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微生物实验复习题

大学微生物实验复习题

2014微生物实验复习题一、名词解释:菌苔:如果把大量分散的纯种细胞密集地接种在固体培养基的较大表面上,结果长出的大量“菌落”已相互连成一片,这就是“菌苔”。

菌落:将单个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细胞或一小堆同种细胞接种到固体培养基表面(有时为内层),当它占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处于适宜的培养条件下,该细胞就会迅速生长繁殖并形成细胞堆,此即菌落。

芽孢:是一些细菌生长到一定阶段在菌体内形成的休眠体,壁厚、透性低、不易着色。

荚膜:是一些细菌细胞外的一层胶状粘液物质,其成分为多糖、糖蛋白或多肽,与染料亲和力低。

细菌:细菌是单细胞原核微生物,基本形态为球状、杆状、螺旋状。

天然培养基:是指一类利用动、植物或微生物体包括用其提取物制成的培养基,这是一类营养成分既复杂又丰富、难以说出其确切化学组成的培养基。

例如:牛肉膏蛋白胨、麦芽汁培养基。

合成培养基:组合培养基又称合成培养基或综合培养基,是一类按微生物的营养要求精确设计后用多种高纯化学试剂配制成的培养基。

例如:高氏一号培养基。

半组合培养基:又称半合成培养基,指一类主要以化学试剂配制,同时还加有某种或某些天然成分的培养基。

例如:马铃薯蔗糖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一类呈液体状态的培养基,在实验室和生产实践中用途广泛,尤其适用于大规模地培养微生物。

固体培养基:一类外观呈固体状态的培养基。

根据固态的性质又可分为:固化培养基、非可逆性固化培养基、天然固态培养基和滤膜。

半固体培养基:是指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少量的凝固剂而配制成的半固体状态培养基。

例如:“稀琼脂”。

二、理论书内容:1、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各菌落的比较。

菌落特征微生物类别单细胞微生物菌丝状微生物细菌酵母菌放线菌霉菌主要特征菌落含水状态很湿或较湿较湿干燥或较干燥干燥外观形态小而凸起或大而平坦大而凸起小而紧密大而疏松或大而致密细胞相互关系单个分散或有一定排列方式单个分散或假丝状丝状交织丝状交织形态特征小而均匀,个别有芽孢大而分化细而分化粗而分化参考特征菌落透明度透明或稍透明稍透明不透明不透明菌落与培养基结合程度不结合不结合牢固结合较牢固结合菌落颜色多样单调,一般呈乳脂或矿烛色,少数红色或黑色十分多样十分多样菌落正反面颜色的差异相同相同一般不同一般不同菌落边缘一般看不到细胞可见球状,卵圆状或假丝状细胞有时可见丝状细胞可见粗丝状细胞细胞生长速度一般很快较快慢一般较快气味一般有臭味多带酒香味常有泥腥味往往有霉味2、根霉、青霉、曲霉形态结构图。

根霉3、培养基种类。

(微生物营养)一、按对培养基成分的了解作分类:1、天然培养基:指一类利用动,植物或微生物包括用其提取物制成的培养基。

如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2、组合培养基:也叫组合培养基或综合培养基,是一类按微生物的营养要求精确设计后用多种高纯化学试剂配制成的培养基。

例如:高氏一号培养基3、半组合培养基:又称半合成培养基,指一类主要以化学试剂配制,同时还加有某种或某些一类呈天然成分的培养基。

例如:马铃薯蔗糖培养基二、按培养基外观的物理状态作分类1、液体培养基:一类呈液体状态的培养基,在实验室和生产实践中用途广泛,尤其适用于大规模的培养微生物。

2、固体培养基:一类外观呈固体状态的培养基。

可分为固化培养基,非可逆性固化培养基,天然固态培养基和滤膜。

①固化培养基:加有琼脂或明胶或海藻酸钠②非可逆性固化培养基:血清培养基或无机硅胶培养基③天然固态培养基:由天然固态基质直接配制成的培养基④滤膜3、半固体培养基:指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少量的凝固剂而配制成的半固体状态培养基,一般可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0.5%左右的琼脂制成。

例如:“稀琼脂”,“直立柱”4、脱水培养基:指除水以外的一切营养成分的商品培养基,使用时只要加入适量水分并加以灭菌,分装即可,是一类既有成分精确又有使用方便的现代化培养基。

三、按培养基对微生物的功能作分类1、选择性培养基:一类根据某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化学,物理因素抗性的原理设计的培养基,具有使混合菌样中的劣势菌变成优势菌的功能,广泛应用于菌种筛选等领域。

(选择性培养基包括:①酵母菌富集培养基②Ashby无氮培养基③Martin培养基④含糖酵母菌培养基)2、鉴别性培养基:一类在成分中加有能与目的菌的无色代谢产物发生显色反应的指示剂,从而达到只须用肉眼辨别颜色就能方便的从近似菌落中找出目的菌菌落的培养基。

EBM培养基。

例如:EMB培养基中的伊红和美蓝两种苯胺染料可抑制G+细菌和一些难培养的G-细菌。

一、直接法: 1、侧体积法2、称干重法二、间接法:1、比浊法2、生理指标法例如:测含氮量法。

(1)直接法:①测体积法:它是一种较为粗放的方法,通常用于初步比较用。

例如将待测培养液放在刻度离心管中作自然沉降或进行一定时间的离心,然后观察沉降物的体积。

②称干重法:采用离心法或过滤法测定,一般干重为湿重的10%~20%。

如用离心法,将待测培养液离心,再用清水洗涤离心1~5次后干燥,可用105℃、100℃或红外线烘干,也可在较低的温度(80℃或40℃)下进行真空干燥,然后称干重。

如细菌一个细胞一般重10-12~10-13g。

如为丝状真菌可用滤纸过滤,细菌可用醋酸纤维膜等滤膜进行过滤。

过滤后,细胞可用少量水洗涤,再真空干燥(40℃以下),称干重。

以乳酸菌为例,在液体培养基中,细胞的浓度大约为2×108个/ ml。

100 ml培养物可得10~70mg干重的细胞。

(2)间接法:①比浊法:可用分光光度法对无色的微生物悬浮液进行测定,一般选用450~650nm波段。

若要连续跟踪某一培养物的生长动态,可用带有侧壁的三角烧瓶作原位测定(不必取样)②生理指标法:(a)测定细胞总含氮量来确定细菌浓度,大多数细菌的含氮量为干重的12.5%,酵母菌为7.5%,霉菌为6.0%。

总氮量与细胞粗蛋白的含量(因其中包括了杂环氮和氧化型氮)的关系可用下式计算:粗蛋白总量=含氮量%×6.25含氮量的测定方法有很多,常用凯氏定氮法。

此法适用于细胞浓度较高的样品,同时操作过程也较麻烦,主要用于科学研究中。

(b)含碳量的测定微生物新陈代谢的结果,必然要消耗或产生一定量的物质,以表示微生物的生长量。

一般生长旺盛时消耗的物质就多,或者积累的某种代谢产物也多。

将少量生物材料混入1ml水或无机缓冲液中,用2ml 2%重铬酸钾溶液在100℃下加热30分钟,冷却后,加水稀释至5ml,在580nm波长下测定光密度值(用试剂作空白对照,并用标准样品作标准曲线),即可推算出生长量。

(c)其它磷、DNA、RNA、A TP和 N–乙酰胞壁酸等的含量,以及产酸、产气、产CO2(用标记葡萄糖作基质)、耗氧、粘度和产热等指标,均可用于生长量的测定。

一、固体培养法 1、好氧菌的固体培养 2、厌氧菌的固体培养二、液体培养法 1、好氧菌的液体培养 2、厌氧菌的液体培养(一)固体培养法(1)好氧菌的固体培养:主要用试管斜面,培养皿琼脂平板及较大型的克式扁平,茄子瓶等进行平板培养。

(2)厌氧菌的固体培养:配置特殊的培养基,除了六种营养要素外,还得加入适当的还原剂,必要时加入刃天青等氧化还原电势指示剂。

具体培养方法:高层琼脂柱、厌氧培养皿、亨盖特滚管技术、厌氧罐、厌氧手套箱 (二)液体培养法 (1)好氧菌的液体培养具体培养方法:试管液体培养、三角瓶浅层液体培养、摇瓶培养、台式发酵罐 (2)厌氧菌的液体培养6、灭菌、消毒、防腐概念及高温灭菌种类,实际应用。

一、灭菌: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任何物体内外部的一切微生物永远丧失其生长繁殖能力的措施。

还可分为:杀菌和溶菌。

二、消毒:消毒就是消除毒害,这里的“毒害”专指传染源或致病菌。

消毒是一种采用较温和的理化因素,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或动、植物有害的病原菌,而对被消毒的对象基本无害的措施。

例如:一些常用的对皮肤、水果、饮用水进行药剂消毒的方法,对啤酒、牛奶、果汁和酱油等进行的巴氏消毒法。

(1)高层琼脂柱 (2)厌氧培养皿 (3)亨盖特滚管技术 (4)厌氧罐 (5)厌氧手套箱(1)试管液体培养(2)三角瓶浅层液体培养 (3)摇瓶培养 (4)台式发酵罐三、防腐:防腐就是利用某种理化因素完全抑制霉腐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即通过制菌作用防止食品、生物制品等对象发生霉腐的措施。

①低温:4℃以下②缺氧:抽真空、充氮或二氧化碳、加除氧剂③干燥:晒干、烘干或红外线干燥④高渗:盐腌(15%以上)和糖渍(70%以上)⑤高酸度:泡菜⑥高醇度:用白酒或黄酒。

例如:醉蟹、醉笋⑦加防腐剂:防腐剂、防霉剂高温灭菌的种类:1、干热灭菌法①火焰灼烧法:接种环、接种针的灭菌或带病原体的材料、动物尸体的烧毁。

②烘箱内热空气灭菌法2、湿热灭菌法①常压法a.巴氏消毒法:对牛奶、啤酒、果酒或酱油的低温消毒方法1)低温维持法:用于牛奶消毒只要在63摄氏度下维持30min即可2)高温瞬时法:用于牛奶消毒时只要在72~85摄氏度下保持15s或120~140摄氏度下保持2—4s即可。

b.煮沸消毒法:采用在100摄氏度下煮沸数分钟的方法。

例:日常的饮用水消毒。

c.间歇灭菌法:适用于不耐热培养基的灭菌。

例:培养硫细菌的含硫培养基就可采用此方法。

②加压法a.常规加压蒸汽灭菌法:适用于一切微生物学实验室、医疗保健机构或发酵工厂中对培养基及多种器材或物料的灭菌。

b.连续加压蒸汽灭菌法:仅适用于大型发酵厂的大批培养基灭菌。

7、化学杀菌剂、消毒剂的使用浓度、机制及应用类型名称及使用浓度作用机制应用AgNO3:0.1%~1% 沉淀蛋白质,使其变性皮肤,滴新生儿眼睛重金属盐类CuSO4:0.1%~0.5% 与蛋白质的基结合使失活杀植病真菌与藻类石碳酸:3%~5% 蛋白质变性,损伤细胞膜地面,家具,器皿酚类煤酚皂(来苏尔):2% 蛋白质变性,损伤细胞膜皮肤蛋白质变性,损伤细胞膜,脱醇类乙醇:70%~75%皮肤,器械水,溶解类脂物品消毒,接种箱,接种室的熏醛类甲醛:0.5%~10% 破坏蛋白质氨基或氢键蒸精密仪器等的消毒高锰酸钾:0.1% 氧化蛋白质的活性基团皮肤,尿道,水果,蔬菜氧化剂过氧乙酸:0.2%~0.5% 氧化蛋白质的活性基团皮肤,塑料,玻璃,人造纤维表面活性剂新洁尔灭:0.05%~0.1% 蛋白质变性,破坏膜皮肤,黏膜,手术器械染料龙胆紫:2%~4% 与蛋白质的羧基结合皮肤,伤口最低抑制浓度:评定某化学药物药效强弱的标志,指在一定条件下,某药物毒性完全抑制特定微生物生长的最低浓度。

半致死剂量:是评定某药物毒性强弱的标志,指在一定条件下,某化学药剂能杀死50%试验动物时的剂量。

最低致死剂量:是评定某药物毒性的另一指标,指在一定条件下,某化学药物能引起试验动物群体100%死亡率的最低剂量。

8、用固体培养基分离微生物纯培养的三种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