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16)9301)
《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16)9301)
路基专业 桥梁专业 隧道专业
2016.10 2016.10 2016.10
轨道专业 结构专业 电力专业
2016.10 2016.10 2016.10
接触网专业 通信专业 信息专业
2016.10 2016.10 2016.10
声屏障专业
2016.10
设计
图号 通号(2016)9301-02
铁 路 综合接地系统
通号(2016)9301-28 电缆槽设于路肩的路堤、土质及软质岩路堑地段综合接地 通号(2016)9301-29 通号(2016)9301-30 电缆槽设于路肩的硬质岩路堑地段、涵洞地段综合接地 电缆槽设于坡脚的路堤地段综合接地
通号(2016)9301-31 电缆槽设于坡脚硬质岩、土质及软质岩路堑地段综合接地 通号(2016)9301-32 通号(2016)9301-33 通号(2016)9301-34 通号(2016)9301-35 通号(2016)9301-36 通号(2016)9301-37 通号(2016)9301-38 通号(2016)9301-39 通号(2016)9301-40 通号(2016)9301-41 通号(2016)9301-42 通号(2016)9301-43 路基与桥梁过渡段综合接地 路基与隧道过渡段综合接地 路基整体式预制混凝土声屏障综合接地 路基插板式金属声屏障综合接地 无中间站台车站综合接地 有中间站台车站综合接地 不带边沟站台墙综合接地 带边沟站台墙综合接地 高架站台及无柱雨棚综合接地 高架站台及有柱雨棚综合接地 双块式无砟轨道综合接地 I型板式无砟轨道综合接地
院总工程师 专业工程师 集团总工程师
次
图 号 图 名 页次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备注 修订 修订 修订 修订 修订 修订 修订 修订 新增 新增 修订 修订 修订 修订 修订 修订 修订 修订 新增 新增 修订 修订 通号(2016)9301-22 通号(2016)9301-23 通号(2016)9301-24 通号(2016)9301-25 通号(2016)9301-26 通号(2016)9301-27 III、IV、V级围岩隧道接地体接地 隧道二次衬砌综合接地 全封闭衬砌隧道接地体接地 隧道洞室综合接地 隧道斜切式明洞综合接地 路基电缆槽及接触网支柱基础接地
设计
图号 通号(接地系统
复核 目 次 比例 日期 2016.10
设 计 说 明
一、任务来源 本图册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印发2014年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铁总 建设函〔2014〕176号)和《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关于委托编制2014年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工程建设 标准的函》(经规计财函〔2014〕28号)的要求编制。 二、适用范围 本图适用于路基、桥梁、隧道、站场、轨道、结构、声屏障等工程综合接地系统的设计及 施工,不适用于盾构隧道等特殊工点。 使用单位应结合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等,针对具体工程情况和通用参考图的适用范围正确 选用本图,并对工程质量负责。 三、设计依据及引用标准 1.《标准型弹簧垫圈》GB/T 93-1987 2.《碳素结构钢》GB/T 700-2006 3.《不锈钢棒》GB/T 1220-2007 4.《平垫圈A级》GB/T 97.1-2002 5.《六角螺母C级》GB/T 41-2000 6.《紧固件 热浸镀锌层》GB/T 5267.3-2008 7.《铜及铜合金板材》GB/T 2040-2008 8.《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 10621-2014 9.《城际铁路设计规范》TB 10623-2014 10.《铁路防雷及接地工程技术规范》TB 10180-2016 11.《铁路综合接地系统测量方法》TB/T 3233-2010 12.《铁路技术管理规程》TG/01-2014 13.《铁路贯通地线暂行技术条件》TJ/DW142-2012 14.《复合材料(SMC)电缆槽暂行技术条件》TJ/DW163-2014 15.《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接触网接地与回流安装图》(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 通 化[2009]1009) 16.《铁路路基电缆槽》(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 通路[2010]8401) 17.《时速350km高速铁路桥梁插板式金属声屏障》(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 通 环[2010]8323) 四、设计原则 1.接地安装位置及方式不得侵入铁路建筑限界。 2.接地安装方式不得影响路基、桥梁、隧道、轨道、站台、声屏障等结构性能。 3.接地安装位置和方式应便于现场维护。 4.接地安装材料应符合环保、节能要求。 5.接地钢筋焊接施工应符合有关施工安全技术规程及防火规范的规定。 五、主要技术要求 1.综合接地系统应遵循等电位连接的原则,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接触网支柱、距接触网带电部分5m范围以内的金属结构物和电气设备必须接入综合接 地系统。 (2)距贯通地线20m范围以内的铁路建筑物构筑物的接地装置应与综合接地系统等电位连 接。 2.贯通地线敷设应平顺,不得形成环状;外护套无损伤、变形。贯通地线连接处应采用防 腐措施,可缠绕防腐胶带处理。 3.敷设在电缆槽内的贯通地线与通信信号电缆之间应采取物理隔离措施。 4.应优先利用桥梁、隧道、接触网支柱基础等结构物内的非预应力结构钢筋作为自然接地 体,或可增加专用的接地钢筋,并符合下列规定: (1)桥梁地段,桩基础桥墩利用构筑物内的非预应力结构钢筋作为接地体,明挖基础桥墩 在基底底面设1层钢筋网作为水平接地体。 (2)隧道地段,利用初期支护锚杆、钢架、钢筋网或底板钢筋作为接地体,全封闭衬砌隧 道在仰拱填充层内设置钢筋网作为隧道接地体。 (3)路基地段,利用接触网支柱基础内的非预应力结构钢筋作为接地体。当接触网支柱基 础内没有非预应力结构钢筋时应增设专用接地钢筋。 5.接地端子的设置应便于设备、设施就近接入综合接地系统及工程实施,并符合下列规定: (1)接地端子应直接灌注在电缆槽或其他混凝土制品中,拆模后的接地端子面应与混凝土 面齐平或高出不大于5mm。 (2)施工后的接地端子孔塞应完整,端子孔内无异物堵塞。 6.接地连接线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电力及电力牵引供电等强电设备、设施的接地连接线不得进入通信信号槽内。
设计说明(一) 设计说明(二) 设计说明(三) 综合接地系统构成示意图 接地连接零件示意图 通用接地材料连接工艺示意图 明挖基础桥墩综合接地 桩基础桥墩综合接地 无砟轨道箱梁综合接地 有砟轨道箱梁综合接地 T梁综合接地 无砟轨道连续箱梁综合接地 双线下承式钢桁梁综合接地 跨线桥综合接地 框架桥综合接地 桥台综合接地 桥梁整体式预制混凝土声屏障综合接地 桥梁插板式金属声屏障综合接地 隧道电缆槽处接地端子设置 I、II级围岩隧道底板接地体接地
复核 设计说明(一) 比例 日期 2016.10
设 计 说 明
(2)如接入综合接地系统的设备或设施有特殊规定,应根据相关设备或设施要求选用接地 连接线。 7.构筑物内兼有接地或连接功能的结构钢筋、专用接地钢筋规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接触网短路电流不大于25kA时,钢筋截面不应小于120mm²或直径不小于14mm。 (2)接触网短路电流大于25kA时,钢筋截面不应小于200mm²或直径不小于16mm。 (3)当结构钢筋的截面不符合要求时,可将相邻的二根钢筋并接使用,或局部更换直径 为14mm或16mm的钢筋。 8.结构物内的接地钢筋之间均要求可靠焊接,保证电气连接。本图册中未注明连接要求的结 构钢筋应按照土建工程要求施工。 9.外露的接地钢筋采用外裹素混凝土的防腐措施。 10.综合接地系统通用接地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贯通地线、分支引接线及横向连接线的材料及规格应符合《铁路贯通地线暂行技术条 件》TJ/DW142的规定。 (2)接地端子、不锈钢连接线、C形压接件、L形连接件等的材料及规格应符合铁路总公司 有关规定。 (3)外露贯通地线防护软管采用阻燃绝缘尼龙12套管。 11.综合接地系统构件接地标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有接地端子处的电缆槽盖板、防护墙、隧道壁上适当位置设置接地标识。 (2)构筑物内兼作接地或连接功能的结构钢筋及专用接地钢筋应涂刷有色漆进行标识。 六、维护要求 1.定期检查贯通地线、接地连接线、螺栓等是否缺失。 2.定期维护检查接地端子上的螺栓是否紧固。 3.定期测试综合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电气完整性。 七、主要工程数量统计原则 下列数量无特别说明的,均按照双线原则进行统计。各专业统计主要工程数量时,应按本 原则及图中"综合接地主要材料表"和相关说明进行设计。 1.信号 (1)贯通地线:余量按3%计列。 (2)横向连接线:路基地段每500m计列1根,长度按线路路基实际宽度确定。 (3)分支引接线:每个接触网支柱计列1根;电力及通信信号槽侧壁的接地端子处每500m两 侧分别计列1根;每个跨线桥处计列4根;每跨T梁计列2根;桥梁、隧道与路基过渡段计列2根; 每个区间路基电缆井(不含过渡段,需接地的房屋地网附近)计列2根;450m站台(不含高架站 台)计列10根,550m站台(不含高架站台)计列12根。 (4)L形连接件:每个接触网支柱基础和T梁上的每根分支引接线分别计列1个;桥梁、隧道 与路基过渡段计列2个;450m站台(不含高架站台)计列15个,550m站台(不含高架站台)计 列18个。 (5)C形压接件:贯通地线接续处,每正线公里计列4个;贯通地线横向连接处,每正线公 里计列4个;每根分支引接线处计列2个。 (6)综合接地系统测量:每正线公里计列4处。 2.路基 (1)路基型接地端子:电力及通信信号槽侧壁每500m两侧分别计列1个;每个跨线桥处计 列4个;桥梁、隧道与路基过渡段计列2个;区间路基电缆井(不含过渡段,需接地的房屋地网 附近)侧壁计列2个。 (2)贯通地线物理隔离防护:桥梁、隧道与路基过渡段电缆井计列1根阻燃绝缘尼龙12套管 和2个防护管卡具;桥梁、隧道与路基过渡段计列M20水泥砂浆。 (3)区间路基地段贯通地线、横向连接线、分支引接线预埋的开槽、回填、防护人工工作 量,计列数量同路基段长度。 3.桥梁 (1)桥隧型接地端子:箱梁每个水中桥墩计列2个,非水中桥墩计列3个;T梁每个桥墩计 列4个;每个桥台计列2个;每个跨线桥计列8+(4Xn+4)个(n表示跨梁数量,以下同);每跨梁体 计列8个。 (2)L形连接件:每跨梁(含桥台)计列2个。 (3)不锈钢连接线:箱梁每个桥墩(含桥台)计列2根;T梁每个桥墩计列4根;每个跨线 桥计列6+2Xn根。 (4)阻燃绝缘尼龙12套管:每跨梁(含桥台)计列2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