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安出口加工区发展现状

西安出口加工区发展现状

西安出口加工区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摘要: 本文通过对西安出口加工区发展现状的调研, 分析了加工区在基础设施、物流运输成本、外汇账户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出口加工区; 外汇管理; 对策建议
出口加工区出现在20 世纪六十年代, 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其港口、机场附近交通便利的地区, 划出一定区域范围, 新建和扩建码头、车站、道路、仓库和厂房等基础设施, 并提供减免关税和国内税等优惠待遇, 鼓励外商在区内投资设厂, 生产以出口为主的制成品。

在我国, 出口加工区( 以下简称: 加工区) 是经国务院批准, 由海关监管的特殊封闭区域。

加工区在我国出现时间不长, 但它在较短时间里得到了蓬勃发展, 展现了巨大的活力。

一、西安出口加工区的发展现状
西安出口加工区于2002 年6 月21 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 2003 年10 月30 日通过国家验收, 2004 年4月5 日正式封关运行。

(一) 建立了精简高效的组织运行机制。

陕西西安出口加工区位于国家级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内。

管理体制实行" 两个牌子, 一套人马" , 两区属于同一管委会领导, 下设" 出口加工区管理办公室" 分设招商部、工程建设部及综合管理部, 仅有正式职工6 人, 临聘人员9 名, 负责加工区的日常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工作。

( 二) 建立了符合实际的招商模式。

实行" 管委会- 管理办- 委托代理" 的三级招商模式, 建立奖励机制, 充分调动各部门、个人和社会力量进行招商引资。

针对地处西部不发达地区, 国外企业在这里单独投资的概率相对较小, 而更愿意与国内优秀企业合作进入加工区的实际。

将国外企业与国内企业之间穿针引线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采取多种方式对周边区域、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 以及外商进行有针对性的招商工作,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 三) 高标准规划, 基础建设日臻完善。

国家级陕西西安出口加工区位于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北部, 东至未央路, 西至朱宏路, 南至城运村, 北至绕城高速公路, 总规划面积2.8 平方公里, 距市中心11 公里, 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20 公里, 具有突出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

加工区首期开发面积0.61 平方公里, 目前, 已建成标准厂房1.8 万平方米, 办公楼0.36 万平方米, 生活区临时建房0.5 万平方米。

( 四) 发展速度较快, 带动作用逐渐显现。

出口加工区闭关运行一年多来, 已有15 家企业入区, 13 家企业开工建设, 10 家企业投产运营。

入区企业主要有以普瑞新能源公司为代表的新材料、新能源产业; 以彩瑞显示技术公司、彩辉显示技术公司为代表的电子及零部件产业; 以商泰机械制造公司、晨阳机械制造公司、佰易科技公司为代表的精密机械产业。

企业产品多数属于高新技术产品, 产品出口美、英、德、东南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出口额在全国39 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中排第14 位, 中西部名列第一。

二、西安出口加工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一) 吸引外资的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目前, 陕西西安出口加工区入区的15 家企业, 投资额为3.9 亿元人民币, 其中外资不足50% , 并且, 尚无较大规模的外商或跨国公司入区。

在西北地区引进外资相对较难的情形下, 作为西北地区唯一特殊经济区, 需要充分利用提供的优惠待遇, 进一步发挥其吸引外资的
功能。

( 二) 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是向铁路和民航运送出口产品的监管运输车辆少, 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二是出口加工区的供热问题急需解决, 主要是供热管网建设费用应有城建部门解决, 还是由加工区管委会承担要尽快明确, 以便尽早开工建设。

( 三) 物流业发展慢, 运输费用高, 出口产品成本优势不明显。

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 虽然具有劳动力成本相对低的优势, 但西安地处西部内陆地区没有船舶运输, 只有陆路和航空运输, 且运距长物流业不发达,运输成本相对较高, 出口产品成本优势并不明显。

( 四) 出口加工区尚未设立仓储企业, 不能满足企业的相关需求。

随着加工区的快速发展, 加工企业需要有专业的物流仓储企业为其提供物流配送服务。

同时, 出于生产成本的考虑, 生产加工企业对料件实行" 零库存" , 也需要有专业的物流仓储企业为其提供仓储管理。

( 五) 对加工区内企业外汇账户的管理需改革。

按照现行规定, " 区内机构原则上只能在区内金融机构开立外汇账户, 区内没有金融机构进驻营业的, 可以在区外所在地外汇局指定的金融机构开立外汇账户。

" 但是, 按照海关总署对出口加工区的管理规定, 出口加工区内不得设立服务性机构, 为区内企业服务的银行,只能设立在加工区外的加工区所在的行政区域内, 因此, 这一规定可操作性不强。

同时, 设立在加工区所在的行政区域内的中资金融机构级别较低, 权限较小, 为企业提供的外汇金融产品比较单一, 信贷支持力度有限。

再有, " 区内机构的外汇账户, 不区分外汇结算账户和外汇专用账户, 实行统一管理。

所有的外汇收入均可以存入外汇账户, 所有的外汇支出, 均可以从外汇账户中支付" 。

这在最大程度为企业提供了便利。

但在目前我国人民币在经常项下完全可兑换、资本项下部分可兑换的情况下, 给外汇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比如企业在外债结汇方面有可能将资本项下外债混入经常项下结汇。

( 六) 出口加工区企业结汇购汇受到过多限制, 不能便利其生产经营活动。

一是区内企业结汇仅限于" 发放职员工资、支付员工生活消费、缴纳水、电等项费用及行政规费" , 并需要凭外汇管理部门的核准件到银行办理结汇支付。

但是在实际经营活动中, 作为在中国领土上的企业, 还有许多生产和非生产性费用需要使用人民币支付, 使用外汇支付是极不便利。

结汇范围的狭窄, 对区内企业, 特别是外商独资企业和外资占比较大企业的经营产生了很大的制约。

二是以人民币投资设立的区内企业可以以其人民币投资资金购汇对外支付, 但购汇总额不得超过其注册资本中实际到位的人民币投资部分, 这限制了区内中资生产型企业由于投资设备及原材料进口用汇超过人民币注册资本, 而需要以人民币贷款购汇向境外支付的需求, 不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

三、对策建议
( 一) 积极支持加工区的发展, 强化引导和管理, 优化产业布局。

地方政府在进行招商引资工作时, 应将其与加工区的发展相关联, 给予高度重视,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尽量简化审批手续, 将出口加工区作为发展加工贸易的基地, 加快陕西涉外经济贸易的发展。

同时要加强管理和引导。

对外国投资者要保证投资项目的技术先进性和适用性; 对内资要充分利用陕西省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多, 人才、技术储备厚实的优势, 优先发展高技术含量、体积小、价值高的产品; 入区项目应能够吸纳一定的劳动力, 解决部分就业问题。

此外, 还要避免区内项目利用其优惠待遇与区外企业争夺市场。

( 二) 重视投资环境建设, 大力吸收国外投资。

出口加工区既提供了自由贸易区的某些优惠待遇, 又提供了发展工业所必需的基础设施, 兼有工业生产与出口贸易两种功能。

要充分利用优势, 发挥吸引外资的功能, 通过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鼓励外商投资, 引进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 进一步促进出口加工区的发展; 加强沟通, 保证部门政策之间的协调, 建立各涉外管理部门的分工协作机制, 根据区内企业业务发展的需要, 应尽快成立经海关核准专门从事加工区内货物进、出的运输企业和专为出口加工企业提供服务的仓储企业, 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 进一步完善物流服务功能, 降低运输成本, 发挥加工区出口产品的成本优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加工区的服务功能, 对供热管网建设费用, 相关部门应本着对加工区减免有关建设费用的政策, 尽快加以解决, 加快在建服务设施建设。

( 三) 改革和完善出口加工区的外汇管理。

我国的外汇管理方式正在由直接向间接、事前向事后、程序性向合规性管理的方向转变。

为了规范出口加工区的外汇管理, 继续推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保证外汇资金的合理有序流动, 我们要进一步明确出口加工区外汇管理思路, 不断完善监管方式和措施, 强化服务, 促进出口加工区的发展。

高攀英
2012-09-15。

相关主题