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形势与政策论文
题目:论大学生的自我权益的维护及对策
姓名:
年级:2011级
专业班级:生物工程1班
学号:
任课老师:
摘要:作为一个合格的大学生我们必须懂得法律、运用法律。
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个执法懂法用法的新型大学生,一个合法守法的新公民。
在学校保护自己的权益,让一些非法手段无法对我们造成伤害,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让自己行得更正、走得更稳。
履行自己应有的义务,做一名有责任心,有担当的大学生。
在生活上学会做人,做一个诚信之人。
关键词:大学生权益认识维护
一.认识我们的权益
当我们进入大学的那一刻起就代表着我们基本上都已经是成年人了。
开始懂得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了,开始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
但是在我们开始拥有并且知道行使自己权力的同时,我们的许多权益却经常被侵犯,那么怎么去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就开始显得尤其重要。
我认为要保护我们的权益必须是从认识我们的权益开始,我们首先要知道我们自己现在有一些什么权益。
如果我们连这个都不了解的话,那么保护是从何谈起啊!我们不仅要知道一些什么名誉权、肖像权等人生基本权利;我们还必须知道比如知识产权等我们不经常涉及到的权益。
所谓对症下药才能根治病根,我们如果了解了这些权益,就知道在何时何刻当我们的权益受到了侵犯,我们才能实时的合法的去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当代大学生究竟存在着哪些方面的权益呢?大学生作为公民,作为社会的一部分,我们享有公民所有的权利与义务,而除此之外,大学生作为一特殊群体,我们还享有一些特定的权益,包括与社会、与学校之间的权益。
我通过分析研究,将大学生权益分为两个层面。
(一)基本权益
1.健康权
健康权是健康权和身体权的统称。
是自然人依法享有的以保持其身体机能安全为内容的权利,包括肉体、生理、心理三个方面。
2.姓名权
姓名权指的是公民依法决定、使用和改变姓名的权利。
3.荣誉权
荣誉是一种正式的积极的社会评价,是社会对民事主题的一种奖励,它是社会组织依据一定的程序对某方面有突出表现或贡献的特定民事主体所给与的证明评价。
4.隐私权
隐私权是公民对自己个人信息、个人宁静生活及决定私人事物等享有的一项重要民事权利,它包括个人信息的保密权、个人生活不受干扰权和私人事物决定权。
5.荣誉权
名誉是社会公众对特定人的道德品质、声望、信誉、和形象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价,对名誉的权利即为法律上的名誉权。
(二)特殊权益
1.入学权及升学权
教育权与平等权是我国宪法所明文确认的我国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
教育权中又有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有平等权利。
2.教育选择权
受教育者根据身心发展的特点或其他情况选择学校、专业、教育形式。
3.公正评价权
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4.就业权
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有平等权利。
当今大学生权益受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在社会实践以及创业中的权益受损;
二、在学校里的权益受损,包括与校方的摩擦;三、在就业过程中的权益受损。
有关大学生在社会中的权益受损事件可以说是屡见不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原因有很多,其中有社会的因素,也有大学生自己的因素。
二.大学生权益受损的原因
之所以出现权益受损这样的事情,首先是我们学生方面的问题,我们涉世不深,考虑不周,我们把这个社会理想化了,而没有想到社会复杂的一面,我们不懂得保护自己,而在事情发生之后,我们不懂得用有效的手段或借助一定的途径来维护我们的正当权益;而有些企业或组织正是利用当代大学生这样的一种心理,通过损害别人的利益来获取自己的利益。
而有关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的权益也是一大问题。
大学生创业,已成为时代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多的人在议论着当代大学生身上的创新意识和勇于实践的精神。
却少有人注意到,风景线背后阴影:有的大学生在转让知识成果时,由于不了解自己成果值多少钱,结果成果低价被人买走;也有的大学生在创办公司时,违法违规,甚至被勒令停业;也有的大学生在与社会企业合作时,受骗上当……勇于创新的精神和深厚的知识基础,是大学生创业的优势,但与在商海沉浮多年、深沉老练的老板们相比,这些还不够,创业学子,要学会保护自己。
当然,对于这种种现象,我们要制止它们的发生,但是有些社会现象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消失,所以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要做的首先便是增强自己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毕竟是要人去适应社会,而不是社会来适应人的,所以作为大学生,要在思想意识上增强维权意识,并要在现实行动中切实维护自己应有的合法权益。
三.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手段和途径
我们必须要了解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手段和途径。
在现在大学生的眼里,绝大部分的人一说起维护自己的权益,基本上都是说通过法律途径利用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但是具体怎么的去利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却是很难回答上来。
其实,法律手段是分很多种的,有刑事的、民事的,还有行政的,对于一些基本的民事问题,我们大多可以通过调解就解决问题;一些行政问题,我们有异议的还可以进行行政复议等手段;对于刑事问题,一般是提起诉讼,对簿公堂来解决问题。
还有,我们必须要了解这些法律途径是怎么走,像我们提起的行政复议只能针对行政机关而言,并且是由当时机构的上级主管部门根据法律法规来做出解释,并且行政复议只能提起一次,不能重复的提起;像民事问题,我们不能直接跳过调解就申请仲裁等。
我们一定要熟悉一定的流程才能真正的做到简约明了的去解决问题。
法律是国家赋予每个大学生的权力,那么我们大学生又该如何正确行使这些权力呢?在大学生活中,我们总是会遇到些我们无法正常处理的事情,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维护权益的具体方法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适用标的较小的纠纷或信誉较好的经营者
2.向消协投诉
消费者要有文字材料或投诉人签字盖章的详细口述笔录
主要内容应当包括:投诉人的姓名、住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等
被投诉方的单位名称、详细地址、邮政编码等
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的日期、品名、牌号、规格、数量、计量、价格,受损害及与经营者交涉的情况,并提供凭证!(发票、保修证件等复印件)和有关证明材料。
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根据具体情况向工商、质检、环保、卫生、物价等行政管理部门
提出申诉,请求处理。
4.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所有通过其他方式和途径无法解决的消费争议,都可以通过司法诉讼途径加以解决。
5.提交仲裁
在双方同意仲裁的前提下,消费者认为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可向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并附交仲裁协议。
四.增强大学生权益意识,树立自我保护观念
大学生对维护自我权益意识不强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受年龄的影响,维权意识程度不同。
一般来说,低年级的大学生维权意识要差于高年级的学生。
尤其是刚进学校的大学生从依赖父母向独立过渡,大都缺少自我权益维护能力。
当自己的权益受损,丝毫不会想到去维权,而是自认倒霉。
二是对投诉解决有预期恐惧。
预期恐惧指个体根据事物现状及所处环境对事物的未来发展产生不好的预感,从而引发恐惧。
目前,我国处理投诉事件程序繁长,且影响不大。
即使大学生在权益受损时想去维权,但考虑到花费的时间与精力,往往会选择放弃。
这种预期恐惧成了大学生维权的障碍。
因此,引导大学生摒弃预期恐惧,才能增强大学生权益意识,树立自我保护观念。
五.对策
我觉得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出现问题。
防范于未然是最好的良药。
试想如果我们知道怎么去保护自己的权益,在权益受损之前就去预防,那么我们还有去解决的必要吗?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是新一代的中坚力量。
在过去,我们算是知识分子,在当代,作为当学生的我们也可以自豪的说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
在外人眼中看来,度过大学的我们都是优秀的人才,那么我们要对得起这个称号。
我们是素质高的群体,我们都是学过这些的,我们都懂得自己的合法权益是什么。
我们都知道了饿了要吃东西,渴了要喝水,那么同样的,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就要懂得怎么去维护它。
我们现在都知道自己的合法权益是什都是一些什么,我们也能在课堂上学习了面对这些权益该怎么去维护,那么如果我们能够多一点点的耐心,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多点热心去关注一下,那么我们基本上能够预防这些权益受损的事件发生,那样既是对我们自己的爱护,同时也能解决了很多社会矛盾、人际矛盾的产生。
与其谈出现问题之后怎么去挽救才能最大限度的减低损失,不如多花点心思少出现点问题,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