128平方千米。

人口33.46万人(公安户籍人口数:总户数74993户、总人口33461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3495人。

),其中黎族占56.3%。

辖11个乡镇、114个村(居)委会、602个自然村,有2个国有农场和吊罗山林业局。

县政府驻椰林镇。

全县有16个民族,是个黎、汉、苗族人口居多的“大杂居,少聚居”的地方。

2000年全县人口32万人,其中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4•85%;其他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5•15%。

2000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113,176万元,工农业总产值83,186万元,地方财政收入4,753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2,247元。

按不变价计算,工农业总产值、地方财政收入、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分别比1978年增长8倍、13倍和9•2倍。

陵水黎族自治县有57.5公里的海岸线和正待开发利用的国家一级天然渔港--新村港、黎安港等。

100米深以内的海域面积有1,225平方公里。

港湾面积有4.8万亩。

海洋常见的经济鱼类有30多种。

还有经济价值很高的白蝶贝、黑蝶贝、马氏珍珠贝、美腿螺以及明虾、对虾、龙虾、青蟹、螃蟹等。

陵水县矿产资源丰富,有钛(Ti)、锆(Zr)、锡(Sn)、铅(Pb)、石英砂、高岭土、花岗岩等。

钛储藏量约200万吨。

石英砂储藏量约1 亿吨。

高岭土储藏量约600万吨。

目前有待科学、合理地开采。

陵水盐场年产原盐2,000吨左右,日晒细盐和粗盐颗粒均匀,色泽洁白,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气候条件由于地处北回归线以南,气候属热带岛屿性季风气候,高温多雨,冬天严寒,干湿季分明,夏秋多雨,冬春干燥。

年平均气温25.2℃,年平均雨量为1500—2500毫米,主要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份。

光照充足,全年无霜,四季常青,是全国少有的天然温室,适宜热带作物和反季节瓜菜的种植。

但由于受岛屿性季风的影响,平均每年受3—5次台风的袭击,最大风力达12级,风速40米/秒。

境内河流纵横交错,大小河共有150多条,流量大,落差高,水力资源丰富。

主要河流有陵水河、都总河、金聪河、港坡河,其中陵水河为最大河流,年平均流量9.3亿立方米,集雨面积1210.7平方公里。

它主要干流发源于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娥隆岭,支流发源于吊罗山。

自西北向东南流经群英、陵城等6个乡、镇从水口港注入大海全长75.5公里。

境内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主要树种多分布在吊罗山,有世界珍稀树种多分布在吊罗山,有世界珍稀树种—青皮,是国家重点保护林木。

壳斗科树种有红绸、黑绸;梓科树种有青皮、坡垒、橄榄;蝶形蝌蚪树种有花犁;罗汉松科的竹等,还有灌木及人工造林林木的树种多达800多种。

野生动物,常见的鸟类有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海南山鹧鸪;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老鹰,栗(红猫头鹰)、白鹭;省级保护野生动物八哥、金丝燕等十多种。

常见的走兽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海南坡鹿,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水鹿、狝猴、穿山甲,省级保护动物海南兔、果子狸、黄京、野猪、豪猪、红胸松鼠。

蛇类常见的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蟒蛇,省级保护动物银环蛇、眼镜蛇。

此外还有竹叶青盲蛇、火蛇、水蛇等多种蛇类。

龟类常见的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金钱龟、海龟、玳瑁,还有山龟、水龟。

常见的昆虫有蜜蜂、蝴蝶、蜻蜓、蚂蝗等多种。

海洋鱼类700多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有40多种。

主要品种有马鲛、金枪、鸟鲳、青干、红鱼、金鲮、石斑、鱿鱼、章鱼等;虾类有:明虾、斑节对虾、龙虾等;贝类有:扇贝、白蝶贝、美腿螺等;蟹类有:青蟹、螃蟹、琵琶蟹等。

其中琵琶蟹为陵水特有;此外还有海参、海马、鲍鱼、海胆、海龙、海蛇、海龟、沙虫等名贵海洋动物。

藻类主要有紫菜、江离菜、马尾藻、麒麟菜等。

陵水具有光辉的革命斗争历史和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

全县共有旅游景点17处,主要旅游景点有:陵水县苏维埃政府遗址、日本军队侵陵刻石、三昧寺、南湾猴岛、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香水湾、分界洲岛、椰子岛、土福湾、清水湾、高峰温泉等,其中南湾猴岛是著名旅游景点,也是全国唯一的中华狝猴自然保护区。

陵水素有“天然温室”“热作种植宝地”之美称,是我国最早的南繁育种基地,陵水黎族自治县是海南冬季瓜菜生产、海水养殖珍珠主要基地之一。

这里盛产椰子、槟榔、益智、荔枝、龙眼、火龙果、圣女果、香蕉、芒果、果蔗、胡椒、西瓜、香瓜等经济瓜果。

交通运输境内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入达。

全县现有公路147条,全长766.99公里,已实现全县各乡镇通公路。

陵水县大小河流共有150多条,水利设施较好,共修建大、中、小型水利工程83宗,其中水库工程67宗,引水工程16宗。

还有提水工程39宗。

水库总库容量1.9亿立平米,有灌溉面积9350公顷。

水资源理论蕴藏量5.167万千瓦,可开发的装机容量有1.6143万千瓦,已开发利用0.384万千瓦,正在开发的小南平电站,装机容量0.126万千瓦。

交通:东线高速公路和海榆东线公路斜贯陵水全境,东北至海口196公里,南至三亚市约50公里,沿陵保线公路西至五指山市91公里。

陵水县境内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入达。

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72.17公里,初步形成了全县“二横三纵十幅射”的干线骨架,全县11个乡镇、113个行政村都通公路。

地方公路状态好,至各乡镇和旅游点均通汽车。

开通客运线路23条,满足了群众及外地客商乘、运货、行路、的需要,达到了优质、快捷、安全的要求。

陵水县特产及美食山兰酒山兰酒用黎话称为“biang”,黎族同胞依山傍水而居,酒采用所居山区一种旱糯稻———山兰稻谷酿制。

制作时,将山兰米蒸熟揉散成粒,再用黎山特定植物和米粉制成的“球饼”碾至粉状掺入其中,装进坛里。

一日后取少量冷水沁入并封口。

逢重大节假日或是迎接宾客,热情的黎族人民便取出来招待,一同痛饮。

吃山兰酒之人,可在口感中“舔”出山兰酒的存放时间长短。

刚酿好的酒存放十天左右时,口感甜而微辣、辣而不燥。

初品之人容易贪杯或豪饮,殊不知这“后劲”的厉害所在。

若放置时间久,开坛时犹如香槟开瓶时,会发出响声。

功效据说,黎家妇女生育后,喝此酒用以滋补养身,去湿防病。

埋入地下一年后酒呈黄褐色,数载则显红色甚至黑色,此时的山兰酒更烹香。

“竹竿一吸胜壶觞”,黎族初民饮酒不用酒杯,饮时“以竹筒吸之”,竹筒较细,插入酒酿的下端用竹片编成五个部分,以防吸进酵母堵住管子。

饮酒时,“席间置biang一坛,插小竹管两支”,两旁宾客轮流吸饮。

陵水酸粉陵水酸粉是海南省的一种特色小吃,酸辣甜香,佐料丰富,味道极其鲜美,令人回味无穷.陵水酸粉有时也称海南粉.因为陵水是海南省的一个县,全名为陵水黎族自治区,由于陵水制作的酸粉最为正宗,也最好吃,陵水酸粉的名称即由此而来.随着陵水酸粉在海南省内传播,其他一些市县也有人制作酸粉,渐渐地对大陆人来说就有了一个海南粉的名称. 疍家海鲜粥新村港疍家渔排的鱼粥,被誉为“天下第一粥”;各类生猛海鲜就地捕捞,当场烹饪煮粥,原汁原味,令游客大快朵颐,尽享口福。

黄灯笼辣椒黄灯笼辣椒在全世界只有海南南部生长,椒色金黄,状似灯笼,所以地方上也叫它“黄灯笼”。

黄灯笼辣椒辣度达15万辣度单位,在世界辣椒排名中位居第二,中国辣椒排名中位居第一,是真正的“辣椒之王”。

黄灯笼辣椒相对其它辣椒营养更为丰富,特别是钙、铁、胡萝卜素、纤维素、蛋白质的含量远远高于其它辣椒。

食用黄灯笼辣椒可帮助消化、增进食欲,还有壮胃健脾、助于减肥、促进血液循环等功效。

火龙果火龙果又称红龙果。

营养丰富、功能独特,它含有一般植物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及花青素,丰富的维生素和水溶性膳纤维。

圣女果圣女果又名葡萄番茄、樱桃番茄,除含有番茄的所有营养成分外,其维生素含量是普通番茄的1.7倍”。

果形美丽、色彩鲜红艳丽、脆甜可口、风味绝伦、口感美妙。

鸡腿螺又称“美人腿”,是海南特产贝类海鲜,主要产地在陵水黎安、新村港一带海域。

每年3-6月、10-12月为生主旺季,以高蛋白、低脂肪、肉质肥嫩、味道鲜美而享盛誉,可蒜茸清蒸,也可白灼配以姜葱、酱料享用。

三点蟹又称“红星梭子蟹”,蟹肉味道清甜、鲜美。

三点蟹的吃法多多,清蒸吃原味、煮汤下面,或是先切块再加葱、大蒜、辣椒爆香炒蛋、苦瓜吃,样样都是美味。

琵琶蟹是海南名特产,学名“蛙形蟹”。

因其貌怪异,产地渔民又称之为“琼兽蟹”。

其体征为:头胸甲呈蛙形,状似琵琶琴,螯足壮大,对称,前足四对,指节均扁平呈铲状,且具软毛。

与其它蟹最大区别是直行而不是横行。

海南主要产区在陵水新村港湾一带。

每年3月前后为捕捞旺季,这时的琵琶蟹,体大,肉肥,味极鲜美,以白灼清蒸味道最佳。

陵水-经济森林资源陵水黎族自治县有林地面积约100万亩。

为了保护生态平衡,省政府已明令封山育林,严禁采伐。

独具特殊开发价值者有“吊罗山森林公园”。

公园总面积380平方公里。

林区内计有各种植物3500种,分隶于259科,1347属。

有鸟类11目37类112种。

有大小瀑布15处。

林区年均温度20℃,是海南省难得的天然旅游避暑胜地。

土地资源全县现有耕地421507.2亩,园地173808.3亩,林地7492626亩,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03488亩,交通用地12280.5亩,水域117921.7亩,未利用土地101132.5亩,滩涂及飞地115508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