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论文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论文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之我见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一种基本形式。

对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部分,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当前及今后多方面的发展和成长;对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是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生命价值的体现。

对数学教学而言,如果课堂教学效率不高,课后就必须要求学生通过做大量的练习题才能巩固所学的知识。

笔者做了以下分析。

一、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习兴趣
21世纪是激烈竞争的世纪,国际间存在着竞争,各行各业都存在着竞争。

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平时课堂上引进一些竞争意识,有利于学生将来的发展,也锻炼了学生的抗打击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因为争强好胜是人的天性,如:在讲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解法》时,我利用了大量卡片,设计了一些竞赛题目,将学生划分四个小组进行竞赛,又分为必答题和抢答题。

必答题一组两题,抢答题若干,采取五分制,题目一亮出,学生跥跺脚积极思考,涌跃发言,争先恐后地抢答,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了他们研究知识的兴趣。

也增强了他们集体荣誉感。

如在必答题:求不等式组的解集时,第一小组的王晓回答错了,全组人都很失望.而在抢答题:的解集时,第二小组的孙晓丹回答非常准确,同组人都很自豪,并报以热烈的掌声。

别组人都投以羡慕的目光。

这不但增加了他本人的兴趣和信心,同时对其他同学也是一个鼓
舞。

在小组竞赛中我还采取非本组人员推荐该组回答问题的方法,使每个学生都有紧张感,差生怕被推荐,好学生希望被推荐,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这种形式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适合现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也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二、引导学生培养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可自学能力的培养,首先应从阅读开始,初一学生阅读能力较差,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必须从示范做起,对课文内容逐句、逐段领读、解释,对重要的教学名词、术语,关键的语句、重要的字眼要重复读,并指出记忆的方法,同时还要标上自己约定的符号标记。

对于例题,让学生读题,引导学生审题意,确定最佳解题方法。

在初步形成看书习惯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在重点、难点和易错处列出阅读题纲,设置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纵向深入和横向拓展地阅读数学课外材料,还可利用课外活动小组,组织交流,相互启发,促使学生再次阅读,寻找答案,弥补自己先前阅读时的疏漏,从而进一步顺应和同化知识,提高阅读水平和层次,形成阅读—讨论—再阅读的良性循环。

三、引导学生培养思维能力
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能力的培养,其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主要方面。

思维能力的内在实质是分析、综合、推理、应用能力,外在表现是思维的速度和质量。

1.思维速度的训练
就初中生而言,思维速度的训练主要依靠课堂,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利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训练学生的思维速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

如讲解完新课后,安排课本中的练习作为速算题;也可精编构思巧妙、概念性强、覆盖面广、有一定灵活性的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进行专项训练,以提高快速答题的能力。

2.思维质量的训练
思维质量的训练,除利用课堂教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展开解题思路的讨论,剖析各种题解方法的特点,选择简捷而有创造性的解题思路,以便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拓展学生思路时要尽可能考虑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

3.逆向思维的训练
启发学生思考与已知过程相反的过程,培养学生倒过来想问题的习惯,考虑与已知条件相反条件下的状况,构思事物反作用的结果,从而开拓思路,找出解题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条途径。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较高要求,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本文仅是教学中的几点体会,就教于广大教师,以便在教学工作中进一步改进、完善。

4.学点逻辑知识,培养论证能力
学生学好数学,必须具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较强的推理论证能力,我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经常的、或集中或分散地渗透一些逻辑推理的内容和知识,讲清一些最基本的、最常用的逻辑语句,
如公理、定理、定义、命题、充分必要条件等,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论证方法,如分析法、综合法、演译法、反证法、待定系数法、数学归纳法等的论证原理和推理格式,培养学生考虑问题时要做到“出言有本、推理有据”,证题时应概念明确,思路清晰,考虑问题应周到全面。

这样长期坚持的结果,使学生的论证能力得到了普遍提高,正确的思维方式得以逐步形成,使他们在遇到题目和考虑问题时,不盲目或急于求成,而是多想多问几个为什么,这种良好的学习方法,不但使学生学习数学受益匪浅,而且在其他学科,如物理、化学、语文、政治等学科中受益。

这样虽然增加了一些内容,花了一些时间,但磨刀不误砍柴工,其效果是长远的,普遍的。

当然影响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学生本身的素质、条件、学习态度及学习环境等等。

但作为数学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若能重视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正确的思维方式,就等于给了学生一片金钥匙,让他们抓住了学习的主动性,不但可以变“学会”为“会学”,而且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使他们受益终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