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生物第10-13章复习题

微生物第10-13章复习题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上第2篇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微生物除了哪种以外,均属于原核细胞型A.真菌B.细菌C.支原体D.立克次体E.衣原体2.下列微生物除了哪种以外,均属于原核细胞型A.病毒B.放线菌C.衣原体D.细菌E.支原体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A.真菌B.细菌C.支原体D.立克次体E.衣原体4.非细胞型生物是A.支原体B.放线菌C.衣原体D.细菌E.以上都不是5.下列除了哪种以外,均属于原核细胞型A.肺炎支原体B.噬菌体C.砂眼衣原体D.钩端螺旋体E.肺炎衣原体6.下列哪种微生物属真核细胞型A.放线菌B.军团菌C.链球菌D.真菌E.幽门螺杆菌7.下列除了哪项以外,均属于原核细胞型A.肺炎球菌B.肺炎杆菌C.肺炎支原体D.肺炎衣原体E. 以上都不是8. 病毒与其它微生物的根本区别在于A.不能在人工合成的培养基上生长繁殖B.只能用电子显微镜方可观察其形态C.对抗生素不敏感D.为非细胞结构微生物,只含一种类型核酸:RNA或DNAE.能通过除菌滤器9. 在人工培养基上,能独立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微生物是A.立克次体B.衣原体C.支原体D.螺旋体E.放线菌10.下列描述的微生物特征中,何者是错误的A.个体微小B.分布广泛C.种类繁多D.仅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E.需借助显微镜放大才能观察第11章细菌的基本形态结构、生理1.细菌大小的测量单位是A.毫米B.微米C.毫微米D.微微米E.纳米2.细菌细胞壁的主要功能是A.维持细菌的外形B.生物合成与分泌C.参与物质交换D.呼吸作用E.物质转运3.细菌的结构成分中,哪一种缺少时仍可生存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核质E.核酸4.关于细菌细胞结构,哪一项是错误的A.细菌细胞壁都有肽聚糖B.有70S核蛋白体合成蛋白C.核质是由核膜包绕D.一般L型细菌无细胞壁E.中介体称拟线粒体5.下列除了哪项,均是细菌细胞膜的功能A.呼吸作用B.物质交换作用C.合成和分泌作用D.维持细菌的外形E.物质转运6.下列哪种化学物质不是大肠杆菌细胞壁的组成成分A.肽聚糖B.脂蛋白C.外膜D.磷壁酸E.脂多糖7.G+菌细胞壁的特点是A.较疏松B.肽聚糖含量多C.无磷壁酸D.有脂多糖E.有脂蛋白8.关于G+菌,哪一项是错误的A.细胞壁的基本成分是肽聚糖B.有大量的磷壁酸C.有蛋白质脂质外膜D.对青霉素敏感E.有的具有表面蛋白9.G-菌细胞壁的特点是A.较坚韧B.肽聚糖含量较多C.有磷壁酸D.无外膜E.有脂多糖10.不属于细菌基本结构的是A.鞭毛B.中介体C.细胞膜D.核蛋白体E.核质11.关于细菌细胞浆内容物,哪一项是错误的A.核蛋白体B.中介体C.线粒体D.质粒E.胞质颗粒12.细菌核质的描述,下列哪项正确A.有核膜B.有核仁C.具有有丝分裂器D. 是原核生物所特有的原始细胞核E.以上都不是13.下列哪种结构与细菌无关A.鞭毛B.荚胞C.核膜D.细胞壁E.中介体14.下列除哪项外,均属于细菌特殊结构A.鞭毛B.荚膜C.菌毛D.芽胞E.质粒15.细菌中最耐热的结构是A.芽胞B.鞭毛C.荚膜D.繁殖体E.中介体16.具有抗吞噬作用的细菌结构是A.鞭毛B.菌毛C.细胞壁D.荚膜E.芽胞17. 链霉素和红霉素杀菌作用的靶点为A.细胞壁上肽聚糖B.细胞壁上脂多糖C.细胞质中细菌核糖体D.细胞膜上细菌中介体E.细菌染色体DNA18. 除下列哪种结构外,其余均属细菌特殊结构A.荚膜B.芽胞C.菌毛D.质粒E.鞭毛19. 链霉素杀菌作用靶点是A.30S核糖体B.40S核糖体C.50S核糖体D.60S核糖体E.70S核糖体20下列哪种菌为G+菌A.脑膜炎球菌B.淋球菌C.肺炎球菌D.大肠杆菌E.变形杆菌21. 下列哪种菌为G-菌A.葡萄球菌B.脑膜炎球菌C.链球菌D.肺炎球菌E.炭疽杆菌22.细菌特殊结构中,具有抗吞噬作用的是A. 芽胞B.性菌毛C. 荚膜D.普通菌毛E. 鞭毛23.下列哪种细菌为抗酸杆菌A.结核杆菌B.破伤风杆菌C.鼠疫杆菌D.布氏杆菌E.炭疽杆菌24.一般不用革兰染色法染色的细菌是A.布氏杆菌B.链球菌C.结核杆菌D.肺炎球菌E.脑膜炎球菌25.下列哪项外,均是革兰染色的意义A.细菌分类B.选择药物用于治疗C.鉴定细菌的依据D.制作菌苗用于预防E.决定细菌的染色性26.菌毛是细菌的什么结构A.粘附结构B.致密结构C.多糖结构D.纤丝状结构E.运动器官27. 下列哪一种细菌通常不用革兰氏染色法鉴定及分类A.脑膜炎球菌B.双歧杆菌C.结核杆菌D.白喉杆菌E.霍乱弧菌28.能发酵乳酸产酸产气的肠道杆菌是A.伤寒沙门菌B.志贺菌C.大肠埃希菌D.变形杆菌E.猪霍乱沙门菌29.下列除哪项外,均为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A.营养物质B.酸碱度C.温度D.气体环境E.以上都是30.下列物质哪种不是细菌合成代谢的产物A.色素B.细菌素C.干扰素D.维生素E.抗生素31.细菌的生长方式是A.有丝分裂B.二分裂C.孢子分裂D.复制E.以上都不是32.描述大肠杆菌生长速度时常有的时间单位是A.分钟B.小时C.天D.周E.秒33.在细菌生长中,生物学性状最典型的阶段是A.迟缓期B.对数期C.减数期D.稳定期E.衰退期34.下列除哪项外,均为与致病有关的代谢产物A.热原质B.外毒素C.内毒素D.侵袭性酶E. 以上都不是35.为获得准确的结果,做细菌药敏试验时最好取下列哪一生长期细菌A.静止期B.迟缓期C.对数期D.稳定期E.衰亡期36.临床上引起病人输液反应的细菌合成代谢产物为A.热原质B.细菌素C.外毒素D.抗生素E.维生素第11章细菌的分布与消毒1.消毒是指A.减少微生物数量B.杀灭病毒C.杀灭芽胞D.杀灭细菌E.杀灭微生物2.杀灭包括芽胞在内的微生物的方法称为A.消毒B.无菌C.防腐D.灭菌E.杀菌3.高压蒸气灭菌法通常在1.05kg/cm2的压力下维持A.5分钟B.10分钟C.15-20分钟D.30分钟E.60分钟4.手术室、无菌室的空气消毒,常采用下列哪种方法A.高锰酸钾液喷洒B.75%酒精喷洒C.来苏儿喷洒D.石炭酸喷洒E.紫外线照射5.低温(4℃)对一般细菌的作用是A.杀菌B.使代谢减慢C.加速代谢D.使毒力减弱E.消毒6.紫外线灭菌原理是A.破坏细菌细胞壁B.影响细菌溶酶体膜稳定性C.损坏DNA构型,干扰细菌DNA复制与转录D.破坏酶系统E.损伤核蛋白体,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7.手术器械、敷料最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是A.煮沸法B.巴氏消毒法C.流动蒸汽灭菌法D.高压蒸汽灭菌法E.间歇蒸气灭菌法8.外科手术时防止微生物进入伤口,此方法称为A.灭菌B.消毒C.无菌操作D.防腐E.感染9.最有效杀伤芽胞的方法是A.流通蒸汽消毒法B. 巴氏消毒法C.高压蒸汽消毒法D.间隙灭菌法E煮沸法10.去掉液体中的热原质用下列哪种方法A.高压蒸汽灭菌法B.煮沸法C.蒸馏法D.滤过法E.巴氏消毒法第11章细菌的遗传与变异1.下列关于质粒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质粒的本质是DNAB. 质粒可带有或编码某些决定细菌生物学性状的基因C.质粒可在细菌间相互转移D.质粒存在于细菌细胞质内E. 质粒能自我复制,是细菌生命活动必需的遗传物质2.受体菌摄取供体菌游离的DNA片段,使之获得供体菌某些遗传特性的变异过程称为A.转化B.转导C.接合D.溶原性转换E.原生质体融合3.不产生白喉外毒素的白喉杆菌,携带了β-棒状杆菌噬菌体后,便可产生白喉外毒素,此现象称为A.突变B.转导C.接合D.转化E.溶原性转换4.接合过程依靠细菌的哪一种结构,直接接触后进行介导A.鞭毛B.荚膜C.中介体D.性菌毛E.细胞壁5.溶原性细菌是指A.带有毒性噬菌体的细菌B.带有Col因子的细菌C. 带有F因子的细菌D.带有R因子的细菌E.带有前噬菌体的细菌6.耐药性质粒是指A.F质粒B.R 质粒C.Col质粒D.毒力质粒E.代谢质粒7.噬菌体在分类上属于A.细菌B.病毒C.原虫D.支原体E.真菌8.使相应细菌裂解的噬菌体称为A.温和噬菌体B.毒性噬菌体C.前噬菌体D.溶源性细菌E.L型细菌第12章细菌的感染1.正常情况下应无菌的部位是A.胃B.尿道C.阴道D.外耳道E.腹腔2.正常菌群在医学上的意义主要是A.拮抗病原菌B.营养作用C.代谢作用D.免疫作用E.生长与衰老3.下列除哪项外,均为正常菌群的致病条件A.寄生部位改变B.局部免疫功能下降C.菌群失调D.全身免疫功能下降E.药物治疗4.存在于人体的微生物量最多的部位是A.口腔B.肠道C.皮肤D.阴道E.呼吸道5. 肠道正常菌群中主要是A.需氧菌B.微需氧菌C.兼性需氧菌D.厌氧菌E.真菌6.机会致病菌源自何种菌群A.暂住正常菌群B.常住正常菌群C.正常菌群D.潜在致病菌E.非致病菌7.二重感染是指A.两种细菌同时感染B.严重菌群失调C.多种微生物同时感染D.某种微生物反复感染E.感染过程中的一种新感染8.根据感染来源,医院的感染主要为A.外源性感染B.内源性感染C.环境感染D.机会性感染E.致病性微生物感染9.长期口服广谱抗菌素引起的腹泻多属于A. 外源性感染B.内源性感染C.交叉感染D. 环境感染E.潜伏感染10.外毒素的化学性质是A.脂类B.多糖C.蛋白质D.氨基酸E.脂多糖11 内毒素的化学性质是A.脂类B.多糖C.蛋白质D.氨基酸E.脂多糖12.不是细菌侵袭性酶的是A.血浆凝固酶B.透明质酸酶C.链激酶D.链道酶E.溶菌酶13.关于病原菌致病性的构成因素,叙述最全面的是A.毒力+入侵部位+细菌数量B.毒素+侵袭力+入侵部位C.侵袭力+入侵部位+细菌数量D.侵袭酶类+毒素+细菌数量E. 入侵部位+毒素+细菌表面结构14.导致脓汁变稀,病灶易扩散的细菌致病物质是A.透明质酸酶、SK、SDB.M蛋白C.荚膜多糖D.普通菌毛E.内毒素15.关于细菌内毒素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革兰阴性菌细胞壁成分,细菌裂解后释放B.化学成分为脂多糖,耐热,毒性部位在类脂AC.对人体组织有选择性毒性作用D.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但抗体很少起到保护作用E.不能被甲醛脱毒为类毒素16.下列各种外毒素中,对人或动物毒力最强的是A.破伤风痉挛毒素B.白喉毒素C.肉毒毒素D.霍乱肠毒素E.葡萄球菌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7.绿脓杆菌入血后,大量繁殖引起严重的中毒症状时,称为A.毒血症B.菌血症C.败血症D.脓毒血症E.内毒素血症18.病原菌在初次感染痊愈后,并未立即消失,而在体内继续留存一定时间,与人体免疫力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称A.隐性感染B.潜伏感染C.内源性感染D.带菌状态E.亚急性感染19.恢复期细菌性传染病患者以及携带有某种病原菌但未出现临床症状的健康人为A.带菌者B.病毒携带者C.带菌状态D.患者E.传播者20.医务人员鼻咽部带菌率高,是医院内交叉感染重要传染源的细菌是A.白喉杆菌B.结核杆菌C.百日咳杆菌D.葡萄球菌E.脑膜炎球菌第13章细菌的感染的检测方法与防治原则1.不属于人工被动免疫方法的是A.注射人血清丙种球蛋白B.注射胎盘丙种球蛋白C.注射免疫核糖核酸D.注射胸腺素E.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抗体2.下列五项生物制品属人工主动免疫范畴,例外的是A.白、百、破三联疫苗B.BCG(卡介苗)C.破伤风类毒素D.脑膜炎多糖菌苗E.丙种球蛋白3.关于革兰染色,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结晶紫初染B.碘液媒染C.酒精脱色D.复红复染E.G+菌染成红色4.在做血清学诊断时,双分血清效价至少增高几倍,才有诊断意义.A2倍 B.4倍 C. 8倍 D.16倍 E.32倍5.关于病原菌检验的标本采集,下述哪项是错误的A.按病灶和病期决定采集标本种类B.应立刻检验C.不应在病重时采集标本D.采集的标本应在低温下保存E.应在使用抗生素前采集标本6.可用抗毒素进行紧急预防的疾病是A.肠热症与白喉B.破伤风与波状热C.破伤风与结核病D.白喉与破伤风E.登革热与猩红热7.可用类毒素进行预防的疾病是A.肠热症与白喉B.破伤风与波状热C.破伤风与结核病D.白喉、百日咳与破伤风E.登革热与猩红热8.目前在传染病的预防接种中,使用减毒活疫苗比使用灭活疫苗普遍,其原因下述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减毒活疫苗免疫效果优于灭活疫苗B.减毒活疫苗引起的免疫维持时间比灭活疫苗长C.减毒活疫苗能在机体内增殖,灭活疫苗则不能D.减毒活疫苗常温下即可保存且有效期长E.减毒活疫苗一般只需接种一次即可达到免疫效果,而灭活疫苗需要多次接种二、名词解释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L型细菌外毒素、内毒素、类毒素、抗毒素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内毒素血症溶原性细菌灭菌、消毒、无菌操作巴氏消毒法、高压蒸汽灭菌法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三、问答题1.简述微生物的种类与特点2.叙述细菌特殊结构的种类及意义3.比较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化学组成及结构比较4.试述内毒素与外毒素的主要区别5.构成细菌致病力有哪些方面的因素6.比较人工自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异同点7.选择抗生素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有哪些8.在细菌检验标本的采集与送验中应该注意哪些事宜9.叙述紫外线杀菌的原理-方法及应用10.简述医院感染的特点、来源与防治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