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网络剧发展路径

中国网络剧发展路径

中国网络剧发展路径一、中国网络剧蓬勃发展中国网络剧从2010 年至2015 年发展较快,每年递增,数量、质量均有所提高,出现了一些市场与口碑双赢的现象级网络剧,中国网络剧发展路径随之越来越重要。

中国网络剧发展路径多种多样,有路可寻。

中国网络剧发展路径有时宽阔、顺畅,有时坎坷不平。

网络自制剧,顾名思义就是由网络媒体自己投资拍摄,专门针对网络平台制作并播放的网络剧。

从这个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到网络自制剧定义范畴中的四个要点:一是网络自制剧应是由网络媒体作为创作者参与投拍、制作的,也可以说网络媒体是网络剧投资、拍摄、制作的主要力量。

二是网络剧首要播放平台应该是投拍的网络媒体。

三是网络剧从制作到内容应该符合剧集的要求和特征,可以是连续剧,也可以是系列剧。

四是网络自制剧应该具有明确的价值取向、精彩的故事与比较深刻的文化内涵,符合网络传播的特点。

这四个要点从根本上将网络自制剧与依托网站播放的传统电视剧和由网民草根制作上传的网络原创视频区别了开来,突出了网站的主体性和网络剧制作的相对专业性。

“随着中国网民的不断增加,‘为用户创造内容'的呼声日益高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各大省级卫视的自制剧风生水起,直接促使视频网站也积极投身自制剧行列,土豆网、酷六网、优酷网等先后推出自制剧计划,打造《MR.雷》《欢迎爱光临》《钱多多嫁人记》等多个高点击率的自制剧。

”尤其是美国奈飞公司的《纸牌屋》让奈飞公司迅速增值,赚了个盆满钵满,巨大的经济收益和良好的口碑给视频网站注入了强心剂,它让视频网站看到了打造网络剧的确是一件有利可图的事情,让视频网站对网络剧的前景信心满满。

从爱奇艺、搜狐到腾讯、优酷纷纷加大了对网络剧的投资,2014年、2015年被称为网络自制剧大发展的两年,各大视频网站的网络自制剧呈井喷之势发展,网络自制剧逐渐从“边缘剧”向“主流剧”发展和靠拢,成为了视频网站核心业务和发展战略。

网络自制剧的优点与缺点都很明显,部分网络剧野蛮生长,部分网络媒体只顾赚钱,忽视了网络剧的特点与网络文化的建设,因此有的网络剧成为网民争论的焦点之_,网民不断吐槽,所扔砖头多于鲜花。

当然,我们不能因噎废食,网络自制剧发展空间很大,这是一个重要的艺术现实,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一些网络剧如搜狐视频的《?潘磕惺俊贰(15)趴岢銎返摹锻晓蛎幌氲健返牡慊髀食?过上亿次,形成现象级关注的趋势,甚至有网友为《万万没想到》创造了一个新词“周指活”一一意思是“一周就指着看它活了”,可见网络对它的依赖程度,可见其受欢迎程度。

为什么各个视频网站都如此重视网络自制剧的创作营销,由过去的视频集纳走向网络剧自制的道路,为什么网络自制剧能受到如此之多网友的关注,形成围观和话题讨论,这都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中国网络剧与美国网络剧分别立足于东方与西方,形成强烈呼应,逐步向全球传播,得到越来越多的网民的观赏、思考与评点,成为世界网络剧重要的两翼,促使世界网络剧不断腾飞,翱翔于广阔的艺术天空。

二、中国网络剧兴盛的原因中国网络剧兴盛的原因即网络剧发展路径的原因主要有四个,第一个原因是创作者视频网站积极创作、制作网络剧,第二个原因是消费者一一网民用户喜欢观赏网络剧,第三个原因是粉丝文化与粉丝经济发展较快,第四个原因是国家重视网络文艺包括网络剧发展。

(一)创作者一一视频网站积极创作、制作网络剧广电行业内每一次新的政策的推出和实施都会深刻地影响着影视创作和发展走向,2010年11月12日广电总局下达了《关于印发的通知》,使得视频网站过去的生存经营方式受到了严重挑战,剧集生产者版权意识的提高使得以视频集纳作为网站存活命脉的视频网站每收购一部传统电视剧,都得付出高额的费用。

过去低价就可以获得热门电视剧播出权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另外,从2014 年9 月到2015 年,广电总局陆续发文强调对境外剧的管理和对境外剧播出比例的控制,这对引进境外剧成为优势的视频网站也形成了一定冲击。

2014 年《生活大爆炸》《傲骨贤妻》《海军罪案调查组》和《律师本色》四部美剧因为“政策原因”被下线,主推版权美剧的搜狐视频为之震动。

随后广电总局提出自2015 年开始实施“一剧两星” 的调整,“两星之后购剧成本的提高,二、三线卫视购剧选择变少,也有可能转向购买视频网站的优秀自制剧。

同时,传统制作单位过剩的产能可能会流向网络自制剧”。

此话确有道理。

因此,部分网络媒体拿出一些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网络自制剧的拍摄与制作。

传统电视剧高昂的版权费用,引进境外剧的严格管控都使得视频网站的优势力量得以削减,如此生存局面使得视频网站纷纷由过去的依赖式集纳向自力更生的自产自销方式发展,各视频网站第一个发力点便是网络自制剧。

因为从制作成本上看,通常使用年轻演员和编创团队的网络自制剧制作成本往往不到同类题材传统剧集的1/3 。

以当下热播的网络剧为例,《万万没想到》单集不到 5 万,《灵魂摆渡》单集不到10 万,这和《甄?执?》2000 万的网络版权比起来,可谓九牛一毛。

而从点击量和话题角度来比,网络自制剧并不逊色于传统电视剧,一些新兴的网络剧甚至表现出了更强有力的生存态势与发展趋势。

除了低投入高产出的制作营销模式,从更深层的角度来看,网络视频网站纷纷发力网络自制剧有着更长远的用心。

网络自制剧的独播性,使得网络剧成为视频网站提高用户黏度、增值视频网站品牌价值的重要方式。

视频网站通过打造全网独播的网络剧,加深视频网站的品牌印象,吸引追随网络剧的用户的持续关注,形成用户的惯性收视行为,培养用户对视频网站的忠诚度,打造网站的品牌价值。

(二)消费者一一网民用户喜欢观赏网络剧与传统电视剧必须定时定点,每天收看固定集数的观看方式相比,对于如今网络时代的剧集消费者而言,年轻的观众更喜欢从网络上灵活机动的观看方式。

这使他们逐渐养成了通过网络来收看视频的惯性收视行为。

与传统电视剧相比,网络剧更能适应网民用户的收看习惯和收视心理。

首先,网络剧通常时长都较短,很多网络剧的时长都控制在一集10 分钟左右,《万万没想到》每集只有 6 分钟左右,最长网络剧集长也不超过25 分钟。

网络自制剧这种短时间的叙事方式正是对应了网民“碎片化”的观看方式,如今节奏快、压力大的生活境遇使得观众已经极少有耐心和时间追随一部长篇巨制的电视剧了,很多观众的收看行为就是在坐车、等待点餐等等零碎的时间内完成的,网络剧的这种轻巧与短小正是填补零碎时间的较好观赏方式,迎合了观众的收视心理。

与传统电视剧相比,网络自制剧制作周期短,更新速度快。

与传统电视剧制作团队往往耗费半年到一年的制作周期相比,网络自制剧从构思到正式上线,往往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即可。

如《钱多多嫁人记》2011 年1 月8 日开机, 2 月14 日便上线。

网络剧自审自播的制度使得网络剧能轻装上阵,同时每周更新播放使得网络剧常常处于边制作边拍摄的状态,可以及时收到观众的反馈,随时调整网络剧的拍摄内容,同时又可以将社会热点和网络舆论的爆点话题作为创作的素材加以利用,使得网络剧比传统电视剧更能贴近网友的欣赏趣味和心理。

(三)粉丝文化与粉丝经济发展较快2015 年被称为中国网络剧兴盛之年,大量移动互联网平台视频网站将目光锁定于网络剧。

“粉丝文化”是互联网影响颇广的大众文化现象,尤其在青少年群体中成为一种普遍化现象。

而网络剧的主要受众正是这一群体。

网络剧可以定义为专门为网络制作的、通过互联网播放的一类网络连续剧,概念可以理解为一种适合互联网环境、互联网用户群体的新创作模式下诞生的艺术作品。

分析当红网络剧影响力及受欢迎原因的文献资料中,时有提及网络剧通过粉丝群体造成的广泛影响,如在陶建华、黄丽丽《解析网络剧‘泡芙小姐' 》中提到动漫迷群体对于这部作品的“转发” “分享”为其打通了互联网传播渠道。

时至今日,网络剧对粉丝文化的迎合使其在互联网平台拥有很高互动性和相当可观的观众群体,成为一种社会话题、社会现象。

“粉丝”即“迷”(fans)是指对特定演员、歌手、电影、电视剧、电视节目、作家、品牌、网络剧、网络节目等极度喜爱、熟悉和认同,并能从中衍生出自己诠释的人。

他们是积极活跃的视听人与消费者,甚至可以左右生产者。

“粉丝” 通常以一个群体的形式出现,是相对于广大的主流受众的小众群体,虽然每个迷和迷之间对媒介文本的联系不同,但他们建立和维持与文本的情感联系,并分享一个共同的心理、社会和文化基础,并且有“粉头”组织有关活动。

部分“粉丝”言行比较极端、比较疯狂、比较偏执,甚至影响身体与家庭,令人担忧。

网络公司在利用“粉丝”制作网络剧时,应该既考虑赚钱,也要注意良心责任、文化问题与社会公德问题,应该掌握好分寸。

(四)国家重视网络文艺包括网络剧发展网络文艺主要包括网络电影、网络剧、网络节目、网络小说、网络动漫、网络游戏等。

人们对网络文艺包括网络剧的认识有一个过程。

2000 年前后,网络小说、网络动漫引起人们的关注,喜爱观赏的网民越来越多。

2010 年至今,网络电影、网络剧、网络节目逐步兴起,部分网络小说、网络动漫、网络游戏改编为网络电影、网络剧,因此观赏网络电影、网络剧的网民与日俱增,有些网络电影、网络剧成为网民热议的话题之一。

网络文艺成为文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得到国家的重视。

2015年9月11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要求大力发展网络文艺。

中国文联与有关部门联合成立了网络文艺中心,学界与业界对网络文艺越来越重视。

三、中国网络自制剧内容特征与发展之道纵观现在各视频网站播放的网络自制剧,我们可以大体上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时长短、以搞笑为主要目的,充满戏谑和调侃,具有荒诞意味的段子剧,比如《?潘磕惺俊贰都? 品女士》《万万没想到》等。

第二类是以传统电视剧的制作水准为要求,大投入、制作精良、明星加盟成为标配,此类网络“超级大剧”往往被放于投拍视频网站首页最醒目的位置进行宣传,比如((乐俊凯》等。

第三类是带有题材探索及实验性质的剧目,此类网络剧的题材内容往往是传统电视剧因政策所限而有所规避的。

当然这类题材也要谨慎表现,如科幻、灵异、玄幻、黑帮、探案、穿越等题材,如《灵魂摆渡》《谢文东》《暗黑者》等。

第四类是真人表演与虚拟技术相结合,如《名侦探狄仁杰》等。

中国网络自制剧的管理应该是根据网络特点、尊重网络传播的规律,像大禹王治水一样进行疏导,而不是进行堵塞。

我们积极探讨中国网络自制剧发展路径,主要有如下几条。

一)原创与改编部分网络自制剧是原创。

网络剧编剧在网络上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具有草根精神与网络情怀。

网络上的新闻与社会上的消息有真有假,我们应该不断增强辨别能力与判断能力。

一些编剧根据网络热点话题、社会新闻等编写了原创的网络自制剧,自由自在,比较灵活,风格多样,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如《席丝男士》《杜拉拉升职记》《极品女士》《万万没想到》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